• 沒有找到結果。

中央日報營運變遷與社會變遷關係之研究─1949-2006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中央日報營運變遷與社會變遷關係之研究─1949-2006"

Copied!
11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圖文傳播學系 碩士論文. 中央日報營運變遷與社會變遷關係之研究 ─1949-2006 The Relation between Operating Changes of Central Daily News and Social Changes─from 1949 to 2006. 研 究 生:楊秀茹 指導教授:劉立行教授. 中華民國 102 年 6 月.

(2)

(3) 謝. 辭. 「畢業了沒?」這是我這幾年常被問到的問題,而我總是尷尬地回 答: 「還沒。」不過,現在我可以很大聲地說: 「我畢業了,我終於畢業了!」 可能很多人無法想像,有這麼開心嗎?八年了,終於畢業,能不開心嗎? 其實兩年半的時間就修完學分,也在第三年上學期通過計畫口試,本 應一鼓作氣在三年級下學期要畢業的,哪知此時的我開始怠惰,期間還休 學兩年,到第八年下學期的最後期限才不得不硬著頭皮找指導教授。 從小到大我身旁都有很多貴人,這次能順利畢業,也是靠貴人!特別 是指導教授劉立行老師,謝謝您沒有放棄我,在我計畫口試通過三年多後 才找您時還肯指導我,讓我在最後一學期通過論文口試;也非常感謝另外 兩位口試委員王健華老師及呂郁女老師,在口試時給我很多寶貴的意見。 口試當天我非常緊張,呂郁女老師一進教室就安撫我,給我安定的力量, 而王健華老師是我的導師,從計畫口試時就給我很多建議,真的非常謝謝 口試時三位老師的指導。 另外,我要特別感謝的是學弟林宏展,在我論文口試時幫了很大的 忙,不僅推薦校外口試委員呂郁女老師,並在口試當天提早到達現場幫我 弄好設備,還請兩位學妹幫我記錄。 要感謝的人非常多,特別謝謝外甥政勛,幫我翻譯及提供不少意見。 還要謝謝一起上課的第一屆圖傳系同學、等我請客等了八年的朋友、總是 聽我說要回台北寫論文聽了好幾年的家人,還有很多長官、同事。唉!非 常感謝也非常不好意思,讓你們見識到我異於常人的懶散之功。 最後,還是要開心地說: 「我終於畢業了,終於可以請客了!」.

(4)

(5) 摘. 要. 中央日報在台灣發展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故本研究以中央日報為 個案,利用歷史研究方式及文獻分析法探討 1949-2006 年間社會變遷與中央日 報營運的關係,並提供幾點建議給後續研究者及報業、媒體經營者,供其日後 研究或經營方向參考。 本研究結果發現社會變遷是影響中央日報營運變遷的重要因素,中央日報 的營運方式是隨著社會變遷而改變,其中開放報禁及政黨輪替更是兩大關鍵。 分析中央日報從政府遷台後的第一大報至 2006 年 6 月 1 日的暫時停刊,其原因 如下: 一、黨營的包袱。 二、電子媒體的興起。 三、報業市場競爭激烈。 四、政黨輪替。 本研究對報業、媒體經營者的建議為: 一、了解讀者需求。 二、提供員工在職教育。 三、釐清報紙定位。 四、多角化經營。. 關鍵字:中央日報、社會變遷、營運變遷. i.

(6) Abstract Central Daily New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 This study revealed the relation between operating changes of Central Daily News and social changes from 1949 to 2006 by history study and document analysis, also providing some suggestions to successive researchers and journal or media operators as a reference to research or operate. This study revealed that social changes is an important cause of operating changes of Central Daily News. The operation changed as the society changed. The elimination of restriction on newspapers and the party alternation were two major keys. The following are the reasons of Central Daily News, which was the most popular newspaper after government move to Taiwan, ceased publication temporarily in 1st June, 2006: 1. Burden of party operation, 2.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media, 3. Serious competition in journal business, 4. Party alternation. The suggestions provided to journal or media operators are: 1. Understanding the desire of readers, 2. Providing staff in-service education, 3. Knowing the role of the newspaper, 4. Diversifying business.. Keywords: Central Daily News, social changes, operating changes. ii.

(7) 目 摘. 次. 要 .......................................................................................... i. Abstract ......................................................................................ii 目. 次 ....................................................................................... iii. 表. 次 ......................................................................................... v. 圖. 次 ........................................................................................ v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2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 ............................................................................................................................. 4 第四節 研究流程 ............................................................................................................................. 5 第五節 名詞釋義與用語規定..........................................................................................................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社會變遷之意涵 ................................................................................................................. 7. 一、社會變遷的定義 .................................................................................................................. 7 二、社會變遷的因素 .................................................................................................................. 9 三、社會變遷理論 ..................................................................................................................... 11 第二節 台灣社會變遷 ................................................................................................................... 18. 一、戰後台灣文化層面的變遷 ................................................................................................ 18 二、戰後台灣政治層面的變遷 ................................................................................................ 19 三、戰後台灣經濟層面的變遷 ................................................................................................ 24 四、戰後台灣教育層面的變遷 ................................................................................................ 27 第三節 社會變遷對台灣報業的影響 ............................................................................................ 30 第四節 中央日報發展歷程............................................................................................................ 35 第五節 文獻探討小結 ................................................................................................................... 47. 第三章 研究設計..................................................................... 49 iii.

(8) 第一節 研究對象 ............................................................................................................................ 49 第二節 研究變項 ............................................................................................................................ 50 第三節 研究方法 ............................................................................................................................ 51. 一、歷史研究法 .........................................................................................................................51 二、文獻分析法 .........................................................................................................................53 第四節 研究步驟 ............................................................................................................................ 55 第五節 研究架構 ............................................................................................................................ 56.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 57 第一節 報禁時期(1949-1987)中央日報的營運與社會變遷的關係 ............................................. 57. 一、報禁時期中央日報的營運 .................................................................................................57 二、報禁時期的社會環境 .........................................................................................................67 第二節 報禁解除後(1988-1999)中央日報的營運與社會變遷的關係 .........................................70. 一、報禁解除後中央日報的營運 .............................................................................................70 二、報禁解除後的社會環境 .....................................................................................................72 第三節 政黨輪替後(2000-2006)中央日報的營運與社會變遷的關係 .........................................76. 一、政黨輪替後中央日報的營運 .............................................................................................76 二、政黨輪替後的社會環境 .....................................................................................................78 第四節 台灣報業市場概況 ............................................................................................................ 81 第五節 討論 ....................................................................................................................................84. 第五章 結論 ............................................................................ 86 第一節 研究發現 ............................................................................................................................ 86 第二節 研究限制 ............................................................................................................................ 92 第三節 研究建議 ............................................................................................................................ 93. 參考文獻 .................................................................................. 95. iv.

(9) 表. 次. 表 1 民國 1966 年至 1970 年各主要報紙之廣告量 ....................................................................... 63 表 2 中央日報歷任重要人事一覽表 ............................................................................................... 65 表 3 中央日報發行現況及讀者群分析(2001 年 6 月統計)....................................................... 77. v.

(10) 圖. 次. 圖 1 研究流程圖 ..................................................................................................................................5 圖 2 孔德社會進化過程三時期 ........................................................................................................12 圖 3 中央日報 1928 年 2 月 1 日創刊第 1 號 .................................................................................. 36 圖 4 2006 年 5 月 31 日暫時停刊啟事 ............................................................................................. 42 圖 5 研究架構圖 ................................................................................................................................ 56 圖 6 中央日報國外版發行數 ............................................................................................................ 61 圖 7 中央日報廣告收入類別分析 ....................................................................................................64. vi.

(11) 第一章. 緒論. 中央日報自 1928 年在上海創刊以來,便擔任政府及政黨的文宣工具,不管 在大陸或是在台灣,都代表國民黨中央的喉舌,在不同時期扮演不同的角色。 不但將黨的政策透過文字傳達給民眾,更扮演監督政府的角色。蔣中正先生曾 對中央日報有如下的期許: 「中央日報言論應盡量反映輿情,且不必避諱對政府 施政的善意批評」。蔣經國先生對中央日報也有很大的期望:「中央日報具有光 榮的傳統,國家的前途,與中央日報的前途完全一致;所以,這份報紙具有特 別重大的責任」(六十年來的中央日報,1988)。 中央日報曾經伴隨很多讀者成長,也培養了一群優秀的新聞人員,對於海 內外僑胞或曾留學異鄉的學生來說,更是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故中央日報對 國家的發展及國內新聞產業,皆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 報業的發展與社會情境有很密切的關係,中央日報對於台灣社會發展有極 大的貢獻,在 2006 年的 6 月 1 日,這份走過 79 年輝煌歲月的報紙,在長期虧 損及黨中央無力挹注的情況下暫時停刊。雖然許多人表達不捨甚至發起捐款搶 救,但仍在中國國民黨停止補助後,於 6 月 1 日暫時停刊。 本研究欲探討中央日報的營運變遷如何?與社會變遷又有何關係?又為何 面臨暫時停刊的命運?在本章中,將說明本研究之研究背景與動機、研究目的 與問題、研究範圍與限制、研究流程,並清楚定義本文所使用之重要名詞及引 用文獻之用語。. 1.

(12)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中央日報自創刊以來,每天記錄著中華民國發展歷程,在國家發展過程中, 負起推動國家發展的重責大任,也是宣傳政策與監督政府的媒體刊物,對國民 黨或中華民國的發展,甚至是對新聞產業而言,皆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更與 台灣社會的變遷息息相關。 社會變遷是一種歷史的演進過程,一個社會必需要有秩序與穩定才能生存 及延續,但社會更需時常調整其組織結構,才能應付環境的挑戰(蔡文輝、李 紹嶸,2002) ,這就是社會變遷。無論社會制度、社會組織、行為模式、規範或 文化和信仰等,隨著時間而引起的變化均屬於社會變遷;也不管是有計畫或無 計畫、有益或有害的、進步或退步的改變,均是社會變遷的現象。 報業的發展和社會情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可說是社會變遷下的縮影。 台灣的報業環境在這幾十年出現極大的變化,報禁開放、政治、經濟的變遷、 資訊來源的多元化,均使台灣的報業面臨前所未有的衝擊與競爭,處於這樣競 爭的環境下,有些報紙便因陷困局而被淘汰。 中央日報對於台灣社會發展具有極大的貢獻,有其不可取代及值得記載的 地位,與台灣的社會變遷更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有過如此輝煌歲月的報紙, 為何會於經營 79 年後而遭遇暫時停刊的命運呢?探討此問題便是本研究的研究 動機。 因此,研究者以中央日報為研究對象,藉由社會變遷理論來分析中央日報 營運的變遷,希望透過本研究,補充我國對於媒體研究之論述,使之更完整。 此外,由於中央日報為黨營媒體,從報禁開放前的輝煌時期,至報禁開放後因 環境變遷而面臨經營困境,最後停止紙本的出刊,此段歷程可供其它黨營事業 作為借鏡,這是本研究所具有的實質意義與價值。. 2.

(13)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報紙多元發展,反映社會的進步,而報紙財團化及報紙張數的擴張,則讓 報業出現空前的競爭,加上有線電視及網路的崛起及成長,使讀者的閱報率下 降,也瓜分了報紙的廣告市場,更讓多家報紙無法生存而停刊,中央日報在如 此競爭的環境下,於 2006 年暫時停刊。 依據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本研究欲探討中央日報在遷台後之發展過程與 營運之變遷,採取個案研究方式,以中央日報為研究對象,希望了解中央日報 的營運與社會變遷之關係,及中央日報為何會面臨暫時停刊之命運。 故本研究之研究目的如下: 一、分析中央日報與社會變遷的關係。 二、探討面對社會變遷,中央日報的營運有何改變。 三、以社會變遷理論分析中央日報營運變遷的過程。 依據上述研究目的,研究者希望透過社會變遷來觀察中央日報的營運變 遷,並藉由以下三個研究問題來了解中央日報營運變遷及其與社會變遷的關係: 一、台灣社會變遷過程為何? 二、中央日報營運變遷的過程為何? 三、台灣社會變遷與中央日報之營運有何相關?. 3.

(14) 第三節. 研究範圍. 中央日報於 1928 年在上海創刊,1949 在台北復刊,因考量本研究之目的為 了解中央日報營運與台灣社會變遷的關係,故選擇從中央日報遷台以來至暫時 停刊(1949 至 2006 年)為研究之時空範圍。除了考量中央日報是於 1949 年在 台北復刊外,另一方面也因為 1949 年對台灣來說是非常關鍵且變動最大的一 年,故以 1949 年為探討的起始年,至於在大陸時期之營運,則不列入本研究範 圍。. 4.

(15) 第四節. 研究流程. 下面以圖1說明本研究之研究流程:. 擬定研究主題. 研究動機. 確定研究目的. 蒐集、整理相關文獻. 理論基礎與文獻回顧. 建立研究架構. 蒐集、整理資料 整理、分析資料. 歸納、解釋資料. 提出結論與建議. 圖1. 研究流程圖. 5.

(16) 第五節 名詞釋義與用語規定 一、名詞釋義: 為使本文使用之名詞意義明確,避免混淆,茲將文內重要名詞定義如下: (一)社會變遷 社會的生活、行為模式、結構或文化,隨時間而以漸進或激烈的方式所出 現的變化,它可能發生在個人生活,也可能發生於團體、社會。本研究以 1949 年後台灣社會中的文化、政治、經濟、及教育變遷為本研究的變遷面向。 (二)暫時停刊 中央日報於 2006 年 6 月 1 日起停止紙本發行,並於 9 月以網路報的形式出 刊,本文所指之暫時停刊為紙本的暫時停刊。 二、用語規定: 本論文撰寫,採用美國心理協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 APA) 第五版格式為主,為方便閱讀,文獻引用紀年一律以西元年為主,如(丁興華, 2008) 。. 6.

(1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將分四節探討相關文獻,第一節說明社會變遷的定義、原因及相關理 論,第二節分析台灣社會變遷的過程,第三節探討社會變遷對台灣報業的影響, 第四節研究中央日報的發展歷程,第五節則綜合各節結論,撰寫本章小結。. 第一節. 社會變遷之意涵. 一、社會變遷的定義 變遷是一種時間觀念,宇宙萬物無時無刻不在變化,人類社會也處於不斷 變動的情形下,這種現象就是變遷。它存在於任何一個社會,且無可避免。社 會學家相信,社會要在穩定和秩序中才能繼續存在並延續下去,但也需要有變 遷才能應付和適應新的環境與新的需求(蔡文輝,1995)。「變遷是社會很重要 且明顯的特徵,任何社會科學理論,無論從什麼概念出發,總須探討變遷這個 主題」,可見變遷是很重要的核心課題。 社會變遷是一個複雜而多元的社會現象,世界萬物處在一個變遷的過程 中,社會生活會不斷地變化,而任何社會過程或社會型態的改變,均可稱為社 會變遷。社會變遷也可說是一切有關人類社會生活的任何改變,無論是個人或 團體、物質或文化,進化或退化,凡是有關人類生活的任何改變即是社會變遷。 社會變遷是社會現象的改變,它普遍存在任何一個社會,而且是不可避免也無 法抗拒、無法倒逆、無法換回或變更的。此種變遷不論是永久的、暫時的、有 計畫或無計畫的、有益的或有害的,均屬於社會變遷的現象(龍冠海,1982 )。 林嘉誠(1992)從兩方面來界定社會變遷,首先從社會系統理論的脈絡來 看,社會變遷是整個社會角色、社會結構與社會系統的改變;若從實際社會現 實的觀念來分析,社會變遷則是整個社會、社會制度、社會組織及社會成員行. 7.

(18) 為的改變。不論從社會系統或實際社會現實來看,都可將社會變遷視為社會成 員、社會制度、社會組織、社會成員的改變。這種社會系統或現實社會包括了 政治、經濟、心理、教育、家庭、婚姻、大眾傳播、人口職業、社會結構等層 面。 人類在經營共同生活時,並不是一直維持舊有的結構與功能,葉至誠(2001) 便認為為了確保生存發展,必須運用環境以滿足生活上的需求,此種過程會讓 人與環境間的關係產生變化,而變化的結果將會引導人們從事新的活動,這就 是社會變遷。 社會變遷必須經歷一段時間後才產生,所以社會變遷一定跟時間有關係, 張樹倫(1998)便認為,在時間的流變中,人類社會會因內部的發明創新或是 外在因素的刺激而引起社會結構、組織、功能乃至社會制度的改變。而 Swanson (1971) 、Nisber(1973)及 Harper(1992)均認為社會變遷是一個結構的差異, 此種差異是由外來的因素所引起,經歷一段時間後才產生,而且是持續進行著 的,而 Calhoun, Light & Keller(2001)則認為「社會變遷」是指行為模式、文 化及社會結構之長期基本改變。 社會變遷的基本要素很多,凡是與人類生活有關的,不管是社會制度、結 構、行為、規範、過程、生活環境、社會結構、人際關係、生活方式、價值觀 念或者是文化和價值信仰上的變異都是社會變遷(方鵬程,1983。李建興,1989) 則認為社會變遷的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經濟因素、技術因素、文 化因素、政治因素等。 根據以上中、外社會學者對社會變遷所下的定義中可以發現,人們所處的 社會環境多元而複雜,每個人所處的環境不同,因而對社會變遷所下的定義及 分析的層次也不一樣。 研究者從各學者的論述中,歸納出社會變遷有以下的特徵: (一)社會變遷可能發生在個人生活,也可能發生在團體、社會;. 8.

(19) (二)社會變遷有時是短期性的,有些則是長期的; (三)社會變遷是無時無刻不存在且無可避免的; (四)社會變遷的因素是多層面,而不是單一的; (五)社會變遷不一定是進步的現象,有時也可能導致落後或退步。 此外,由於社會變遷速度慢而幅度小,人們通常沒有感覺社會有什麼變動。 因此,方鵬程(1987)認為,只有在變動速度快、變遷幅度大到使傳統文化與 人們的生活規律之間失去協調,身處於該社會中的人才會因而意識到此一變 動,而加以關注。. 二、社會變遷的因素 社會變遷的範圍很廣,造成社會變遷的因素也很多,因時間、地區的不同 而有差異;不同的社會,變遷的因素、方向及速度也不同。本研究綜合各社會 學者的研究,將社會變遷的因素分為四項,包括:文化、政治、經濟、教育。 (一)文化層面 文化包括工藝技術、意識價值、傳播、競爭與衝突等。 工藝技術在人類歷史上扮演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不僅會影響個人食衣住 行,改變生產方式、生產結構,對整個社會組織、結構、生活方式及文化、社 會互動也有極大的影響。因此,謝高橋(1982)便認為工藝技術的進步會加速 社會發展。 然而,工藝技術的改進雖然對社會有正面的影響,卻也同時產生一些新的 社會問題,如空氣污染、人口增加、環境擁擠等。因此,工藝技術的改進對社 會變遷可說是利益參半的。 除了工藝技術這項物質的因素會導致社會變遷外,屬於精神層次的意識價. 9.

(20) 價也是造成社會變遷的另一種因素。一個社會裡成員的思想、信仰、態度及知 識水平的不同都有助於社會變遷,可能鼓勵個人和造成社會的團結;然而,有 時也因意識價值的保守而阻礙社會變遷。 而傳播可為社會帶來新的訊息、影響人民的思考模式,對社會變遷也有極 大的影響,它有調整社會體系、維持社會均衡狀態的功能(陳昭郎,1992) 。陳 世敏(1983)在探討大眾傳播與社會變遷的關係時指出,大眾傳播是「社會的」 活動,比起「個人的」、「心理的」活動要多染上一層意識型態色彩,可知傳播 對社會變遷的重要性。 另外,馬克斯與達倫道夫曾以「衝突」來解釋人類歷史的發展和社會的變 遷,他們認為社會上的衝突是不可避免的。馬克斯認為階級鬥爭是社會變遷的 刺激因素;而達倫道夫則認為:衝突的來源是某些人的權威高過其他人,當衝 突強烈時,變遷就會劇烈地發生。 由上述可知,工藝技術、意識價值、傳播、競爭與衝突等屬於文化層面的 因素,或多或少會造成社會變遷。 (二)政治層面 政府是社會上最具權力和執行力的機構,政策及效率往往是國家經濟成功 或失敗的原因之一。政治對社會的影響不僅在經濟方面,也會影響人口結構、 家庭制度、工藝技術及意識價值。張樹倫(1998)認為,在社會變遷的各項因 素中,政府經常扮演重要的角色。因此,在國家發展過程中,政府所採取的決 策往往影響發展的速度和方向,故政治對社會變遷具有重大的影響力。 (三)經濟層面 馬克斯以單一的經濟因素來解釋社會變遷,他強調整個社會是由經濟因素 來決定,經濟是一切社會制度的基礎,也就是所謂「經濟決定論」 。他認為人類 的歷史其實就是階級鬥爭史,資產階級統治無產階級,社會因此分成兩派對立, 而解決這種對立的方式就是革命。所以,馬克斯認為社會變遷決定於內部結構 10.

(21) 經濟因素的改變。雖然大多數的學者不認為經濟決定一切的說法,卻也不能否 認經濟會影響社會變遷。 (四)教育層面 結構功能論者認為教育是現代社會培育和選拔人才的重要工具,許多國家 為了培養各類人才,常會發展適合的教育政策,因此導致社會變遷。一個國家 要實現政治理想,主要的途徑就是靠教育的力量;另外,為達成經濟發展的目 的,社會也須從事多種教育改革。這些教育改革的直接目的是在實現政治理想、 促進經濟發展,卻也間接造成社會的變遷。 綜合上述四個影響社會變遷的層面可知,造成社會變遷的原因很多,可能 是內在性或外在性,有計畫或是無計畫的,而且這些因素絕非單一存在,而是 互相影響的;它們可能促進社會的變遷,也可能是阻礙社會變遷的因素。以上 探討了文化、政治、經濟、教育等四個造成社會變遷的最主要因素,這些因素 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間接影響社會的變遷,因此,將作為本研究分析、探討的 重點。. 三、社會變遷理論 社會變遷是一個複雜的社會現象,也是社會學家們相當重視的研究課題, 有關社會變遷理論的研究,西方社會學者始終不遺餘力,紛紛提出各種理論。 社會變遷理論的分類標準各家不一,以時代背景區分,進化論、新進化理論、 功能論、衝突論及循環論可列為古典社會變遷理論,而現代化理論、依賴理論、 世界體系理論則屬於當代社會變遷理論。 (一)古典社會變遷理論 以下分別就進化論、新進化論、功能論、衝突論、及循環論的代表人物之 看法、學說要旨加以闡述: 1.進化論 11.

(22) 進化論強調社會是不斷向前進化,而社會組織則是不斷分化的。主張進化 理論的社會學者包含孔德 (A. Comte)、斯賓塞(H. Spencer)、涂爾幹(E. Durkheim) 等。 最先使用「社會學」一詞的法國社會學家孔德認為人類歷史具有共同淵源 和目的,而社會變遷是不可避免的進化過程(詹火生等,1990) ,並認為知識是 社會進化過程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因素。他將人類的進化過程分為三個時期(參 見圖 2):神學時期、哲學時期、實證時期,這三者有前後一定的次序:神學時 期是哲學時期的基礎,而實證時期必發生在哲學時期之後。 神學時期 (Theological). 哲學時期 (Metaphysical). 圖 2. 實證時期 (Positive). 孔德社會進化過程三時期. (1)神學時期 人類社會以家族為中心,社會的領袖是方士(或巫師) 。社會的意識型態則 以人與自然界關係為重點。 (2)哲學時期 政治為政治中心,哲學家為社會領袖人物,意識型態則以反抗超自然所應 驗的本質為對象。 (3)科學時期 工業為重心,科學家為領袖,以科學的觀念和方法來處理人的事務。 孔德認為這三個時期是人類知識發展的過程,且前一時期是後一時期的必 要條件。 斯賓塞為另一社會進化論者,他認為宇宙的進步是由一種模糊、不和諧、 12.

(23) 同質的境界,轉變到一種明晰、和諧、異質的境界之過程(蔡文輝、李紹嶸, 2002) 。他也認為社會中的個體與大社會之間的關係,如生物體與細胞之間的關 係,社會各部門的相互關係也是如此。他把社會視為一種超有機體,社會的進 化是由軍事型社會往工業型社會改變,以達成社會的進化,且這是必然的趨勢。 而社會進化的原則,則是由單純社會往複合社會(顏靚殷,1991)。 斯賓塞的進化論大致包括下列四個要點: (1)有機體和社會的成長都是由小到大, (2)由有機體和社會內部可看出 不同體積的單位與不同程度的分化層次,(3)有機體和社會之成長都是一種混 合的過程,(4)所有的進化都會牽涉到消散和整合。經由消散過程而成長並分 化,緊接著整合,如此,社會才能生存(蔡文輝,1995)。 法國社會學家涂爾幹認為社會演進是由機械性的連帶責任進化到有機性的 連帶責任。機械性連帶責任建立在社會各分子間的同質性上,而有機性連帶責 任則是基於個人的異質性。社會裡各分子之所以能夠在一起分工合作,共同生 存,完全在於一種超個人的力量加諸於社會的每一分子。他認為自然環境、遷 移、都市化、人口增長以及工業技術的發展都會增加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而互 動會帶來競爭。為了社會的整合,必需發展出一套方法來協調,最後也帶來了 新的社會責任(蔡文輝,1995)。 進化論者認為社會是不斷在進步的,由於西方社會在技術、經濟等方面的 發展均領先其它社會,以致當時西方學者都認為社會是一步一步邁向文明發 展;因此,傳統與現代便被劃上對立的符號。 2.新進化論 除了孔德、斯賓塞、涂爾幹被歸類為進化論者外,韋伯的主張一方面結合 了社會發展的循環理論,另一方面也考量了文化發展的直線論(詹火生等, 1990),因此,被歸為新進化論者。 3.功能論: 13.

(24) 功能論預設社會是一個有生命的有機體,且所有的社會均有一些能使社會 存續、具有特定功能的元素和習俗,並認為社會會從簡單、同質的社會轉變成 較複雜、異質的社會。功能論也重視社會的秩序和穩定,認為社會的所有部分 均會促進整個社會的平衡。 功能論的代表為派深思(Talcott Parsons) ,他認為社會變遷是一個持續分工 的過程,社會體系中的每一部分均對社會的秩序和穩定有貢獻。如:社會體系 扮演整合功能、經濟體系扮演適應功能、政治體系負責目標達成功能、家庭及 宗教體則執行維持潛在功能(詹火生等,1990)。 功能論因為把人類社會看作是一種靜態的整合平衡體系,因此被批評為是 一種保守的烏托邦理論(葉至誠,1997)。 4.衝突論 衝突論的社會學者包括卡爾.馬克斯(Karl Marx)和洛夫.達倫道夫(Ralf Dahrendorf)。衝突論者認為社會處於各式各樣的競爭與衝突中,而競爭和衝突 是不可避免的,這些競爭跟衝突是引起社會變遷的因素。 馬克斯曾將人類歷史畫分為五個階段:原始共產社會、奴隸占有社會、封 建制度社會、資本主義社會、新共產主義社會,他認為決定人類社會的因素是 物質,而不是意識觀念。馬克斯認為物質生產方式的改變會造成社會變遷,階 段鬥爭是社會變遷的刺激因素,人類歷史實際上就是階級鬥爭史,社會主要由 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所組成,資產階級為維護其利益,不斷壓榨無產階級,是 社會衝突的主要來源。而競爭與衝突的結果是革命,要到革命成功後所造成的 共產社會,才能算是有進步。 達倫道夫則認為衝突的來源是有些人的權威高過其他人,因此,衝突發生 於有權力者與無權力者之間。達倫道夫的衝突理論要點如下(D. Pepenoe 著, 轉引自劉雲德譯,1991) (1)每個社會時刻都在經歷變化;社會變遷是隨時隨地都存在的。 14.

(25) (2)每個社會時刻都表現出不一致和衝突;社會衝突是隨時隨地存在的。 (3)社會中的每一個要素對社會的分解和變遷都發揮著作用。 (4)每一個社會都是以一些人對另一些人的壓迫和強制為基礎的。 5.循環論 主張循環論者認為社會沒有永遠的進步或退步,而是一種周而復始的演變 方式。循環論的代表人物有索羅金(Sorokin)、湯恩比(Arnold Toynbee)及史 賓格勒(Oswald Spengler)。 索羅金認為人類社會文化有三個很明顯的體系:一是建立在神聖信仰上的 理想型體系;一是建立在經驗科學和理性上的意識型體系;另一則是上述二體 系的綜合,是為理念型體系(葉至誠,1997)。 另外,湯恩比認為人類歷史基本上是一個循環過程,文明的演進分為誕生、 成長、毀損、崩潰四個階段。人類為了求生存,會調整結構、組織來回應,如 果應付得當,社會便可繼續生存下去;反之則會被破壞。應付了一次的挑戰, 還會有下一次的挑戰,社會就在這種循環裡運作(蔡文輝、李紹嶸,2002)。 而史賓格勒將每個文化的發展都視為有機體的生命週期,也提出人類歷史 的演進,是一個猶如春、夏、秋、冬的循環,很像自然界的生、老、病、死的 過程,而不是一個直線的進展。 (二)當代社會變遷理論 1.現代化理論 現代化理論,在五○年代由美國的社會科學家創立,其意涵及所涵蓋的各 種假設,可從廣義和狹義來定義。廣義而言,任何社會只要在整體性社會結構 面、科技知識以及人際互動與個人態度面,經由轉化過程而邁向另一新紀元時, 就可稱之為現代化。而就狹義而言,所代化則專指在西方現代科技與工業文明 之衝激下,傳統社會邁向現代社會的轉化過程(葉至誠,1997)。 15.

(26) 現代化理論的基本假設之一,就是世界上所有的國家都是座落在同一條發 展軌跡的不同階段上,先進國家和落後國家的發展,在本質上並沒有差別,且 朝著同樣的發展路線向前邁進(龐建國,1993)。 現代化理論最被批評的有二點,第一是將西方社會文化視為一種人類必然 會模仿的對象,具有西方優越主義的色彩;第二是太過於強調西方社會的同質 性,而忽略了每個社會都有可能發展出一套屬於本身的模式,事實上,每個國 家都有其個別的特質,不能被視為一個同質性的社會群。 2.依賴理論 依賴理論反對現代化理論的西方優越色彩,認為已開發國家會成為未開發 國家發展的阻力和障礙,亦即未開發國家在發展中因依賴已開發國家而受到限 制,甚至被牽著鼻子走。 依賴理論把西方已現代化的國家比喻為都會中心,而將開發國家或正在開 發中的國家比為一群沒有控制本身前途的衛星,完全依賴都會中心(蔡文輝、 李嶸,2002)。 因為依賴理論只說明現象而未提出對策,故被認為一種以被壓迫者的觀點 為出發的理論,是開發中國家發洩情緒或對本身不開發事實的責任推諉給先進 國家的藉口。 3.世界體系理論 世界體系理論認為資本主義在十六世紀以來的發展已成世界經濟體系,經 由經濟成長相互依存及國際貿易的往來,產生經濟分工的結果,而形成核心國 家、邊陲國家、半邊陲國家三個不同層的結構體系。 核心國家如美國、日本、德國等,利用強大的資金、工藝技術及管理方法 來支配全世界的經濟活動。而如亞洲、非洲及拉丁美洲的貧窮開發國家即為世 界經濟體系的邊陲國家,由於缺乏資金、沒有良好的工藝技術,只能供應其本. 16.

(27) 身的自然資源及廉價勞工給核心國家,用以換取資金及技術,其經濟發展政策 常被核心國家所控制(蔡文輝、李紹嶸,2002)。 至於如台灣、南韓、以色列等具有邊際經濟地位的國家,一方面依賴核心 國家,一方面也向邊陲國家購買原料和廉價勞工,屬於介於核心國家與邊陲國 家之間的半邊陲國家。 世界體系理論被認為缺乏明確的界定,以及難以從理論中知道某個國家已 從某一個結構體系移到另一個結構體系。另一遭受批評的地方是世界體系理論 忽視事前變遷脈動的掌握,而只重於事後歷史的回溯。 綜合以上各類社會變遷理論,進化論者認為社會是不斷在進步的,功能論 者則認為社會會從簡單、同質的社會轉變成較複雜且異質的社會;衝突論者強 調社會處於各式各樣的競爭衝突中,而此競爭衝突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引起社會 變遷的因素;循環論者主張社會沒有永遠的進步或退步,而是周而復始的;現 代化理論假設世界上所有國家都朝著同樣的發展路線前進,依賴理論學者反對 現代化理論,且認為已開發國家會成為未開發國家發展的阻力,世界體系理論 則將世界經濟體分為核心國家、邊陲國家及半邊陲國家。 各理論並沒有對每一種社會現象或變遷有完整的解釋,但都同意社會無時 無刻都在變且此變遷是不可避免的。. 17.

(28) 第二節. 台灣社會變遷. 1949 年中央政府因大陸淪陷,帶領約兩百萬軍民同胞至台灣,至今已近六 十年。台灣社會在政府的耕耘下,有非常重大的轉變,本節旨在整理、分析台 灣社會自國民政府遷台後至今的變遷文獻。相關書刊和論文很多,通常依社會 變遷的各個面來探討,如李先芸(2002)在探討戰後至 1993 年台灣社會變遷與 國小鄉土課程目標之演進時,從政治、經濟、社會、教育、文化等面向來描述 社會變遷;張樹倫(1998)從政治、經濟、教育、心理層面來探討台灣地區社 會變遷與文化建設;高承恕(1990)則從政治、經濟、社會來探討台灣近代社 會運動與社會結構因素的關係。 而從政治、經濟、教育、文化四個層面分析戰後台灣社會變遷的則有謝仁 義(2003)及黃枝興(2004);另外,葉憲峻(1993)也從政治、經濟、社會、 文化四方面來論述戰後初期台灣的社會概況。 李建興(1989)則認為我國社會變遷的因此包括:經濟成長、人口驟增、 社會流動、文化提昇、政治制度革新等;而徐耀輝(2004)在研究台灣籃球發 展過程與社會變遷時,則依序探討政治發展、經濟發展、教育發展和社會變遷 的關係。 由上述學者的論述可看出,大部分研究都是從政治、經濟、教育、文化層 面等來描述台灣社會變遷。因此以下將依政治層面、經濟層面、教育層面與文 化層面的相關文獻,探討戰後迄今台灣地區的社會變遷。. 一、戰後台灣文化層面的變遷 1953 年代,隨著經濟建設的完成,台灣的農業人口開始穩定的下降,台灣 也由農業社會變為工業社會。在人口轉型方面,由於醫療技術進步及衛生條件 改善下,人民平均壽命延長;也因為出生率的持續降低,而使台灣成為一個高 齡社會。王德睦(2003)指出,台灣的人口轉型起於 1920 年代的死亡率下降, 18.

(29) 生育率的下降則在 1950 年代。他並提到,台灣的人口年齡組成產生很大的變化, 目前台灣的生育率已降至很低的水準,未來將面對人口轉型所帶來的人口老化 的衝擊。對社會經濟衝擊最大的,可能是人口年齡組成的變化而非人口量的增 減。 在家庭結構方面,林松齡(2003)指出,傳統父權社會下的大妻尊卑與兄 弟長幼次序,隨著社會變遷而有了重大的變化。另外,由於婦女的經濟獨立與 自主性的提升,單身、已婚、離婚、同居或是再婚,已不再是人們關心的話題, 轉而強調日常生活的快樂與享受。因此,不婚、晚婚、離婚、同居甚至同性戀 等從前被異樣眼光看待的情況,現在已是稀鬆平常之事。另外,在性別角色而 言,傳統重男輕女的觀念有朝向性別平等的走向。 隨著人口數的增加,都市人口也同時增加,形成所謂的都會化現象。台灣 的大都市在 1950 年代以後,逐漸呈現中心都市與其外圍地區構成都會區的現象 (章英華,2003) 。另外,由於各項交通建設的完成,大幅縮減各都市之間的來 回時間,也改變了人民的生活及休閒方式。人民出國旅遊,吸收各國的文化, 致使台灣文化出現極大的改變。 另外,自報禁解除後,傳播媒體在質與量上均有重大的發展,無論報紙登 記家數或發行量均大幅增加,電視頻道增多了,網路也成為重要的訊息提供管 道。無論是物質或非物質的文化,皆對台灣社會產生重大的影響,人民生活方 式也大異於以往。. 二、戰後台灣政治層面的變遷 很多學者在研究歷史發展時都會以分期或分階段的方法來進行,劉士永 (1996)認為所謂政策分期的指標有兩個,一是按政府經濟政策的產生,另一 則是以重大政治事件的發生來劃分發展時期,可見政治政策在歷史發展中的重 要性。. 19.

(30) 以下將前人所研究之戰後台灣政治發展,所依據的分期方法略述如下: 胡興梅(1995)在研究台灣地區的發展時,將台灣地區的政治發展分為戒 嚴初期(1949-1971) 、轉型時期(1972-1986)、戒嚴以後(1987 迄今) 。黃枝興 (2004)在探討台灣戰後社會變遷與休閒運動之發展時,也指出台灣地區在政 府遷台後,歷經戒嚴、退出聯合國、解嚴、民主化等過程,並以政府撤退來台 初期、國民黨的威權統治時期、民主化時期等三個過程來探討台灣戰後的政治 變遷。羅俐雯(2003)在研究台灣 1980-2000 年民主轉型時,將 2000 年之前台 灣政治史分為主沈寂期(1950 至 60 年代) 、民主準備期—蔣經國執政前期(1975 至 1985 年)、民主起飛期—蔣經國執政後期(1986 至 1987 年)、民主奠定期— 李登輝執政時代(1986-2000 年)。 研究者綜合上列分期法,將台灣政治發展分為威權統治時期、民主化時期 及政黨輪替來探討台灣戰後的政治變遷。 (一)威權統治時期 1945 年抗日戰爭勝利,台灣光復並脫離了日本長達五十年的殖民統治;1949 年 5 月 20 日,台灣省政府和台灣省警備司令部為了確保台灣省的治安與秩序, 及為了應付光復後緊急危難的狀態,將全省劃五個戒嚴區,實施全省戒嚴。戒 嚴的內容包括:關閉港口、實施宵禁及入出境管理、停止集會結社會遊行請願、 禁止罷工、罷市、罷課……,等。此一時期,以反攻大陸為最高目標,由國家 全面監控社會。 之後大陸淪陷,由蔣介石所領導的國民政府被迫引退,開始其在台灣的統 治,由於局勢危急,乃持續維持戒嚴狀態,將國家利益與政黨統治幾乎完全重 疊在一起(丹尼.羅伊著,何振盛、杜嘉芬譯,2004) 。同時,為達反攻復國的 目的,一方面控制國家機器以占領政治社會空間,另一方面則限制競爭者出現, 以達政治霸權的局面。透過戒嚴法的建立,不允許其他政黨成立,並透過情治 和安全系統,約束及壓縮憲法中賦予人民的各項自由與權利(王振寰,2003)。. 20.

(31) 在政府的實施戒嚴下,台灣地區得以維護國家安全、政治穩定與社會的安 定,創造一個有利於發展的環境(黃枝興,2004),但也因此遭致諸多的批評, 最為人詬病的就是對人權的限制,王定村(2005)認為,政府假借戒嚴命令, 實施報禁、黨禁、限制言論及出版自由與出、入境。顧忠華(2006)也指出, 在軍事對峙減緩後,國民黨仍藉由戒嚴法來維繫政權,並限制公領域(集會、 結社、言論、出版)及私領域(人身、隱私、宗教信仰)等基本人權。他並認 為,國民黨一面拉攏順從的本土菁英,另一方面也恐嚇、脅迫不服從的異議份 子,以貫徹其支配之權力意志。 另外,國民黨認為台灣受日本影響至深,文化低落,必須透過教育、書本、 傳播媒體等機制,將「三民主義」、「中國民族教育」、「國語教育」等中國意識 灌輸於全體國民(周慶祥,2006)。此外,「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反共抗俄」 的口號隨處可見,企圖將威權統治的理論基礎深植民心(戴寶村,2006)。 1987 年 7 月 14 日,蔣經國總統宣布解除戒嚴,與新聞管制的相關法令也一 一廢止。1988 年,李登輝依據憲法繼任總統,1991 年 5 月 1 日公布廢止動員戡 亂時期臨時條款,並公布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動員戡亂時期的終止,一方 面在使中華民國的憲政改革得以順利進行,另一方面也表示我國對調整兩岸關 係上的具體誠意。 (二)民主化時期 1949 年來到台灣以後,國民黨可說是延續中華民國政府最重要的一個政 黨。但是,為了適應各種因素的轉換,配合民主潮流的衝擊,國民黨即使擁有 光榮歷史,也不得不作出改變,以符合時代的要求(黃佳模,1992)。 1986 年民進黨的成立,使台灣的政黨政治邁入了新的一頁,對往後的政治 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也使得國民黨由一黨威權型態,逐漸轉變為多元競爭的 型態,以及由過去強人領導,轉變為重視制度的政黨。 民主化是從非民主的體制轉變到民主體制的過程。台灣從 1980 年代末進入. 21.

(32) 政治轉型,代表著國民黨一黨獨大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王振寰,2003) ,也使台 灣地區的政治發展邁入一個新的里程碑。 1986 年,民進黨宣布成立後,台灣便開始朝向多黨政治競爭的局面。1987 年解嚴後,台灣進入政治轉型階段,正式邁向民主化。這是台灣民主的盛事, 在台灣政治史上,可說是光輝燦爛的一頁(黃東烈,2002)。 此期間,解除黨禁、開放報禁、擴大人民參與政治、表達意見的管道,並 舉行多次各級民意代表及官員的選舉,包含國大代表、立法委員、省市長民選, 甚至是總統直選。對外,則積極加入各項國際組織,提升國家在國際上的競爭 力,使台灣進入一個自由、民主、多元的社會。 隨著解嚴,集會、結社、遊行、入出境等人民各項自由與權利也逐漸回歸 憲法,獲得較多的保障。另外,政府對大陸探親的解禁,也影響了台灣對大陸 的關係。 1988 年 1 月 13 日,蔣經國先生病逝,由副總統李登輝先生繼任為總統,並 且接任中國國民黨主席。1990 年被選為第八任總統,接續著蔣經國先生的改革 開放政策,展開一系列憲政改革及修憲工程(張樹倫,1998)。 1996 年 3 月 23 日,台灣首度由全民直選總統,李登輝、連戰以得票率 54% 當選第一屆民選總統、副總統。李登輝呼籲以「民之所欲,常在我心」的理念, 也就是以民意為基礎,來推動台灣的民主改革。自該年總統直選以後,各級民 意代表、村里長,均由選民選舉產生,真正落實主權在民的理念。 李登輝在執政的十二年中,推動各種內外政策,包括六年國建、南向政策、 牽手護台灣、政治本土化、務實外交、調整兩岸關係等,其治國理念,就是要 解決台灣人所深受的威權統治之苦,及「一個中國」原則下的國際孤立之害。 李登輝的施政,也使台灣的政治、經濟出現劇烈的變遷(黃子華,2003)。 李登輝也採積極的態度,展開對外關係,爭取和各國建立外交,確保台灣 在國際的地位(戴寶村,2006) 。另外,由於憲法制訂距今已有很長的時間,為 22.

(33) 期憲法能更符合現狀,李登輝在主政期間,曾六次修改憲法。 (三)政黨輪替 「政黨輪替」是將民主憲政體制又成功的向前推進的一項轉輪(戴寶村, 2006) 。在政治學上是政黨透過選舉的途徑,完成政權移轉(陳威年,2004) 。 「政 黨輪替」也是近十年來很流行的名詞,更是台灣各政黨經常掛在嘴邊的口頭禪。 2000 年 3 月 18 日的總統、副總統大選,民進黨候選人陳水扁、呂秀蓮獲得 39.3%的得票率,當選中華民國第十任總統、副總統,也終結了國民黨在台灣逾 五十年的執政,造成台灣政治史上首次的政黨輪替。這是台灣政治史上歷史性 的一刻,一些長年支持民主運動的選民認為「台灣人終於出頭天了」 ,但更多習 慣國民黨執政的選民無法接受選舉結果,而出現非理性的行為。而這次的政黨 輪替是我國首次政權和平轉移,也象徵了我國民主政治進入了鞏固的階段(王 靖興,2006)。 隨著民主化的發展,政黨輪替把我們帶入一個新的時代,也顯示台灣民主 的成就。朝野互換的結果,國會的政治生態產生重大的變化,各黨黨團組織與 運作明顯的轉變,又以中國國民黨立法院黨團變化最大(陳義彥,2007)。 2004 年 3 月 20 日,台灣再度舉行總統大選,這次大選被視為對陳水扁總統 執政四年後的一次信任投票。結果陳水扁、呂秀蓮以 50.11%過半的得票率擊敗 國民黨推出的連戰、宋楚瑜,連任成功,台灣的人民再度將執政的重擔交給了 民進黨。 到了 2008 年,我國又經歷了第二次的政黨輪替。這次是由國民黨推出的候 選人馬英九、蕭萬長獲選為第十二任總統、副總統。馬英九在當選宣言中向人 民承諾,執政後會優先拼經濟,改善人民的生活;並以最誠懇、最負責的態度, 立即推動各項改革,落實選舉承諾以回應人民的改變期待。執政後的國民黨, 一定從感恩出發,從謙卑做起,努力傾聽人民的心聲,關心人民的苦樂,勇敢 地反省檢討(中國國民黨全球資訊網,2008)。. 23.

(34) 從以上所述台灣的政治發展過程可知,台灣由戰後初期的戒嚴、威權統治, 而邁向民主政治,甚至政黨輪替,不但擴大人民對政治的參與、表達意見的管 道,也對社會變遷造成重大的影響。. 三、戰後台灣經濟層面的變遷 對開發中國家而言,經濟發展意味著政府主動採取措施並引導、推動經濟 活動。陳苡芬(2000)在研究戰後大里之社會變遷時指出,台灣社會變遷中的 都市化、人口壽命延長、家庭結構改變、嚴重的犯罪問題及政治民主化等,都 是發生在經濟起飛以後,可見經濟發展的的重要性。 台灣在戒嚴初期,首要建設工作便是發展經濟。瞿宛文(2007)認為,要 了解台灣戰後初期的經濟發展情況,先要清楚國民政府的傳承,包括人員及思 想上的承繼與改變。國民政府在 1944 年便成立「台灣調查委員會」作為收復台 灣的籌備機構,以便順利完成接收台灣的工作(陳添壽、蔡泰山,2006)。 二次世界大戰期後,台灣生產萎縮、民生凋敝、通貨膨脹,社會極不安定。 國民政府遷台初期,百廢待舉,加上軍民大量湧入台灣,造成物資缺乏。此時 首要工作便是穩定及重建各項經濟建設(柯永森,2006)。 在 1949 至 1953 年間,政府實施土地改革,因為唯有土地改革成功後,才 有餘力發展工業、外貿及其它各項建設。政府的土地改革包括耕地三七五減租、 肥料換穀制度、公地放領等,這些措施對農業生產都有正面的助益。此一改革 不但得到了台灣農民對執政黨的支持,也改善了農民生活及農村環境。 1950 年代美國學者主張對外援助,除可避免共黨勢力的擴散,也可促成落 後國家的發展。當時,台灣面臨著孤立的情勢,對外貿易委縮,經濟生產尚未 恢復(孟祥瀚,2001) 。1953 年,台灣實施第一期四年經建計畫,發展進口替代 工業,原本依賴國外進口的製造品,由國內資本設廠生產取代,並採取了以下 措施:保護關稅、管制進口、採行複式匯率與外匯管制、限制設廠。此一發展. 24.

(35) 策略大大提高了工業的發展水平(陳正茂,2003)。 劉士永(1996)在探討光復期台灣的經濟政策時提到,台灣光復初期的經 濟發展,逐漸由較封閉的中國經濟圈,走向依賴美援的世界性經濟活動。美援 的效果一方面減輕財政赤字,促進政府財政改革,另一方面也提供資本與技術 協助,使台灣生產能力現代化,並強化金融體系的操作能力。對戰後經濟重建 時期的台灣來說,美援對台灣地區的經濟發展,有舉足輕重的份量,甚至可說 它間接促成「台灣經濟奇蹟」(吳宏志,2003)。 在 1960 年前後,由於四小龍之外的開發中國家未加入國際競爭,台灣勞力 密集產品持續擴張,出口繼續成長。六○年代是世界資本主義迅速發展的年代, 歐美等先進國家將勞力密集的產業轉移到工資低廉的發展中國家,而台灣正符 合這樣的條件,故在六○年代能獲得快速成長。 1971 年,台灣退出聯合國,在國際社會中孤立。1973 至 1975 的兩次石油 危機期,造成物價波動,也對台灣經濟發展不利。1974 年,政府為對抗通貨膨 脹,提出「穩定當前經濟方案」。 到了 1980 年代,台灣經濟展開另一波的改革,這是因為全球自由化的風潮, 台灣跟著朝向「自由化、國際化與制度化」的經濟方向發展,而採納「經濟革 新委員會」的提議,實施「經濟三化策略」 。透過調降進口關稅稅率、放寬對民 間新銀行設立和金融業務的限制及內外投資限制、廢除利率與匯率管制等措 施,讓台灣經濟自由化、國際化,並檢討有礙經濟發展的法令予以制度化。 1980 年,新竹科學園區的設立,吸引了海內外廠商前往投資;1985 年政府 訂定「國家科技發展十年計畫」 、1994 年通過「十大新興工業發展策略及措施」, 並訂定國家科學發展計畫,一連串的發展計畫使台灣成為以技術立國的先進國 家。 蕭萬長(2003)在探討台灣經濟發展與兩岸關係時提到,要檢討台灣這半 世紀以來的經濟發展,可以 1980 年為界,分成兩個時期。在前一時期,台灣努. 25.

(36) 力從戰後重建,一方面完備各項財經法制建設,一方面向國外市場進軍,以出 口帶動成長。可見,80 年代對台灣經濟發展而言,是一個重要的時期。 台灣於 1989 年同意合法引進外籍勞工,使勞力市場起了巨大的變化。由於 近年失業率高,外籍勞工的引進成為產官學界矚目的經濟課題(陳坤銘,2007) 。 而根據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的統計資料,2008 年 7 月底,在台的外勞人數已達 374,147 人(行政院勞工委員會,2008)。 2000 年政黨輪替,由民進黨執政。2001 年,政府核定通過「知識經濟發展 方案」,預計以五年時間推動完成,其中包括 57 項具體執行計畫。希望藉由知 識經濟案,能讓台灣於 10 年內在部分指標表現達到先進知識經濟國家水準(柯 永森,2006) 。但 2001 年以來,國內投資環境惡化、股市低迷,于宗先(2006) 在探討台灣近年來的經濟消長情況時發現,2001-2005 年間經濟成長率下降、高 失業率是台灣自 1960 年來罕見的現象。根據瑞士管理學院(IMD)發布的 2006 年世界競爭力報告中,台灣在「政府效能」的國際排名為第 24 名,較上年滑落 5 名。他並指出經濟下沉的原因有四:一是與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的部會首長如行 政院長、經濟部長、財政部長等,對所掌的業務才在摸索與熟悉階段便被換下 來,輪替太快。二是文官制度的破壞:近年來執政當局破壞文官制度,將行政 效能徹底消蝕。三是朝令夕改,不求貫徹的發展計畫:自 2000 年政黨輪替之後, 行政部門提出的各項方案沒有一個被完成,見不到具體效果,最後則是空有美 麗口號,卻無推行細則。 2008 年政黨再次輪替,由國民黨執政,馬英九提出活力經濟政策,希望帶 動經濟成長。這幾十年來,台灣地區經濟發展之成就舉世皆知並引起國際矚目, 被認為奇蹟。黃佳模(1992)在回顧台灣的經濟發展史後認為,台灣是由一個 內部獨占的國家部門,以及另一個對外競爭的民間社會,兩者構成了一個「官 商協力」、「內外分工」的經濟體系。 對於影響台灣經濟發展的因素,翁嘉禧(2007)歸納為: (一)揚名顯親的 宗族觀, (二)理性的平均主義, (三)務實的世俗主義, (四)節儉儲蓄的美德, 26.

(37) (五)重視教育訓練,(六)強烈成就取向的工作倫理,(七)歷史傳承的建設 基礎, (八)穩定的政治與社會環境, (九)市場傾向的經濟制度, (十)經濟發 展策略, (十一)政府角色的發揮, (十二)日本的長期互動關係, (十三)美國 的大量援助, (十四)大陸撤退來台資金與技術, (十五)韓戰與越戰的效應, (十 六)國際經濟長期穩定發展。這些因素交互為用才能共同效用。 綜合以上各學者對台灣各時期的經濟發展論述得知,台灣已從一個自給自 足的農業社會,變成一個發展高科技的資訊社會。台灣經濟發展的成功,有一 部分是地緣的特殊性,但最大的因素應歸功於國家機器的介入。政府引導並推 動各項經濟發展政策,讓台灣由戰後的貧困走向富裕、多元的社會。. 四、戰後台灣教育層面的變遷 教育制度是訓練人接受社會規範與價值觀念的一種制度,也是使一個人社 會化的主要制度,功能僅次於家庭制度。教育的發展和國家的發展息息相關, 教育、經濟與國防更是影響國家整體發展的基本三要素。 結構功能論者認為教育是現代社會培育和選拔人才的重要工具,中國社會 也一向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觀念,認為教育程度越高將來成功的 機會越大,可見教育對個人及國家的重要性。黃俊傑(1995)在探討台灣戰後 文化變遷的主要方向時認為,教育在戰後台灣經驗的形成過程中有重大的貢 獻。以下將回顧政府遷台後至今的各項教育政策: 蔡宗信(2004)在研究國民小學民俗體育課程變遷過程時曾指出,政府遷 台後,在教育方面的政策以宏揚中國文化為目標,對於課程的發展、教材的編 輯及教學活動的安排,均圍繞在「大中國意識」及「漢族為本位」的議題上。 在當時受教育者的省籍與性別差異上,駱明慶(2001)曾使用 1990 年台閩 地區戶口普查的資料,觀察 1935-1965 年出生世代的教育成就,顯示外省籍男 性在各世代都有最高的上大學比例與教育年數,而本省籍女性則有最低的教育. 27.

(38) 成就。之所有有這樣的結果,莊奕琦、賴偉文(2008)認為是因為大陸淪陷後, 能來台者除軍人外大部分是軍公教或商人族群,較重視子女的教育;而本省居 民在早期的農業社會,子女必須幫忙農務,故父母對子女的教育較不重視。 我國自 1968 將國民義務教育由六年延長為九年,可說是教育制度的重大變 革,也因此提升國人的素質。李秉穆(2002)在研究屏東縣里港國小百年發展 史時曾提到,政府實施九年一貫國民教育,除了希望提高國民智識之外,也考 慮到國家建設的需要。對於九年義務教育的實施成效,莊奕琦、賴偉文(2008) 則認為對改善性別、城鄉或省籍間教育成就差異有正面影響。 除了政府的教育政策外,政府也積極設置或鼓勵私人設置大專院校。根據 行政院主計處的統計資料顯示,1945 年全國大專院校校數有 4 所,至 2008 已增 至 164 所(行政院主計處,2008),使得高中、高職畢業生升學率大為提高。 近年來,我國進行了一系列的教改行動,1994 年行政院成立「教育改革審 議委員會」 ,進行教育改革的計畫,在總諮議報告書裡提到社會公眾對教育的期 望,包括: (一)教育僵化惰性必須袪除, (二)勿使學校教育與社會需求脫節, (三)終身學習社會尚待建立, (四)教育機會均等亟須增進, (五)偏重智育的 考試文化仍待導正,(六)課程、教材與評量方式亟待改進,(七)多元師資培 育體系猶待改進, (六)教育資源運用效率有待提高(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 會,2008)。 教改會並提出以下的建議:(一)解除對教育的不當管制,(二)帶好每位 學生, (三)暢通升學管道, (四)好還要更好-提昇教育品質, (五)建立終生 學習社會(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2008)。 政府推出一連串的教育政策,使得教育普及、人民素質不斷提升。張樹倫 (1998)在探討台灣社會變遷與文化建設時,針對台灣的教育現狀提出以下看 法:(一)高教育程度就業人口取代低教育程度就業人口;(二)學前教育成長 近百倍; (三)全民接受國民教育; (四)中等教育穩定成長,升學率提升; (五). 28.

(39) 高等教育成長迅速; (六)教育經費逐年增加。至於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推出的 各項教育改革,黃枝興(2004)則認為教育部缺乏周延的徵詢與規劃作業,導 致怨聲載道。 回溯政府遷台至今的各項教育政策,很多方案因政權輪替而跟著更改,故 出現不如預期的施政成效,也使民眾對政策不滿。民眾對教改持負面評價的遠 比持正面評價的高出許多,大多數民眾對教改政策不了解也沒信心,甚至表示 不滿。如何因應世界教育潮流,及兼顧教育資源分配與教育效果,對我國教育 發展與國家競爭力,都有關鍵性的影響。教育是百年大計,教育改革需要長期 且持續的推動,不能因政權輪替便更改教改政策,這是政府應該特別注意的。. 29.

(40) 第三節 社會變遷對台灣報業的影響 有關社會變遷影響報業經營發展的文獻不少,如洪慈璘(1992)在以中央 日報、聯合報為研究對象,分析台灣報紙企業發展過程時發現,影響台灣報紙 企業化發展的原因為一、客觀環境如教育、經濟、政治;二、設備的更新;三、 發行的推廣。文中也提到報紙採多角化經營後,還是以出版文化事業為主,發 展型態多類似中央日報以一報為中心,再發展其它周邊的文化出版事業。 陳蓉芬(2001)在研究台灣新生報經營型態與所有權變遷時,以個案研究 的方式,從國家發展與媒介關係、國家與媒介關係的變遷、媒介與社會環境關 係及經濟與報業發展關係四大主軸為其研究脈絡,認為公營媒體台灣新生報原 所有權集中在政府,以國家決定為最高指導原則,但在社會變遷下,因組織型 態的僵化、報紙性質與一般公營事業不同、報業市場的競爭、科技與媒介的發 展及國家對媒體政策的改變而於 2001 年元旦轉型為民營報紙。 同樣研究台灣新生報經營管理的許志煌(2005)在分析台灣新生報經營管 理最大的轉變時發現,在面對社會變遷時,精簡人力、調整組織架構是提升競 爭力的首要課題。該研究的研究時間為台灣新生報民營化四年後,文中指出該 報民營化後連四年都有盈餘,而對九位該報經營階層的深度訪談中,幾乎所有 受訪者都認為重整組織架構與大幅度的人事精簡是關鍵因素。台灣新生報在民 營化前的員工數有四百多人,民營化後只剩四、五十人,且除了維持原有的經 理部及編採部門,增加了管理部以外,裁撤了人事室、資料組、譯電組、地方 通訊組、電排室及印報工廠,這樣大幅度的重整組織架構,實屬少見。 同樣原為公營報紙的台灣新聞報,也有楊義雄(2001)對其從財務健全、 營運正常且具發展潛力的報紙,變成不具競爭力的企業,而於 2000 年底民營化 分析其原因,張年瑩(2004)也以該報為例分析報業的經營困境與發展。兩者 皆認為面對各種社會因素的變遷致台灣新聞報不得不民營化,改變其經營方 式,如進行人事精簡,改變報導內容等。. 30.

(41) 另外,王順節(2005)則以同為公營報業且均在 2000 年民營化的台灣新生 報與新聞報為研究對象,比較其民營化前後的經營管理模式及影響兩報的經營 管理因素。研究發現,新生報是經營專業路線,言論中立、廣告營收穩定,但 發展空間有限。新聞報維持地方報經營方式,沒有進行策略聯盟,造成經營困 境,必需修正其經營策略才有發展的空間。 孫曼蘋、何靜嫺(2008)以民生報停刊為觀察點分析台灣報紙經營策略後, 認為民生報自休閒影劇市場退出是聯合報系面臨蘋果日報衝擊下的最適化均衡 行為,文中也指出面對日益艱困的報業生態演變,唯有創新及增加產品差異度 才能面對激烈的競爭,特別提到蘋果日報以異質化產品攻占市場,版面活潑、 以讀者至上、投市場所好是其成功的原因。 研究台灣報業發展的文獻大都從幾個大報著手,嚴天佑(2009)則以台灣 東部地區的地方報—更生日報為研究對象,從報業環境發展與變遷的觀點,分 析地方報如何因應媒體環境的變遷與經濟的不景氣,研究發現台灣媒體生態在 報禁解除、新興傳播媒體崛起及閱聽人改變使用媒介習慣後,面臨更艱難的困 境,生存備受考驗,尤其是地方報業受限於本身的資源與條件、資金不足及設 備無法及時更新,廠商刊登廣告的意願降低,必需走出自己特有的道路才能迎 接挑戰。該研究認為地方報必需提供各大報及其他媒體無法給予的地方新聞及 資訊,並積極參與地方上的大小事,與地方民眾建立特殊情感,以鞏固地方民 眾對地方報的忠誠度。在發展與經營方面,地方報業由於報導內容與主流的大 眾媒體有所差異,而有其特有的經營與生存方式。 另一地方報中華日報,則有黎俊有(2003)針對整體台灣媒體大環境變遷 中處於相對弱勢的地方報進行探討,從台灣報業的發展歷程、報業環境變遷的 全面性觀點出發,再由中南部地方報的發展情形進行探討,以中華日報為研究 對象,分析地方報因應環境變遷的策略。該研究發現,地方報為服務區域性的 地方民眾,滿足地方民眾新聞資訊的需求,以鞏固閱聽人的品牌忠誠度;並積 極參與地方公共事務,以在地的聲音、在地的觀點服務鄉親,而奠定其優勢利. 31.

(42) 基。 陳木隆(2009)以《宜蘭在地報》和花蓮《更生日報》為例,研究競爭時 代下台灣地方報的經營狀況,也分析這兩家地方報在政治、經濟、社會、科技, 以及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等層面的影響與關係。研究發現,《宜蘭在地報》 與花蓮《更生日報》 ,都具有容納且主導地方新聞與廣告的版面優勢,定位走向 均與全國發行的大報有不同,此乃地方報紙發展的利器,但兩家報紙的命運卻 大不相同,前者經營兩年多即停刊,後者至今依然屹立發行;研究也發現,多 數受訪者均認為地方報有生存的空間與存在的價值。 而針對讀者習慣改變、大環境因素以及科技的日新月異,徐慧倫(2011) 以台灣四大報《聯合報》、《蘋果日報》、《中國時報》和《自由時報》為研究對 象,與各報系管理階層、平面媒體工作者及媒體觀察者進行訪談後發現,以上 四大報均朝新媒體平台邁進,而全球報業也正面臨由平面轉型為數位化,其中 《聯合新聞網》和《壹蘋果網路》逐漸脫離原附庸的角色,朝新媒體的平台邁 進,而《自由時報電子報》和《中時電子報》則呈現保守的狀態。該研究也指 出,台灣報紙數位化的變革在內容的呈現型態上一致且明顯,在發行及數位營 收等面向上,各報紙網站發展不一,做法越多元的報紙網站則較容易成功。 邱槿桉(2010)從市場導向新聞學的概念分析中國時報所有權移轉前後市 場化趨向情形中也提到,台灣報業環境自開放報禁後已產生明顯的變化,包括 調整組織、所有權更替、調整報紙內容等,文中特別提到 2003 年於台灣發行的 蘋果日報加入報業戰場,分食已飽和的市場,由於視覺效果十足,不但改變了 消費者的閱讀習慣,更對原已跌到谷底的台灣報業市場投下震撼彈。創刊 17 年 的中時晚報於 2005 年停刊,2006 年則有大成報、中央日報、台灣日報、星報、 民生報陸續走入歷史,而以中國時報為核心的中時報系集團則於 2007 年整合, 成為「中時媒體集團」 。中時媒體集團雖經人力精簡、擴大網際網路運應用等方 法撙節開支,但由於財務缺口過大,2008 年 8 月中時媒體集團交由旺旺集團接 棒經營。. 32.

(43) 同樣探討經營策略的還有丁興華(2008)以蘋果日報為例,說明蘋果日報 何以能在短短兩年即達損益平衡進而賺錢,並在三大報系壟斷市場十餘年後, 成為在「發行量」、「實銷量」、「閱讀率」及「廣告量」皆第一的媒體。該研究 指出,蘋果日報之所以能突破重圍、一枝獨秀,乃在於從編輯、發行、廣告等 方面創新經營策略,才能成功進入台灣報業市場。 有關另一大報聯合報的經營策略,則有王君儀(2010)探討聯合報如何在 面臨本業衰退萎縮的情勢下,透過多角化經營讓報社營收結構呈現多樣化,同 時開創新成長機會。該研究有三項結論:(1)聯合報集團的綜效策略是相異事 業體間資源互動的結果,(2)聯合報集團跨入活動領域是成功的相關多角化經 營,(3)媒體單位的新聞資源應作有限度的分享。 在軍報方面,孫鵬雲(1999)則以青年日報為研究對象,分析報禁前後青 年日報營運的變遷及面臨的限制與瓶頸,並提出對該報的營運建議,包括:言 論力求公正客觀、進行組織與人力調整、配銷管道朝向民間業者。 而與本研究同樣以中央日報為研究對象的文獻則有在黃東烈在 2002 年以中 央日報為例,探討台灣民主化對黨營媒體經營之影響,該研究的研究時間是在 2002 年也就是中央日報自 1999 年起至 2001 年陸續進行的四波改造之後,中央 日報在此四波改造中,分別於言論、編採、人事、組織等大力改革,也將華夏 大樓讓售給中影公司,更辦理員工優退支付大筆資遺費,種種改革使中央日報 在人事費上大幅減低、廣告收入穩定、編採成本大為降低。該研究結果有四項 發現:一、民主化衝擊黨營媒體,二、政黨特性是中央日報沉重包袱,三、組 織變革與企業文化在造勢在必行,四、中央日報未來發展前途堪慮。 另外,唐海江(2008)分析民主轉型中政治文化的多種內涵,與中央日報 轉型困境的關聯性。文中提出黨報在民主轉型中應排除二元對立的思維模式, 開放並擴大內容,並加強黨內民主建設等。戚毅(2004)曾以文件整理分析方 法,針對中央日報的報導進行個案研究,分析中央日報在重大政治事件發生時 對該事件的報導,如中壢事件及高雄事件、解嚴、政黨輪替等重大事件,研究 33.

(44) 發現中央日報在政黨輪替前所刊登的新聞以政府單位所發佈的新聞最多,對於 中國國民黨的新聞則較少;政黨輪替後,中國國民黨淪為在野黨,報導內容便 開始將有關黨的新聞以顯著的方式傳播出去,主要原因為呼籲支持人士繼續支 持中國國民黨。 綜合本節文獻探討可知,不論是全國性報紙、公營報、地方報、軍報或黨 報性質,各報的營運都受社會變遷的影響,也都有其不同的因應對策,有些是 採多角化經營,有的由公營走向民營,中時媒體集團由旺旺集團接棒經營,地 方報則需提供更多的地方新聞來鞏固地方民眾的忠誠度,但也有不少報紙由於 不堪長期虧損則乾脆停刊。而中央日報身為國民黨黨營機關報,受社會變遷的 影響是否如其它性質的報紙一樣,有其值得探討的價值。雖然有關中央日報營 運的文獻也曾分析過其營運,但並沒有一個是從社會變遷的角度來思考,2002 年黃東烈曾從民主化的角度來探討其對中央日報的營運影響,但民主化只是社 會變遷的一個政治因素,且其研究時間為 2002 年,而中央日報在 2006 年停刊, 故於 2002 年至 2006 間的中央日報營運情形如何,尚待探討。故本研究希望從 社會變遷的各種因素來分析中央日報從遷台至停刊期間的營運,為中央日報的 營運與社會變遷的關係做一個完整的論述。. 3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先天生理的變因 家庭功能失衡 班級氛圍不佳 社會媒體誤導 價值觀念的偏差 單親家庭增多 欠缺成功經驗 錯誤楷模學習 人格特質所導致 親職教育不彰 學習動機低落

相異處 不強調學校能導引社 會變遷 學校應主動的引導社 會改革..

This article is for the founding of the modern centuries of Buddhist Studies in Taiwan, the mainland before 1949, the Republic of China period (1912~1949), and Taiwan from

事實上,就算不是經濟不景,由於現代化下都市生活的發展,經濟和社會情況轉變,對

中華人民共和國於 1949 年建立。建國初期,政府提出建設社會主義的目標,推 行不同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的規劃與建設;但在 1966 年至

1)1949 年至 1958 年,是中日維持民間交往時期;2)1958 年至 1971 年,是中日關係挫折 與改善期;3)1972 年至 2006 年,是中日恢復邦交及爭拗期;4)2007

Starting from January 2006, the CPI has been rebased to July 2004 to June 2005, apart from the compilation of the Composite CPI that reflects the impacts of price changes for

30公里以上未滿50公里 1,000元/月 50公里以上未滿70公里 2,000元/月 70公里以上 3,000元/月 搬遷補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