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報禁解除後(1988-1999)中央日報的營運與社會變遷的關係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第二節 報禁解除後(1988-1999)中央日報的營運與社會變遷的關係

一、報禁解除後中央日報的營運

1987 年 7 月 15 日政府宣布解除戒嚴,1988 年 1 月 1 日解除報禁,報禁開 放面臨的兩個問題:一是報紙增張的問題,一是新報設立的問題。中央日報是 中國國民黨的機關報,肩負為黨宣傳、為政府宣傳的雙重使命,此時面對其它 報業競爭的困窘局面,勢必有一番苦戰。

(一)發行

1987 年 12 月 1 日,行政院新聞局宣布,自 1988 年 1 月 1 日起接受新報的 登記及張數,當時的新聞局長邵玉銘表示,此次開放報紙登記和張數,是報業 間彼此協調的結果。1977 年時報紙登記家數共 31 家,報禁解除後,報社登記家 數快速成長。在報禁期間,中央日報與其它軍營、公營報紙一樣,因國民黨的 政治勢力在報業發行上得到保障,但在報禁解除後,取消政府單位需訂閱中央 日報的要求,使得發行量大幅下跌;在村里鄰長報方面,開始開放各報競爭,

中央日報原有的村里鄰長報大量流失,這些都對中央日報告成極大的衝擊,營 運日益困難。

中央日報在 1990 年曾推出「黨員報」,即凡是中國國民黨的黨員訂閱,原 本每月 270 元的報費僅收 150 元,但此作法除對非黨員的讀者相當不公平外,

也未必使發行收入增加,甚至降低服務品質(洪慈璘,1992)。1991 年 11 月又 推出訂報紙送保險的促銷活動,凡預繳 3600 的一年報費可獲贈 50 萬元的人身 意外平安險,及 50 萬元的純住家火災保險或家具火災保險。面對報禁開放後的 百家爭鳴,中央日報想盡辦法擴大自己的市場,以穩固既有的發行量。在此競 爭激烈的情況下,兩大報系(中國時報與聯合報)的發行量市場占有率仍維持

在 70%左右(彭明輝,2001),1990 年代以後,由於廣電媒體開放及電子報的 發展,中央日報在經營上更顯艱困。

(二)廣告

雖然 60 年代的報紙廣告量集中於中國時報和聯合報,但中央日報的發行量 仍居於前幾名,有不少的讀者群,因此也是廣告主考慮刊登的媒體之一,固商 廣廣告的比例甚重,在 1978 年曾達其廣告量的 53.6%,為中央日報的廣告營收 主力。1977 年起,出版品廣告量增多,文化類廣告類從 1978 年占其廣告量的 6.6%增至 1979 年的 16.4%、1980 年的 21.5%。書商在選擇報紙為其刊登廣告時,

會考慮其讀者群是否為公教單位、學校人員等,中央日報的讀者群本來建立在 這些知識分子上,且是公教單位必訂的報紙,自然成為出版商心中理想的媒體。

自解嚴後,各政黨競爭激烈,政治廣告逐漸興起,擔任中國國民黨機關報 的中央日報此時成為國民黨最重要的政治廣告媒體,負責宣導政令,宣傳政治 民主化。但也由於報禁的開放,中央日報的發行量已遠不及聯合報、中國時報,

營運漸呈虧損,商業廣告量已降至廣告量三成左右,此時中央日報的經營重點 擺在出版、人事廣告上,並開發新廣告市場,如限時尋親、全省票據交換事務 所退票情況公告、玫瑰園等。玫瑰園是男女徵婚專欄,由在台視總經理任內曾 推出「我愛紅娘」的現任社長石永貴策劃,深受青年男女喜愛,亦促成不少佳 偶。玫瑰園的成功之處在於中央日報對廣告刊登規定嚴格、精心規劃,端正的 形象較受信賴。

此時的廣告市場由中國時報、聯合報兩強爭霸,中國時報常以折扣吸引客 戶,聯合報則重視對廣告的企劃,重視與廣告主的溝通,增強服務,亦得到廣 告主的歡迎。

(三)編採

中央日報位於台北市八德路二段之新廈於 1986 年 12 月底落成,並購置兩 部高速印報機器,在人事上加入新血輪,在新聞報導及言論、編輯各方面均有

新設計及充實,以迎接 1988 年元旦來臨的報禁開放。

從 1988 年元旦起,篇幅由原來的三大張增為六大張,保留原有的好版面,

新增許多讀者專版。此時的內容設計以下列四個目標為定位:

1.以全民為服務的對象,不分教育程度或職業;2.秉持守正不阿的立場,不 譁眾取寵,不見異思遷,讓讀者放心閱讀。3.善用篇幅服務讀者,有專為各種不 同年齡、不同職業、不同興趣讀者設計的版面,如專為婦女設計的「現代家庭 版」、為工人設計的「勞工版」、也有專供喜愛看小說的讀者編排的「小說版」

等,希望人人都能找到所需要的專欄。4.重視讀者意見,增闢「有話大家說」、

供讀者投書、學者專家建議,廣納批評及建議,也歡迎讀者提供新聞線索(上 官美博,1988)。

在編、採人事制度方面,1991 年 4 月 1 日起,中央日報為使編、採人員能 提高工作效率,試辦「編採合一」制,變動了編輯部的組織架構,於總編輯、

副總編輯下設十個中心,每個中心設主任一人,負責策劃與監督,並於每天下 午四時參加編輯部會議,研討新聞版面及提報當日重要新聞,晚間八點再開一 次編前會議,確定當日版面的編輯。

二、報禁解除後的社會環境

(一)文化方面

1980 年代以前,文化政策為教育部的權責之一,文化政策多為穩定政權的 工具,有教化的意味。1978 年行政院將文化建設納入十二項建設之中,1981 年 成立文化建設委員會,各縣市陸續建立與文化發展相關的設施,展開一連串的 文化活動。

90 年代,學者與政府都認為文化建設應走向本土化,文化應深人人民生活,

當時的文建會主委申學庸推出「社區總體營造」政策,強語文化應擴及生活、

環境與產業,舉凡社區景觀、地方產業發展、社區文化活動等都是文化建設的

事務範圍。

此外,1987 年政府宣布開放大陸探親政策,兩岸關係逐漸邁入新頁,各類 官方、非官方接觸正式展開,人民對這些交流也漸感興趣。1991 年行政院大陸 委員會成立,規劃各類交流活動,同時成立海峽交流基金會,代表政府與大陸 交涉各種問題。大陸的歷史文化也透過電視報導及節目深入人心,大陸地區保 存的藝術品、文物來台展覽,使台灣地區人民得以觀賞更多中國文物。漸漸地,

兩岸文教交流的範圍由學術擴及藝文、傳播、體育等,而兩岸影視、音樂及流 行文化均透過不同管道交流並合作,交往十分熱絡。

在家庭方面,由於結婚比率下降及晚婚,使女生生育第一胎平均年齡延後,

且因養育小孩的成本增加,獨生子女比率增加,重男輕女觀念較淡薄,使生育 率大幅下降,出現少子化現象;另外,未婚比率的顯著提升及離婚率提高均使 家庭結構出現重大變化。

(二)政治方面

1987 政治解嚴之前,是國民黨威權統治,1987 年宣布解嚴,各種社會運動 興起,政黨相繼成立,台灣進入民主化階段。這時的民主化表現主要有幾方面:

1.政黨競爭:主要由民進黨扮演著與國民黨競爭的角色,在各種選舉中逐漸漸威 脅到國民黨;2.國民黨權力核心的改革:以李登輝為首的改革派為主,將國民黨 原來以外省籍為主的勢力逐漸退出,改革派崛起,國民黨的權力核心逐漸改變。

1990 年總統府成立國家統一委員會,並於 1991 年公布「國家統一綱領」為 政府對大陸政策的指導原則,1992 年政府公布的「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暨施行細 則」為對大陸工作的主要法源依據,同年 11 月兩岸達成「九二共識」後,兩岸 持續進行多次會談,也分別制定關於兩岸經貿交流的法則。1995 年大陸總書記 江澤民希望不要以政治分歧干擾經濟活動並要求兩岸實現三通,發表了八點談 話,李登輝總統亦以六點談話回應,兩岸雖有善意進行交流,但由於兩岸雙方 的互信不足及各自考量下,在政治主權的定位問題仍無法達到共識。

(三)經濟方面

1980 年代台灣已脫離第三世界成新興發展國家,在 1988 年以前,工業是第 一大產業,但 1988 年後,因民間消費和公共投資需求增長,帶動經濟成長,服 務業逐漸成為主導產業,而資訊電子高科技產業也成為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

此外,過去的重要企業均是國營,由國家保護,但此時在經濟自由的競爭下不 得不走向民營,並讓市場自由化,才能與外國競爭;同時,公營企業民營化之 後,也在市場中發揮促進經濟成長的作用。

隨著經濟的發展,1989 年正式開放外籍勞工,本只是作為公共工程建設之 用,1991 年政府允許東南亞的勞工入台,主要集中在家務工作及製造業,由於 外籍勞工工資較低,同時也壓低國內工人的工資水準。

1990 年開始,除了對大陸轉口貿易外,也陸續開放民間企業赴大陸考察、

參展甚至投資、技術合作,並成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及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 會為對口單位,作為大陸事務的專責單位,促進兩岸經貿交往,因此兩岸互動 氣氛良好。1996 年.李登輝總統提出「戒急用忍」原則以因應兩岸不斷升溫的 經貿往來,政策宣布後連續三年,台商赴大陸投資的比率才下降。

而在經濟全球化的變遷下,政府放鬆台灣資本外移的限制,加上台灣工資 的上漲、工會勢力的強大均使台灣製造業向大陸及東南亞等地區移動,相對地,

將工作機會帶到其它生產成本較低的地區,造成台灣的勞力市場萎縮,失業率 增加。1990 年中期,台灣的失業率逐漸增高,由 1980 年以來的 1.23%升高到 2002 年的 5.04%,使台灣的勞力市場越來越不穩定。失業率增加的原因大致為 以下幾項:1.高科技產業所提供的就業機會相對於以往的勞力密集產業為少;2.

大量的資本到外國降低了國內的投資與就業機會;3.外籍勞工增加,取代本地的 工人;4.許多產業未能成功轉型,導致大量製造業關廠。

(四)教育方面

1980 年代中期以後,教育體系展開了改革運動,以「自由化」為中心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