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灣與南韓政黨體系變遷與特徵之比較

第三章 歷史脈絡描述:台灣和南韓政黨體系變遷與民主 轉型經驗

第四節 台灣與南韓政黨體系變遷與特徵之比較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表 3-16 台灣與南韓政黨體系類型指標之比較(1988~2012)

比較國 選舉年度

P3%S 2PSC SR1:2 SR2:3

1992 2 91% 1.9 52.8

1995 3 85% 1.6 2.6

1998 3 86% 1.8 6.3

台灣 2001 4 69% 1.3 1.5

2004 4 75% 1.1 2.3

2008 2 96% 3.0 8.9

2012 2 92% 1.6 13.1

1988 4 63% 1.6 1.2

1992 3 81% 1.5 3.1

1996 4 74% 1.8 1.6

南韓 2000 3 92% 1.2 8.0

2004 4 91% 1.3 12.1

2008 4 78% 1.9 4.5

2012 3 93% 1.2 9.7

資料來源:2008 與 2012 年台灣選舉年度的指標及 2012 年南韓選舉年度的指標由筆者自 行計算。其它數據引自 Croissant and Völkel, “Party system types and party system institutionalization: Comparing new democracies in East and Southeast Asia,” Pp.244.

第四節 台灣與南韓政黨體系變遷與特徵之比較

Pennings 與 Lane 區分當今政黨體系變遷過程為:「停滯型」(inertia model)、「漸進型」(gradual model)與「激進型」(radical model)三種模 式。「停滯型」係指,在政黨體系內各政黨運作的制度環境、政黨的數 量規模、或者彼此間的政策差距等長期以來都未出現根本性或結構性 的變動,優勢政黨一直持續扮演主導的角色。「漸進型」大致會以「有 限變遷」(restricted change)的形式呈現,也就是體系內的核心成份,包 括新興政黨的崛起、政黨分化與極化程度、或選舉競爭的浮動性都能 保持「自主控制」(self-contained)的狀態,一旦漸進變遷導致核心成份 發生改變時,後續會產生深遠的政治效應。最後「激進型」的立論,

奠基在當體系內主要政治行為者的決定或政治制度發生變革時,在短 時間內,立即驅使政黨體系發生快速明顯的結構性質變。276雖然三種 變遷基本是植根於歐美民主國家的政黨歷史發展經驗歸結出來的模 式,但在跨國比較的運用上,仍頗具有參考價值與運用利基。

對應台灣與南韓政黨體系變遷過程的歷史描述內容。台灣方面,

276 Paul Pennings and Jan-Erik Lane, 1998, “Introduction.” in Comparing Party System Change, edited by Paul Pennings and Jan-Erik Lane. London: Routledge. Pp. 6-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政黨體系的變遷軌跡基本隨著政治結構或制度的變動而演進,屬於較 為平穩、溫和與規律的「漸進型」或直線性模式。歸納第一節台灣政 黨體系的變遷過程、類型轉換與運作模式明顯看出 1986 年前近 40 年 政治歷史時期,以國民黨為單一政權統治主體及權力運作核心所形成 的「黨國威權體制」長期支配台灣的政治發展路線、政策主導權和資 源分配權,當時台灣政黨體系的格局很明顯歸屬於「非競爭性政黨體 系」的「霸權一黨制」的型態。1980 年代後期開始,受到民主化的激 勵,促使政黨體系產生重大質變,「競爭性政黨體系」開始建立。277政 黨間的公平競爭標示台灣民主化的進展與意義,如吳文程所評,政黨 在台灣民主化過程扮演著最關鍵的角色,而政黨體系的轉變也是政治 轉型最主要的表徵。278

民主轉型後的政治開放開啟台灣政黨體系嶄新的面貌。競爭性政 黨的建立,促使各種不同性質的政黨相繼成立,但真正具有選舉競爭 實力的政黨,包括 1993 年的新黨、2000 年的親民黨和 2001 年台聯等 新興政黨先後進入競爭性政黨體系中。279這些競爭性政黨的成立,突 顯台灣政黨體系以下幾項重要特徵:

(一)在國家認同意識型態的宏觀框架下,形塑的統獨政治光譜與兩岸 關係的路線的兩極化差異,造就這些政黨統獨光譜的定位與主 張,以獲取這些光譜界限中所代表的選民特質、選票市場與政黨 認同。據此,由統獨問題與兩岸關係切割的「泛藍」(pan-blue)與

「泛綠」(pan-green)二元化陣營成為台灣政黨體系的重要特徵之 一。280

(二)國民黨與民進黨的兩大主體政黨,長期在政黨體系的政治光譜兩 端中佔據優勢地位,優先主導政策支配權與意識型態詮釋權,因此 體制內的陸續產生的新興競爭政黨或組成菁英,幾乎不是從兩大黨 內部分離而出,就是由選票區塊或勢力範圍攫取特定選民結構,另

277 游盈隆,1996,《民意與台灣政治變遷》,台北:月旦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頁 212。

278 吳文程,1996,《台灣的民主轉型:從權威型的黨國體系到競爭型的政黨體系》。台北:時英出 版社。頁 203。

279 有關民主化後至 2004 年總統大選台灣政黨版圖的變遷,參見 Ching-hsin Yu, 2005, “The Evolving Party System in Taiwan, 1995-2004.” Journal of Asian and African Studies 40(1-2):

105-106.

280 2000 年之後,由於台灣呈現多黨競爭的局面,但由於統獨立場、政策方向與意識型態的二元 差異,因此有媒體或學者開始將國民黨、親民黨、新黨的組合統稱為「泛藍」陣營,同時也將 民進黨、台聯與建國黨歸納為「泛綠」陣營,泛藍與泛綠自此成為特定的政治符號。參見陳文 俊,2003,〈藍與綠-台灣選民的政治意識型態初探〉。《選舉研究》10(1): 41-8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組新政黨。281此種猶如「離家出走」式或「搭便車」型的政黨成立 形式,也成為民主轉型後台灣政黨體系的重要特色。

2007 年,立法委員選制的大幅修改,以及 2008 年的第二次政黨 輪替產生的政治影響,為台灣政黨體系變遷導進制度動因,此時的政 黨體系逐漸由 1990 年代自由化與民主化的「兩個半政黨制」,2000 年 代第一次政黨輪替後的「多黨制」格局,逐漸朝向 2008 年第二次政黨 輪替後的「兩黨制」鞏固。282

相較於台灣穩定、溫和與可預測性的政黨體系變遷過程與總體特 徵。南韓很明顯傾向劇烈波動的「激進型」變遷型態,符合政治行為 者的政治決定或制度抉擇會直接且深刻的影響政黨體系結構性變遷的 特徵。這種獨特的政黨體系運作模式內化的政黨政治文化,徹底顛覆 政黨體系變遷過程是一種緩慢與漸進的過程。283造成此種反差的原因 眾多,環境、制度與組織等不同面向都有可能是影響變數,但直接因 素還是根源於南韓獨特且複雜的政黨體系特徵。這些主要特徵包括:

一、「地域主義」產生的黨派意識分歧與政治社會對立;二、政黨個人 主義與權威主義極為強烈;三、政黨快速變動與劇烈消長的慣性形態;

四、「走馬燈式」的政黨更替與分合;五、政治人物以「寄居蟹」(hermit crabs)般的政黨借殼方式不斷重整權力。上述負面特徵充分體現南韓政 黨體系的獨特性、易變性與脆弱性,從過去威權時代開始到現今的民 主鞏固期持續影響南韓政黨體系的變遷過程及運作模式,形塑各政治 階段的政黨體系類型。

倘參照南韓政黨體系變遷的歷史脈絡可以發現,從第一共和到第 六共和時期政黨體系發生的激進性變動,基本都植根於以上幾點特徵 產生的負面效應。

(一)地域主義產生的政治對立,不僅制約選民政黨認同與投票行為的 自主性,也降低政黨間從事政策競爭的誘因,成為政客或統治者操 作政治動員與政黨對立,以贏得選舉獲取權力的工具與籌碼。

281 Jacobs, “Taiwan and South Korea: Comparing East Asia's Two"Third-Wave" Democracies.” Pp.

251.

282 周陽山,2001,〈台灣政黨重組的社會條件〉。收錄於蘇永欽編,《政黨重組—台灣民主政治的 再出發?》。台北:新台灣人文教基金會。頁 38。

283 Alan R. Ball, 1982, Modern Politics and Government. London : Macmillan Press.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二)南韓無法建構一個穩固的政黨體系與制度化的政黨,個人主義傾 向是最負面的核心因素之一,而權威主義的橫行,更衝擊與斲傷黨 內民主化與組織化的建立。因為個人主義與權威主義的結合,使得 政黨的發展完全繫於政治領袖個人意志與最高決策權力上,地位淪 為政治領袖個人的封建王國,鞏固權力的保壘與建立恩庇網絡的基 地,進而黨內領袖、少數菁英與特定派系形成一種權力共生網絡或 利益交換關係,致使在選舉勝利極大化的自私動機與延續政權之政 治算計下,政治人物以「寄居蟹」(hermit crabs)般的政黨借殼方式 不斷重整權力,政黨遂淪為工具化的政治配角。

(三) 政黨快速變動與劇烈消長的慣性形態,使得無論是朝野政黨幾乎 都逃脫不了不斷分裂、合併、更名的慣性宿命,政黨普遍壽命不長 的結果,進而造成南韓政黨體系高度的易變性,反映在選舉競爭 上,就會呈現高度的選舉浮動性,導致政黨體系低度的穩定性與規 律性。而「走馬燈式」的政黨更替與分合,容易造成政黨與公民社 會連結關係的斷層,倘政黨失去原有應該扮演的政府與社會間中介 溝通的位置及功能,最終使得政黨的社會正當性不足與代表性低 落。

最後比較兩國政黨體系類型的變遷軌跡。最大差異是,台灣政黨 體系類型的結構變遷,基本都與民主發展或政治改革產生連結或交 集,但南韓政黨體系幾乎是圍繞在政治領導者個人的意志或決策的走 向,在不同的政治階段,就會發生慣性轉變。因此,有學者認為,台 灣方面,政黨向來扮演是促進政治動員與整合的主角,但在南韓,政 黨卻是一直被長期邊際化的配角。284而相較台灣高度組織化的政黨與 穩定變遷的政黨體系做為促進民主發展的助力,南韓強烈個人主義的 政黨組織結構與運作模式,以及「弱化」、「不穩定」與「無效能」的 政黨體系,迄今與民主進程仍存在微弱的連結。285

第五節 小結

本章針對台灣與南韓的政黨體系變遷過程與民主轉型經驗進行描

述,歸納以下幾點結論:

284 Croissant and Völkel, “Party system types and party system institutionalization: Comparing new democracies in East and Southeast Asia,” Pp. 242.

285 David Steinberg, 1998, “Korea: Triumph and Turmoil.” Journal of Democracy 9(2): 8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一、在政黨體系變遷模式方面,台灣屬於漸進型模式,南韓則為「激 進型」型態,雙方有著極高的差異性:台灣的政黨體系變遷模式,

基本圍繞政治結構或制度變動而演進,呈現一種較為平穩、溫和 與規律的「漸進型」或線性模式。台灣政黨體系變遷過程與 1980 代開始的自由化和民主化密切相關。這兩波的重大的政治結構變 動,主導台灣政黨體系的走向,最大的轉折點,即是 1986 年本 土第一個反對黨的成立,加上 1987 年解嚴後一系列的政治改革 與制度變遷,穩步引領台灣從黨國體制下的非競爭性政黨體系換 軌到競爭性政黨體系,邇後受到憲政體制與選舉制度這兩個直接 因素的影響,形塑競爭性政黨體系不同的政黨體系類型與運作模

基本圍繞政治結構或制度變動而演進,呈現一種較為平穩、溫和 與規律的「漸進型」或線性模式。台灣政黨體系變遷過程與 1980 代開始的自由化和民主化密切相關。這兩波的重大的政治結構變 動,主導台灣政黨體系的走向,最大的轉折點,即是 1986 年本 土第一個反對黨的成立,加上 1987 年解嚴後一系列的政治改革 與制度變遷,穩步引領台灣從黨國體制下的非競爭性政黨體系換 軌到競爭性政黨體系,邇後受到憲政體制與選舉制度這兩個直接 因素的影響,形塑競爭性政黨體系不同的政黨體系類型與運作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