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政黨體系與民主鞏固:台灣與南韓的比較分析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政黨體系與民主鞏固:台灣與南韓的比較分析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37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 博士學位論文 指導教授:曲兆祥教授、隋杜卿副教授.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政黨體系與民主鞏固: 台灣與南韓的比較分析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研究生:楊以彬 中華民國一0二年十二月.

(2) 感 言 「楊以彬同學業已通過此次的博士學位口試。」當口試主持人宣佈此 一結果,當下除了充滿喜悅的正常心情外,剎時間,心中頓時也百感交集, 自認理性的我,竟不自覺有一股想流下男兒淚的念頭與衝動,回到家,坐 定後,不禁思索為什麼會產生如此感性的生理反應與情緒釋放,夜闌人靜 之中的我,或許已經得到答案了。因為多年來編織的學術夢想終於實現 了,崎嶇求學路堆砌的箇中辛苦終於有了代價了,這種無形自我價值感的 追求勝過一切。 回顧八年半前的我,年齡已屆 36,在外工作八年多,離開塵封書本的. 政 治 大 時,一些親朋好友抱持著鼓勵的言語替我加油激勵,然而也有體會過博士 立. 時間久遠。當告知親朋好友想要報考博士班重返學術殿堂此一重大決定. ‧ 國. 學. 之路辛苦的友人們,第一時間的反應是懷著善意的諍言提點我:「以你已 經步入社會,走進職場那麼久的時間,你要有接受繁重課業挑戰的預期心 理準備。」就在正反意見相互交織下,我提醒自己: 「既然是自身的抉擇,. ‧. 就要有承受走在博士之路上一切挑戰的準備,並要對自己的決定負責。」. y. Nat. 在此信念做為後盾下,我毅然決然的報考國發所博士班,因為那裡可以滿. sit. 足本身的求知慾,更重要的是有無限的學術寶藏等待我去挖掘。經過三個. er. io. 月的準備,有幸獲得錄取,但這僅是我邁入學術高塔的第一步階梯,沒想. n. 到整整耗費八年半的光陰,披著疲憊的身軀和沉重的行囊,終於攻頂成功。 a v. i l C n hengchi U 八年半不算短的人生時光,我曾經沉浸在獲取學術新知的滿足感與熱. 情當中,對未來著懷抱著高度的理想與無限的衝勁,期盼著一切能照著預 期的規劃行走,但或許是老天對我這個只顧著想飛的懵懂學術新人一個試 煉吧,就在準備開始論文寫作時,一連串的難關,包括身體病痛、家庭問 題、感情生活與經濟壓力等打擊接踵而至,彷彿博士之路佈滿著各種荊棘 與泥沼,阻擋我前進的步伐,讓我毫無招架之力。此時的我,開始徬徨、 迷惘和焦慮,一股放棄的想法浮現腦海中,但上帝雖關了一扇門;卻為我 開了一扇窗。正當處於人生低潮時刻,親朋好友與師長同學們猶如明燈與 暖流一般,他們溫暖的關懷與正面的鼓勵,給予我最大的心靈慰藉與起身 動力,使得今天終於摘下甜美的果實。 首先,最要感謝的是我最敬愛的母親。她的處事經驗與生活哲學告訴.

(3) 著我:「人生總有很多不順心與挫折的事,但試著適應它、渡過它和解決 它好嗎?兒子,媽媽永遠支持你!」在天上的父親,雖然無法親眼見證兒 子小小的榮耀,但我確信他在天上一定時時護佑著我,另外,遠在大陸做 生意的大哥,每通電話對弟弟的關心,也轉化我支撐下去的動力泉源。 家人親情之外,當然也要感謝在求學生涯與論文寫作中的指導教授與 各位師長們,因為除了師生之情外,更重要的是他們在學術領域與論文寫 作對生無私無我的指導與啟迪,特別是我的兩位指導教授曲兆祥老師與隋 杜卿老師,在論文準備與寫作過程中,他們兩位非常清楚與了解我的狀 況,在百忙之中,不僅盡最大全力在論文內容給予剴切的指導與協助,其 私領域的鼓勵與關心之情,更讓我感受到超脫於學術指導與知識傳授之外. 政 治 大. 的師生之情,當然五位口試委員在審閱論文期間的辛苦及用心,在此一併 表達由衷謝忱。. 立. ‧ 國. 學. 此外,也要感謝栽培我的國發所師長和同學們,包括童振源所長、高 永光老師、趙建民老師、吳德美老師、李酉潭老師、魏玫娟老師及唐玉禮. ‧. 老師等。他們分別在不同學科領域的專業傳授,奠定此論文的基礎,其中, 特別藉此機會感謝導師彭立忠老師,因為他是我博士修業期間直接相處最. y. Nat. 久的師長,其不僅給予我課業上知識的灌輸,多次的提攜之恩,也讓我學. sit. 習與累積許多教學的經驗,但更為無價的是,他由內心流露出的關懷與開. er. io. 導,也總能在我在不順遂而思緒無措之際,心情得以安定及平靜。至於同. n. al 學們的打氣、鼓勵、協助,也是論文通過不可少的功臣,包括琮淵、育任、 iv n. Ch 舜仁、博彥、蓓潔,還有就是文志、瑟致、奕任、子揚、璨戎等情意相挺 i U e ngch. 的學長暨學弟們,尤其是亦師亦友的振盛學長,不僅是我學業上經常請益. 切磋的對象,更是我論文寫作過程遭遇障礙時傾吐心情的最佳心理師。當 然在漫長且辛苦的八年半博士求學之路中,要感謝與感恩的人不計其數, 很抱歉無法在感言一一表達謝忱,只能說一聲:「真的謝謝你們!」 最後,做為學術後輩的我,深知取得博士學位不是學術事業的終點 站,而是起跑點。僅是開啟浩瀚廣袤學術世界的一把開門鑰而已,理想要 靠自己認真付出努力才能獲得實現,未來雖不可知,惟凡事盡其在我;只 求無愧於心。謹以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送史丹福大學畢業生 的一句話,做為自勉:“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求知若渴、虛懷若愚)。.

(4) 摘. 要. 本文研究主題,係以歷史制度主義研究途徑來建構、實證和比較台灣與南韓 政黨體系與民主鞏固的連結關係與影響程度。研究範圍設定在第三波民主化後的 1986 年至 2012 年。為達成預期研究目標,本文引用及修正 Mainwaring 建構的 「政黨體系制度化」四種分析面向與 Jones 設計的附加測量指標,做為研究架構 與比較工具,茲以比較兩國政黨體系制度化的高低程度,從而進行優劣排比,最 後分析與評估對於兩國民主鞏固的影響程度及發展條件。. 修正後的「政黨體系制度化」四個比較面向分別為:「政黨穩定性」、「政黨 代表性」、「政黨正當性」及「政黨組織化」。透過四個比較面向進行實證測量和. 政 治 大 化四個面向的表現各有優劣、互見利弊,但總體表現優於南韓,因此民主鞏固正 立. 分析後,歸納後,得出以下幾項重要的研究發現:(一)台灣與南韓政黨體系制度. ‧ 國. 學. 面發展條件將比南韓更為有利。(二)台灣雖然政黨體系制度化總體表現略優於南 韓,但兩國均未達成健全制度化政黨體系,故要有效提升民主鞏固的品質,仍有. ‧. 相當大的改善空間。(三)經過深入研究後,本文認為台灣及南韓政黨體系與民主 鞏固存在因果關係,政黨體系制度化的程度也是影響民主鞏固發展的因素之一,. Nat. er. io. sit. y. 但並非是影響民主鞏固因果關係的特定必然條件或單一直接因素。. 經由上述三點研究發現,總結以下幾項研究建議:(一)政黨體系制度化的概. n. al. Ch. i n U. v. 念內涵分析面向與測量指標,在觀察、分析與比較新興民主國家政黨體系與民主. engchi. 鞏固的因果關係上,雖然有解釋效果與檢證作用,但運用或移植在台灣與南韓的 配對比較案例上,受到區域差異化的影響,確定有部份的非相容性及侷限性,因 此必須有所修正與調整。(二)要解決台灣及南韓政黨體系制度化不足或缺陷的問 題,雖然考驗極大,問題甚多,但現階段建議可由制度面上進行政治改革,包括 南韓總統任期可從現行的「五年單任制」修改為「四年兩任制」。台灣與南韓應 儘速通過或修改「政黨法」,以健全政黨體系運作的規範。. 關鍵詞:政黨體系、民主鞏固、政黨體系制度化、政黨穩定性、政黨代表性、政 黨正當性、政黨組織化、選舉浮動性.

(5) 【目錄】 第一章 緒 論----------------------------------------------------------1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第六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研究目的------------------------------------------------------------11 研究途徑------------------------------------------------------------12 研究方法------------------------------------------------------------19 研究範圍與限制---------------------------------------------------26 研究架構------------------------------------------------------------30. 第二章 理論探討與文獻回顧-------------------------------------39 政 治. 大. 政黨體系------------------------------------------------------------39 民主鞏固------------------------------------------------------------56 政黨體系與民主鞏固---------------------------------------------68 小結------------------------------------------------------------------84. 立. ‧. ‧ 國. 學.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y. sit. 描述方法與內容的說明、釐清和界定-----------------------88 台灣政黨體系變遷與民主轉型經驗---------------------------90 al v i 南韓政黨體系變遷與民主轉型經驗--------------------------117 n Ch engchi U 台灣與南韓政黨體系變遷及特徵之比較--------------------152 小結-----------------------------------------------------------------154. n. er. io.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Nat. 第三章 歷史脈絡描述:台灣與南韓政黨體系變遷與民主 轉型經驗---------------------------------------------------87. 第四章 比較分析的工具建構: 「政黨體系制度化」的測量-161 第一節「政黨體系制度化」的思維脈絡與崛起原因---------------162 第二節「政黨體系制度化」的基礎與原型-「政黨制度化」--169 第三節「政黨體系制度化」的概念、面向與指標-------------------180 第四節 比較工具的建構: 「政黨體系制度化」的修正------------188 第五節 小結----------------------------------------------------------------195. 第五章 「政黨穩定性」與「政黨代表性」的比較分析--199 第一節 比較背景與影響變數-------------------------------------------199 I.

(6) 第二節 「政黨穩定性」面向的比較分析----------------------------222 第三節 「政黨代表性」面向的比較分析----------------------------238 第四節 小結-----------------------------------------------------------------242. 第六章 「政黨正當性」與「政黨組織化」的比較分析--245 第一節「政黨正當性」面向比較分析---------------------------------245 第二節「政黨組織化」面向比較分析----------------------------------257 第三節 小結-----------------------------------------------------------------277. 第七章 結. 論-----------------------------------------------------279. 第一節 研究發現----------------------------------------------------------279 第二節 研究建議-----------------------------------------------------------289. 立. 政 治 大. 參考文獻-------------------------------------------------------------297. ‧ 國. 學. 附錄-------------------------------------------------------------------341.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I. i n U. v.

(7) 【表目錄】 表 1-1: 「健全」與「衰弱」制度化政黨體系各比較面向之內涵--------34 表 1-2:政黨體系制度化與民主鞏固表現-----------------------------------36 表 2-1:Lepset 和 Rokkan 社會分歧模型的修正觀點---------------------54 表 2-2:全球自由狀況調查(1980~2012)------------------------------------57 表 2-3:全球「選舉式民主」國家的統計調查(1974~2012)----------------58 表 3-1:Siaroff 建構的政黨體系類型-----------------------------------------90 表 3-2:1954 年到 1985 年台灣歷年地方級選舉統計表-------------------99 表 3-3:1969 年到 1983 年台灣歷屆中央級選舉統計表-------------------99 表 3-4:1986 年到 1992 年台灣歷屆立法委員選舉統計表--------------107 表 3-5:1993 年到 1999 年台灣歷屆立法委員選舉統計表--------------108 表 3-6:立委席次前三大政黨的選民滿意度比較(2000~2002)---------111 表 3-7:2000 年到 2007 年台灣歷屆立法委員選舉統計表--------------113 表 3-8:2008 年到 2012 年台灣歷屆立法委員選舉統計表--------------117 表 3-9:1945 年光復初期南韓主要政黨暨變遷一覽表------------------121 表 3-10:南韓「第一共和時期」國會選舉統計表--------------------------125 表 3-11:南韓「第二共和時期」國會選舉統計表--------------------------127 表 3-12:南韓「第三共和時期」國會選舉統計表--------------------------131 表 3-13:南韓「第四共和時期」國會選舉統計表--------------------------133 表 3-14:南韓「第五共和時期」 國會選舉統計表--------------------------136 al v i 表 3-15:南韓「第六共和時期」 國會選舉統計表--------------------------150 n Ch engchi U 表 3-16:台灣與南韓政黨體系類型指標之比較(1988~2012)----------151 表 4-1:政黨體系制度化的雙元面向---------------------------------------167 表 4-2:Randall 與 Svåsand 的政黨制度化分析模型----------------------175 表 4-3:Dix 的政黨制度化指標----------------------------------------------176 表 4-4:Jermain 的「政黨制度化」操作化架構-----------------------------177 表 4-5:Basedau 與 Stroh 的「政黨制度化」 分析面向與測量指標------178 表 4-6:Jones 的「政黨體系制度化」分析面向與測量指標--------------188 表 4-7:修正後「政黨體系制度化」的比較面向與測量指標------------195 表 5-1:台灣與南韓「總統-議會制」特徵之憲法規定比較------------208 表 5-2:南韓總統選舉制度變遷一覽表(1948~2012)---------------------210 表 5-3:南韓國會選舉制度的變遷與設計一覽表(1948~2012)--------212 表 5-4:南韓修憲內容與選舉制度變遷------------------------------------213.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III.

(8) 表 5-5:全球各區域總體選舉浮動性比較--------------------------------225 表 5-6:台灣與南韓「政黨穩定性」的比較條件設定---------------------229 表 5-7:台灣總統選舉政黨得票率統計表(1996 年~2012 年)-----------229 表 5-8:南韓總統選舉政黨得票率統計表(1987 年~2012 年)-----------230 表 5-9:台灣與南韓總統選舉平均浮動率的比較(0-100)--------------231 表 5-10:台灣與南韓國會選舉的「比例性偏差」 比較--------------------233 表 5-11:台灣立委選舉各政黨得票與席次統計表(1992~2012)-------234 表 5-12:南韓國會選舉各政黨得票與席次統計表(1988~2012)-------235 表 5-13:台灣與南韓國會選舉平均浮動率的比較(0-100)-------------236 表 5-14:亞洲國家選舉浮動性比較(0-100)--------------------------------236 表 5-15:台灣與南韓總統與國會選舉浮動性比較-----------------------237 表5-16:台灣與南韓「政黨穩定性」面向比較結果-----------------------238 表5-17:台灣與南韓「政黨接近度」比較一覽表--------------------------239 表 5-18:台灣歷年「政黨認同」變化趨勢表(1994~2012)----------------240 表5-19:台灣與南韓「政黨代表性」面向比較結果-----------------------241 表 6-1:南韓歷年民主政府任內抗議活動次數一覽表------------------250 表 6-2:台灣與南韓「民眾信任政黨程度」的比較-----------------------252 表 6-3:台灣與南韓總體「政黨信任度」的比較--------------------------253 表 6-4:台灣與南韓政黨信任度與其它機構信任度的比較(%)-------257 表 6-5:台灣與南韓 「政黨不可替代比率」的比較(%)-------------------257 表 6-6:台灣與南韓 「政黨正當性」 面向的比較(%)----------------------255 a l測量結果(1987~2012)---------------------------267 表 6-7:台灣「政黨壽命」 v i n Ch 表 6-8:南韓「政黨壽命」測量結果(1987~2012)---------------------------268 engchi U 表 6-9:台灣 「政黨持續性」 測量結果(1987 年~2012 年)-----------------272 表 6-10:南韓 「政黨持續性」測量結果(1987 年~2012 年)---------------272 表 6-11:台灣與南韓「政黨組織化」面向的比較(%)--------------------274 表 7-1:台灣與南韓政黨體系制度化的總體比較結果(%)--------------280 表 7-2:Croissant 及 Völkel 政黨體系制度化的比較結果----------------281 表 7-3:李允慶(Lee Yoonkyung)政黨體系制度化的比較結果---------282 表 7-4:東亞四國政黨體系特點的比較------------------------------------285.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IV.

(9) 【圖目錄】 圖 1-1:Lijphart 建構之比較研究方法架構及類型-------------------------21 圖 1-2:政黨體系制度化與政府體制運作穩定性-------------------------36 圖 1-3:本文研究架構圖--------------------------------------------------------38 圖 2-1:政黨體系中介位置的簡易模型--------------------------------------40 圖 2-2:政黨、政黨體系與政黨政治的三種層次關係---------------------42 圖 2-3:政黨體系理論分析層次與影響因素--------------------------------43 圖 2-4:Schedler 的民主鞏固發展四階段------------------------------------68 圖 2-5:Morlino 的政黨體系與民主鞏固關係模型------------------------72 圖 2-6:Karl 的民主轉型和類型的模式--------------------------------------74 圖 3-1:台灣政黨體系變遷略圖---------------------------------------------157 圖 3-2:南韓政黨體系變遷略圖---------------------------------------------158 圖 4-1:政黨制度化與政黨體系制度化概念的轉換---------------------181 圖 5-1:選舉制度、政黨體系和憲政體制互動關係示意圖--------------203 圖 5-2:南韓行政區域圖------------------------------------------------------221 圖 5-3:台灣與南韓總統與國會選舉浮動性比較圖---------------------237 圖 6-1:南韓「新國家黨」黨內組織架構------------------------------------264 圖 6-2:南韓政治結構---------------------------------------------------------276 圖 7-1:台灣與南韓政黨體系制度化比較結果示意圖------------------280.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 i n U. v.

(10) 【附錄】 附錄一: 「政黨接近度」的問卷題目暨問題選項--------------------------341 附錄二: 「政黨信任度」的問卷題目暨問題選項--------------------------343 附錄三:大韓民國第六共和憲法--------------------------------------------345.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 i n U. v.

(11)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民主政治」 即為 「政黨政治」 。政黨理論大儒 Schattschneider 對此下了精闢的註解: 「民主與獨裁最大區別在於政黨政治,在 現代民主政治中,倘缺少政黨,將難以想像。」1Aldrich 則稱: 「因為有了政黨,才能使民主得以運轉。」2Robertson 直陳: 「今 3 天,論及民主,就是指一個競爭的政黨體系。」 簡潔有力的闡 釋為民主政治與政黨政治劃上等號,成為放諸四海皆準的民主 圭臬。為何?因為政黨政治為判別與辨識當今民主政治運作的關 鍵特徵和重要標誌,位居代議政治的核心和樞紐,4是實現「參 與」和「競爭」等民主運作原則的場域,5也為融合政策共識的 橋樑及協商衝突紛爭之平台。.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政黨是國家走向政治現代化的必然產物,6為民主政治「不 可或缺」(indispensable)的角色。7無分新舊民主國家,政黨是「政 治社會化」(political socialization) 與匯集公眾意見的主要管道, 8 也扮演連結社會與政府的溝通橋樑與槓桿角色,9不僅發揮宣揚. 4. 5. 6. 7. 8. 9. sit. al. er. Elmer Eric Schattschneider, 1942, Party Government.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1. John Aldrich, 1995, Why Parties? The Origin and Transformation of Political Parties in America.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p.1. David Robertson, 1976, A Theory of Party Competition. London: John Wiley. Pp.1. Valdimer Orlando Key, Jr., 1942, Politics, Parties, and Pressure Groups. New York: Crowell; Ernest Barker, 1995, Essays on government. Oxford: Clarendon Press. Pp.65; Peter Major, 1997, Party System Change-Approaches and Interpret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Inc, Press. Pp. 1. Teh-fu Huang and Ching-hsin Yu , 1999, “Developing a Party System and Democratic Consolidation.” in Democratization in Taiwan: Implications for China, edited by Steve Tsang and Hung-mao Tien.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Pp. 85-100;吳文程, 2002, 《政黨與選舉概論》 。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頁79。 黃炎東,1987,《自由民主與政黨政治-透視我國民主政治發展方向》。台北:聯經出 版事業公司。頁 111。 Seymour Martin Lipset, 2000, “The Indispensability of Political Parties.” Journal of Democracy 1(11) : 48. Gero Erdmann, 2004, “Party Research: Western European Bias and the African Labyrinth.” Democratization 3(11): 63-87. Alessandro Pizzorno, 1981, “ Interests and Parties in Pluralism.” in Organizing Interests in Western Europe: Pluralism, Corporatism,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Politics, edited by Suzanne Berger.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247-284; Douglas Chalmers, 1964, The Social Democratic Party of Germany: From Working Class Movement to Modern Political Party.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Laura Belin and Robert W. Orttung, 1997, The Russian Parliamentary Election of 1995: The Battle for The Duma. New York: M.. n. 3. io. 2. y. Nat. 1. Ch. engchi. 1. i n U. v.

(12) 政治理念、人才甄補與訓練、傳達民意、參與選舉、利益表達 及匯集、組織與監督政府、動員社會及培育民主治理效能中的 「課責性」(accountability)與「回應性」(responsiveness)等功能, 10 也在「政治系統」(political system)扮演「需求」與「支持」的 重要中介角色及代表工具,11一旦國家發生重大議題對立或事件 危機時,刺激公民社會不斷在政治系統中「輸入」(input)新的需 求,政黨即會啟動應變機制,加重利益整合的功能。12在立法機 關,政黨是做為黨籍議員解決集體行動困境、保護政黨形象和 維持長期利益的載體。13此外,政黨間的相互監督,也是「反腐 化」(anti-corruption) 14和確保選舉過程「公平性」及「透明度」 的重要方法之一。15綜上所述,充份體現政黨在現代民主政治或 民主轉型過程中,實扮演難以取代的中心地位或關鍵角色。16由 政黨互動關係構成的政黨體系是政黨政治的具體運作表現與動. 立. ‧ 國. 學. 10. 政 治 大. ‧. E. Sharpe. Pp.11; Michael Gallagher, Michael Laver and Peter Mair. 2006. Representative Government in Modern Europe: Institutions, Parties, and Governments, 4th. New York: McGraw-Hill. 探討政黨所扮演的角色與發揮的功能之文獻極為豐富多元,僅能選擇與過濾對本文研 究內容有建設性的若干觀點加以列舉。本文主要整理自以下的參考文獻。參見Austin Ranney, 2001, Governing: 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Science. 8th edition.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Hall. Pp.207-210; Herbert Kitschelt, Zdenka Mansfeldova, Radoslaw Markowski, and Gábor Tóka, 1999, Post-Communist Party Systems. Competition, Representation, and Inter-Party Cooper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cott K. Ruth and Ronald J. Hrebenar, 1984, Parties in Crisis: Party Politics in America.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Pp.5; Heywood, Andrew著,楊日青、李培元、林文斌、劉 兆隆譯, 2002, 《政治學新論》 。台北:韋伯文化出版公司。頁395-399;林水波,2004, 《政黨與選舉》 。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頁15-20;彭懷恩,2005, 《台灣政黨論》 。 台北:米羅文化有限公司。頁5-8;頁11;鄒文海,1988,《代議政治》。台北:帕米爾 書局。頁38-46。 David Easton, 1965, A framework for Political Analysis. New York: Englewood Cliffs. Pp.110; Ivan Doherty, 2001, “Democracy Out of Balance: Civil Society Can't Replace Political Parties.” Policy Review 106: 25-35. Care D. Tubbesing, 1975, “Predicting the Present: Realigning Eletoral and Redistributive Policies.” Polity 4: 478-503. D. Roderick Kiewiet and Mathew D. McCubbins, 1991, The Logic of Delegation: Congressional Parties and the Appropriations Process.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胡祖慶,2001,《比較政府與政治-從比較觀點看台灣政治困境》。台北:五南圖書出 版公司。頁 7。 Steven Levitsky and Maxwell A. Cameron, 2003, “Democracy Without Parties? Political Parties and Regime Change in Fujimori‘s Peru.” Latin American Politics and Society 45(3): 5. 探討政黨與現代民主政治的關聯性之文獻及著作相當豐富且多元,本文僅以檢閱過之 文獻列舉之。參見Warren E. Miller, 1991, “Party Identification, Realignment and Party Voting: Back to Basic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85: 557-568; Sören Holmberg, 1994, “Party Identification Compared Across the Atlantic.” in Elections at Home and Abroad, edited by Kent M. Jennings and Thomas Mann. Ann Arbor, MI: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Pp. 93-122.. n. er. io. sit. y. Nat. al. 11. 12. 13. 14. 15. 16. Ch. engchi. 2. i n U. v.

(13) 態實踐,17為民主政治的共同特徵和政治結構的核心,18深刻連 結政黨間的競合關係、選舉制度運作、憲政體制走向及政治利 益分配。在威權國家民主轉型過程,政黨體系的制度化更往往 影響新興民主政體的民主鞏固程度。19Randall 與 Svåsand 有一番 證言: 「在新興民主國家的轉型過程中,導因於歷史背景、政經 條件、社會環境等各種因素,造成政黨政治穩定發展的困境或 逆流,但政黨體系既為實踐民主政治不可或缺的運作紐帶,故 如何建構政黨體系制度化,就成為民主化深根為民主鞏固過程 中必然面臨之政治議題之一。」20 現階段,有關政黨體系與民主鞏固關係的研究,學界尚無 一致性定論,迄今仍有不小的學理爭辯與科學化實證的難度。 檢視目前的研究成果,仍有部份學者對於政黨體系是否為構成 民主鞏固的先決條件,抑或存在有因果關聯的必然性,採取保 留態度。例如,Tóka 或 Morlino 等人,根據不同研究對象的異 質性, 「有條件」的否定政黨體系並非民主鞏固的先決條件或必 要因素。21儘管仍有學術異議,但多數學者歸納西方民主國家政 黨發展經驗及累積對新興民主國家的多方觀察,藉由單一個案 或跨國比較的實證研究,普遍支持政黨體系協同法治建設、憲 政體制、文武關係、有執行力的官僚體系、以中產階級為主體.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al. er. io. sit. y. Nat. 17. i n U. v. G. Bingham Powell, Jr., 2004, “The Chain of Responsiveness.” Journal of Democracy 15(10): 91-105;吳輝,2009,《政黨制度與政治穩定-東南亞經驗的研究》。北京:世 界知識出版社。頁 17。 18 J. Ronald Pennock, 1979, Domocratic Political Theor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p. 275. 19 Herbert Kitschelt, Kirk A. Hawkins, Juan Pablo Luna, Guillermo Rosas and Elizabeth J. Zechmeister, 2010, Latin American Party System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 Vicky Randall and Lars Svåsand, 2002, “Party Institutionalization in New Democracies.” Party Politics 8(1): 5-29. 21 有條件之意,係指 Tóka 及 Morlino 就中東歐及南歐等區域的新興民主國家進行研究,發 現政黨體系的運作與民主鞏固並不全然存在實然面之絕對因果關係。Tóka 以 1990 年代 中東歐新興民主國家選舉競爭的實證經驗為例,認定政黨體系的良窳與一國的民主表 現並無任何的明顯的因果關係,並批評 Mainwaring 等人提出的政黨體系制度化的觀點 與測量運用於中東歐等研究個案上是錯誤的。相對於 Tóka 的強烈質疑,Morlino 的態 度則較為轉圜。他認為,雖然政黨體系與民主鞏固並不存在必然關係,但也支持政黨 體系的穩定是促進南歐等國的助力之一。Gábor Tóka 著,胡祖慶譯,1997,〈中東歐 政黨政治概述〉。收錄於田弘茂、朱雲漢、Larry Diamond、Marc Plattner 主編,《鞏固 第三波民主》。台北:業強出版社。頁 186; Leonardo Morlino, 1995, Political Parties and Democratic Consolidation in Southern Europe. in The Politics of Democratic Consolidation: Southern Europe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edited by Richard Gunther, P. Nikiforos Diamandouros and Hans-Jurgen Puhle. Baltimore, M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Pp. 315-388.. Ch. engchi. 3.

(14) 的公民社會、經濟發展、工業化程度或國際環境等,皆是影響 新興民主國家民主鞏固的重要條件之一。22對此,Pridham 提出 肯定的意見: 「很清楚的,政黨間的互動關係是民主鞏固過程重 要的關鍵要素。」 據上敘述,演繹政黨體系與民主鞏固的連結關係,特別是 運用在前威權體制國家的民主發展經驗,因此兩者間的互動與 影響,從新制度主義興起後,已為學術社群廣泛探討的新興議 題之一,致使後續不斷有新的研究方法、分析面向及測量指標 相繼產出或構建。本文整理研究趨勢及論辯焦點,梳理出以下 三個關鍵問題: 一、在新興民主國家的政治運作中,政黨體系是否是影響民主 鞏固的變數或因素之一?兩者在學理上是否存在因果關 係? 二、政黨體系在「應然面」或「實然面」上究竟是構成民主鞏 固的「必要條件」或「直接因素」?抑或是「充分條件」 或「間接因素」 ,甚至根本是一種「虛構條件」或「非相關 因素」? 三、政黨體系與民主鞏固的關聯性存在那些影響因素或中介變 數?如何影響與互動?影響面向有那些是屬於直接或間接.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al. er. io. sit. y. Nat. 22. i n U. v. 認同政黨體系與民主鞏固之間具有關聯性或視其影響因素之一的相關文獻與研究著作 也是極為充盈豐碩。筆者整理後,參見 Adam Przeworski, Michael Alvarez, José Antonio Cheibub and Fernando Limongi, 1997, “What Makes Democracies Endure?.” Journal of Democracy 7(1): 39-55; Adam Przeworski, 2000, Democracy and Development: Political Institutions and Material Well-Being in the World, 1950-1990.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hristopher Clapham, 1993, “Democratisation in Africa: Obstacles and Prospects.” Third World Quarterly 14(3): 423-438; Deborah L. Norden, 1998, “Party Relations and Democracy in Latin America.” Party Politics 4(4): 423-443; Dietrich Rueschemeyer, Evelyne Stephens and John Stephens, 1992, Capitalist Development and Democracy. Cambridge, Chicago, IL: Polity Press,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Guillermo A. O'Donnell, 1973, Modernization and Bureaucratic-Authoritarianism: Studies in South American Politics. Berkeley, CA: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arry Diamond著,廖益興譯,1997, 〈緒論:民主鞏固的追求〉 。收錄於田弘茂、朱雲 漢、Larry Diamond、Marc Plattner主編, 《鞏固第三波民主》 。台北:業強出版社。頁18-31; Larry Diamond, 1989, “Introduction: Persistence, Erosion, Breakdown and Renewal.” in Democrac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Vol.3. Asia, edited by Larry Diamond, Juan J. Linz, and Seymour Martin Lipset. Boulder, CO: Lynne Rienner Press. Pp. 1-52; Kenneth Ka-lok Chan, 2001, “Structuralism versus intentionalism in Post-Communist Party System Evolution.” Party Politics 7(5): 605-619; Michelle Kuenzi and Gina Lambright, 2005, “Party Systems and Democratic Consolidation in Africa’s Electoral Regimes.” Party Politics 11(4): 423-446; Richard Sandbrook, 1996, “Transitions without Consolidation: Democratization in Six African cases.” Third World Quarterly 17(1): 69-87; Samuel P. Huntington, 1997, ”After Twenty Years: the Future of the Third Waves.” Journal of Democracy 8(4): 3-12.. Ch. engchi. 4.

(15) 因素?而這些變數與因素如何以科學性方法去測量和解 釋? 循上背景與問題的鋪陳,導入台灣與南韓的政黨體系與民 主鞏固關係的比較分析研究主題。本文之所以選擇兩國作為研 究對象和比較標的,主要基於以下的四項主因: 一、兩國地緣關係的鄰接性,特別表現在歷史淵源與文化層面 的關聯性上。由於雙方都為「大中華文化圈」影響的對象, 深受傳統儒家文化的鑲嵌與制約,導致在人文思維、政治 文化、社會價值、生活方式與經濟發展等脈絡底蘊上有重 疊性、相似性和同質性,彼此競爭或合作,也成為相互學 習的對象,使得學界、公部門或公民社群經常選擇台灣與 南韓做為跨國比較研究或政策參照的標的。 二、同為前日本殖民地及後為「分裂國家」(divided nation)的特 殊政治環境背景,使得兩國不可避免的受到外部變數的干 預及國際環境的影響,不僅有類似的政治經驗,也連帶牽 動國家內部的主權定位、制度抉擇、經濟發展、政治走向 及意識型態的分岐,深刻引導著政黨體系的變遷及發展。23 三、1980 年代中期前,兩國在皆為威權體制國家,雖政權特徵、 政治結構、統治模式、政黨體系結構與制度抉擇等有所差 異,但國家官僚主導的經濟發展模式與民主轉型軌跡仍頗 al 有交集或符節之處,尤其是 1970 年代傑出的經濟表現,被 v i n Ch 譽為開發中國家的成功典範,雙雙擠身「亞洲四小龍」(four engchi U asian tigers)之列。「經濟現代化」(economic modernization) 引流新的社會行動者匯入政治領域中,造成多元社會階級 的崛起,催化威權體制的瓦解,24銜接「第三波民主化浪潮」 (the third wave of democratization)的「骨牌效應」(domino effect),推動 1980 年代後期的和平民主轉型。25邇後在民主 深化過程,兩國現階段民主處境也有類似之處,即必須面 對處理民主鞏固帶來的增進政治效能及提升民主品質的問.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23. 24. 25. 倪炎元,1995,《東亞威權政體之轉型-比較台灣與南韓的民主化歷程》。台北:月 旦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頁 2。 Ruth Berins Collier,and David Collier, 1991, Shaping the Political Arena: Critical Junctures, the Labor Movement, and Regime Dynamics in Latin America.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Chull Shin Doh and Huoyan Shyu, 1997, “Political Ambivalence in South Korea and Taiwan.” Journal of Democracy 8 (3): 109. 5.

(16) 題。其中,根植於政黨體系不盡完備所導致的政黨互信、 憲政秩序和政治穩定不足成為雙方的共同挑戰課題。26 四、類似的政治制度的改革,如憲政體制的結構和「選舉環境」 (electoral environment)的變遷在兩國民主化過程或後民主化 均扮演影響政黨體系發展的關鍵因素。27憲政體制方面,兩 國都屬於「權力總統化」(power presidentialization)程度極高 的「半總統制」(semi-presidentialism)國家。28在總統與國會 選舉制度上,同樣實行公民直選的「相對多數制」及「單 一選區兩票制」 ,雖然規則內容與實際運作不盡相同,但都 對於政黨體系制度化產生重大影響。有學者認為,具有實 權總統且兼低「比例性」(proportionality)國會選制的國家, 在亞洲國家中,只有台灣與南韓可同歸此類。29制度配套同 質性也提供本文比較基礎的正當性及合理性,降低任意選 擇異質化極高的政治主體進行平行比較的質疑。.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Dalton 等主張: 「在民主轉型過程中,不能缺少政黨匯集公 民的利益及訴求的功能。」30 Pridham 也認為,黨際合作及跨黨 合作是決定政體轉型最重要的條件。31順此脈絡,政黨與政黨體 系在台灣及南韓民主轉型及鞏固過程,雖非單一支配因素或完 全主導的角色,但也處於關鍵樞紐的位置。32 台灣政黨體系變 遷,從非競爭性政黨體系的一黨霸權制,到多黨制等競爭性政 33 al 大體並未出現南韓易 黨體系,再至現在往兩黨制鞏固的傾向。 v i n Ch 變、高碎裂或離合聚散頻繁等劇烈波動的總體特性,政黨組織 engchi U 化與政黨體系穩定性較南韓來得較高,然而以統獨態度、族群. n. er. io. sit. y. Nat.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楊以彬,2006, 〈南韓民主化過程之簡析-以 Huntington 民主化理論為分析觀點〉。 《人 文與社會學報》1(9):301-331。 Jin Min Chung, 2013, “The Impact of Electoral Environmentand Political Institutions on Post-Democratization Party Change in South Korea and Taiwan.” Korea Observer 44(1): 3. 沈有忠,2012, 〈半總統制「權力總統化」之比較研究〉 。 《臺灣民主季刊》9(4):17-27。 Allen Hicken and Yuko Kasuya, 2003, “A Guide to the Constitutional Ctructures and Electoral Systems of East, South and Southeast Asia.” Electoral Studies 22(1): 133. Russell J. Dalton, Yun-han Chu and Doh Chull Shin, 2008, Party Politics in East Asia: Citizens, Elections, and Democratic Development. Boulder, CO: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Pp. 1. Geoffrey Pridham, 1995, “Political Parties and Their Strategies in the Transition from Authoritarian Rule: The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in Party Formation in East-Central Europe, edited by Gordon Wightman. Brookfield, VT: Edward Elgar. Pp. 1-29. Randall and Svåsand, “Party Institutionalization in New Democracies.” Pp.1. 林瓊珠、蔡佳泓,2010, 〈政黨信任、機構信任與民主滿意度〉 。 《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 35:150。 6.

(17) 意識等意識型態差異為二元分野的政黨體系「極化」現象,不 僅未因民主開放的實驗而緩解,反而有加深藍、綠政治光譜兩 極對立與排斥的壁壘分明的態勢。34「國家認同」(national identity) 分歧,是切割台灣政治版圖及左右兩岸關係的重要指標,35更是 影響政黨體系意識型態差距,決定選民偏好的中心議題之一。 由 於 國 家 認 同 涵 攝 的 統 獨 議 題 形 同 「 零 和 賽 局 」 (zero-sum game),具有強烈的排他性、對抗性與壁壘性,侷限政黨在提供 多元政策選項的功能與誘因,成為禁錮選民政黨認同及扭曲理 性投票行為的枷鎖,36長此以往,可能是衝擊民主鞏固深化的重 大隱憂之一。誠如 Rustow 之評論: 「一國人民具有高度的國家 認同感,乃是推動政治民主化最基本的要件。」37. 政 治 大. 此外,制度因素也是影響台灣政黨體系與民主鞏固關係的 另一重要變數。台灣民主化後歷經七次修憲的制度改革,選舉 制度與憲政體制等都有結構性的轉變與改革,深刻形塑政黨體 系的新局與走向,具體落實在 1990 年代後傑出的民主表現,雖 不少民主評估機構已將台灣納入「完全民主」(full democracy) 國家行列,但「民主優越性」(democratic satisfaction)仍有待提升, 38 最大困境之一,指向民主體制因政黨惡性衝突導致的嚴重政治 失靈現象。39目前隨著「單一選區兩票制並立型」(mixed-member majoritarian system, MMM)的立委新選制的設計,台灣的政黨體 al 系有朝向以「中國國民黨」(Kuomintang, KMT)i v40和「民主進步 n C hParty, DPP) 41兩黨制鞏固的趨勢。 黨」(Democratic Progressive U i e.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ngch. 對比台灣穩定和漸進的政黨體系特徵及變遷,南韓則呈現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楊泰順,2005, 〈憲政困局與國家認同-形似獨立的兩個糾結議題〉 。 《臺灣民主季刊》 2(3): 14。 陳義彥、陳陸輝,2003,〈模稜兩可的態度還是不確定的未來:台灣民眾統獨觀的解 析〉。《中國大陸研究》46(5):2。 楊泰順,2001,〈政黨重組與當前政治生態〉。收錄於蘇永欽編,《政黨重組—台灣 民主政再出發?》。台北:新台灣人文教基金會。頁 54。 Dankwart A. Rustow, 1970, “Transitions to Democracy : Toward a Dynamic Model.” Comparative Politics 2(3): 350-352. 蔡昌言,2011,〈民主鞏固因素之影響性分析一臺灣與其他東亞民主國家的比較〉。 《問題與研究》50(4):2。 朱雲漢,2004,〈台灣民主發展的困境與挑戰〉。《臺灣民主季刊》1(1)。頁 143-162。 本文以下簡稱「國民黨」。 本文以下簡稱「民進黨」。 7.

(18) 混亂、無序與劇烈波動的面貌與格局。政黨離合聚散極為頻繁 為主要的特徵,42 政黨「個人化」(personalization)、「私有化」 (privatization) 、「 派 系 化 」 (factionalization) 與 「 地 域 化 」 (regionalization)等更成為南韓特有的政黨政治傳統歷史經驗,進 而「凝化」(freeze)成政黨體系運作的既有特徵與特定模式,43延 續到民主鞏固發展階段都無法導正,徹底折射政黨政治受到威 權政體惡質化影響之深。44政黨「個人化」和「私有化」為南韓 政黨政治最大特色之一。政治強人凌駕於政黨之上,使得主要 政黨皆為權威式的寡頭領導型態,形成一種以「黨老闆」(party boss)為中心的特殊政黨生態結構。45理性抉擇的算計,驅使政治 菁英倚靠「魅力-依附」與「權力-依附」的依附行為,黨內 派系則利用「弱聯強分」或「弱合強獨」的生存法則企圖延續 權力或攫取利益,46形成黨內首腦、菁英與派系三方權力共生關 係及利益共同體,不僅演變出政黨「派系化」傾向,更截斷與 社會網絡與反映意識型態偏好的強固穩定聯結關係,換來的代 價是一旦黨老闆垮台與失勢,政黨往往也隨即淪為陪葬品或走 向泡沫化。47政黨「地域化」係指南韓「地域主義」(regionalism) 對政黨體系的影響。地域主義為形塑南韓意識型態分歧、激化 政治衝突和製造朝野對立的最大根源之一,48長期主導非都市型 選民「看人不看黨」、「輕政策、重區域」的投票傾向,選舉結 果由候選人出生成長背景的情感認同與血脈情懷所左右。49正因 al 如此,遂給予政治人物或政黨藉由操縱地域情結來攫取個人政 iv.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n U e n g c。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頁 hi 森山茂德著,吳明上譯,2005,《韓國現代政治》 111。. Ch. 文中有關南韓政黨組織或政黨體系的幾項專有特徵,主要整理自以下之相關文獻。參 見 Richard W. Mansbach and Dong Won Suh, 1998, “A Tumultuous Season: Globalization and the Korean Case.” Asian Perspective 22(2): 246;李明, 《南北韓政經發展與東北亞安 全》 ,頁31;黃德福, 〈政黨體系與民主政治之鞏固:以臺灣和南韓為例〉 ,頁248-249; 森山茂德著,吳明上譯,前引書,頁111;林震,2005,〈論韓國民主化初期反對陣營 的分合及影響〉。《莆田學院學報》(福建) 12(1),頁11;徐大超,2009。〈後威權主 義時代韓國政黨的特點及形成原因分析〉。《通化師範學院學報》(吉林) 30 (7):47-50。 James Catton 著,林本炫譯、1997,〈東亞民主政體的鞏固與困境〉。收錄於田弘茂、 朱雲漢、Larry Diamond、Marc Plattner 等主編,《新興民主的機遇與挑戰》。台北:業 強出版社。頁 214。 郭秋慶,2010,〈韓國民主轉型的形成與延伸的問題〉。《台灣國際研究季刊》6(4): 14-15。 Hee Min Kim, 1995, “Building a New Party System in Korea.” Asian Perspective 19(1): 196. 李明,1996,〈南韓政治民主化之經驗與難題〉。《韓國學報》(14):210-211。 Chaibong Hahm, 1997, “An Election without Issues.” Asian Society 11: 10-15. Simon Hix and Hae-won Jun, 2009, “Party Behaviour in the Parliamentary Arena: The Case of the Korean National Assembly.” Party Politics 15(6): 667-694. 8.

(19) 治利益的沃土,也阻斷選票的流動性,更降低政黨存在的政治 價值與應發揮的民主功能,最終的負面效應,即是扭曲政黨體 系的正常發展,難以形成國家凝聚力與社會團結度。50上述專屬 南韓特色的政黨體系特徵,造就政黨離合聚散之頻繁及快速, 政黨壽命不長,顯現是政黨體系不斷處於解構與洗牌的劇烈擺 盪狀態,導致制度化難以形成。51 南韓政黨體系變遷過程,大致發生兩次重大演變:第一次 轉型由美式民主體制轉為一黨優勢和軍事威權體制,第二次改 變從一黨優勢和軍事威權體制轉型到多黨制與兩黨制的民主政 體。52變遷過程,大致從早期的多黨制,演變為到朴正熙政權的 兩黨制,再到民主轉型後的溫和多黨制,直到近年開始浮現兩 黨制的走向。531980 年代後期,隨著選舉制度及憲政體制的配套 修改,倘若遭逢「朝小野大」(ysoso yadae)的格局,配合「半總 統制」(semi-presidentialism)的「分立政府」(divided government) 體制,往往是激化朝野政黨杯葛衝突的溫床,後民主化後的南 韓政局,多次重大「政治僵局」(political stalemate), 「報復政治」 (revenged politic)的輪迴和重大政策連貫性斷裂等,多數歸因朝 野政黨缺乏信任與民主協商機制所造成的非理性對抗產物。印 證辛明順(Shin Myung-soon)54的批判:「南韓民主鞏固的首要障 礙,正是政黨體系的不夠穩定與健全所致。 」 55 金炳國(Kim al Byung-kook)也有鞭辟入理的評論: 「現代化的南韓在追求民主鞏 v i n Ch 固的發展過程中,政黨政治的『 U e n g混亂』 h i 」(chaos)與『脫序』 c (irrelevance)已形成一種僵固狀態,一旦有任何政治改變發生, 只會更加曝露其政黨體系的淺薄性。」56.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50 51. 52. 53. 54 55. 56. 石忠山,2011, 〈當代韓國政黨政治之發展與挑戰〉 。《台灣國際研究季刊》7(1):114。 Byong-je Jon, 1990, “Regionalism and Regional Conflict in Korea.” in Asia in the 21st Century: Challenges and Prospects, edited by Kyong-dong and Su-hoon Lee. Seoul: Panmun Book Co., Ltd. Pp.182-195. 楊魯慧,2007,〈戰後東北亞主要國內政黨格局的演變及其影響〉。收錄於李文主編, 《東亞:政黨政治與政治參與》。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頁 17。 Park Kie-Duck 著,萬象譯,2005,〈韓國的政黨與民主鞏固〉,《臺灣民主季刊》2(1): 34。 中文名稱係為音譯。 Myung-soon Shin, 1996, “Democratic Transition and Consolidation in Korean Politics.” Korea Observer 27(2): 178. Byung-kook Kim, 2000, “Party Politics in South Korea’s Democracy: The Crisis of Success.” in Democratic Consolidation in South Korean, edited by Larry Diamond and Byung-kook Kim. Boulder, CO: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Pp. 60. 9.

(20) 1990 年代中期,民主轉型的鎮痛期產生的憲政秩序僵局、 政治紛擾叢生及朝野政黨非理性衝突的失序局面,突顯台灣與 南韓政黨體系制度化皆未達到健全的標準。57但經過近 20 年的 發展,台灣與南韓政黨體系的制度化隨著一系列的政治改革、 制度設計、規則建立已漸有改善與進步,然而民主的鞏固畢竟 是一項長期經營艱鉅的政治工程,政黨既身為鞏固民主的關鍵 要素與樞紐位置。未來,兩國政黨體系制度化究竟會成為民主 鞏固的「負債」或「資產」,非常值得後續的探討。在前述背景 導引下,開啟以下的研究動機: 一、政黨在台灣和南韓民主轉型過程與促進政治穩定扮演重要 角色,然矛盾的是,政黨體系的穩定性和制度化的不夠深 化,卻又是影響民主鞏固不確定性的變數之一,是否應驗 「包括台灣和南韓在內的亞洲新興民主國家的政黨體系, 在本質上是易變、淺盤、稚嫩與脆弱的,因而造成政黨體 系制度化缺乏足以提供民主表現與參與的障礙」58以及適用 「許多新興民主國家,民主未能鞏固的原因,不在於政黨 數目的多寡,而是政黨體系未能制度化導致的。」59等論點, 都需要更仰賴有系統性的科學化實證,才能增強實證說服 力與學理正當性。 二、前已提及,有關政黨體系和民主鞏固關係的理論探討,迄 今仍存有爭議地帶和模糊空間,此或許構成研究過程的挑 al 戰和障礙,然因存有爭議,才能創造更多的研究誘因去催 v i n Ch 化自我的研究潛能與分析能量,避免過度受限於大一統學 engchi U 理鐵則和既成研究框架的制約,一味去複製及依賴前人的 研究成果,導致研究的盲點或迷思。 三、政黨體系制度化的比較分析是一個政黨體系次領域的新興 研究課題。以政黨體系制度化做為分析和測量政黨體系與 民主鞏固關聯性之實證研究,近 20 年間,已累積不少研究 成果,著作多元豐富,惟研究對象多半聚焦於拉丁美洲、.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57 58. 59. Muthiah Alagappa, 1995, “The Asian Spectrum.” Journal of Democracy 6(1): 29-36. Benjamin Reilly, 2006, Democracy and Diversity: Political Engineering in the Asia-Pacific.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ussel J. Dalton, Yun-han Chu and Doh Chull Shin, 2007, “Introduction: Parties, Party Choice, and Partisanship in East Asia.”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7(1): 177-184; Tun-jen Cheng, 2003, “Political Instittions and the Malaise of East Asian New Democracies.”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3(1): 1-41. Scott Mainwaring and Timothy Scully, 1995, “Introduction.” in Building Democratic Institutions: Party Systems in Latin America.” edited by Scott Mainwaring and Timothy Scully. Santa Clara,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1-22. 10.

(21) 中東歐、南歐等區域的民主發展國家,亞洲區域則尚處於 「實驗階段」(experimental phase)。真正將焦點完全鎖定在 台灣與南韓配對比較的研究主題與相關文獻更是匱乏,這 種「研究荒漠化」或「探索邊緣化」的現象,正突顯此一 領域更能提供廣闊的研究空間,值得本文去開發、發掘和 填補。倘研究得當,或許有機會展現及貢獻本文之原創價 值與建設性觀點。.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文係以政黨體系與民主鞏固的因果關聯性為研究主題, 選擇同為東亞區域的台灣與南韓為比較對象。在參照兩國政黨 體系的歷史背景、變遷軌跡、發展過程和運作現況的獨特性與 在地性之後,引介國內外適合的理論範型及多元文獻資料,特 別是台灣與南韓兩國學者的在地觀點,同時加入筆者的觀察心 得與文獻檢閱之後,經過審慎構思與理論選擇,決定運用「政 黨體系制度化」做為分析面向及研究架構,並修正與創發各種 測量指標,兼採質化與量化途徑,檢證與比較兩國政黨體系與 民主鞏固的學理關係、影響程度與表現評比,希冀能達到以下 揭櫫的研究目的: 一、藉由歷史脈絡的描述,探索台灣與南韓的政黨體系變遷過 程與民主實踐經驗。除了解兩國從威權體制轉型到民主政 al v i 體,政黨體系的類型發展脈絡,進而發掘造成變遷的原因 n Ch engchi U 與動能,以及形成的特徵及運作模式外,最後透過雙方的 比較,以梳裡其中的「異質性」(heterogeneity)或「同質性」 (homogeneity)。 二、有系統的解釋和驗證台灣和南韓的政黨體系與民主鞏固之 間是否存在因果關聯性及邏輯正當性。 三、結合政黨體系理論與民主鞏固概念內涵,透過兩國政黨體 系的歷史變遷、發展脈絡、實踐經驗、運作模式、類型更 迭及政黨體系和憲政體制的制度組合等層次,進行多元性 比較,分析對各自民主鞏固的發展產生什麼影響,如何影 響和互動,以及影響的程度和互動的關係又為何? 四、最核心的研究目的在於建構政黨體系制度化做操作化比較 工具,運用既有、修正或自行設計後的四項分析面向與附.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11.

(22) 加測量指標,採取量化研究途徑,引介具有學術公信力的 長期調查資料,分別衡量兩國在各面向的優劣利弊表現, 從中梳理其政黨體系與民主鞏固因果關係,進而推論何者 的政黨體系的條件和運作,較有利於民主鞏固的良性發展 和具體落實。. 第三節 研究途徑 當今探討現代政黨體系的分析取向或研究途徑,根據 Wolfgang 的觀點,主要以西方傳統民主國家政黨運作的實踐經 驗或歷史背景為基礎的「西方中心理論」(west-centered theory) 為主流。雖然從應然面仍具有總體解釋的功用,但從實然面, 運用在台灣與南韓等這些新興民主國家的政黨體系的變遷現 象,似乎顯得有解釋力不足或論證力缺陷的問題。60主因為西方 國家政黨體系發展已相當成熟與穩定,而亞洲新興民主國家的 政黨體系仍然脆弱與不穩定有關。這樣的解釋落差,提醒我們 研究者不論是採取何種研究取向,都要兼顧特定研究對象的本 土性和獨特性。因此針對研究主題或觀察對象所要採取的研究 途徑,顯得格外重要,否則將造成研究主題的失焦,最後導致 研究結果的錯誤與偏差。承上背景,經過廣泛的文獻檢閱及深 入的資料分析等基本研究準備工作後,決定選擇「新制度主義」 (new institutionalism)三大支流之一的「歷史制度主義」(historical al v i institutionalism)做為本文主要的研究途徑。以下優先闡釋歷史制 n Ch engchi U 度主義的形成背景、概念內涵、研究功用與優缺點等,最後說 明本文為何要運用歷史制度主義做為主要研究途徑的理由。.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影響政黨體系的原因相當複雜,包括歷史背景、社經條件、 文化氛圍、菁英行為、憲政體制及選舉制度等,都有可能是形 塑或影響一國政黨體系的成因。其中,學界普遍接受制度是最 為外顯且直接的因素,61因此「制度研究」(institutional study)向. 60. 61. Wolfgang Sachsenröder, 1998, “Development in East and Southeast Asia-A Comparative View.” in Political Party Systems and Democratic Development in East and Southeast Asia, Vol I: Southeast Asia, edited by Wolfgang Sachsenröder and Ulrike E. Frings. Aldershot, UK: Ashgate Publishing Ltd. Pp.13. 吳文程,《政黨與選舉概論》,頁 134-137;周陽山,1993,〈憲政體制與政黨體系的 互動關係〉,收錄於周陽山著,《民族與民主的當代詮釋》。台北:正中書局。頁 125。 12.

(23) 來為傳統或新興政治學的核心。62新制度主義對於制度研究的影 響,有三點意涵:一、制度抉擇的研究,視制度為依變項,受 其它因素的影響。二、制度本身的研究與釐清。三、制度影響, 把制度看作自變數,研究制度設計對政治體系或社會環境的影 響。63 有系統的新制度主義在1984年由March與Olsen兩位學者整 合並提出,64之後隨著「國家」概念的再復興,逐漸取代古典制 度主義及行為主義學派,受到社會科學領域高度重視與積極倡 議,並蔚然成為1980年代末期後制度研究途徑的顯學之一,65甚 至於誇譽為引領「新政治學」領域的「下一波革命」。66它為何 被晚近比較政治學界如此普遍看重與廣泛運用?Przeworski給 我們一個解答,因為在新制度主義理論的核心思維裡,包涵兩 大中心命題:一、「制度是重要的」(institutions matter):制度會 影響規範、信念和形塑最後的結果。二、「制度是內生性的」 (institutions are endogenous):制度的形態和功能是依賴制度產生 和存續的環境因素來決定的。67 Blyth與Varghese也認為,穩定 性、一致性、發展及變遷的狀態一直是制度分析的核心,因為 這些律則本身是被「制度改變」(institutional change)形塑的。68.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sit. y. Nat. n. er. io. 比較古典制度主義,兩者最大的差異在於,新制度主義強 al 調的是「制度」和「變遷」互動關係的動態聯結,擺脫過去以 v i n Ch 「機械式」(mechanistic)觀點或單純「規範性」(normative)面向 e69n g c h i U 來看待制度本身產生的侷限。 Hall點明:「新制度主義的研究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B. Guy Peters, 1999, Institutional Theory in Political Science: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London: Pinter Press. Pp.1. 吳玉山,2000,《俄羅斯轉型 1992-1999:一個政治經濟學的分析》。台北:五南圖 書出版公司。頁 44-50。 James G. March and Johan P. Olsen, 1984,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Organizational Factors in Political Life.”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78(2): 734-749. Vivien Lowndes, 2002, “Institutionalism.” in Theory andmethod in politicl science, 2th, edited by D. Marsh and G. Stoker.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Press. Pp. 90-108; 張明 貴,2003, 《最新政治學導論》 。台北:商鼎出版社。頁32。 Robert Goodin and Hans-Dieter Klingemann, 1996, “Political Science: The Discipline.” in A new handbook of political science, edited by Robert Goodin and Hans-Dieter Klingeman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25. Adam Przeworski, 2004, “Institutions Matter?.” Government and Opposition 39(2): 527. Mark M. Blyth and Robin Varghese, 1999, “The State of the Discipline in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Be Careful What You Wish For?.”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1(3): 345-365. 任德厚,1990,〈制度研究與當代政治學之發展〉,《政治科學論叢》(1):10-11。 13.

(24) 用意,即是結合歷史觀點與組織理論,藉以運用來研究政治制 度的新途徑。」70新制度主義是企圖以一種更寬廣的學科定義, 更多元的架構來從事政治研究,並非是內在統一的理論 (theory)。學者分別承襲經濟學、政治學和組織社會學的影響, 對政治制度的研究有不同的假設與研究途徑,進而形成多樣學 派 , 主 要 區 分 為 : 「 理 性 抉 擇 制 度 主 義 」 (rational choice institutionalism)、 「社會學制度主義」71(socioligical institutionalism) 與「歷史制度主義」(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三個分支學派。72 理性抉擇制度主義強調「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的研究 途徑,屬於一種微觀層次的取向。觀點與內涵承襲古典經濟學 「理性偏好」(rational preference)的假定,之後受「制度經濟學」 (institutional economics)的影響,將個體行為者的理性抉擇與策略 算計接軌於制度之上,實踐在政治學的新制度論觀點。此主義 認為,個別主體的政治行為者視政治為一連串集體行動的組 合,基於「工具理性」(instrumental rationality)的邏輯計算和自 私動機,在「既定」(given)偏好的脈絡制度環境制約下,從中尋 找與選擇能夠達成利益最大化與解決集體困境的制度設計與策 略方法,是故,若要診斷社會的病象,應由個別行為者的角度 切入,經由行為者對規則的利弊分析,解釋社會積累出現的整 體表現。73簡言之,此研究途徑極為強調個體本身的理性抉擇行 a l 學 界 稱 之 為 「 方 法 論i v的 個 人 主 義 」 為與制度的互動,故 n Ch (methodological individualism)。惟缺點是過於限縮於個體理性人 U engchi 的微觀層次與算計取向,反而忽略制度反向對於集體政治者的 決策過程或規則建立的影響,以及較難從歷史過程宏觀檢視政 治制度的變遷與發展。Ostrom就指明,此一學派在規範性分析 有某程度限制,因為個體行為者的行動並不一會與理性抉擇所.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70 71. 72. 73. Peter Hall, 1986, Governing the Econom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Pp. 19. 亦有文獻採用「組織理論制度主義」(Organization Institutionalism)的專有學術名稱。參 見 Ellen M. Immergut, 1998, “The Theoretical Core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Politics and Society 26(1): 5-34;胡婉玲,2001,《從新制度主義論歐洲議會職權之變遷》。台 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頁 46-56。 蔡相廷,2010, 〈歷史制度主義的興起與研究取向-政治學研究途徑的探討〉,《臺北 市立教育大學學報》41(2):40。 楊泰順,〈憲政困局與國家認同-形似獨立的兩個糾結議題〉,頁 5。 14.

(25) 解釋的相契合。74 至於社會學制度主義,顧名思義乃由社會學發展而來。一些 學者認為,當今社會學制度主義的萌芽與形成,主要是受到1970 年代晚期「組織發展理論」(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 theory)及 「學習理論」(learning theory)啟發。75論點特別著重文化因素對 於制度的形塑,76認為制度不僅僅是一套既定、冰冷且僵硬的正 式規則、決策程序或法制規範,而是透過組織文化所構建的無 形「符號系統」(symbol system)、「認知圖像」(cognitive script) 與「道德價值」(ethical value)等與制度做緊密的鑲嵌,77也因此 制度設計或組織型態會隨著社會文化變遷進行權變改造。與理 性抉擇制度主義的差異在於,此一主義並不認為制度完全是個 體理性計算或既定偏好下,所形成的外生性人為特定產物,相 反地,是個體會在某種文化情境中尋求與制度所代表的儀式或 符號做適當的對話與磨合,進而通過社會化的過程,逐漸「內 化」(internalize)成對於制度抉擇設定或安排的價值判斷。78換言 之,在社會環境輸出的文化情境制約下,個體基於理性偏好採 取的某種制度設計或策略選擇的自主權力,實際上並不是想像 如此之高,所謂追求利益極大化與解決集體困境也無法輕易就 單靠個體主導的,如同再精明動脫的「孫悟空」(個體)也逃不開 「如來佛」(制度)的手掌心,79因此這兩種新制度主義基本對制 al 度的研究取向與內涵界定可謂是對立的。 iv.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n U engchi 歷史制度主義則是奠基於政治學,兼容理性抉擇制度主義. Ch. 的「計算途徑」(calculus approach)和社會學制度主義的「文化途. 74. 75. 76. 77. 78 79. Vincent Ostrom, 1991. The Meaning of American Federalism: Constituting a Self-Governing Society. San Francisco, CA: Institute for Contemporary Studies Press. John W. Meyer and Brian Rowan, 1977, “Institutionalized organizations: Formal structure as myth and ceremon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3(2): 340-363; Paul J. DiMaggio and Walter W. Powell, 1983, “The Iron Cage Revisited: 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Organiza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Organizational Field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8(2):147-160. James G. March and Johan P. Olsen. 1989. Rediscovering Institutions:The Organizational Basis of Politic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Pp. 160. 蘇子喬,2010,〈台灣憲政體制的變遷軌跡(1991-2010):歷史制度論的分析〉。《東 吳政治學報》28(4):151。 胡至沛,2001,〈新制度主義的檢視與反思〉。《中國行政評論》11(2):149-150。 史美強,2005,《制度、網絡與府際治理》。台北:元照出版公司。頁 31。 15.

(26) 徑」(culture approach),80帶有「折衷主義」(eclecticism)的「調 合觀」(harmony views),81但與兩種主義的差別,歷史制度主義 是奠基一種「國家中心論」(state-centered theory)為本的制度取 向,強調制度在政治歷史變遷過程中制度抉擇的重要性,以及 個人、制度與歷史之間的因果聯結及互動關係,可用以解釋與 分析國家行為者或決策主體為何會在特定時空背景,為達成某 種目的採取的特定行為,並且解釋制度在歷史因素的影響與制 約下所產生的慣性依循。82 順著Putnam詮釋的兩項重要特性脈 絡:一、 「制度形塑政治」(institutions shape politics)。二、 「制度 是被歷史所形塑的」(institutions are shaped by history)。83這樣的 解釋導引出「路徑依賴」(path dependence) 84和「斷續式均衡」 (punctuated equilibrium)85的專屬概念。總體而言,透過歷史制度. 立. 80. 政 治 大. ‧. ‧ 國. 學. Peter A. Hall and Rosemary C. R. Taylor, 1996, “Political Science and the Three New Institutionalisms.” Political Studies 44(2): 936-957. 81 蘇子喬,2010,〈台灣憲政體制的變遷軌跡(1991-2010):歷史制度論的分析〉。《東 吳政治學報》28(4):147-223。 82 胡婉玲,2001,〈論歷史制度主義的制度變遷理論〉。《新世紀智庫論壇》16:88。 83 Robert D. Putnam, Making Democracy Work: Civic Traditions in Modern Ital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p. 7-8. 84 「路徑依賴」概念濫觴於經濟學者North提出的「制度變遷理論」(Institution Change Theory), 其後運用在政治經濟學領域。路徑依賴可區分為廣義和狹義的兩種概念,廣義路徑依 賴主要運用經濟學領域之中,而政治學領域多半採用狹義概念。整理學者蘇子喬Pierson、 Levi、Hay和Wincott等學者的觀點,歷史制度主義所強調的路徑依賴概念內涵,係指在 制度建構的歷史過程中,當原始的制度運行時間愈久,將形成所謂的既定制度模式, 之後產生的「沉澱成本」(sunk cost)就會愈高且龐大,政治行動者在理性計算下,為避 免制度變動所帶來的巨大成本以及政治風險,通常會在進行策略或從事制度改革時從 選擇一種在原有制度結構下的妥協行為與安全性策略,最終使得制度難以產生重大的 變遷,而這種路徑依賴一旦定型或凝化,可能形成包含「初始條件」 (initiative condition)、 「關鍵時刻」(critical juncture)、 「制度重製」(institutional reproduction)和「反應序列」 (reactive sequence)四項要素的「慣性過程」(inertia process)。一言以蔽之,原始或最初 的制度建構在歷史過程中是會與後續的制度發展或重構產生一定程度的因果關係或制 約作用,進而影響之後的發展方向與變遷力度。參見Colin Hay and Daniel Wincott, “Structure, Agency and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Political Studies(46): 951-957; Douglass C. North, 1991, 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James W. Mahoney, 2000, “Path Dependence in Historical Sociology.” Theory and Society 29(4): 510-511; Margaret Levi, 1997. “A Model, a Method, and a Map: Rational Choice in Comparative and Historical Analysis.” in Comparative Politics:Rationality, Culture, and Structure, edited by Mark Irving Lichbach and Alan S. Zuckerma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19-41; Paul Pierson, 2000, “Increasing Returns Path Dependence, and theStudy of Politics.”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94(2): 251-263;陳恆鈞、江慧萍,2010, 〈樂生事件與新莊捷運線制定之 因果關係分析:路徑依賴觀點〉。《東吳政治學報》28(3):136-139;蘇子喬,〈台灣憲 政體制的變遷軌跡(1991-2010) :歷史制度論的分析〉,頁154; 85 「斷續式均衡」概念濫觴於歷史制度主義研究學者 Krasner。他認為,斷續式均衡預設 更多不確定因素機會的產生,從長期的歷史過程角度來看,制度是穩定的,但是會經 歷一些危機的影響帶來的相對性而突然改變。在制度穩定時期,制度為自變項,形塑 了政治結果和政策;而在制度毀壞時期,制度轉向為依變項,反身為政治結果與政策.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6. i n U. v.

(27) 主義研究途徑,運用在政治學領域,能夠解釋不同的制度設計 在政治變遷過程中對制度運作、政治產出、決策過程、施政效 能等面向為何會產生不同的影響和結果。86 新制度主義的研究途徑雖有融合「傳統制度主義」和「行 為主義學派」的優點,但並非全然無缺陷和被批判的空間。對 於一些新制度主義擁護者將其研究價值過份獨尊及無限上綱的 做法,87也招致不少學者的批判與反思。對此,Jordon88與郭承 天89曾整理出新制度論的若干缺失: 一、過份重視「國家中心主義」 ,反而忽略非政府組織、社會團 體和社會網絡在政治體系的重要性。 二、某些研究者陷入「制度至上論」或「制度萬能論」的迷思, 太專一於憲政體制、政治制度對政治民主化或經濟發展的 影響力,而忽略或扭曲其他非制度性因素,例如政治文化、 菁英之間的行為關係及外部國際因素的影響等。 三、往往失之主觀,導致價值不中立,造成得出的研究結果和 命題,無法獲得實證科學的檢證。 四、新制度論的本質與以往傳統制度主義相較,並未有多大改 變,而過去在傳統制度主義所出現的缺失,依然在新制度 論當中重現。.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er. io. sit. y. Nat. n. al 以上幾點,雖有一定的批評根據,但迄今仍無法徹底動搖 v i n Ch 新制度主義的影響力。原因在於,它能回應比較政治學的「結 engchi U 構-功能」(structural-functional)途徑,適度填補傳統舊制度論與 所形塑。斷續式均衡概念意味著,制度會在特定的均衡下,之後產生改變,變動後的 制度就重新形成另一個均衡,繼續運行下去。制度變遷的方向不是在追求一個終極均 衡的狀態,而是從一個均衡遭遇變動後,再趨向下一個均衡。參見 Stephen D. Krasner, 1984, “Approaches to the State: Alternative Conception and Historical Dynamics.” Comparative Politics 16(2): 240-242. 86 楊日青,2001,〈政府體制、選舉制度、政黨制度內閣組合的關係〉。收錄於蘇永欽 主編,《聯合政府臺灣民主體制的新選擇》。台北:新台灣人文教基金會。頁 195。 87 譬如,Aspinwall及Schneider等學者就高調疾呼:「現在大家都是新制度主義信奉者!」 的 論調。參見Mark Aspinwall and Gerald Schneider, 2000, “Same Menu, Separate Tables: the Institutionalist Turn in Political Science and the Study of European Integr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Research 38(1): 1. 88 A. G. Jordan, 1990, “Policy Community Realism vs. New Institutionalist Ambiguity.” Political Studies 38: 470. 89 郭承天,2000,〈新制度論與政治經濟學〉。收錄於何思因、吳玉山主編,《邁入二 十一世紀的政治學》。台北:中國政治學會。頁180-182。 17.

(28) 行為學派無法解釋的動態政治變遷過程的菁英策略算計、制度 互動、政策產出和權力競合等關係之空白或缺陷,並有效結合 量化途徑,緩和過去傳統制度主義和量化學派互斥敵對的狀 態,並彌補行為學派在行為至上的本位主義思維下,所刻意忽 略制度對於政治環境的重大影響力。以上敘明的利基,似乎已 決定新制度論在政治學領域佔有的主流地位和顯學高度,至少 能跟其他經濟、社會、文化等傳統研究領域列為平起平坐的地 位。90 詳述新制度論的背景、內涵、缺點及簡述其它兩種分支學 派的觀點和主張後,為免犯下不問研究議題的本質及目的適用 於何種類別的新制度主義,即趕搭新制度主義熱潮,導致研究 途徑「目標錯置」(displacement of goals)之謬誤,91以及「為新 制度主義而新制度主義」的偏執和迷思,最終造成研究主題的 偏差與研究內容的失焦,故本文有必要就選擇新制度論中「歷 史制度主義」做為研究途徑的原因加以說明。理由臚列如下: 一、不管是實然面或應然面的研究視野來觀察,不可諱言的, 包括歷史背景、政治文化、社會條件、經濟發展到公民政 治價值觀等,都或多或少是影響政黨體系及民主鞏固的眾 多因素之一,但受限於研究現實,研究者絕對無法一一詳 盡論述每一項可能的影響因素。因此經由歷史制度主義研 al 究途徑的定位,有助本文將廣義宏觀的政黨體系與民主鞏 v i n Ch 固概念、涵義和範圍聚焦至制度層面加以界定與釐清,不 engchi U 僅避免研究主題的偏離和討論的失焦,同時也能防止研究 成本的虛擲。 二、新制度主義學者 Steinmo 倡議:『任何重要政治結果是「規 則 跟 隨 」 (rule following) 與 「 利 益 極 大 化 」 (interest maximization)的產物。』92秉持此一觀點的贊同,本文運用 的分析層次、觀念面向和比較指標等,主要是反映「制度 性規則下的產物」 。例如,政黨體系制度化的分析面向和政.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90. 91 92. 游盈隆,1997,〈民主鞏固與臺灣憲政體制的選擇〉。收錄於游盈隆主編,《民主鞏 固或崩潰:臺灣二十一世紀的挑戰》。台北:月旦出版社有限公司。頁 50。 陳敦源,2005,《民主與官僚:新制度論的觀點》。台北:韋伯文化出版公司。頁27。 Sven Steinmo, 2008,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Approaches and Methodologies in Social Sciences: A Pluralist Perspective, edited by Donatella Della Porta and Michael Keat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126. 18.

數據

圖 2-5 Morlino 的政黨體系與民主鞏固關係模型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畢卡索以較主觀的分析手 法把造形分解,塊面切割 得更破碎,產生斷續的線 條,主體與背景交融,物 體難以辨識。用色以彩度 較低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桃竹苗分署-幼 獅職業訓練場(前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職業訓練局青年職業訓練中心)、臺 北市立南港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39 資訊與網路技術 1 林家諄

[r]

我國「國民教育」之實施早期為小學六年,57 學年度以後延伸為九年,民國 86

與持份者會晤所蒐集的意見和分歧較大的範疇

5.14 With regard to children aged 0 to 3 attending DCs/DNs, we recommend that financial assistance should continue to be available to those with social needs attending

面向東南亞,尋求區域合作的價值與意義。如今當我們面對台灣原住民的「民族數學」研究時,尤其

學校意見 大專院校 公眾人士 傳媒 政黨立法會 、區 議會、 香港教 育城 、其他,例如專業團體、僱主、.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