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治制度組合等,基本是以歷史制度主義中的「路徑依賴」

為基礎,此點正好呼應 Mainwaring 的見解:「政黨體系制度 化的研究結果是強烈支持歷史制度主義『路徑依賴』概念。」

93另外,本文對於政黨體系和民主鞏固兩概念因果關係的本 質,原則建立在一種相對「過程論」的持續「進行式」,而 不是一種絕對「目的論」的終極「完成式」上。上述所言,

都與歷史制度主義內涵中制度和過程取向相契合。

三、筆者回顧新制度主義相關文獻之後,發現歷史制度主義內 涵中的「路徑依賴」概念和「斷續式均衡」觀點,以及兼 容計算途徑與文化途徑的折衷論點,較為適用於台灣和南 韓的比較研究上,特別是台灣的黨國威權體制和南韓的軍 人威權體制對於政黨體系的影響,兩國政黨體系變遷模式 與民主鞏固過程所呈現的制度特徵、運作慣性,社會分歧 因素及政黨內部組織化等研究內容的探討與分析,對於本 文有系統性的論述台灣與南韓的政黨體系演進過程和運作 模式應有很大的助益。

第四節 研究方法

在過去,比較政治學的傳統方法論實踐上,兩種截然不同 的研究方法基本是互斥或排它的,但隨著社會現象的日趨複雜 化,因應研究對象的非靜態性,近期的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論學 者開始倡議一種「整合觀」,94而且認為質化與量化研究在資料 或方法上是具有「互補性」(complementary),95也就是研究者可 以在研究過程中視研究內容的走向或資料的特性,發展「多元 策略研究」(multi-strategy research)的概念與做法。96對此,本文 依循上述的多元策略研究的概念,採取以下三種研究方法:一、

焦點比較法(有限數目的系統性比較研究);二、次級資料分析 法;三、描述性統計法。第一種研究方法主要是因應本研究主 題的兩國焦點配對比較規劃的研究方法,亦可視為一種研究策

93 Scott Mainwaring and Edurne Zocco, 2007, “Political Sequences and the Stabilization of Inter-party Competition.” Party Politics 13(2): 157.

94 許士軍,1996,〈定性研究在管理研究上的重要性〉。《中原學報》24(2):1-3。

95 Julia Brannen 著,張可婷譯,2012,〈質性與量化研究〉。收錄於 Clive Seale、Giampietro Gobo、Jaber F. Gubrium and David Silverman 編著,劉忠博、張可婷譯,《質性研究方 法的實踐(下冊) 》。台北:韋伯文化出版公司。頁 605。

96 Alan Bryman, 2001,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略。第二種研究方法重點在於搜集第二手資料,進行「文本分 析」(textual analysis),以取代「深度訪談法」(in-depth Interviews) 或「田野調查法」(field work)等傳統質性資料搜集方法。最後一 種研究方法為純粹的量化研究途徑,也就是利用長期量化統計 資料,從事「後設」的實證分析。以下茲將三種研究方法的優、

缺點,選擇原因與運用方式,分別詳述如下:

一、焦點比較法(有限數目的系統性比較研究)

對於比較政治運用的研究途徑、研究方法、解釋模型是否 能有效發掘政黨體系的各種岐異方向、變革過程與過渡性質等 特質,比較政治學界至今仍然看法不一,甚至於相互批判彼此 研究方法的謬誤。97傳統的比較分析法,據 Bill 和 Hardgrave 的 觀點,具有以下的共同缺陷:(一)「形式性的描述」(configurative description):只著重在非常鉅細靡遺的描述某些國家的政黨體系 發展過程,卻但沒有明確運用適當的概念架構。(二)「偏狹主義」

(parochialism):在研究過程選擇相關的變項,常帶有研究者的價 值偏見。(三)「形式-合法主義」(formal-legalism):僅針對一國 政治制度、憲政體制、官僚組織或政黨組織等做靜態式的描述 工作。(四)「非比較性」(non-comparative)的平行類比描述:研 究主題只針對單一或少數國家進行個別平行描述。研究主題名 為比較,實則根本無比較性的價值可言。98針對傳統比較分析法 的缺點與疏漏,1950 年代晚期的學者們,進行比較分析法的「革 命」(revolution)。改革的重心,包括從過去單純對於一國政黨體 系的描述,轉變為對於政黨體系互動行為的解釋,研究目的必 須 從 描 述 單 一 系 統 中 多 種 變 數 互 動 情 形 的 「 形 式 性 」 (configurative)目的,轉移至篩選出少數真正有用的關鍵變數 中,歸納出更多的制度安排與系統脈絡的「比較性」目的。99一 言以蔽之,傳統的比較研究法太過於形式化,無法真正比較出 有意義的研究結果。晚近政治學的比較研究分析法,受到 Lijphart

97 Moshe Maor, 1997, Political Parties and Party Systems: Comparative Approaches and the British Experience. New York: Routledge. Pp.239.

98 James A. Bill and Robert L. Hardgrave, 1973, Comparative politics: The Quest for Theory.

Columbus, OH : Charles Merrill.

99 Lawrence C. Mayer, 1989, Redefining Comparative Politics: Promise Versus Performance.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Pp.15.

資料來源:Lijphart, “The Comparable-Cases Strategy in Comparative Research.” Pp. 158-162.

在比較政治學的各種研究方法中,「個案研究」是最早發展 的多寡與所運用操作技術的差異。參見 Arendt Lijphart, 1971, “Comparative Politics and the Comparative Method.”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65(3): 691-693; Arend Lijphart, 1975, “The Comparable-Cases Strategy in Comparative Research.”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 8(2): 158-177.

101 David Marsh、Gerry Stoker 著,陳菁雯、葉銘元、許文柏譯,2002,《政治學方法論》。

台北:韋伯文化出版公司。頁 240。

102 Sharan B. Merriam, 1988, Case Study Research in Education: A Qualitative Approach.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Pp.5-7

103 邱憶惠,1999,〈個案研究:質化取向〉。《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教育研究》(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就認為:「個案研究並非是研究方法的選擇,而是研究個案的選 擇。」104此法研究對象雖僅有單一個案,是否能視為比較研究的 範疇,仍在學界存有爭議,105但 Lichbach、Zuckerman 與 Landman 等不約而同認為,只要一項研究借用比較研究方法來操作,而 且運用的比較概念或分析架構並非只能套用於某一特定國家或 單獨個案,廣義上都能視為比較研究方法的一種。106然而此法存 有一些較大的缺點,譬如無法從單獨的個案中比較和證明理論 的適用性與普遍性,107以及因為選擇特定個案的困難與侷限,較 容易犯下「倒果為因」、「價值偏頗」或「以偏蓋全」的眾多研 究方法的謬誤。108

第二種比較研究法為選擇少數有價值個案,進行平行比較 的「焦點比較法」(focused comparisons)。焦點比較法又稱為「有 限數目個案的系統比較研究」,這種比較方法介於「個案研究」

與「統計分析」之間,倘操作得宜,此法應可截長補短。焦點 比較法主要特徵在於可以視研究主題、理論強度和比較對象的 條件,再由研究者來決定比較國家的取樣多寡,因此有「因地 制宜」及「彈性權變」等優點。當然,此法並非完全沒有缺點,

最大的問題在,要從對象群中,選出各方面條件完全的兩個相 同國家做為研究對象,顯然機會不大。其次,此法也具有比較 研究法普遍存在的研究者主觀偏見問題,一旦偏見或價值不中 立產生,往往導致研究者做出偏向有利於母國的主觀解釋。最 後則是「全球統計分析法」,此法顧名思義是運用量化途徑和統 計方式,針對大規模的比較群組進行系統化的比較。此法雖然 較容易透過假設應證的方式建立通則化理論,但必須耗費龐大 的時間與經費成本,以及面臨大量樣本如何選擇和界定的難題。

經由以上三種比較方法的介紹與優缺點的說明,焦點比較

104 Robert E. Stake, 1994, “Case Studies.” in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edited by Norman K. Denzin and Yvonna S. Lincoln. Thousand Oaks, CA: Sage. Pp.236.

105 B. Guy Peters 著,周志杰譯,《比較政治的理論與方法》。台北:韋伯文化出版公司。

頁 142。

106 Mark Irving Lichbach and Alan S. Zuckerman(eds.), 1997, Comparative Politics:

Rationality, Culture and Structur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15; Todd Landman, 2000, Issues and Methods in Comparative Politics. London: Routledge. Pp.40.

107 王紹光,1997,〈比較政治學:方法論分析〉。收錄於鄭宇碩、羅金義編,《政治學 新論:西方學理與中華經驗》。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頁 109。

108 Robert K. Yin 著、尚容安譯,2001,《個案研究》。台北:弘智文化出版公司。頁 143-14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法是三種之中最適合本文比較模式和研究內容的一種類型。主 因有三點:(一)它比個案研究以一國樣本為分析所運用的細節較 少,但其結構更可達到通則化。109(二)不同於統計分析法中需要 大量的量化數據與大規模的樣本,雖然此法有上述比較條件有 限落差和價值偏見等缺點,但為克服以上困難,近期已發展「最 大差異研究途徑」(most different approach)用以權變因應,這樣 的研究設計目的,在迫使研究者從一組經檢證具有最強解釋力 的共同基礎中,藉由焦點比較法,篩選出多元性。110(三)本文是 採取歷史制度主義做為研究途徑,Bennet 和 Elmann 曾指出,複 雜的因果關係產生的「殊途同歸性」(equifinality)與歷史制度主 義中「路徑依賴」的特質,會對從事比較分析的研究者帶來一 連串的考驗,然而「過程回溯」(process tracing)與「系統案例比 較」(systematic case comparison )兩種研究的組合,似乎是可以 解決此一難題的研究方法。111George 與 Bennet 剖析,過程回溯 法為一種可以在跨國比較研究有效驗證「因」與「果」連結機 制的分析方法;而系統案例比較是要求建立一套標準化的比較 方法,以便能普遍適用在每一個研究案例。112對照三種比較研究 法,本文認為焦點比較法是比較能夠包涵上述兩種研究方式的 比較方法。

二、次級資料分析法

「次級資料分析法」(secondary data analysis)包括有「檔案 記 錄 研 究 」、「 內 容 分 析 」 (content analysis) 和 「 後 設 分 析 」 (meta-analysis)等幾種,主要是使用其他學術社群所蒐集到的資 料或文獻進行重覆研究和做客觀有系統的整理與描述,目的在 經由對資料內容的分析來瞭解政治趨勢及變遷等活動。113它的優 點在於可提供複驗的機會,提升樣本規模與代表性,以利通則

109 Rod Hague, Martin Harrop and Shaun Breslin, 1994, Comparative Government and Political, 3th. London: MacMillian Press. Pp. 39-40.

110 D. Collier, 1993, “The Comparative Method.” in Political Science: The State of the Discipline, edited by A. Finifer.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Pp. 112.

111 Andrew Bennett and Colin Elman, 2006, “Complex Causal Relations and Case Study Methods: The Example of Path Dependence.” Political Analysis 14(3): 250-267.

112 Alexander L. George and Andrew Bennett, 2005, Case Studies and Theory Development in the Social Science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Pp.69.

113 劉嶽雲著、蔡文輝主編,2001,《政治理論與方法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頁 19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化,並可透過交叉驗證,增強從原始資料中研究發現的準確度 等。114然而也有以下的限制和缺點:(一)與前人初級研究蒐集的 原始資料產生落差。(二)在眾多相似主題的文獻中,要找到真正 關鍵的變數是一大考驗。115(三)從原本只是用於參考的初衷,之 後轉為有意無意的全面複製和拷貝原始資料文獻,最後導致整 篇論文淪為文獻或次級資料整理後的「再次級產品」或「副產 品」。由於本研究有一對象與場域位處台灣之外的南韓,有時間

化,並可透過交叉驗證,增強從原始資料中研究發現的準確度 等。114然而也有以下的限制和缺點:(一)與前人初級研究蒐集的 原始資料產生落差。(二)在眾多相似主題的文獻中,要找到真正 關鍵的變數是一大考驗。115(三)從原本只是用於參考的初衷,之 後轉為有意無意的全面複製和拷貝原始資料文獻,最後導致整 篇論文淪為文獻或次級資料整理後的「再次級產品」或「副產 品」。由於本研究有一對象與場域位處台灣之外的南韓,有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