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灣資訊產業演化

4.3 演化觀點

4.3.1 台灣資訊產業演化

台灣資訊產業的發展,與全球 PC 產業的領導廠商的發展息息相關(Jan and Chen, 2004)。1980 年 IBM 採取開放架構策略,成為 PC 市場領導廠商 後,也為台灣資訊產業帶來了發展機會。台灣以電玩和家電產業為基礎,

成功的轉型為監視器的委託加工廠商(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 , OEM)。Compaq 於 1986 年率先推出 32 位元 PC,挑戰 IBM 領導地位,委 外代工成為競爭利器,台灣資訊業者在當時大幅擴充了 OEM 的能力,逐 漸建立原廠設計生產(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 ODM)的能力。1990 年 初期,視窗軟體的出現和中央處理器(CPU)效能價格比大幅提昇,促使低 價個人電腦(低價電腦)興起,台灣業者藉由優異的製造能力、低成本的海 外廠生產,成為主流業者因應低價電腦時代的最佳委外夥伴。1990 年代中 期網際網路興起,Dell 逐漸威脅 Compaq 的地位,而台灣廠商已建立 ODM 和全球運籌的管理能力,開始展現影響多國籍企業,主流廠商策略選擇的 能力。台灣資訊業者成功的與全球多國籍資訊廠商的互動,不斷的建立因

- 49 -

應環境變化的能力,確保了台灣資訊業者的生存發展,並演化出了與主流 廠商同步發展的生存能力與策略。2000 年中國大陸在全球及台灣資訊業者 的資助下,取代日本成為全國第二大資訊產品生產國,台灣廠商再度面臨 轉型的壓力,紛紛以 3C 整合產品、資訊應用服務、強化研發以因應環境 的變化。因此,台灣資訊產業的發展,政府並未扮演重要的角色,主要係 由廠商不斷的發展出因應全球資訊產業變化的競爭優勢。

全球資訊產業環境變化激烈,從 1980 年代 IBM PC 興起到網際網路盛 行,二十餘年來台灣卻能屹立不搖。2002 年台灣資訊產業產值排名全球第 四,計有十四項資訊產品產量全球排名第一。回顧過去二十餘年的演化,

全球主流廠商的競爭,固然提供了台灣資訊產業不斷成長的機會。但不同 階段,以中小企業為主的台灣資訊產業,不斷調整自己的角色,以因應和 全球主流廠商不同互動模式的需求,才是長期得以成功存活的關鍵。台灣 資訊產業過去的成功,說明了:面對詭譎多變的環境,持續不斷地發展出 新的核心能力,與主流廠商同步成長,是中小產業有效的長期存活策略。

二十幾年來全球資訊大廠更替不斷,台灣業者卻能不斷成長(Ernst, 2001)。2001 年在全球衰退 13%的影響下,台灣資訊產業歷經過去 22 年來 首度負成長,產值衰退了 9.1%。但在多年的製造優勢和全球運籌與兩岸 分工佈局的漸趨完備下,2002 年全球雖仍衰退 3.1%,但台灣卻成長了 11.9

%。台灣資訊產業從1981 年開始連續 20 年不斷成長,年複合成長率高達 38.2%。2002 年海內外產值 478 億美元,國內產值 173 億美元。僅次於美 (702 億美元)、大陸(352 億美元)、日本(314 億美元),全球排名第四。支撐 台灣資訊產業的主力產品,計有筆記型電腦(筆記型電腦)、桌上型電腦 (Desktop PC)、液晶監視器(LCD Monitor)、主機板(主機板)、陰極射線管 監視器(CRT Monitor)、光碟機(CD-ROM)、數位相機(DSC)和投影機 (Projector)。其中在全球市佔率超過 6 成的有主機板 (75%)、筆記型電腦 (61%)、LCD Monitor (61%)等(Yearbooks, 2002)。

在競爭激烈、變動頻繁的環境下,台灣資訊產業何以能擺脫新興工業 國家,如韓國、新加坡、香港等的競爭;成為美日重要大廠,如 IBM、

Compaq、Dell、NEC 等的代工夥伴;協助主流廠商實現低價電腦的佈局,

促使網際網路的盛行;在國際大廠爭主導標準之爭,如 PC133 V.S RamBus, Socket 7 V.S Slot 1 等時,扮演左右局勢的關鍵角色。台灣資訊產業在沒有 規模夠大的企業和強有力的科技能力下,卻有這般成績,產業發展研究

- 50 -

者,相當著迷。有些研究者從國際生產分工網路切入(Gereffi, 1996; Hatch and Yamamura, 1996),這種以產品生命週期,比較利益觀點的雁行模式,

並無法有效說明台灣資訊產業成長的複雜過程(Bernard and Ravenhill, 1995)。如同 Borrus (1994)的研究,美國高科技公司和台灣資訊業者合作,

雙方都獲利。台灣資訊產業業者,究竟如何和全球多國籍企業互動,從歷 史、演化觀點,可以提供更多的理解。以演化的觀點,可以看出台灣資訊 產業發展的軌跡。

生命系統是一個開放的系統,存在一個特定的環境裡(Miller, 1978)。

系統的發展,受限於環境、依於環境,而環境也提供了發展的機會 (Churchman, 1968, 1979)。從演化的觀點,生命系統會不斷演化出新的能 力或複雜度以因應環境的變化(Lorenzana and Ward, 1987)。產業存在一個 開放的環境,有很多社會、經濟等因素會影響其發展。開發中國家產業的 發展,和環境的互動格外重要,尤其是像台灣資訊產業,這類變動快速的 產業。利用生命系統演化的觀點看台灣資訊產業的演化,可以說明過去這 二十餘年來台灣資訊產業,如何成功地和環境互動。從中看出全球主流廠 商的競爭,提供了台灣資訊產業不斷成長的機會;而台灣資訊產業的成 長,建立新的能力後,也協助了主流廠商提升競爭力。如圖一和表三所示。

- 51 -

100 1,000

5,324 6,149 6,908

30,174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MUSD

IBM’s Open Architecture

Cut in Monitor OEM

台灣資訊產業 Capability

International

Out-Sourcing Low-Price PC

Competition

WWW Challenge Wintel Empire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Global Logistic ODM

Manufacturing Management Join Define Competition Rules

- 52 -

表三、台灣資訊產業演化 Years IT industry

milestone

Major International Players Core Competence of Taiwan

1980~

1984

Open

Architecture

-IBM vs. Apple

-Apple II incorporated VisiCalc and became the market leader (1977) -IBM launched the 16 byte PC (1981)

-Reduction in Monitor OEM -Electric Component Supply System 1985~

1989 International

Out-Sourcing -Compaq and IBM

-Compaq launched its 32byte PC (1986)

-IBM launched the PS/2(1987)

-Expansion OEM Capability - Mass Production 1990~

1994

Low-Priced PC

Competition

-AMD and Intel

-AMD presented the AM386 processors (1991)

-Compaq gave up its high-price strategy (1991)

-Compaq replaced IBM as the largest PC firm (1994)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Global Logistics -ODM

1995~

2000

WWW Challenged Wintel Empire

-Dell and Compaq

-Intel entered the motherboard market (1995)

- Dell established internet shops (1996)

-VIA presented the PC133 chip (1999)

-Manufacturing Management -Join Defined Competition Rules

2001~ Integration World Personalized Service

-Dell became the largest PC firm (2001)

-HP merged with Compaq (2001) - China replaced Japan as the 2nd largest production country, and business from Taiwan contributed 64% (2002)

-Enhance R&D -Integrate 3C -Integrate Service

1980 年代全球資訊產業進入全新紀元,IBM 採取開放架構(開放架構) 固然得以快速推出 PC,以取代 Apple 成為市場領導廠商。不過此舉,卻 埋下往後二十餘年全球資訊產業詭譎多變的競爭,也為台灣廠商進入全球 資訊產業舞台開了一扇門,使台灣成為全球主要資訊產品生產國。Compaq 於 1986 年率先推出 32 位 PC,挑戰 IBM 領導地位。IBM 雖於隔年推出

- 53 -

盛行,以直銷起家的 Dell 於 1996 年推出網路商品,落實為顧客量身定做 的策略,終於 2001 年成為個人電腦第一大廠。而台灣廠商彈性生產和全 球運籌管理能力,正是其實現策略的最佳夥伴。

全球主流廠商藉由不斷研發創新、主導標準、強化品牌等提高其附加 價值,以維持其競爭優勢。例如:電腦公司不著重於製造電腦(Rapport and Halevi, 1991),主流廠商著眼在建立技術標準(Morris and Ferguson, 1993);

而台灣資訊產業則專注於較低附加價值的製造與研發,此種相輔相成的關 係,使台灣成為全球資訊產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回顧過去,台灣資訊產 業的發展和全球主流廠商競爭佈局,息息相關。

4.3.1.1 IBM PC 階段

IBM 偶然地打開了全球資訊產業大門,台灣及時搭上全球資訊產 業發展的浪潮。1980 年代初期蘋果電腦(Apple Computer)具彩色圖形 並用卡式錄音磁帶存儲資訊,又有VisiCalc 試算軟體支援,迅速成 為個人用電腦市場主流。稱霸大型主機的IBM 眼見蘋果電腦在 PC 的成功,為求快速趕上,於1981 年斷然採取開放架構,宣告了全球 PC 行業的誕生,吸引歐、日、韓、大陸、印度等競相投入發展資訊 產業。台灣也在既有電視機和電玩產業基礎,與政府政策強烈主導 下,及時轉型投入發展資訊產業。(黃欽勇, 1995)

主流廠商採取技術開放擴散策略,造成產業全球化分工的成形。

IBM 為了快速推出產品以趕上蘋果電腦,採取和以往截然不同的開 放架構策略。採用較為便宜的微軟MS-DOS 作業系統(價格 40 美元 為當時主流CP/M 的十分之一不到),和功能較強的 Intel 8088 16 位 元處理器(當時蘋果電腦使用 Motorola MC68000 8 位元處理器),並 且允許它們可以將産品賣給別家企業。利用此開放架構策略,使IBM 得以短短一年不到的時間,於1981 年 8 月快速推出性能較為優異的 PC,而快速取代蘋果電腦成為 PC 市場領導廠商(羅耀宗, 1994)。IBM 採取開放架構策略,允許零組件業者可以將產品賣給別家企業,重 新定義全球資訊產業競爭態勢,奠下了爾後相容電腦的發展趨勢,

和全球化的競爭態勢,宣告了全球PC 行業的誕生,也為台灣進入資 訊產業提供了機會。全球各國在IBM 以開放架構切入 PC,快速取得

- 54 -

成功的激勵下,競相投入資訊產業。例如:1981 年,單單日本就有 六、七十家廠商生產PC。歐洲的 Oluvetti International、ICL 和 Philips 也都準備推出PC 新機型。大陸也可以拼裝十三種不同的 PC,更擬 定一項七年發展計劃,廣邀外商協助其發展電腦產業。韓國從事電 腦研究發展的業者,大大小小也有兩百家。其他如香港、新加坡、

墨西哥等新興工業國家亦都積極投入發展資訊產業。

IBM 採取開放架構,PC 成為模組化組裝產業。台灣從 1960 年代 從零組件組裝開始進入電子產業,建立電視、電動玩具等上下游群 聚,正好符合PC 產業特性。因此,有機會成為 IBM 代工夥伴。1981 年IBM 推出 PC 時,台灣家電產業正面臨成長瓶頸,促使家電業者,

開始進軍監視器和終端機市場,成為台灣資訊產業發展初期的主 力,直至2002 年,仍是台灣資訊產業主力產品之一。2002 年台灣廠 商所生產的液晶監視器佔有全球61%的市場。1982 年台灣決定全面 禁絕電動玩具。電玩工業未發達以前,台灣電路板廠商只有兩、三 家。但至1982 年已有兩、三十家,其中 50~60%供電動玩具工業。

主機板產業在此基礎下,逐步壯大。2002 年台灣廠商所生產的主機 板佔有全球75%的市場。

政府適時引介主流廠商,台灣業者藉週邊產品代工,奠下爾後發 展的根基。台灣電子廠商在原家電和電玩的產業基礎下,分別因競 爭力衰退和政府全面禁止而轉戰資訊產業,洽逢IBM 採開放架構,

形成發展初期的有利環境。1984 年在台灣科技顧問,前 IBM 總公司 副總裁艾文思(Bob Evans)引介下,IBM 開始大量在台灣採購電子零

形成發展初期的有利環境。1984 年在台灣科技顧問,前 IBM 總公司 副總裁艾文思(Bob Evans)引介下,IBM 開始大量在台灣採購電子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