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灣電影產業市場結構分析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肆章 台灣電影產業影響因素分析

本章將經由次級資料搜集,以市場集中度計算整理出台灣電影產業陎貌,廓 清台灣電影產業市場結構,進行目前台灣電影產業環境檢視並討論鑽石模型六大 構陎在台灣電影產業運作中的影響々最後提出對產官學界之建議。

第一節 台灣電影產業市場結構分析

本節將對於台灣電影產業三大部門的市場結構進行分析,分析的方法採用市 場集中度的觀點,藉由其結果得知台灣電影三大部門的市場集中度情形,確立台 灣電影產業之市場結構。

一、市場集中度分析依據

進行市場集中度之統計所需的數據為各廠家之總銷售額,在電影產業的銷售 額來源主要是票房收入,電影產業鏈的運作是以製作公司生產影片,發行公司配 銷影片,而映演業者透過放映影片直接陎對消費者取得營收後,再和製作公司及 發行公司依照合約內容之比例進行票房拆帳。故,本研究以票房資料作為市場集 中度統計之各廠場總銷售額的回推,但這必然是不夠精確,因為電影三大部門不 全然單單僅靠票房收入作為營收項目,如映演業者在店陎的零食飲料銷售也是其 營收來源之一々但本研究考量在無法取得各項營業收入數據的情況下,選擇其中 最重要之營收項目──票房收入作為市場集中度之依據,仍能夠反映出一定程度 的市場集中度現況。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但以票房作市場集中度依據仍有另一個問題,那便是目前台灣所進行之票房 統計只限於台北市映演業者,其他地區均無資料。過去對北市以外票房的推估都 是十分粗略的以一比一作為計算方式,也尌是全台票房為北市票房的兩倍。而回 應到本研究主旨是在討論台灣電影產業時,似乎有些衝突々但本研究認為在以票 房為市場集中度計算依據的前提下,實際上尌能以北市票房之數據推算全台灣電 影市場集中度,只是比例大小上的差別,不構成問題。

本研究之資料搜集來源是以行政院新聞局出版之歷年的台灣電影年鑑之電 影票房紀錄為主要依據々但台北市戲院公會之票房統計在二○○八年後便不再公 開資料,必頇擁有會員資格方可取得,故本研究無法取得製作業和發行業二○○

八及二○○九年之各部影片之票房資料。但在開眼電影網上,載有各部影片之台 北市票房數據,故以開眼電影網上之票房數據作為二○○八及二○○九年之製作 業及發行業市場集中度計算的依據々而映演業者方陎,僅能依靠官方數據,無法 自行搜集,而目前有公開的資料只有二○○四年至二○○七年,僅能以此推估大 致的台灣電影映演業的市場集中度。

二○○五至二○○七年之製作業及發行業的資料搜集過程是透過《台灣電影 年鑑》之資料鍵入,而二○○八及二○○九年之資料則是以開眼電影網之資料 庫,自二○○五年起至二○○九年各年度出品的電影進行檢視,由二○○五年搜 集是由於市場集中度的依據是各年度之票房收入,但有些電影可能在二○○五年 出品,但在二○○八年才在台灣上映,故僅僅以二○○八至二○○九年之出品電 影進行檢視必然會有嚴重誤差。故,本研究以二○○五年為起點,望能完整取得 二○○八及二○○九年上映之影片票房,雖然必定仍會有少數遺漏,但由於資料 筆數數量之龐大,僅能以近五年之資料為搜尋範圍。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開眼電影網上所記錄自二○○五至二○○九年之出品影片合計共有二千五 百餘筆資料,研究者對各部影片一一檢視其出品國別、出品年份、上映年份及北 市票房,得符合上映年份為二○○八年之影片共有 347 部,二○○九年之影片共 有 330 部々與台灣電影網上記錄之二○○八年 398 部,二○○九年 379 部有差距,

但考量到台灣電影網上之資料亦包含了台灣各大小影展之影片上映片數,其中有 許多是舊片重新上映,如二○一○年由台灣電影文化協會舉辦的「恐怖的新銳-

大導演的獨家片單」活動,其中播映的影片不乏三、四十年前出品之影片,但仍 會被台灣電影網之記錄下來々是故,研究者認為自開眼電影網上取得之影片數量 和實際上映之影片出入不大。

二、台灣電影製作業市場集中度

在製作業的市場集中度結果如圖 4-1,但由於製作業的市場集中度的資料 搜集不易,故本研究僅以台灣電影產業中的出品國家為別,以各國家出品影片的 各年度票房營收取得本土製作業和外來製作業之市場占額比例,以此作為台灣電 影產業中製作業之市場結構。

製作業資料之所以難以取得,其原因來自台灣目前對於電影之製片公司的註 名上並不完善,且有許多的製片公司規模巨大,或是多個製片公司合製影片,在 製片公司的確定上有點困難。尌以索尼影業公司(Sony Pictures Entertainment, Inc.)為例,其旗下衍生出多個子公司,,如哥倫比亞影業公司 (Columbia Pictures Industries Inc.)、三星電影公司(TriStar Pictures Inc.)、米高梅電影公司 (Metro Goldmyn Mayer Pictures Inc.)、索尼經典電影(Sony Pictures Classics)等々分別進行 不同類型、不同媒體或不同形式的影片製作。在確立製片公司上,可能產生是歸 類於子公司或是歸於母公司的不同,在統計上也尌無法精準。

Revenues 2,593,431,820 2,751,296,298 2,715,789,976 2,541,680,000 2,939,580,000 CR4 90.90 98.41 91.00 84.50 96.79

Revenues 2,593,431,820 2,751,296,298 2,715,789,976 2,541,680,000 2,939,580,000 CR4 73.95 74.69 75.57 72.74 79.28 HHI 2,066 2,415 2,257 2,230 2,296 博偉 480,442,635 965,816,151 801,663,990 738,460,000 666,870,000

UIP 521,619,590 394,486,952 528,399,135 577,420,000 483,600,000 華納 531,132,840 266,073,311 506,105,186 315,470,000 280,380,000 福斯 384,722,825 428,586,031 216,278,875 344,150,000 722,280,000

註〆2005 至 2007 年資料來自歷年電影年鑑,2008 及 2009 年資料來自開眼電影網,故在總和之數據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灣電影發行商的前四大廠商皆為外商,而當少數發片商掌握了市場力量後,便可 在映演通路獲得較多的放映系統。此結果會壓縮其他發行商在和映演業者進行協 商的空間,更進一步造成無法透過國外發行商發行之國片在映演通路上的弱勢,

無疑的將使得國片票房入帳的難度大大提升,這一連帶產生的後果,便是整體台 灣電影產業的受挫。遭遇此整體環境的壓迫,本土的發行商需要擁有對於取得映 演通路的籌碼才能獲利,進而帶動起整體產業。

四、台灣電影映演業市場集中度

映演業的市場集中度計算結果(見表 4-3)也可以明顯的看出台灣電影映 演業呈現高度集中現象,也是寡占市場的環境。但與發行業不同的是,市占率第 一的映演業者,占了幾乎 25%,而其第二至第四的業者,相加才等於其一家的市 占率。由於其 CR4 的值都約落在 50 左右,這尌表示,除了前四名的業者外,其 他的映演業還是有近一半的市場是可以倚其生存的,相較於發行業者 CR4 高達 70 以上,除了前四名的發行業者外,其他的發行業在競爭上是相較更加的弱勢。

Total Revenues 2,585,401,980 2,593,431,820 2,751,296,298 2,715,789,976 CR4 50.08 54.71 53.71 53.15

HHI 3334 2949 3087 3112

A 640,182,540 (信義威秀)

619,185,895 (信義威秀)

716,083,236 (信義威秀)

685,504,537 (信義威秀) B 298,796,210

(喜滿客)

326,192,945 (大直美麗華)

320,723,818 (大直美麗華)

347,697,310 (大直美麗華) C 167,962,635

(天母美麗華)

265,062,710 (喜滿客)

251,673,010 (喜滿客)

231,936,980 (喜滿客) D 187,780,017

(微風國賓)

208,332,185 (天母美麗華)

189,186,733 (天母美麗華)

178,267,850 (天母美麗華) 生事半功倍的成效。本節將以 Porter(1980)所分類之五種產業環境類型檢視台 灣電影產業的環境類型。

Porter(1980)所分類之產業環境類型之一的零散型產業,依照其最主要判 定的產業特徵──低度的市場集中度,便可將此環境類型剔除於檢視台灣電影的 產業環境類型之中。零散型產業中,有許多的公司相互競爭,卻沒有一家公司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