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各種視力保健方法的探討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各種視力保健方法的探討

視力保健的課題是世界各國所重視的,因此各種視力保健方法的研究也紛紛 出爐,本節分別就:眼球運動、按摩或扣擊眼睛穴位、氣功視力保健、腳底按摩 視力保健等四種方法加以探討。

一、眼球運動

眼球運動是以眼球旋轉、直線及遠近來回凝視等為主要活動。一般都強調眼 睛周邊肌群的訓練,進而控制眼球靈活運轉及適度放鬆。道家龍門宗之九陽明目 功在坊間已流傳甚久,其內容如下述。

「雙手插腰,姆指在前、四指在後,兩小指相觸,指尖朝下,腰部挺直」。然後 依序完成下列動作。

(一)眼球左轉 36 圈,右轉 36 圈。

(二)眼球作米字形運動,依序為:直上直下、左右橫劃、左上右下(斜線)、

上左下(斜線),各 36 次。

(三)意守命門依順時鐘方向旋轉 36 圈。

(四)由遠而近、由近而遠來回凝視 36 圈。

(五)中指按睛明穴 36 次後,雙手置於兩耳上,摩擦九次。

(六)左手勞宮壓住天目,右手在後腦風府、啞門、風池、天柱等穴部用力摩擦 36 次,雙手交換以左手摩擦 36 次。

此法根據施永豐等(1989)以眼球望遠運動對國小學童所做實驗未達顯著水 準,可見眼球運動對視力改善的程度有限,但是由於操作簡單,所以現今教育部 大力推行的「望遠凝視」及「eye 眼操」都是以眼球運動為基礎而設計的。

二、按摩或扣擊眼睛穴位

按摩是用不同手法作用於有機體,以提高身體機能、消除疲勞和治療疾病的 一種手段。其特點是簡單易行,不用什麼特殊設備。根據中國醫學療法大全指出:

治療近視眼乃要按柔兩側風池、翳明,掐拿頸椎兩側,抓提肩頸,按揉心俞、肝 俞,推睛明至攢竹,按揉睛明、攢竹、承泣,拂摩上眼眶下緣,揉太陽穴按角孫,

橫擦兩肩,直擦督脈。

在中國大陸亦有另一種治療近視的方法。

(一)按壓合間、曲池、肘內 2-3 遍,輕點上肢 5、6 條神經線 2-3 遍。

(二)按壓內毗、內毗上、承泣、上明、絲竹空 2-3 遍,按壓開始時患者睜眼,

待按至眼有脹突感時,即令患者用力閉眼 5-10 分鐘。

(三)掐耳輪及耳垂,按壓翳上、風池、池上、頸後削 2-3 遍。

(四)點頸、胸段脊椎、脊椎旁 2-3 寸處,及風池、池上、肩頸、乳突、頸後穴,

自上而下,穴處手法稍重。

因此按摩睛明、絲竹空、攢竹、魚腰、瞳子髎、承泣、四白等穴位有助於避 免視力的惡化。激活眼動脈及眶上神經的循環系統,活絡經脈氣血;按摩可放鬆 眼睛周邊肌肉,疏通眼球裡層氣血循環,增加組織代謝。

三、氣功視力保健

北京中醫學院針灸研究所氣功研究室,以氣功鬆靜眼功對北京市東直門中學 241 名學生 421 隻近視眼進行氣功練習,發現鬆靜眼功對視力增加(改善)有顯 著差異,但屈光度之改變則未達顯著水準,治療顯效率 25%,有效率達 61.8%,

保持率達 13.1%(吳濱江等,1988)。河南中醫學院以氣功增視功,對平頂山 一中 65 隻近視眼經過三個月的練習,屈光度下降 0.4678D(路世才等,1988)。

台大眼科以眼球望遠運動對台北市敦化國小及忠孝國小學生作近視防治效果的 評估,結果發現實驗組與對照組在屈光度的改善未有差異存在,除去正視及遠視

者,兩組間仍未有差異存在(施永豐等,1989)。另有學者研究結果認為,視力 可透過眼球之運動而有效的防治與增加視力。Ewalt(1985)認為 Bates 之訓練法 有助於視力之增加,但對屈折狀態則無改善效果,此與吳濱江之研究結果相謀 合。台大眼科柯良時亦認為在每次近距離工作後,以遠方視運動作為調節,對視 力保健效果會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施永豐等,1989),因此在日本 Nakamura 利 用望遠凝視法來訓練學童(Nakamura, 1944)。黃欽永(1991)也針對台灣大學 二、三年級女生進行氣功眼球保健組與眼球運動組的實驗研究,結果發現:眼球 運動組視力保健效果並沒有改善;而氣功組其練習後的視力優於練習前。

肝血虛是視力與近視患者生理特徵;『噓』字功產生特定頻率震幅之內壓,

以呼吸、動作、意念為導引,達到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平衡陰陽,調節肝臟功 能的機轉。

中國李洪生(1993)研究氣功治療成效,先後對 3000 名近視、弱視患者併 行氣功外氣治療及操作六步明目益智功 15 天,每天集中練習 2 小時,練習後再 由氣功師集體施行外氣治療 15 分鐘;整套功法含按摩點穴功、凝視旋目功、運 氣療疾功、水中淨目功、馬步站樁功、太極虛無功等;此功動靜結合,動以鍛鍊 五臟功能和以指端按摩眼睛周圍的睛明、魚腰、瞳子髎、承泣、四白穴位及腦區 為主,可以健身強體,解除眼睛疲勞,有利視力恢復;靜以站、坐結合,氣功師 以語言引導受試者凝神存想,達到意氣神合,氣血和暢,疾病自癒的效果。檢測 5840 隻眼睛,發現 98.8%視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即使治療結束後 6 個月,仍 有 57%患者恢復正常(p<.001),效果顯著。此研究設計除自身練功外,一加 上外氣施加,且動、靜功均有,效果來源無法判斷是單一抑是不同因素的交互作 用。

肖昌義(1992)以小學六年級 67 位男生及 62 位女生為對象,研究簡易氣功 防治近視的效果。受試者於每週利用體育課前 3-5 分鐘操作一遍簡易氣功,其餘 操作時間自己安排,操作時以坐或立姿均可,先要求自我放鬆,次以手指輕扣目 窗穴與目明穴,再將雙手搓熱置掌心離眼球 0.5 寸處,此時眼球可以感受到掌心

的熱氣,待片刻後,手不離眼,閉目轉睛,向右左各旋 15 次後,靜養片刻後,

再猛然睜開眼睛;不要用意運氣,要順其自然。經兩年三個訓練,發現兩眼視力 為 1.5 的人數由 49 人上升為 96 人,占 74.4%,兩眼視力為 1.0 以下人數由 50 減少為 34 人,減少為 32.0%,效果可觀。

道家北派龍門宗之動調吐納、靜調吐納、提腎功及開合太極編製而成之氣功 基本功法(黃欽永,1991)。

(一)動調吐納

身心放鬆,舌頂上顎,兩腳開立與肩同寬,目視前方,雙掌重疊神闕(肚臍)

上,右手在下(女生)。開始時徐徐吸氣同時雙手掌心朝下緩緩上舉至頭頂後雙 手掌心相對,同時身體及頭微微後仰,並作短暫憋氣;再將雙手由體側下降置回 神闕並徐徐呼氣,如此做 36 次。

(二)靜調吐納

雙手同動調吐納法置於神闕,意念先集中在氣海穴,舌頂上顎,吸氣時以意 導氣,氣自鼻吸入,意自兩眉間進入並隨氣下送至氣海,然後意留丹田以口徐徐 呼氣,亦做 36 次。

(三)提腎功法

所謂提腎即提肛。剛開始時兩手重疊於神闕上,右手在上(與動調相反),

兩手肘微微向前,舌抵上顎,將肛門往丹田方向做內縮動作,亦做 36 次。

(四)開合太極

開始時盡量放鬆,排除雜念,舌頂上顎,兩手掌心相對約離 6-8 公分,置於 神闕前,意守勞宮靜心體會兩掌心的感覺,約做五分鐘。

(五)收功

先吸氣並將雙手放在神闕上,然後徐徐吐氣,同時身體向前彎腰超過 90 度 後神闕內收,再將身體慢慢台啟同時吸氣且放開雙手,每次練完均要做收功動作。

四、腳底按摩視力保健

吳若石在新足部健康法形成期之發展的過程中,他不僅融合中醫五行及整體 健康的概念,他更綜合了多年來的經驗與觀察,提出了「推散病理反應物」、「整 體性的治療」、「區域連續性的按摩法」、「對待生命體的尊重」等指導方針,

並擴大了按摩範圍到整個足部,並以「吳神父新足部健康法」代替「腳底按摩法」, 使吳神父新足部健康法的操作與原則都更為完備,理論與操作的整合更臻成熟,

而形成了另一種獨特的自然療法(林進登,2005)。

吳若石認為眼睛疲勞的一般病因是當連續工作或看書時,視力會變模糊,肩 頸會僵硬,有時會頭痛,這是疲勞症狀。身體虛弱時或近視、遠視、亂視、散光,

眼鏡度數配戴不適合,轉動眼睛的肌肉失衡,左右眼不能保持平衡,都會造成眼 睛疲勞,視力減退。它的主要症狀是眼睛疲勞、眼睛酸痛、眼紅、眼睛乾澀、頭 痛、頭暈、視力衰退、失眠、神經過敏、食慾不振。它主要是按摩腦、眼睛、肝 臟、心臟、脾臟、腎臟、腎上腺等為主要反射區,若有身體虛弱的問題,脾、胃、

大小腸當然不可少;若是糖尿病引起的視網膜病變,更需注意加強肝臟、脾臟、

胰臟、腎臟、腦垂體等反射區,都可以達到降低眼睛疲勞、延緩視力減退的功效

(林進登,2005)。

五、分析與結論

眼球運動容易操作、容易融入學童生活,但是對於視力的改善效果有限;按 摩或扣擊眼睛穴位,有放鬆眼睛周邊肌肉、疏通眼球裡層氣血循環、增加組織代 謝等效能,但是由於穴位難找,沒有專人教導,根本是紙上談兵;不論國內外都 有人將氣功應用於視力保健,也都證實可以達到一定的成效;現在新興的吳神父 足部健康法亦提及,眼睛疲勞長期容易造成近視,按摩足部眼睛的反射區,可以 達到降低眼睛疲勞、延緩視力減退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