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名人文化與媒體關係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分成兩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討論「名人文化」與「媒體」間的關 係,爬梳名人文化的生成及轉變,同時界定何謂名人文化。而在第二部分,藉由 對於觀展表演典範、媒體景觀等理論概念的探討,加入科技社群的概念修正,作 為本研究理論觀點的依據。最後,提出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問題。

第一節 名人文化與媒體關係

一、名人與偽事件

(一)新聞與偽事件

新聞媒體充斥在日常生活中,新聞報導成為提供資訊的重要管道,然而新聞 和真實之間一直存在很多的討論。Boorstin(1961)在專書 The Image 中首先提 出「偽事件」(pseudo-event)的概念,他用這個概念分別解釋新聞產製、名人崇 拜、旅遊觀光及影像展示等充斥於當代西方社會的各種現象。Boorstin 認為,偽 事件出現的契機,主要是由於人們對於資訊的過度預期,我們總是希望隨時可以 獲得即時和新鮮的資訊,而這樣的索求遠超過這個世界和社會所可以提供的量,

因此我們開始自己創造出資訊,創造我們的世界。

Boorstin 以為,「影像」、「科技」和「資訊」是偽事件產生的三個主要原因。

人們不斷向世界索求資訊,而科技的進步,造成產製流程上的改變,增加 24 小 時全天候產製新聞的可能,也造成媒體迫切需要足夠的資訊,以填補版面的空缺、

滿足觀眾的需求。影像科技帶來「圖像革命」(graphic revolution),人們有能力 去製造、傳輸、散佈和利用影像資料,意識到「鏡頭」的存在,於是熱衷於在鏡 頭前扮演演員的角色,期待在媒體上的曝光。這三點彼此相互影響,形成必須產 生偽事件的理由,同時也提供偽事件出現的可能。以新聞產製為例,人們對於資 訊的索求、對於生動影像的喜好,使得新聞傾向軟性新聞的生產,偽事件提供了 媒體足夠的故事、提供人物登上新聞的機會,也提供民眾更多的資訊。新聞的產 製因此從新聞蒐集(news gathering),走向做新聞(news making)。

Boorstin 提到,「我們用財富、文字、科技等,創造一個不真實的灌木叢,

它存在我們與真實之間」(Boorstin, 1961: 3),而這個灌木叢就是「偽事件」,我 們的世界存在太多的偽事件,我們太過於習慣這些我們所製造出來的東西,以至 於我們慢慢地將他們視為真實,形成混淆,甚至更傾向接受它。歸納偽事件之所 以更為吸引人的原因,主要包括: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3

1. 偽事件的發生,是非自發性的,而是被規劃出來的,也因此更容易被掌 握。例如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的發生,無法提前掌握,但記者會的舉辦 卻可以。

2. 偽事件形成的目的,是為了使事件本身能夠被快速利用。例如記者會的 安排,通常已經事先擬定新聞稿,涵蓋記者會中人物的行為和發言,加 速新聞產製的流程。

3. 偽事件通常更具有戲劇效果及新聞價值。經過事先的安排和彼此共享的 潛規則,像是話題性人物、衝突性場面都可以被預期。

4. 偽事件通常還會引發其他的偽事件出現,成為新聞資訊的提供者

(Boorstin, 1961: 11-39)。

新聞媒體與偽事件存在相生相輔的關係,偽事件提供新聞產製流程上的便利 性,以及足夠的新聞資訊來源;而媒體報導又滿足偽事件生產者在媒體版面上露 出的需求,同時也回應了觀眾對於資訊的索求。偽事件可以是事物,也可以是人,

記者會提供了新聞的可預期性、滿足新聞產製的流程;而「名人」也是一種因應 而生的偽事件,名人是被媒體挑選出來、塑造而成,他是新聞來源的清楚標的、

新聞追逐的焦點,具有新聞價值,也可以被輕鬆地預期和掌握。

(二)從英雄到名人

英雄與名人是兩個有點相似,卻又完全不同的概念,英雄和名人同時存在 著「盛名」,享有「崇拜」,但是在某個程度上,因為媒體的中介和時空的變換,

彼此之間有所混合和轉變。de Zengotita(2006)曾提出了「英雄末路」這個概念,

他拋出了問題,我們的英雄是誰?「會不會只是拒絕相信真正英雄的位置可以被 純粹的演員佔奪,雖然事實真的就是如此?」(2006: 101)英雄要存在現代這個 社會,必須要成為名人,而 de Zengotita 認為,所謂的名人是一種角色,特定個 人成為名人,即是一種扮演、成為了一位演員,是一種符合現在標準的「偽事件」。 1. 概念的轉變

要區別英雄和名人,必須要釐清四個不同的面向,分別是對於「名聲(fame)

的概念」、「時間的因素」、「個人特質差異」和「媒體關係」。同時,也要注意「科 技」和「消費文化」與上述四個面向間,彼此相互作用所造成了從英雄到名人的 轉變。

Boorstin 提到,名聲(fame)和偉大(greatness)是不一樣的東西,但在以 往他們是兩個相近的概念,除非一個人達到了某種偉大,否則他的名字不可能被 大家所熟知,因此 Boorstin 認為,要成為眾所皆知的人,就必須成為英雄。「英 雄」是一種典型,他背負重大的使命,通常與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盛衰有關,英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4

表示一個人具有超凡的勇氣、堅忍不拔,具優越的素質、在事業上成功,可稱作 是一個「理想典型的綜合體」。在古時候,他通常以戰士的形態出現,是一個傳 奇性的人物,有健壯的體格、堅毅的性格,同時是被上帝選中和喜愛的(Berg, 1998;

Boorstin, 1961)。英雄無法一蹴成名,必須在自我成就中自我創造,必須經過時 間的揀選,透過口語傳播、傳說、神話等,在不同世代中被傳承下來。

不過英雄的面目特徵和個人特質是模糊的,標誌著他們的,是人們理想中的 道德標準與典範。就如同摩西、耶穌、拿破崙和歌德等昔日的英雄,我們很難清 楚去區辨它們的容貌和臉部特徵,「他們實際上不被視為真正的人,是非真實的,

他們是作品、事蹟和神話。……他們是奉他們為偶像的人為發明物,依據的是寥 寥可數的幾則故事和想像。」(de Zengotita, 2006: 107-108)但是他們又必須被塑 造成活生生的人,存在一些軼聞軼事在私底下流傳,不多不少,卻恰好在賦予人 們想像空間的同時,也產生了強烈的親暱和認同感,使英雄不這麼遙不可及。

總體而言,英雄具有名聲,名聲伴隨著他的偉大成就而來,通常需要一段長 時間的篩選,才能被保留下來而流傳。英雄的個人特質和面目是模糊的,通常展 現的是人類理想的典型。此外,英雄可以被以最原始的方式散布,如口傳、神話 或傳說,媒體不是促成英雄的必要條件和背景。

「名人」是英雄存在於現代社會的一種變形,而其中扮演最重要角色的就是

「媒體」、「影像」的運用和「商業」因素。Boorstin 認為,「英雄被他的成就標 誌出來;而名人則是被他的影像或商標標誌。英雄自我創造;而名人被媒體創造 出來。英雄是個偉大的人;而名人是個響亮的名字。」(1961: 61)

Boorstin 提出了一個解釋偽事件的立論基礎,就是「圖像革命」,人們有能 力去製作、保存、散布和運用這些影像(1961: 13),對於傳播,包括報紙、雜誌、

電視和電影等,都帶來相當大的影響。圖像革命帶來的傳播生態轉變,使名聲成 為了一種可被操作的過程,以往英雄的名聲不可能一蹴可及,現在一個人的名字 可以在一夜之間被大家所熟知。Boorstin 指出,透過電視、電影、廣播,以及更 快速印刷、傳布的報紙和雜誌,圖像革命給了我們製造知名度(well-knownness)

的方法。

透過圖像革命,名聲成為可以製造的人為產物,不再需要時間的揀選,因此 創造了 Boorstin 口中一種新型態的「偽事件」呈現,也就是名人。名人一開始不 是指一個人,而是一種狀態,是從一種被大量的提及和討論的狀態,而逐漸定義 為一個有名或被廣為宣傳的人,他是價值中立的人類偽事件,沒有好壞的區別

(1961: 5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5

「我們可以製造『名聲』,我們可以使一個人知名,但是我們不能使他偉大。

我們可以創造一個名人,但是不能創造一個英雄。」(1961: 48)英雄和名人雖然 都有名聲,但是性質上卻完全不同。英雄的名聲,伴隨著他可經得起時間檢驗的 偉大成就而來,英雄是自我創造的;而名人的名聲,是依附著「媒體」而來的,

他們是被創造的,這個名聲不是完全的正面,可能是榮耀成就、也可以是緋聞。

2. 媒體的重要性

「媒體」是促成名人文化重要的因素,媒體造成了英雄的逝去和名人的興起,

「媒體滲透」、「媒體上身」和「媒體消費」是三個主要的概念。de Zengotita(2006)

直言英雄已經真空,主要的原因即是「媒體的滲透」,當媒體大量的揭露、報導,

會使得英雄的神祕感破滅,使得英雄偉大、非人而近乎半神的形象,隨著越來越 多的揭露而變得平凡。當英雄變得太過真實,就失去了想像的空間,沒有神話流 傳的餘地。

再者,de Zengotita 提出「媒體上身」的概念。de Zengotita(2006)認為,

人們意識到媒體鏡頭的存在,因此無論有意識或無意識中,都會進行表演,揣想 無所不在的鏡頭,以及自己成為鏡頭中的主角。他認為真正的英雄要能在現代社 會中存活,就必須變成名人、明星,也就是說他們要懂得在媒體和鏡頭前表演。

但是論表演,英雄又比不上真正的明星,因為明星本身就是演員,因此在現代社 會中,真正的英雄就被運動明星和演藝明星等給取代了。

最後,是「媒體消費」。德國哲學家 Habermas 指出,當新聞和娛樂的界線逐 漸模糊時,人們傾向喜歡「娛樂新聞」和其具備的立即報償,例如貪污、意外災 難、運動、娛樂等,所謂的「軟性新聞」。而公共議題、社會問題、政治議題等

「遲延報償的新聞」、「硬性新聞」,則逐漸被這種充滿娛樂效果和人情趣味的新

「遲延報償的新聞」、「硬性新聞」,則逐漸被這種充滿娛樂效果和人情趣味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