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資料分析

第一節 對於 Facebook 的重新詮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35

第四章 資料分析

第一節 對於 Facebook 的重新詮釋

在理想的狀態下,Facebook 歷時性的時間軸頁面設計,似自傳性呈現出使 用者的生活經歷;朋友名單,反映使用者的社交圈;而「留言」、「讚」、「轉貼」、

「成立活動」等,就等同於現實生活中的交談附和、興趣展現、轉述和聚會活動 等。發表在動態時報上的各種訊息,是朋友彼此溝通和瞭解方式,也是一種自我 社交圈在線上的展現。然而使用者對於 Facebook 的使用和認知,會依據實際使 用情形,賦予其不同的意義。

一、 對於「線上身份」的認定

(一)朋友社交與隱私

Facebook 的「朋友」列表,需要透過彼此的相互確認,才會形成連結,然 而在現實生活中「朋友」的種類有很多,Facebook 也區別了點頭之交、朋友的 朋友、朋友、摯友和家人等關係,使用者可以針對各自的訊息,設定開放的權限。

然而「朋友」這個概念仍然沒有辦法被完全的區隔和劃分,因此會形成使用者對 於 Facebook 的使用、「朋友」的認定,和其線上行為及隱私產生顧慮。

受訪者 A 就提到:「臉書上的『朋友』,我覺得很不合理,為什麼他們是『朋 友』,不是『認識的人』」,「我認為不應該叫朋友,應該要叫名單之類的」。大部 分的受訪者都提及,只有「認識」的人,才會願意互加為好友,但於認識的認定,

又有程度上的不同。有些人堅持著「熟識」朋友的認定,但大部分的受訪者,在 接受 Facebook 朋友中,都傾向採取較為寬鬆的朋友認定。許多人接受僅有「一 面之緣」的朋友,或者依據「共同好友」數的多寡來決定要不要接受好友邀請。

受訪者 I 即表示:「雖然我的臉書好友有很多,但通常是認識的才會加,我 不太會加不太認識的人,或者只認識一兩次的人。」這是對於朋友較狹義的定義,

與實際交往的親近程度有關。但大部分的受訪者,對於 Facebook 上的朋友,都 會表示「我知道他是誰」,受訪者 J 和 L 在 Facebook 上都擁有上千位朋友數,J 提到,有些朋友並不熟識,但是看到「有很多共同好友就會加」;而 L 也提到「有 一些可能是互相知道是誰,可是完全不熟,只有打過照面那種」,透過朋友引介,

也會願意互相加為好友。此外,受訪者 H 表示:

有些人他加臉書的好友,他們範圍就限縮得很小,就真的就是好朋 友,十幾個、幾十個,那我也不是呀!我的好友裡面,五百多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36

有很多都是我不認識的人加我。這麼多可能不是你的朋友,或者是 說,跟你只有一面之緣,或者是只有跟你聊過天的同業。(受訪者 H)

受訪者 A 更指出:「我覺得臉書上面有很多其他的人,就可能是不得不加的 人」,這些不得不加的人、一面之緣的人,可能在現實生活中都不能稱上「朋友」, 但是在 Facebook 的環境中,卻被放進了朋友名單中,共享個人分享的訊息,傾 向放寬「朋友」這個詞彙的涵蓋意涵。

對於這樣的放寬,讓許多受訪者都提到「隱私」的問題。雖然 Facebook 有 隱私的設定,可以調整訊息公開的程度,但是所有的受訪者都認為 Facebook 是 一個「公開」的平台,再加上上述對於「朋友」認定的放寬,讓許多不熟識的人 得以共享資訊,使得受訪者會有意識的選擇訊息的分享,同時影響相關的 Facebook 使用行為。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在 Facebook 上關注名人的行為,但是許多受訪者都提到,

自己的關注行為,包括選擇按讚、追蹤與否,選擇哪一些名人進行追縱,以及願 不願意主動地在名人的 Facebook 上留言等,都會有意識的注意到「觀者」,也就 是 Facebook 上朋友的存在和其看法。

受訪者 A 就表示:「如果是給親朋好友知道我按了什麼(讚),我覺得都沒 差,所以我覺得比較謹慎,有沒有按的那個態度,是取決於那些不熟識的人」。 受訪者 C 同時用 Facebook 和 Twitter 追蹤歐洲的足球明星,但是對於在名人社群 網站上「回覆留言」這件事,就明確地提出不願意在 Facebook 平台上留言的原 因,是因為在意朋友的看法。

因為我怕我朋友看到,覺得這個人很假。因為在台灣喜歡足球的人 很少,而且男生都會覺得喜歡足球……就是帥,沒錯!我就是因為 帥,但其他人可能會覺得很假,幹嘛要一直大肆的談論你喜歡什麼 球員,我就不想要讓我的朋友看到,所以我的 Twitter,都沒有加 朋友,我就只有單向的追蹤我喜歡的外國球員。(受訪者 C)

另外,受訪者 L 除了追蹤名人之外,自己也擁有將近六百多個追蹤者,「我 不喜歡不認識的人加我,但是還是會有很多不認識的人加,我後來就乾脆把它設 成可以追蹤,我可以不用接受他的好友邀請,但是他可以看到我的部分訊息」, 而這些公開的部分訊息,則是一些不牽扯到男朋友和家人的照片,「只要不要牽 扯到隱私的,我就會公開,只要有牽扯到隱私的,我就不會(公開)」。而 L 也 表示,就算平常朋友可以看得到的訊息,也不會發表一些抒發心情的文章,「我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37

覺得心情是一個比較私密的事情」,因此只會選擇和一二好友私下分享,不會想 在 Facebook 上公開。

從上述的討論可以發現,儘管 Facebook 有其原本的設定,但是對於這類社 群平台的使用意義,仍然要視整體的使用情境來看。在 Facebook 上,使用者傾 向放大「朋友」的涵蓋範圍,將不熟識的人也納入朋友名單中。同時,大部分的 人都認為,Facebook 是個公共的平台,儘管隱私的設定做得再完整,都沒有辦 法阻絕私密資訊被看到的可能。綜合上面兩個原因,當受訪者使用 Facebook 關 注「名人」時,會意識到 Facebook 上這些朋友的存在,會在意這些「觀看者」

的身份和看法,也會因此影響到受訪者按「讚」追蹤、「留言」等行為的意願。

(二)Facebook 與身份認定

Facebook 營造了一種社交脈絡,因此與 Facebook 使用者的互動,應該等同 於與現實個人互動。但是在訪談的過程中可以發現,使用者對於 Facebook 這個 平台所代表的意涵有各自的詮釋,而不論對於自我和名人的線上身份認定,都有 不同的看法。

1. Facebook 平台的多義性

綜合來看,Facebook 扮演兩種主要的功能,其一是「資訊來源」的管道,

其二是「社交休閒」的平台。這兩者沒有辦法全然地切割,所謂的「資訊來源」

包括了解朋友們近況消息、關注頁面的更新訊息等;「社交休閒」則主要在與朋 友聯繫互動。

受訪者 B 即表示:「臉書對我來說就是個接收資訊的地方,和朋友社交」,

而受訪者 A 則提出,在她的 Facebook 頁面中選擇不追蹤「政治名人」的原因:

「因為我覺得臉書,不適合這麼嚴肅的東西… 我不會想讓大家看到,另一方面 也是因為我不會想要的臉書上看到他們每天想講的話」。K 也提出:「我覺得政治 人物的頁面比較無聊,就不會想要去,而且我覺得用 FB 是一個很、很輕鬆的事 情,不會想要去看一些人家談論政治,或者是政見的東西」。接收資訊來源,可 以包括朋友的動態,也可以包括一些名人的近況,但是使用者不見然接受全面的 訊息,對於像「政治」這類敏感的議題,會選擇性的不呈現在自己的 Facebook 頁面上。

許多受訪者都提到,不想在 Facebook 上談論「嚴肅」的事情,包括自己遇 到的難題和挫折,或者使用 Facebook 觀看與政治相關的訊息,認為 Facebook 應 該是一個「輕鬆」的平台。在受訪者的詮釋中,Facebook 不是預設的現實自我 的全部,而是傾向成為一種資訊獲取的工具,是一種休閒、娛樂和社交線上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38

2. 自我身份的認定

Facebook 的線上身份,能不能完全的代表現實中的自我,在受訪者中,僅 有 2 個人認為可以,大部分的人都指出,Facebook 僅能代表「部分」的自我,

甚至「不能」代表自我。不熟識的人如果要透過 Facebook 認識他們,僅能描繪 出一些概略的輪廓,例如喜好、外形等,而無法真的了解全部。

我的臉書就是我呀!有時候我心情不好我也會 po 呀!也會 po 歌!

我喜歡的東西,我就會 po 在上面,不喜歡的東西不會 po 啦!基本 上我的臉書,就算我吧!我沒有特別隱藏什麼。(受訪者 M)

因為只有這一個(帳號),那是我自己的認知,我覺得那就是我的 樣子,因為我上面,我沒有封鎖其他東西,除了個人資料,比較醜 的照片也在上面,我也沒有刪過,醜的都在上面,那我覺得只要是 朋友就可看得到,所以那基本上,就是我平常一般的樣子。(受訪 者 G)

對於 G 和 M 來說,Facebook 上沒有任何挑選的呈現,是他們認為 Facebook 可 以代表自己的原因。

但對於其他大部分的受訪者來說,「挑選」是 Facebook 經營的一部分。受訪 者 I 就表示:「我不會講很嚴肅的事情在上面… 就真的我不想讓別人知道的事情,

我就不會在上面講,可是如果是在 FB 上面講的話,就一定是我想讓大家都知道」。 I 同時使用 Google+和 Facebook 兩種社群平台,她認為相較起來,前者的隱私設 的比較好,因此在訊息的挑選上,如果是選擇在 Facebook 上分享的,多半是她 想要讓很多人知道的事,如果不想讓別人知道的事,就會選擇在 Google+裡面分 享。

而受訪者 K 則表示,她認為 Facebook 無法代表自己,「因為我很多事情不 會寫在臉書上。因為你朋友越加越多,有時候,有一天你會發現,奇怪,這個人 是誰?你可能會這樣!你就會覺得,臉書上可能太多並不是跟你多好,或者多熟 的,所以有時候一些事情也不會都想 po 在臉書。」這與上述關於朋友認定放寬 的討論也相關。K 指出,自己不常在 Facebook 上發表對某些事情的意見,因為 自己有「挑選」過,會選擇發佈一些好笑的事情、情緒化的敘述,「一方面可能 既定印象是這樣,給大家舒壓,自己也覺得很好笑」,K 選擇凸顯個性中給人「好

而受訪者 K 則表示,她認為 Facebook 無法代表自己,「因為我很多事情不 會寫在臉書上。因為你朋友越加越多,有時候,有一天你會發現,奇怪,這個人 是誰?你可能會這樣!你就會覺得,臉書上可能太多並不是跟你多好,或者多熟 的,所以有時候一些事情也不會都想 po 在臉書。」這與上述關於朋友認定放寬 的討論也相關。K 指出,自己不常在 Facebook 上發表對某些事情的意見,因為 自己有「挑選」過,會選擇發佈一些好笑的事情、情緒化的敘述,「一方面可能 既定印象是這樣,給大家舒壓,自己也覺得很好笑」,K 選擇凸顯個性中給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