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

第一節 研究發現與討論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78

第五章 結論

第一節 研究發現與討論

本篇研究主要假設,以媒體主導的名人文化,在社群網站的進入後,會對整 個文化現象產生攪動,並且借用觀展表演典範,討論社群網站的進入,對媒體景 觀的典範預設背景,帶來什麼樣的改變。

文化現象是一種持續變動的過程,研究發現主要有三個面向,其一,Facebook 平台進入名人文化,使用者透過各自的使用經驗和使用脈絡,重新詮釋了原本科 技賦予的介面涵義,賦予 Facebook 新的使用意義。其二,Facebook 的進入,動 搖了觀展表演典範預設下媒體景觀環境中的權力關係,在名人文化中,名人與粉 絲的權力被加重,相對削弱媒體的影響力。最後,名人文化中的「名人」,除了 是一個生物體、一種觀展表演的楷模,透過 Facebook 的傳播和溝通形式,也逐 漸成為一種使用者共享的溝通符碼和語言。

而在理論面向,Goffman 的前後台理論概念,預設整個社會、日常生活是一 個大舞台;而觀展表演典範,則延伸「表演」的概念,認為這是一種在「媒體景 觀」下所產生的現象。所有的人、事、物,都在為無所不在的鏡頭和預設的觀眾 進行觀視和自我展演。然而本研究欲補強,在社群網站進入生活和文化後,舞台 的概念無所不在,Facebook 成為觀展表演的新舞台。

一、 研究發現

(一)從使用經驗衍生出的 Facebook 文化

在預設的 Facebook 使用中,一個帳號是一個線下真實個體的線上化身,從 名稱、個人資料、照片、社交圈,到興趣、偏好,都應如實反映真實個體,而 Facebook 上的發文、互動,是真實社交的線上對應。在這樣的預設下,名人動 態匯入使用者的 Facebook 頁面,理應等同於名人進入了使用者的社交圈。

然而研究結果發現,在 Facebook 上,使用者傾向放寬對於「社交圈」的意 涵,擴大對於「朋友」的定義,願意將一面之緣,甚至朋友的朋友,都納入線上

「社交圈」的範疇。但對於使用者來說,線上的「朋友」不等同於實際生活中的

「朋友」,少了現實生活中實際互動、交往接觸,名人依舊是名人,不會成為社 交圈的一部分,Facebook 僅是一個在日常生活脈絡中,方便匯整名人和朋友資 訊的工具。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79

雖然 Facebook 的設定,排除了一個人同時擁有多個截然不同線上身份的可 能,但是研究發現 Facebook 無法完全等同於現實身份。Facebook 被使用者視為 一個「輕鬆地」、「愉快地」、「公共的」場域,因此屬於個人生活中「嚴肅的」, 如政治立場、負面情緒;「私密的」,如心情分享、家人愛人等;以及具「爭議性」

的,如特殊喜好等,都會被摒除在 Facebook 的使用情境外。

Facebook 成了使用者的「個人門面」,然而不再停留在個人的衣物、造型這 種單一的認知上,轉而希望以更為「立體」的方式,凸顯使用者的獨特性。無論 在名人的頁面,或者是使用者自己的頁面,Facebook 都是一種「挑選」過的線 上身份,是使用者自我檢視,在揣測預設觀者的眼光中,產生出的個人門面打理 行為。而「名人」崇拜,是一種凸顯內在興趣與品味的方式。

在 Facebook 上名人頁面的呈現,會隨著不同的經營方式、發文性質,還有 名人的形象,引發出不同的關注行為、動機,以及對於名人身份的認定。總的來 說,Facebook 僅能代表「部分」的名人,就如同線上「部分」的使用者自身,

然而這樣的部分,是粉絲在大眾媒體中渴求的名人私領域生活,是一種存在於神 祕薄紗後對於「真實」的營造。

按「讚」追蹤名人,跳脫了字面上「認同」、「喜歡」的意涵,成為一種使用 者處理資訊的方式,甚至成為「凸顯品味」的表示,變成了使用者個人門面的一 部分。選擇要不要按「讚」,包括對於整體使用脈絡中「公共」、「隱私」、「社交 圈擴大」的考量,也考量不同頁面的資訊量多寡、預設觀者對於頁面的「觀感」

好壞。

(二)名人文化內權力關係的重新分配

名人文化是由大眾媒體而生的「偽事件」,而 Facebook 的出現,是一種名人 和粉絲重新握有權利的機會,是一種偽事件產製過程的洗牌。

透過 Facebook,名人握有主導權,Facebook 成為名人的「個人媒體」。Facebook 上的名人私語,成為名人有意識對外散布的「新聞稿」,是一種對於名人動態的 預告、對於粉絲渴求訊息的回應,以及對於大眾媒體新聞產製的引導和議題操作。

此外,也是一種對於絕對媒體權力的平衡,遇到不符合名人預期的新聞報導,名 人可以透過 Facebook 這個「個人媒體」,直接的訴諸粉絲和大眾,為自己發聲、

平反。

在 Facebook 的使用脈絡中,名人握有主導權,主導名人文化在 Facebook 上 的運作,甚至引導粉絲「互動」,Facebook 是一個可以形成互動的平台,然而除 了極少數的狀況,名人與「粉絲」間的「狹義的互動」,一來一往的回文、對話,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80

並不會產生。不同的名人頁面操作,會有不同互動的可能,如喜歡與粉絲討論公 眾議題的名人,意見交換的互動就會產生;而純粹單向的發佈訊息者,則設法營 造出有互動的可能,讓粉絲有所期待。

在大眾媒體下的名人文化,粉絲沒有管道可以發聲,而在 Facebook 的脈絡 中,大部分的情況下,粉絲在「形式上」與名人建立了「互動」,透過與一般朋 友間共有的按「讚」、「留言」、「tag」的功能,讓粉絲產生互動的想像。粉絲接 收名人的訊息,轉而有所回應,甚至在回應的過程中,成為了其他粉絲在觀看頁 面時的文本。

對於媒體來說,名人 Facebook 頁面的出現,產生了新聞產製上的便利性,

以往可能受到時間、地域限制的資訊,現在可以藉由社群網站獲得補強。而大眾 媒體也不再是絕對,必須開始與名人的「個人媒體」,爭奪粉絲的信任與支持。

名人透過 Facebook 的形象營造,可以扭轉以往大眾媒體上,在急就章情況 下,被強加上的單一印象,例如大眾媒體上的丑角人物卻有思想的深度,得到扭 轉、補強形象不足的機會。然而,過多的權力與暴露,也可能帶來危機,名人對 於個人媒體的使用失當,可能連帶的破壞辛苦在大眾媒體上建立的形象。不適當 地暴露,會引起粉絲對於名人的反感,其殺傷力更勝於大眾媒體。單從大眾媒體 認識名人,粉絲可能會質疑媒體的做假和炒作,而直接給與名人說話的機會後,

如果產生形象扣分的情形,將會對名人的形象帶來不可逆的極大傷害。

(三)名人頁面形象成為溝通的語言符碼

Facebook 同時提供了粉絲與名人觀視與表演的舞台,這種「觀視」存在粉 絲對於名人,也存在粉絲對於粉絲間;而「表演」的舞台,不再僅屬於名人特有,

粉絲、大眾與名人站在同一個基準點上,大家都擁有同樣條件的舞台。

Facebook 提供粉絲夢寐以求的表現舞台,可以自己妝點門面、表現自己,

而名人的身份特性,就是擅長「表演」,因此成為粉絲、使用者自我表演一個「學 習」、「投射」的對象。截取名人身上「美好的」、「欣賞的」、「理想的」,對自身 有所啓發,以及渴望擁有的特質,將名人身上的特色,投射、對應到自己及身旁 的人身上,並學習怎麼在 Facebook 舞台上表現自己。

Facebook 除了是名人的舞台,也是粉絲的舞台,粉絲與粉絲間的觀視,會 同時產生「認同」和「衝突」。所謂的「認同」,產生於觀視者本身對於 Facebook 平台使用不確定性的遲疑,透過其他粉絲的行為,得到一種不確定性的舒展,自 己不敢做的行為,從其它已經做的粉絲中獲得滿足、尋求共鳴。而「衝突」的發 生,則來自於不同粉絲對於自我身份的認知,使用者透過觀視其他粉絲的行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81

達到一種自我警惕,以避免出現令人反感、盲目粉絲形象的作用。

因為在 Facebook 上的曝光,名人更為立體的呈現在粉絲的心中,名人轉化 為一個個符碼,例如,張懸與「關注社會議題」、「具思辨能力」的連結、足球員 與「更高運動品味」連結、陳意涵與「有想法的女孩」的連結、陳建州與「社會 關懷」的連結等,這樣的連結,形成使用者間的溝通默契。名人藉由 Facebook 這個舞台、個人媒體,賦予自己一個新的身份定位,而使用者在觀視同時,尋找 自己的定位,學習如何表演、運用舞台的方法。

二、理論對話

本研究借用觀展表演典範的理論概念,發現在新元素進入名人文化脈絡後,

會對其產生的一些改變加以討論。包括「擴散閱聽人」所謂生產與消費界線模糊 的延伸;以及從存在於「媒體景觀」下,觀展發生於無形舞台的概念,延伸到新 科技帶來的 Facebook 這樣有形的「新舞台」所產生的意義。

(一)界線模糊的無所不在

觀展表演典範,提出了「擴散閱聽人」的概念,指出「界線模糊」的特色,

媒體與日常生活不再可以截然二分,閱聽人既是觀眾也是表演者。在名人文化中,

名人是表演者,粉絲是觀視名人的觀眾,而觀視行為的目的在於轉化材料,為粉 絲自己的表演做準備;而其他的人,在粉絲表演的同時,也都成為了粉絲心中預 設的觀眾。

粉絲的表演,在 Goffman 前後台理論的概念中,屬於前台,是一種人前、公 共生活的呈現;而在觀展表演典範中則認為,因為粉絲預設「無所不在的鏡頭」, 因此表演在日常生活中無所不在。然而,無論是前後台還是觀展表演,公共和私 人領域依稀可以區分,在觀展表演典範中,粉絲的表演,是因為預設他人對於自 我行為、外在形象等,有所預期與反應,所以也算是一種公共的展演。

而 Facebook 進入之後,Facebook 假「私人」的名目,預設個體在有意識到

「隱私」受到保護下,會更願意透露自己的全部,包括「公共的」與「私下的」,

「隱私」受到保護下,會更願意透露自己的全部,包括「公共的」與「私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