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從媒體中介到社群中介──名人和粉絲透過社群網站的觀展和想像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從媒體中介到社群中介──名人和粉絲透過社群網站的觀展和想像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9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吳筱玫 博士. 政 治 大. 立 從媒體中介到社群中介. ‧ 國. 學. ——名人和粉絲透過社群網站的觀展和想像. ‧. Exploring the Dynamics of Mediated Celebrity Culture: The. Nat. io. sit. y. Imagination of Spectacle and Performance between Fandom. n. al. er. and Celebrities through Facebook. Ch. engchi. i n U. v. 研究生:謝靜雯 中華民國一百零二年七月.

(2) 謝誌 這是整本論文構想最久的一頁,花了兩年才寫成。我很幸運,但也非一帆風 順,一路碰撞哀號,因為給了自己一個很大的夢想,所以成就渺小的我,一步步 被推著,也走到了這一步。 「誤打誤撞」或許是一路走來最貼切的形容,如果不是 2012 年林書豪暴紅, 伴隨著風行的 Facebook 使用,我不會在柯裕棻老師的大眾文化課堂上抓到這個 題目;如果不是誤解了論文申報的截止日,我恐怕沒有勇氣拿著醜陋的論文提案 雛形,硬著頭皮請筱玫老師收我。 謝謝筱玫老師,在指導我論文的過程中,給了我很多的指引和自信。在我雜 亂無章、東拼西湊、思緒撞牆,找不到論文深耕的方向和應該有的偉大時,拉了 我一把,每兩個星期的開會,雖然時間很短,但聽著你對我說, 「沒什麼問題」、 「繼續往下寫」 ,就像一種心理諮商,即使看不到盡頭,也知道自己走在軌道上。.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謝謝我的口委江淑琳老師,給了我很多具體的建議和鼓勵。謝謝我的老闆兼 口試委員國峰老師,從碩一開始就一直督促我兩年畢業,同時跟我說,碩士階段 的論文,不要求對這個學術界有什麼無比偉大的貢獻和改變,只需要解決的自己 現階段的一個疑問與問題即可。我的論文不偉大卻很偉大,至少它帶領我看到一 些問題表象深處的可能,也讓我可以和老師的計畫案一起畢業。. er. io. sit. y. Nat. al. n. 謝謝新聞所的各位。我的兩個好姐妹,雅茜和涵文,因為與你們彼此督促, 讓寫論文這條孤單的路,形成了一幅各自埋頭各自電腦中,卻哀嘆聲不斷交融於 同一時空中,既疏離卻親密的陪伴。謝謝總聽我抱怨東抱怨西,瘋言瘋語說我論 文可以如期寫出都是他的功勞,隱身在電話另一端的神祕人物老頭。還有會不定 期傳來無數自拍照的鬼鬼,你總是能帶給身邊的人歡笑;謝謝楷恩與 rufous,論 文的字裡行間都是熟悉的冰滴歐蕾加糖;還有婉婷三不五時在 Facebook 傳來的 問候與安慰、薰薰和小男友的翻白眼絕活與甜蜜身影、煉煉一年一次令人驚喜的 異國手作明信片、寵物總是傳來讓人羨慕的甜點訊息、和一打開 409 的門會不自 覺尋找的菜頭的身影⋯⋯。兩年很短,但是有你們,一路上填滿了很多的歡笑。. Ch. engchi. i n U. v. 謝謝成就我豐碩訪談結果的所有受訪者,也謝謝政大新聞所。不斷試問這兩 年帶來了什麼、豐富了什麼,在這裡修過的每一堂課、遇見的每一個人,都涵養 了我之所以為我的一部分,也必定會在我的生命中留下些什麼,就像這本論文。 謝靜雯,2013 年 07 月 13 日.

(3) 摘要 本篇論文主要探討,社群網站如 Facebook 的加入,對於現存的「名人文化」 所產生的影響和改變。借用觀展表演典範的概念,試圖描繪媒體、名人、粉絲崇 拜三者間,從媒體景觀到媒介上身的轉變。 研究先以參與觀察的方式,直接面對社群網站的文本進行資料搜集,針對熱 門名人社群專頁進行觀察歸納,以作為深度訪談的依據,並與受訪者的經驗觀察 相互對照。再透過深度訪談,了解使用者對於此一文化現象的觀察、看法,以及 實際參與的情形。 研究發現,在大眾媒體背景下應運而生的「名人文化」 ,在 Facebook 加入後, 確實對名人文化產生攪動和改變,預示著在「名人文化」中,由絕對的大眾媒體 走向個人媒體的趨勢。.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研究發現新科技平台進入「名人文化」後,主要帶來四個層面的影響:第一, Facebook 此一元素進入名人文化後,使用者會透過自身的使用經驗與需求,重 新詮釋 Facebook 所扮演的角色。第二,Facebook 進入名人文化後,相對削弱原 本得以決定名人形象、面目,掌握訊息內容的大眾媒體權力,形成一種權力關係 的重組。名人扮演主導的地位,得以為自己發聲、平反、形塑自己的新形象,引 導使用者的關注行為。第三,Facebook 造成名人形象與資訊更為完整,成為觀 視與展演的重要資源,而名人頁面形象,也成為粉絲溝通的共享語言符碼和默契。. sit. y. Nat. n. al. er. io. 第四,與在媒體景觀下提出的觀展表演典範進行對話,延伸「界線模糊」的特質, Facebook 的進入,是一種有目的性的混淆「公共」與「私人」領域訊息的手段, 以達到表演的效果,使 Facebook 成為了名人與粉絲共享的「表演新舞台」。. Ch. engchi. i n U. 關鍵字:名人文化、觀展表演、社群網站、偽事件. i. v.

(4) 目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社群網站的興起...................................................................................2 一、從 SixDegree 到 Facebook ...................................................................3 二、Facebook 功能簡介 ..............................................................................4 第三節 問題意識與研究目的.........................................................................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12 第一節 名人文化與媒體關係.........................................................................12 一、名人與偽事件.....................................................................................12 二、名人文化的形成.................................................................................16 第二節 觀展表演與自我建構.........................................................................21.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一、觀展表演典範.....................................................................................21 二、從媒體到社群的修正:觀展表演的新舞台.....................................25 第三節 研究問題.............................................................................................28. sit. y. Nat. 第三章 研究方法.....................................................................................................30 第一節 資料蒐集與參與觀察.........................................................................30 第二節 深度訪談.............................................................................................31. n. al. er. io. 一、訪談對象.............................................................................................31 二、訪談綱要設計.....................................................................................33. Ch. engchi. i n U. v. 第四章 資料分析.....................................................................................................35 第一節 對於 Facebook 的重新詮釋 ...............................................................35 一、對於「線上身份」的認定.................................................................35 二、與名人關係的線上轉化.....................................................................42 第二節 名人主導的 Facebook 文化 ...............................................................47 一、「偽事件」的挪移...............................................................................47 二、名人與粉絲的「互動」.....................................................................53 三、弄巧成拙的暴露.................................................................................57 第三節 Facebook 作為一觀視場域 ................................................................58 一、對於名人的觀視與投射.....................................................................59 二、粉絲間的觀視與衝突.........................................................................65 第四節 Facebook 成為一展演舞台 ................................................................69 一、私器公用的名人頁面.........................................................................69 ii.

(5) 二、精挑細選的線上自我.........................................................................72 三、擁有舞台的成名渴望.........................................................................74 第五節 小結:觀展表演典範在受訪者身上的圖像.....................................75 第五章 結論.............................................................................................................78 第一節 研究發現與討論.................................................................................78 一、研究發現.............................................................................................78 二、理論對話.............................................................................................81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建議.........................................................................82 一、研究限制.............................................................................................82 二、未來研究建議.....................................................................................83 參考文獻.....................................................................................................................85.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ii. i n U. v.

(6) 圖目錄 圖 1-1 圖 1-2 圖 1-3 圖 1-4 圖 1-5 圖 4-1 圖 4-2 圖 4-3 圖 4-4. 臉書個人頁面 ................................................................................................5 使用「追蹤」功能 ........................................................................................7 透過按「讚」追蹤 ........................................................................................7 林書豪分享私人搞怪照片 ............................................................................8 林書豪分享個人心情 ....................................................................................9 隋棠專頁偽事件操作案例 ..........................................................................49 隋棠專頁,以 Facebook 取代新聞稿案例 .................................................50 五月天專頁,粉絲互動案例 ......................................................................51 五月天阿信專頁,偽事件操作案例 ..........................................................51. 圖 4-5 圖 4-6. 隋棠專頁,新聞平反案例 ..........................................................................53 五月天阿信專頁,互動產生案例 ..............................................................56.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v. i n U. v.

(7) 表目錄. 立. 政 治 大. 學 ‧. io. sit. y. Nat. n. al. er. 表 3-2. 熱門專頁粉絲數量統計 ..............................................................................30 受訪者資料表 ..............................................................................................32. ‧ 國. 表 3-1. Ch. engchi. v. i n U. v.

(8)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一直以來,不論在政治、影劇或體育領域的「名人」(celebrity)、「明星」, 都是媒體及大眾注目和追逐的焦點。例如 2012 年 02 月初,發生日台混血女藝人 川島茉樹代與友人毆打計程車司機事件,引發一片譁然,電視台、報紙媒體不間 斷的追蹤,從《蘋果日報》資料庫中統計,在事發後 10 天內的報導,包括報紙、 即時新聞、動新聞就多達 170 多則,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也因此呼籲媒 體自律,停止這樣氾濫的報導型態。緊接著同年 2 月中,美籍華裔籃球員林書豪 在 NBA 嶄露頭角,又引發台灣的媒體瘋狂的報導和追逐,大至林書豪在每場比 賽中的表現,小至對於林書豪個人生活和性格的揭露與報導,顯見名人文化和明 星崇拜現象極為普遍,名人與明星是新聞版面上重要的題材、媒體寵兒,也是朋 友社交時的主要話題之一。.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Boorstin(1961)分析英雄崇拜與名人崇拜的差異,他認為: 「英雄被他的成 就所標誌,而名人被他的形象和商標所標誌。英雄創造了自己,而名人被媒體創 造。英雄是一個大人物,而名人是個響亮的名字。」 (1961: 61)Boorstin 點出「媒 體」在名人和明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如果沒有媒體,我們僅能藉由口傳和記憶 認得幾個英雄,透過媒體,將英雄轉化為名人模式,使得英雄與我們之間變得更 為親密,就像朋友一樣,最終將英雄轉化為名人,一個響亮的名字。. er. io. sit. y. Nat. al. n. 名人和明星與閱聽眾存在距離感,名人所處的生活圈,充斥著我們日常無法 觸及到的人、事、物,要能接近名人,除了透過親臨演唱會,或者現場觀賽外, 通常都必須透過「媒體」中介,名人才能被大家所熟悉。然而,我們從媒體所接 觸到的明星,也僅是媒體塑造出來一個對於「明星形象的想像個體」而已。以林 書豪為例,2012 年林書豪在美國 NBA 球場上表現傑出,再加上他的父母來自台 灣,因此開始受到台灣媒體和球迷大量的關注。然而林書豪在美國土生土長,在 美國受教育、受訓練,甚至也是在美國的職業籃球場上有傑出的表現,看似與台 灣沒有交集,但透過「媒體」的報導,林書豪一夕之間成為台灣家喻戶曉的名人。 媒體突顯其「高材生」、「華人在 NBA 打球」、「謙虛忠誠」等形象,使得大多數. Ch. engchi. i n U. v. 人雖不認識林書豪,但談起林書豪,從形象到個性都十分鮮明,他似乎就像我們 熟識的好友般,與我們建立起緊密的關係,進入了我們日常生活的敘事話語中。 近年來,由於「社群網站」 (social network sites, SNS)如 Facebook(中譯為 「臉書」)的出現,這種對於名人、明星的崇拜關係,有了一些的變化。許多「政 治人物」如馬英九、蔡英文、 「影劇藝人」如五月天、 「運動明星」如林書豪等, 1.

(9) 紛紛成立個人的 Facebook 專頁,如此可見社群網站的影響力。網路社群網站加 入了名人文化、明星崇拜的一環,將使得整個媒介環境、名人文化的運作、粉絲 崇拜都有所不同。 社群網站的出現,對於透過媒體中介名人和粉絲兩端的關係帶來轉變,在社 群網站出現之前,從上述林書豪的例子可以看見,「媒體」決定了「誰」成為名 人,決定這個人怎麼被認識和呈現,也決定了閱聽眾可以得到多少消息。然而社 群網站出現後,提供了一個新的平台,媒體不再處於絕對中介的角色,如藝人五 月天,透過 Facebook 的經營,除了發佈表演相關訊息外,也分享日常生活的瑣 事,粉絲更直接透過 Facebook 與名人互動。如 2013 年 3 月網友在五月天阿信的 Facebook 上貼文,表示如果阿信願意祝他的同學生日快樂,他的同學願意穿內 褲跑操場,事後東森新聞台也將事件做成新聞「阿信祝生日快樂 高中生穿內褲 跑操場」1。名人可以決定如何呈現自己,粉絲也可以跳過媒體直接從名人的社 群網站獲得資訊,甚至產生互動,媒體不再握有絕對的權力,有的時候甚至淪為 名人社群資訊的傳聲筒。社群網站對名人文化帶來的影響,值得進一步的探討。. 政 治 大. 學. ‧ 國. 立. 第二節 社群網站的興起. ‧. 從 1990 年代末期開始,社群網站如雨後春筍般相繼推出,有些網站的目的. sit. y. Nat. 在維繫固有的社會人際網絡,有一些則是以幫助陌生人彼此相互連結、認識為目 的。學者 boyd 和 Ellsion(2007)曾為社群網站(SNS)下定義,他們認為所謂 的社群網站是一種以網路為基礎的服務提供,使個人得以(1)在一個有界線的. n. al. er. io. 系統空間中,建構一個公共或半公開的個人檔案(profile)。例如建立自我的資 料分享等,但是這些資料分享是有權限的開放,只有某些特定的人可以獲得。同 時,可以(2)創造一個與其他人共同分享和相互連結的使用者名單(list),以 Facebook 為例就是「朋友列表」的功能。經由確認朋友關係,彼此形成連結,分 享檔案資訊。最後, (3)可以瀏覽或連繫系統中名單上的其他使用者,也就是可 以看到朋友名單中,其他與朋友互為好友的人,延伸建立關係的範圍。. Ch. engchi. i n U. v. boyd 和 Ellison 同時指出,他們選擇使用「Social Network Site」而非「Social Networking Site」的原因,主要是「Networking」強調一個「關係的開始」 ,通常 用於「陌生人」之間。而他們認為,像 Friendster、Facebook 這樣的社群網站, 其最大的特色和目的,就是讓使用者去重建現存的社交人際網絡。人們藉由社群 網路,不是去廣泛的認識陌生人,「更多的時候是在連結或強化已熟識朋友之間 的關係」 (boyd & Ellison, 2007: 211),是一種將原有現實生活的社交網絡延伸至 線上網路的情形。. 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jvOmHaWlTc。 2.

(10) 一、從 SixDegree 到 Facebook 最早的社群網站為 1997 年創立的 SixDegree,包含個人檔案建立、朋友名單、 瀏覽等功能,標榜一種與朋友聯繫,扮演傳遞訊息的工具,是第一個結合個人檔 案(profile)和朋友列表(friends list)特色的網站。2002 年 Friendster 興起,是 一個以「約會」為目的的網站,設計的基礎是幫助朋友間的聚會,並基於假設朋 友與朋友的互動,比陌生人更容易轉變成為羅曼蒂克的伴侶關係,因此最初的設 計,限制使用者僅能瀏覽四級關係內的檔案(即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的朋友)。要 成為 Friendster 的會員,需要有來自現有會員發出的邀請,但後來出現了所謂的 「Fakester」 ,為了瀏覽更多的檔案,使用者開始去大量蒐集朋友,將陌生人加入 朋友名單中,甚至建立「虛構的人物」等現象(boyd, 2004; boyd & Ellison, 2007)。 直到 2003 年 MySpace 推出,社交網站才開始真正風行。Myspace 的特色在 提供使用者建立「個人化」頁面,會依照使用者的需求加入設計和功能。漸漸的, 也被做為迷群號召的工具(boyd, 2004; boyd & Ellison, 2007;尤芷芸,2010)。 例如,在洛杉磯地區一些獨立搖滾樂團紛紛設立 MySpace 的頁面,用來宣傳、.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推銷知名音樂俱樂部的入會資訊,藉由擴展這種樂團和粉絲間的關係,MySpace 用戶快速成長,這些獨立樂團需要接觸粉絲的管道,而粉絲也希望能夠與喜歡的 樂團有所連結、取得資訊,形成互惠(boyd & Ellison, 2007: 217)。. sit. y. Nat. 2004 年,Facebook 由 Mark Zuckerberg 等哈佛學生創立,設計概念延伸自 2003 年 Zuckerberg 設計的 Facemash,Facemash 主要用途是將兩兩學生相片相比, 選出校園裡的人氣王。之後也結合 Friendster 的概念,推出 Facebook 的前身. n. al. er. io. TheFacebook.com(中譯為「名冊」),一開始僅供哈佛學生使用,要求加入的學 生必須有哈佛的學生信箱,後來陸續開放給每個人使用,並在 2005 年夏天,正 式改名為 Facebook。Nielsen 在 2009 年 3 月發布調查報告指出,「全世界的網路 使用者花在社交網站上的時間,首度超過他們花在電郵上的時間,一種新的通訊 交流形勢已成主流。」而 Facebook 成長的速度更為驚人,在一年之中,使用該 網站的時間成長了 566%(Kirkpartrick, 2010/李芳齡譯,2011)。. Ch. engchi. i n U. v. 台灣直到 2009 年開始,使用 Facebook 人數才開始激增。根據 CheckFacebook 統計,截至 2013 年 1 月底,Facebook 全球使用人數達九億七千多萬人2,而在台 灣註冊 Facebook 帳號的人數超過一千兩百萬人。台灣 Facebook 使用年齡層主要 為 18 至 34 歲,佔全部使用人口比例超過 60%。另外,根據 Alexa 網路調查公司 資料顯示,過去一個月造訪和瀏覽網頁人數統計,Facebook 在全球瀏覽人次前 500 網站中,與 Google 分居第一、二名3;而在台灣僅落後 Yahoo!奇摩,居第二. 2 3. 數據來源,http://www.checkfacebook.com/about。 數據來源,http://www.alexa.com/topsites/global。(2013.03.23) 3.

(11) 名4。此外,《數位雜誌》綜合 Alexa、comScore 和 Nielsen 三家監測單位數據, 列出 2013 年的「台灣網站 100 強」5,Facebook 從 2011 年開始,連續三年拿下 第一名。無論以全球或台灣的數據來看,Facebook 都是社群網站瀏覽人次的第 一位,十分受歡迎。 二、Facebook 功能簡介 社群平台多元,包括如 Plurk(噗浪) 、Twitter(推特) 、新浪微博等,Facebook 之所以能成為社交網站的龍頭有其特殊性,可以分別從 Facebook 強調「現實社 交網絡的延伸」和設計上的「人際互動機制擴展」特色有關。 (一)現實社交網絡的延伸 Facebook 創立之初衷,在「提供以真實校園人脈為基礎的線上社群服務」, 儘管後來開放給所有人申請使用,這種「為實際人際關係提供服務」的特色仍然 存在(許慈雅,2011:13) 。Facebook 強調「實名制」 (real name system) ,在「Facebook 社群守則」中明定「在 Facebook 上,大家都使用真實姓名與身份同他人聯繫與.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分享。」6 Facebook 要求註冊帳號的使用者,都必須填寫真實的資料,包括姓名、 公司和學校等人口學基本資料,並且要求使用者用固定的名字與他人互動,並設 有審查機制。一旦發現一個帳號的名稱變更過於頻繁,或者姓名填寫不像真實的 姓名資料,帳號就會被限制使用或要求提出身份證明。每一個線上個人檔案專頁, 即代表一個真實線下身份,Facebook 的使用,在幫助使用者重新自我組織,重 整自我的線下人際網絡關係。. sit. y. Nat. n. al. er. io. Facebook 創辦人 Zuckerberg 表示,創立這個網站的目的,不在打造新的社 群和建立新關係,「其實是在建構一個可以強化實體社群的線上名錄,讓它能夠 真實地反映現實生活狀況」 (《數位時代》 ,2007;許慈雅,2011) 。最早,Friendster 的設計基礎,也同樣是以連結現實人際網絡為目的,不過由於大量暴增的使用人 數,使得伺服器無法負荷,再加上 Fakester 偽身份的出現,因而產生了退用和對 線上身份不信任的情形(boyd, 2004)。. Ch. engchi. i n U. v. Facebook 的設計,不像以往可以在網路空間隨意的編造虛擬的個人資料, 而更貼近「真實」,提供了一個令人信賴的平台。Facebook 董事長 Peter Thiel 和 Zuckerberg 也提出 Facebook 和搜尋網站 Google 的不同,「Google 的事業模式是 以資訊為核心,認為收集與編輯全世界的資訊是重要的事。」「臉書的事業模式 明顯不同。……臉書公司的價值源於一個概念──人是最重要的,幫助世人自我 組織,這是最重要的事。」(Kirkpartrick, 2010/李芳齡譯,2011:308) 4 5. 6. 數據來源,http://www.alexa.com/topsites/countries/TW。 (2013.03.23) 分別使用 Alexa 台灣區單日排名平均、comScore 和 Nielsen 的平均每月觸達人數、平均單次停 留時間、平約單月每人使用時間,共七個指標進行排名。 http://www.facebook.com/communitystandards。 4.

(12) (二)人際互動機制的擴展 Facebook 帳戶設立成功後,需要編輯個人檔案,上傳大頭照,填寫包括工 作經歷、學經歷、生日、居住地等資訊,並且進行「邀請朋友」的機制,透過兩 兩相互確認為朋友,建立分享資訊的基準(圖 1-1),即可以分享、瀏覽彼此 Facebook 的頁面資料。這樣的互動機制,正是 boyd 和 Ellison 所指涉的「有界線」 的空間領域,在非朋友的使用者介面上,用戶可以選擇性的封閉資訊的分享,適 當的保有隱私。.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sit. y. Nat. n. al. er. io. 圖 1-1:臉書個人頁面. Ch. i n U. v. Facebook 的主要使用畫面分兩個區塊,一個是個人檔案,一個為「首頁」, 兩者的主體皆為「塗鴉牆」(the wall)。在個人檔案中,可以看見使用者自身的 動態(status)發文;而在「首頁」中,則可以看到所有在朋友名單中的使用者 的動態貼文。在 2006 年間,Facebook 推出「更新動態」(news feeds)的提醒功 能,誰與誰成了朋友、誰在誰的牆上留言等,只要朋友列表內的用戶,一舉一動 都會出現在互為朋友的用戶使用頁面的右側提醒列。. engchi. 2012 年間,Facebook 更推出新的「動態時報」(Timeline)介面,將塗鴉牆 以新介面的形式呈現,Zuckerberg 表示,動態時報可以「訴說你的人生故事」, 以時間軸為主體,顯示過往的資料,營造出「雜誌」介面感(劉運,2012)。同 時,Zuckerberg 也指出「動態時報」將個人的資料從出生到現在用時序排列, 「動 態時報是關於你的人生。它包含三個部分:你所有的故事、所有的應用程式,以 及一種呈現你是誰的新方式」(Zuckerberg, 2012,影音檔),van Dijck 則認為這 是一種近乎「自傳式的敘事」,用以呈現「一個生命如何成為現在這個樣子的故 5.

(13) 事」(2013: 204)。 不同於面對面人際互動,以及以往的網路平台互動,在 Facebook 上提供了 更多互動的機制。本篇論文主要將之分為「積極的互動」與「消極的關注」兩種 方式,所謂「積極的互動」,包括「貼文」(文字與照片)、「留言回覆」、「打卡」 和在相片上或貼文中「tag」 (標籤)朋友,以及「分享」朋友的動態;而「消極 的關注」則包括「戳」 (poke)和按「讚」 (like) ,甚至是噤聲的「瀏覽」 。此外, 使用者還可以成立「社團」,將朋友列表內的使用者囊括入社團中,形成界線內 的小天地,只有受邀加入社團者,才可以看到社團塗鴉牆上的動態訊息;也可以 建立「活動」,如生日派對等,提供使用者社交聯繫、以舉辦實體聚會的工具。 在以往的網路平台互動中,要展現關注,表達接收到某個訊息的時候「留言回覆」 是主要的方式,主動留言意願不強的人,其關注就會變成「隱匿」的,不會、也 沒辦法留下任何痕跡。. 政 治 大 社群網站中的關係確立,可以分單向和雙向,雙向的關係大多以「朋友」 立 (friend)標示,而單向的關係可以是「粉絲」(fans)、「追隨者」(followers), ‧. ‧ 國. 學. 有些也叫做「朋友」 ,boyd 和 Ellison(2007)認為這其實是一種誤導,因為單向 的關係建立,與實際認知的「朋友」概念不同,而只是一種連結成立的代表。 Facebook 重視線上身份的線下意涵,因此提供機制以避免這樣的混淆,除了互 為朋友的關係外,設計了「追蹤」和「建立粉絲專頁」的功能,讓沒有實際朋友 關係的彼此,可以相互的連結。. sit. y. Nat. n. al. er. io. Facebook 的三種建立關係的方式,第一種是「朋友」關係,Facebook 的「朋 友列表」有上限 5000 人的限制,只有相互確認為朋友者,才有權限可以瀏覽其 他使用者的 Facebook 資訊。Facebook 也提供了另外兩種不同的瀏覽形式,第二 種為「追蹤」的功能設計,並在使用條款上直接註明「只有您真的認識某用戶時, 才應加他們為朋友。當您不認識某用戶,但想多瞭解他們的想法,追蹤不失為一 個好選擇。」7 這樣的功能設定,其實也是一種對於「實名制」的履行,和確保 線上人際與線下人際關係真實性的機制。可以由使用者自行決定「追蹤」功能是 否開啟,一旦開啟追蹤功能,則雖沒有確認為朋友的步驟,被追蹤者的「公開」 8 貼文仍可以在追蹤者的動態時報中被看見(圖 1-2)。. Ch. engchi. i n U. v. 第三種,則是「建立粉絲專頁」的功能。藉由粉絲團的成立,也可以不受 Facebook 朋友人數上限的規範,透過按「讚」,確認追蹤,即可以查看粉絲團中 的貼文(圖 1-3)。在 Facebook 的設定中,粉絲專頁的類型,可以分為「地方性. 7 8. http://www.facebook.com/about/follow。 使用者的每則貼文都可以選擇向哪些人暴露,可以選擇完全的「公開」 ,或者僅限於「朋友」、 「本人」才可以看到。 6.

(14) 商家或地點」 、 「公司、組織或機構」 、 「品牌或商品」 、 「藝人、樂團或公眾人物」、 「娛樂」和「理念倡議或社群」9,而其中的「藝人、樂團或公眾人物」也可是 一種個人身份代表的延伸,又可以細分為作家、政治人物、樂團、演員、新聞名 人、運動員等。不過粉絲專頁可以是名人本身經營,也允許是粉絲後援會、官方 經營粉絲團等,不全然等同於本人身份的線上延伸。例如粉絲專頁允許「虛構人 物」設立粉絲團,包括 2011 偶像劇《我可能不會愛你》劇中的男女主角李大仁10、 程又青都有以他們為名的粉絲專頁成立;2012 年間開始在台播出的電視劇《後 宮甄嬛傳》爆紅後,劇中的角色也都紛紛在 Facebook 上可以看見他們的粉絲團, 甚至還會以 Facebook 上的身份彼此的互動11。.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al. er. io. sit. y. Nat. 圖 1-2:使用「追蹤」功能. Ch. engchi. i n U. v. 圖 1-3:透過按「讚」追蹤 相互確認為朋友、按「讚」和「追蹤」這三種關係一旦建立,這些 Facebook. 9 10 11. http://www.facebook.com/pages/create/?ref_id=159991337403488。 http://www.facebook.com/Bolincredible?fref=ts。 虛構人物「甄嬛」的臉書:http://www.facebook.com/NiuHuLuzhenHuan?fref=ts。 7.

(15) 頁面中的訊息,就會以「熱門程度」或「時間順序」匯集到個別使用者的「動態 時報」中。這種「追蹤」和「成立粉絲頁」的機制,在名人間廣泛的被使用,從 政治人物、運動明星,到影劇歌星等,都紛紛成立屬於自己的 Facebook 頁面或 粉絲頁。觀察這些 Facebook 專頁,可以發現不同於以往完全以「媒體」為主導、 重心的名人文化操作。 就觀察 2012 年林書豪現象發現,目前在 Facebook 上有兩個林書豪的個人專 頁, 「Jeremy Lin」有超過 190 萬的追蹤者;而「Jeremy Lin 林書豪」粉絲專頁也 有超過 109 萬的粉絲按讚,後者網站中的內容用中文呈現。對「林書豪本人」來 講,在其 Facebook 專頁中,除了比賽的照片、新聞照片和短片外,林書豪還會 上傳一些私人生活照片(例如母親節自己和母親、弟弟的合照) 、自製搞笑短片, 或者是分享一些其他的網頁和連結,甚至會分享一些生活瑣事,以及心情抒發的 文字敘述,每一則分享都獲得粉絲們上萬的「讚」和數千人的留言回復,以及轉 貼分享(圖 1-4、1-5)。.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這樣的現象,對「名人」本身來說,以往名人和明星的形象塑造由媒體來「框 架」,在挑選、排除和突出的過程中,型塑明星的形象,並且傳達給民眾。但現 在,明星可以選擇他們自己要如何被框架,如何被表現,他們可以在專頁上選擇 性的揭露和表現自己,那些形象可以是和媒體一致的,也可以是完全不同的。媒 體將林書豪塑造成球場上的英雄,並且具有高學歷,謙卑而努力不懈。但在林書 豪的 Facebook 中,他張貼一些日常生活的訊息,包括搞笑的影片和照片等,使 他的形象不再是那個遙不可及而異於常人的英雄,而也展露貼近大家日常生活,. sit. y. Nat. n. al. er. io. 像鄰家大男孩的一面。. Ch. engchi. i n U. v. 圖 1-4:林書豪分享私人搞怪照片(資料來源:Jeremy Lin 臉書). 8.

(16) 立. 政 治 大. 圖 1-5:林書豪分享個人心情(資料來源:Jeremy Lin 臉書). ‧ 國. 學. 對「球迷們」而言,除了在媒體上獲得林書豪的相關消息外,他們也開始在. ‧. 自己的 Facebook 上分享對於林書豪比賽的關注,以及對於林書豪個人的崇拜與 喜好,並且密切的追蹤林書豪的 Facebook 專頁。粉絲們除了在林書豪的 Facebook 上留言外,也會在自己的 Facebook 上「tag」標籤林書豪,就像標籤其他社交圈 的朋友一樣,或者甚至會在林書豪的 Facebook 上貼文或貼照片。而在「媒體」. sit. y. Nat. n. al. er. io. 上,也可以看到越來越多「根據臉書……」 、 「在臉書上分享……」的新聞出現:. Ch. i n U. v. 林書豪前場比賽拿下精彩成績,卻也收下個人生涯首次技術犯規, 領到「罰單」後,他立刻在臉書上分享心情,他說:「我領到生平 第一個技術犯規了,損失了 2000 元。當我意識到 2000 元可以買 2000 個麥香雞、或 4000 份墨西哥玉米餅時,我還真有點生氣。」網友 們也熱情回應,要林書豪乾脆用麥香雞來付罰單(自由時報, 2013/02/22)。. engchi. 放 假 喜 歡 往 海 邊 跑 的 林 書 豪,昨 天 在 臉 書 上 和 粉 絲 分 享 自 己 釣到大魚的照片,最後還附上一句「我膝蓋完全健康囉!」 結 束 假 期 後,七 月 他 將 開 始 參 與 美 國 男 籃 靶 子 隊 訓 練( 卓 佳 萍 , 2012/06/04)。 由此可見,社群網站不僅在使用者的日常生活中日漸重要,也直接影響了名 人文化的運作。名人是新聞媒體重要的素材來源,而媒體是名人操作的成因和重 9.

(17) 要因素,在這個被媒體滲透、充斥著媒體消費的現代社會中,名人文化與媒體關 係值得進一步的討論。而社群網站的出現,對於「媒體」、「名人」和「粉絲」, 以及整個名人文化操作的脈絡注入了新的變數,其所帶來的轉變,和其扮演的角 色,也值得更進一步的探討。. 第三節 問題意識與研究目的 對於「名人」的形成和現象有很多不同的討論面向。Boorstin(1961)將「名 人」視為是一種滿足資訊供需的產物,是一種「偽事件」,由於人們無盡的向社 會、世界索求資訊,扮演供給新聞資訊角色的「媒體」因而創造出容易掌握、具 有新聞價值、簡化新聞產製流程的「名人」系統。de Zengotita(2006)進一步的 延伸,將狹義的「媒體」擴展,他認為人們處於一種「媒體上身」(mediated)、 媒體無所不在的脈絡中,人們的心中有個「無所不在的鏡頭」,在這個鏡頭下, 名人、觀眾都被納入表演的範疇,名人在有形的舞台上、觀眾在無形的鏡頭下。 然而這兩位學者都直接、間接的點出「媒體」概念的重要性。.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Goffman(1959)使用「前台」、「後台」這樣的「舞台」概念,來解釋人們 在社會上、日常生活中角色的扮演,和行為的展現。他認為人們在不同的社會位 置和情境脈絡中,會配合自己所處的境況,去做出符合社會預期的行為和角色扮 演。社會是個舞台,在「前台」中,展現所欲被看見、被預期的表演;在後台內, 則隱藏著不容許被看見的短暫真實。Abercrombie 和 Longhurst(1998)提出「觀 展/表演」的概念,認為這個社會是一個表演的社會,突出「閱聽人」的更多可. sit. y. Nat. n. al. er. io. 能。閱聽人從資訊索求的局外人,到參與其中的「擴散閱聽人」,對於名人、媒 體的資訊索求是一種手段,其最重要的目的,是為了扮演好「理想的自我」。這 兩種說法都凸顯的「表演」的性質。. Ch. engchi. i n U. v. 名人因應著媒體而生,媒體和名人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得到「閱聽眾」的注 意力;閱聽眾向媒體索求訊息,關注並追逐名人的身影、資訊,其最終的目的, 是想要成為「無所不在的鏡頭」下、社會舞台中的焦點。閱聽眾/粉絲、名人、 媒體三者,在一個「媒體滲透」 、 「媒體上身」 、 「媒體消費」充斥的社會脈絡中運 作,形成「名人文化」。 本研究以為,名人文化中,媒體、名人和粉絲/觀眾間的關係,已經不再單 純是資訊供需、消費生產這樣可以簡單劃分的關係,必須放在整個情境脈絡下來 看,當情境有所變動,也就會對整個名人文化造成影響。名人崇拜的原型是「英 雄崇拜」,由於「媒體」和「影像」的出現,改變了整個脈絡,英雄被轉變成為 「名人」。而現在「社群網站」的出現和活躍,又改變了在名人文化中,原本較 為單純的「名人」、「媒體」和「觀眾」三者間的關係。 10.

(18) 如上述討論的,在社群網站中,又以 2004 年設立的 Facebook 成長最為快速, 無論在全世界,或者在台灣,都是最受歡迎、最多人使用的社群網站,因此本篇 論文也將會以 Facebook 為主要的社群網站討論對象。Facebook 有其獨特性,首 先,他可以代表一個「身份」 ,每一個 Facebook 的帳號,是一個線下身份的線上 延伸,因此它可以是「每一個觀眾」,也可能是「每一位名人」。Facebook 的互 動功能設計,營造出一種「與朋友」相處、溝通、交流往來的脈絡。其次,Facebook 可以是一個「表演舞台」,它可以是「名人」的媒體和舞台,也可以是「閱聽眾 /粉絲」所擁有的自我展現場域。最後,它可以是一種「工具」,可成為使用者 發布訊息的「媒體」,也可以成為名人宣傳的利器,甚至產生與媒體相互影響和 抗衡的力量(Chin & Hills, 2008; McNamara, 2009)。 「媒體」與「表演」是名人文化核心概念,在傳統的名人文化運作中,名人、 媒體和粉絲三者是重心,媒體更扮演中介和推動的重要角色。本研究認為,社群 網站的出現,是一種對於名人文化的攪動,社群網站風行,進入了閱聽眾、粉絲 的日常生活脈絡中,而它的性質可以涵蓋三者,他可以是「人」 、可以是「媒體」, 更可以是一種「工具」,改變了媒體的絕對中介角色。當社群網站進入名人文化 的運作脈絡後,對於「媒體」與「表演」這兩個重要元素的影響為何?而社群網 站的加入,在名人文化中又會引發怎麼樣不同的文化現象和改變呢?.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sit. y. Nat. 名人崇拜的原型為英雄崇拜,當「媒體」的概念出現之後,英雄被轉變成為 名人,名人、媒體、閱聽眾/粉絲間的關係形成名人文化的主體。Boorstin 的「偽. n. al. er. io. 事件」概念、de Zengotita 提出的「媒體上身」 ,到 Abercrombie 和 Longhurst 提 出的「觀展/表演」典範,都是在媒體無所不在這個概念下所形成,同時逐步地 凸顯閱聽眾/粉絲的重要性和中心地位。當「社群網站」進入名人文化運作的場 域後,由於社群網站的特殊性,將會為名人文化帶來什麼樣的轉變,將是本篇研 究所欲探討的重點。. Ch. engchi. i n U. v. 綜合上面的討論,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可以歸納如下:一、描繪社群網站納入 名人文化中所形成的新樣貌。二、探討社群網站進入名人文化後,其對於閱聽眾 /粉絲的崇拜與關注行為所帶來的影響。三、將社群網站此一新興現象放入,試 圖對媒體景觀下的理論與文化脈絡做修正、對話和探討。. 11.

(1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分成兩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討論「名人文化」與「媒體」間的關 係,爬梳名人文化的生成及轉變,同時界定何謂名人文化。而在第二部分,藉由 對於觀展表演典範、媒體景觀等理論概念的探討,加入科技社群的概念修正,作 為本研究理論觀點的依據。最後,提出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問題。. 第一節 名人文化與媒體關係 一、名人與偽事件. 政 治 大. (一)新聞與偽事件 新聞媒體充斥在日常生活中,新聞報導成為提供資訊的重要管道,然而新聞 和真實之間一直存在很多的討論。Boorstin(1961)在專書 The Image 中首先提 出「偽事件」 (pseudo-event)的概念,他用這個概念分別解釋新聞產製、名人崇 拜、旅遊觀光及影像展示等充斥於當代西方社會的各種現象。Boorstin 認為,偽 事件出現的契機,主要是由於人們對於資訊的過度預期,我們總是希望隨時可以 獲得即時和新鮮的資訊,而這樣的索求遠超過這個世界和社會所可以提供的量, 因此我們開始自己創造出資訊,創造我們的世界。. 立. ‧. ‧ 國. 學. sit. y. Nat. n. al. er. io. Boorstin 以為, 「影像」 、 「科技」和「資訊」是偽事件產生的三個主要原因。 人們不斷向世界索求資訊,而科技的進步,造成產製流程上的改變,增加 24 小 時全天候產製新聞的可能,也造成媒體迫切需要足夠的資訊,以填補版面的空缺、 滿足觀眾的需求。影像科技帶來「圖像革命」(graphic revolution),人們有能力 去製造、傳輸、散佈和利用影像資料,意識到「鏡頭」的存在,於是熱衷於在鏡 頭前扮演演員的角色,期待在媒體上的曝光。這三點彼此相互影響,形成必須產 生偽事件的理由,同時也提供偽事件出現的可能。以新聞產製為例,人們對於資 訊的索求、對於生動影像的喜好,使得新聞傾向軟性新聞的生產,偽事件提供了 媒體足夠的故事、提供人物登上新聞的機會,也提供民眾更多的資訊。新聞的產 製因此從新聞蒐集(news gathering),走向做新聞(news making)。. Ch. engchi. i n U. v. Boorstin 提到,「我們用財富、文字、科技等,創造一個不真實的灌木叢, 它存在我們與真實之間」(Boorstin, 1961: 3),而這個灌木叢就是「偽事件」,我 們的世界存在太多的偽事件,我們太過於習慣這些我們所製造出來的東西,以至 於我們慢慢地將他們視為真實,形成混淆,甚至更傾向接受它。歸納偽事件之所 以更為吸引人的原因,主要包括: 12.

(20) 1. 偽事件的發生,是非自發性的,而是被規劃出來的,也因此更容易被掌 握。例如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的發生,無法提前掌握,但記者會的舉辦 卻可以。 2. 偽事件形成的目的,是為了使事件本身能夠被快速利用。例如記者會的 安排,通常已經事先擬定新聞稿,涵蓋記者會中人物的行為和發言,加 速新聞產製的流程。 3. 偽事件通常更具有戲劇效果及新聞價值。經過事先的安排和彼此共享的 潛規則,像是話題性人物、衝突性場面都可以被預期。 4. 偽事件通常還會引發其他的偽事件出現,成為新聞資訊的提供者 (Boorstin, 1961: 11-39)。 新聞媒體與偽事件存在相生相輔的關係,偽事件提供新聞產製流程上的便利 性,以及足夠的新聞資訊來源;而媒體報導又滿足偽事件生產者在媒體版面上露 出的需求,同時也回應了觀眾對於資訊的索求。偽事件可以是事物,也可以是人, 記者會提供了新聞的可預期性、滿足新聞產製的流程;而「名人」也是一種因應 而生的偽事件,名人是被媒體挑選出來、塑造而成,他是新聞來源的清楚標的、 新聞追逐的焦點,具有新聞價值,也可以被輕鬆地預期和掌握。.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sit. y. Nat. (二)從英雄到名人 英雄與名人是兩個有點相似,卻又完全不同的概念,英雄和名人同時存在 著「盛名」 ,享有「崇拜」 ,但是在某個程度上,因為媒體的中介和時空的變換,. n. al. er. io. 彼此之間有所混合和轉變。de Zengotita(2006)曾提出了「英雄末路」這個概念, 他拋出了問題,我們的英雄是誰?「會不會只是拒絕相信真正英雄的位置可以被 純粹的演員佔奪,雖然事實真的就是如此?」(2006: 101)英雄要存在現代這個 社會,必須要成為名人,而 de Zengotita 認為,所謂的名人是一種角色,特定個 人成為名人,即是一種扮演、成為了一位演員,是一種符合現在標準的「偽事件」。. Ch. engchi. i n U. v. 1. 概念的轉變 要區別英雄和名人,必須要釐清四個不同的面向,分別是對於「名聲(fame) 的概念」 、 「時間的因素」 、 「個人特質差異」和「媒體關係」 。同時,也要注意「科 技」和「消費文化」與上述四個面向間,彼此相互作用所造成了從英雄到名人的 轉變。 Boorstin 提到,名聲(fame)和偉大(greatness)是不一樣的東西,但在以 往他們是兩個相近的概念,除非一個人達到了某種偉大,否則他的名字不可能被 大家所熟知,因此 Boorstin 認為,要成為眾所皆知的人,就必須成為英雄。「英 雄」是一種典型,他背負重大的使命,通常與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盛衰有關,英雄 13.

(21) 表示一個人具有超凡的勇氣、堅忍不拔,具優越的素質、在事業上成功,可稱作 是一個「理想典型的綜合體」。在古時候,他通常以戰士的形態出現,是一個傳 奇性的人物,有健壯的體格、堅毅的性格,同時是被上帝選中和喜愛的(Berg, 1998; Boorstin, 1961)。英雄無法一蹴成名,必須在自我成就中自我創造,必須經過時 間的揀選,透過口語傳播、傳說、神話等,在不同世代中被傳承下來。 不過英雄的面目特徵和個人特質是模糊的,標誌著他們的,是人們理想中的 道德標準與典範。就如同摩西、耶穌、拿破崙和歌德等昔日的英雄,我們很難清 楚去區辨它們的容貌和臉部特徵, 「他們實際上不被視為真正的人,是非真實的, 他們是作品、事蹟和神話。……他們是奉他們為偶像的人為發明物,依據的是寥 寥可數的幾則故事和想像。」 (de Zengotita, 2006: 107-108)但是他們又必須被塑 造成活生生的人,存在一些軼聞軼事在私底下流傳,不多不少,卻恰好在賦予人 們想像空間的同時,也產生了強烈的親暱和認同感,使英雄不這麼遙不可及。. 政 治 大 總體而言,英雄具有名聲,名聲伴隨著他的偉大成就而來,通常需要一段長 立 時間的篩選,才能被保留下來而流傳。英雄的個人特質和面目是模糊的,通常展 ‧. ‧ 國. 學. 現的是人類理想的典型。此外,英雄可以被以最原始的方式散布,如口傳、神話 或傳說,媒體不是促成英雄的必要條件和背景。. sit. y. Nat. 「名人」是英雄存在於現代社會的一種變形,而其中扮演最重要角色的就是 「媒體」、「影像」的運用和「商業」因素。Boorstin 認為,「英雄被他的成就標 誌出來;而名人則是被他的影像或商標標誌。英雄自我創造;而名人被媒體創造. n. al. er. io. 出來。英雄是個偉大的人;而名人是個響亮的名字。」(1961: 61). Ch. i n U. v. Boorstin 提出了一個解釋偽事件的立論基礎,就是「圖像革命」,人們有能 力去製作、保存、散布和運用這些影像(1961: 13) ,對於傳播,包括報紙、雜誌、 電視和電影等,都帶來相當大的影響。圖像革命帶來的傳播生態轉變,使名聲成 為了一種可被操作的過程,以往英雄的名聲不可能一蹴可及,現在一個人的名字 可以在一夜之間被大家所熟知。Boorstin 指出,透過電視、電影、廣播,以及更 快速印刷、傳布的報紙和雜誌,圖像革命給了我們製造知名度(well-knownness) 的方法。. engchi. 透過圖像革命,名聲成為可以製造的人為產物,不再需要時間的揀選,因此 創造了 Boorstin 口中一種新型態的「偽事件」呈現,也就是名人。名人一開始不 是指一個人,而是一種狀態,是從一種被大量的提及和討論的狀態,而逐漸定義 為一個有名或被廣為宣傳的人,他是價值中立的人類偽事件,沒有好壞的區別 (1961: 57)。. 14.

(22) 「我們可以製造『名聲』 ,我們可以使一個人知名,但是我們不能使他偉大。 我們可以創造一個名人,但是不能創造一個英雄。」 (1961: 48)英雄和名人雖然 都有名聲,但是性質上卻完全不同。英雄的名聲,伴隨著他可經得起時間檢驗的 偉大成就而來,英雄是自我創造的;而名人的名聲,是依附著「媒體」而來的, 他們是被創造的,這個名聲不是完全的正面,可能是榮耀成就、也可以是緋聞。 2. 媒體的重要性 「媒體」是促成名人文化重要的因素,媒體造成了英雄的逝去和名人的興起, 「媒體滲透」 、 「媒體上身」和「媒體消費」是三個主要的概念。de Zengotita(2006) 直言英雄已經真空,主要的原因即是「媒體的滲透」 ,當媒體大量的揭露、報導, 會使得英雄的神祕感破滅,使得英雄偉大、非人而近乎半神的形象,隨著越來越 多的揭露而變得平凡。當英雄變得太過真實,就失去了想像的空間,沒有神話流 傳的餘地。. 政 治 大 再者,de Zengotita 提出「媒體上身」的概念。de Zengotita(2006)認為, 立 人們意識到媒體鏡頭的存在,因此無論有意識或無意識中,都會進行表演,揣想 ‧. ‧ 國. 學. 無所不在的鏡頭,以及自己成為鏡頭中的主角。他認為真正的英雄要能在現代社 會中存活,就必須變成名人、明星,也就是說他們要懂得在媒體和鏡頭前表演。 但是論表演,英雄又比不上真正的明星,因為明星本身就是演員,因此在現代社 會中,真正的英雄就被運動明星和演藝明星等給取代了。. y. Nat. sit. 最後,是「媒體消費」 。德國哲學家 Habermas 指出,當新聞和娛樂的界線逐. n. al. er. io. 漸模糊時,人們傾向喜歡「娛樂新聞」和其具備的立即報償,例如貪污、意外災 難、運動、娛樂等,所謂的「軟性新聞」。而公共議題、社會問題、政治議題等 「遲延報償的新聞」、「硬性新聞」,則逐漸被這種充滿娛樂效果和人情趣味的新 聞所驅逐,在市場導向、回應觀眾需求的邏輯下, 「娛樂式新聞」 (infotainment) 的現象無可避免(Habermas, 1989: 170-171) ,而名人就是娛樂性新聞最佳的素材 來源。Boorstin 以 1920 年代電影產業中的明星系統(star-system)建立為例,說 明名人的出現,Boorstin(1961)認為在電影的歷史中,明星系統是被公眾建立 起來的,電影觀眾不安於崇拜一個不具名的偶像,因此要求偶像被「命名」。所 以名人、明星必須開始塑造自己的「品牌」和「形象」,名人必須要能被定義, 同時擁有「能被大眾區分的個人特質」,在定型之後,即可被轉化成為一種「廣. Ch. engchi. i n U. v. 告標誌」,開始被消費。一旦塑造成電影明星,電影產業即從「電影中包含有名 的演員」 ,轉變成「為電影明星量身打造的電影」 ,演技和能力不再是首要條件, 明星主要的目的是要去展示他們「熟悉的臉、身形和手勢」,並且符合其所建立 起的品牌形象,使其可以被大眾消費。 由此可知,名人的出現與圖像化革命後的「媒體」有相當大的關聯。名人擁 15.

(23) 有名聲,這個名聲是被媒體短時間創造出來的,不全然都是好的一面。名人的面 目是清晰的,因為他們是靠著清晰的影像,以及形塑出的商標而被辨識和記憶。 英雄和名人都享有名聲、備受崇拜,英雄的名聲崇拜是來自於自身的偉大, 名人的名聲崇拜則是來自於刻意地創造。英雄是偉大的人、被偉大的成就所標誌, 英雄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得以被世代流傳,英雄是歷史人物,他們的面目模糊, 不過卻是神聖與理想的象徵,他們的神秘感來自於時間的距離,擁有近乎半神的 崇高地位。名人是個響亮的名字、被媒體和商標所標誌,他們是當代的人,可以 一夜成名,也可能在有生之年就喪失其曾享有的盛名,他的面目伴隨著影像清晰 可辨,他們的神秘感來自於與大眾的空間距離,包括他們所屬的舞台、生活圈等。 綜合上面討論可以歸結,「大眾媒體」是使英雄變形成為名人的主要因素。 而所謂的名人即指,某個具備獨特魅力的個人,在某一特定領域有傑出或特別的 表現,能喚起他人的興趣、崇拜和仰慕。他是一個媒體、商業考量和觀眾需求下, 迅速被創造出的產物,經由媒體的中介和形塑後,可被轉化為消費的符號、商品 和目標,得以被大眾記憶和消費,最常見的即是電影明星、影劇藝人和運動明星。.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二、名人文化的形成. ‧. sit. y. Nat. (一)何謂名人文化 如果說名人指的是特定個人主體,那名人文化(celebrity culture)則是一種 存在於社會脈絡中的複雜現象關係,文化是一種過程,一種在社會脈絡中產生意. n. al. er. io. 義的過程,無法被簡單的化約。名人不可能真空存在,如果沒有觀眾和粉絲的關 注與崇拜、沒有媒體的報導、沒有商業行為的介入,那名人就沒有存在的可能。. Ch. engchi. i n U. v. 有許多關於名人的討論,但是卻缺少對於「名人文化」一詞的定義。Raymond Williams(1985)在 Keywords 書中討論「文化」(culture)一詞,其最早的拉丁 文為 colere,具有居住、栽種、保護、崇拜與朝拜的意思,在早期的用法裡,是 一種強調「過程」的名詞。而 Williams 為「文化」歸結出三個廣義的解釋,包 括:第一,文化可以用來指一個智識、精神、美學發展的普遍過程;第二,「文 化」用來指一個民族、一段時期、一個群體或全體人類的某種特定生活方式;最 後,從第一個意涵延伸而來,文化也可以用來表示有關智識的成品和實踐活動, 特別是指藝術的方面。 因此要形成一種「文化」,必須要包含著某種智識、精神和普遍價值,同時 形成一個特定的群體,並且需置放於一個關乎「生活」的社會脈絡中,另外,也 是一種實踐和再創造的過程。. 16.

(24) 現代社會是一個被媒體滲透的社會,也是一個消費社會,人們在日常生活中 花越來越多的時間接觸媒體,並且從事媒體消費。如上述的討論,影像和科技是 促成英雄轉化為名人的關鍵,而商業則是名人文化成形的一個重要因素。但要勾 勒與界定名人文化,還必須要從「名人」 、 「媒體」 、 「粉絲」及其所處的「社會脈 絡」來討論。 由於科技的發展,產生了圖像革命,影像成為媒體產製的重要元素,過度的 曝光和揭密,使得英雄去神秘化,但人們仍然需要一個崇拜的對象,名人因此崛 起。名人、明星的崛起,一開始可能有其個人的獨特才能,例如電影明星的精湛 演技、歌星的舞蹈歌藝,或運動員的運動才能。但是一旦進入的名人文化操作中, 就會被簡化為美麗的臉蛋、健壯的身軀等,成為一種定型的商標和符號。 此外,由於科技的發展,隨之產生「距離」的改變。這裡可以將距離分為三 種,分別是「物理距離」,也就是時間距離與空間距離;「心理距離」,主要是認 知層面的親近性和親密感;以及「社會距離」主要是透過個體感受到,彼此間不 同的生活圈、生活型態和生活方式來辨別。以往的英雄人物,因為其神秘性,因 此無論在心理距離和物理距離上,都與民眾有明顯的區隔。而在科技還未普及之 前,民眾僅能透過親自到現場觀看表演及參與運動賽事,才能與影劇藝人和運動 明星有所接觸,這是一種時間的同步、空間距離的接近,但是心理距離依舊遙遠。 至於社會距離,由於沒有足夠的資訊,這些明星的社會距離更具神秘感。.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y. Nat. sit. 科技和影像技術發達之後,媒體將名人送入家中的客廳,透過錄影技術,時. n. al. er. io. 間上的距離消失,空間上的距離雖然沒有消失,但是名人就像進入了我們的日常 生活一般。觀眾透過媒體取得資訊,明星總是與豪宅、奢侈品連結,是時尚的潮 流先鋒代表,明星與名人擁有與一般民眾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強化了彼此 間的「社會距離」,因此使得民眾對於這種可望而不可及的生活,產生崇拜與好 奇心(Abercrombie & Longhurst, 1998; Boorstin, 1961; Furedi, 2010)。. Ch. engchi. i n U. v. 科技的進步和影像的大量使用,再加上日益興起的商業考量,名人文化逐步 成形。名人文化的興起,和市場導向新聞學及小報化的情形,也有著密切的關係。 市場導向新聞學,將新聞室和閱聽眾重新定義為市場和消費者,迎合消費者的需 求和喜好,追求利潤;而小報化趨向和名人文化的運作,就是一種用來吸引消費 者很好的工具與新聞運作方法(Boorstin, 1961; McManus,1994)。 名人文化提供了一個顯著而豐富的產製方向,就如同Sparks(2000)指出的 通俗文化特色,這種新聞特別注重個人私生活,尤其是「醜聞」 、 「娛樂」 、 「體育」, 以揭露他人隱私、滿足讀者窺視的慾望,追求高銷量為目標(Deuze, 2005; Sparks, 2000)。明星的私領域生活被放大和揭露,八卦和醜聞成為重要元素,同時,伴 17.

(25) 隨滿足窺視慾望的情況,「我們對於偷窺明星特別興致高昂,這是因為幻想得以 被塑造的方法常常是利用『明星形象』,明星形象經常與幻想者的個人生活糾纏 在一起,並成為『追求完滿』之慾望的重要符號」(詹偉雄,2011:137)。 因為名人和觀眾、粉絲間的「社會距離」感,因此產生了觀眾、粉絲的好奇 心,透過窺秘式的揭露和八卦,可以縮小民眾和名人間的心理距離。英雄的神秘 感,來自於我們僅能看到他單一的、美好的面向;而名人的親近性,則產生於名 人也跟大家一樣,有優點,也存在缺點,同時也有私人的生活型態,是「真實的 人」而非神。 最後,「粉絲」也是名人文化中重要的一環,粉絲(fans)、信徒(cultists) 和狂熱分子(enthusiasts)三者是最常被拿來使用的詞彙。這三個詞看似有程度 上的不同,但是 Hills(2002)在討論迷文化時也提到,要提出一個學術界普遍 接受的對於迷和狂熱分子的定義仍是困難的,因為他們彼此之間有所交疊。Hills 認為,迷不是一個簡單而可以條理分明的、符合邏輯檢視的事物,他是一種文化 活動,具有動態性。而 Abercrombie & Longhurst(1998)使用一循環的概念來討.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論,更區分出從消費者(consumer) 、粉絲(fan) 、信徒(cultist) 、狂熱分子(enthusiast) 到細緻生產者(petty producer),他們在投入程度、關注層面和技術知識的運用 層面都有所不同。. sit. y. Nat. 但在本文中的討論,採取一個廣義的粉絲概念,將粉絲定義為一群關注於特 定明星、名人、電影或戲劇節目的觀眾,從較為被動的留意、接收、討論其相關. n. al. er. io. 的訊息和話題,到主動的搜尋、接觸、參與相關的活動,甚至是積極的投入自我 的創造和轉化等,都是本研究所涵蓋的「粉絲」。. Ch. engchi. i n U. v. 最後,必須要注意的是,這些不同的因素並不是獨立於社會和日常生活脈絡 之外的事件,因此必須要放入日常生活中來看。科技發展、影像技術和市場導向、 商業化是當代社會的特定情境,這些元素將資訊、商品、名人帶入了觀眾、粉絲 家中的客廳,進入了屬於他們私人領域的日常生活中。名人的訊息和八卦成為人 們日常聊天和討論的素材,融入了日常的敘述話語中,同時營造出一種名人屬於 觀眾、粉絲部分社會網絡的親密感錯覺,人們追逐著明星的生活,甚至會產生情 感上的投射,形成 Horton 和 Wohl 所提出的「類社會互動」 (para-social interaction) 關係(De Backer, C. J. S., Nelissen, M., Vyncke. P., Braeckman, J. & McAndrew, F. T., 2007; Horton & Wohl, 1956) 。此外,人們不會刻意地界定出一個「看電視」和「看 名人新聞」的時間,對於名人和媒體訊息的接收已經成為一種日常生活的經驗和 常態。 綜合上面的討論,所謂的「名人文化」即是在現當代消費文化盛行、資訊媒 18.

(26) 體發達的社會脈絡與日常生活中,一特定的觀眾群,有時也被稱作迷或粉絲,對 於「名人」這個包含著不同物質、精神價值的人類偽事件,所產生的一連串關注、 追隨、崇拜或產生消費和生產行為的現象。 (二)名人、粉絲與媒體 名人、粉絲和媒體是名人文化中三個相互關聯的主要元素,名人依附媒體而 生,媒體倚賴名人吸引閱聽眾與隨之而來的獲利,觀眾進而從事媒體消費,可見 「媒體」在名人文化的運作當中扮演關鍵的角色。而「媒體」可以指狹義的電視、 廣播、報紙等,也可以代表廣義對於「無所不在的鏡頭」的感知。 1. 媒體作為一種建構 媒體滲透入我們的日常生活、無所不在,並且讓大眾意識到我們的日常生活, 都處於「無所不在的鏡頭」之下。de Zengotita(2006)提出「媒體上身」的概念, 即表示一種中介的過程, 「透過他物來處理現實」的概念,因為大眾意識到鏡頭、 媒體的存在,因此影響大眾對社會的感知,和對自我在生活中扮演角色定位。de Zengotita 用「變形怪」一詞來形容媒體上身的現象,媒體上身的情形,就像是變 形怪一樣,它來自四面八方、無所不包,沒有方向性,可以無限屈伸、滲透至即 使私生活中最細微的部分。.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y. Nat. 在廣義的「無所不在的鏡頭」下,世界成為一個無形的舞台,所有人都「感 知」自己被觀看,同時觀看別人,這個社會成為 Abercrombie 和 Longhurst(1998). sit. 筆下的「表演」的、「觀視」的社會,人們無時無刻在看著訊息,也無時無刻在. n. al. er. io. 散佈訊息。de Zengotita(2006)指出,這個世界是一個解構的世界,所有的一切 都是表象,都化為一種「構件」,包括大自然、街景、衣著等,人們在這些構件 中漫遊,加以「選購」、做出選擇,並且在這些解構、構件和選擇中「建構出一 個自己來」。例如人們「選擇」去運動中心,在跑步機上揮汗、跑步,卻哪裡都 去不了,只會留在原地,那就是一種對於這個世界眾多跑步方式的一種選擇。在 媒體鏡頭無所不在的情境下,大眾媒體提供了大量的影像和資訊,這些資訊成為 重要的資源,使民眾可以運用這些資源去達成他們想像中自我,去預期想像中的 觀眾對於自我的看法和反應。. Ch. engchi. i n U. v. 名人是媒體提供大眾建構自身的理想影像,名人的外表、形象經營都經過精 心的設計,從衣服、香水、髮型、使用的家具、開的車子等,都是一種個人品味 的表現。這樣的資源,提供大眾一個朝著白日夢(day-dreaming)自我轉型的可 能。舉例來講,夢想要成為像瑪麗蓮夢露一樣的女人,並非將自己打扮成瑪麗蓮 夢露,而是藉由這些媒體影像資源的提供、構件的選擇,將自己建構成為像她一 樣性感的女人(Abercrombie & Longhurst, 1998; de Zengotita, 2006)。. 19.

(27) 2. 「粉絲中心」的提出 媒體在名人文化中很重要,它牽動著名人文化的運行,並滲透進日常生活中 的每個細節,但最終還是要回歸到「粉絲中心」的概念。媒體需要名人、明星, 而名人必須透過媒體來完成其商標的建立、形象的塑造,並且讓大眾認識他,無 論在影視、歌壇或運動場域上,明星看似都是目光的焦點,但觀眾和粉絲在名人 的表演中也成為表演的一部分。例如在運動賽事上,現場觀眾的吶喊是一種被在 場觀賽經驗所預期的一部分、是表演的一部分;在場外,觀眾對於賽事的關注, 為了看實況轉播熬夜守候的熱情,也是表演的一部分。「明星站在舞台上,被愛 慕被追逐,他們是中心,而我們這些粉絲,個別看來都是隱形的。」然而諷刺的 是,所有的這些明星和名人,他們最終的目的都是吸引觀眾的注意力, 「到頭來, 掌握大局的,難道不是深藏不露的我們,粉絲是法官!作出判決,決定誰起誰落, 決定喜歡誰、討厭誰!」 (de Zengotita, 2006: 115)最後,無論是媒體或者是明星、 名人,他們都將焦點對準這些「新權在握的閱聽大眾」,他們握有決定收看或拒 絕特定節目、可以決定追逐喜歡和抵制討厭特定名人的大權(de Zengotita, 2006) 。 最終,在媒體景觀下形成一個以「粉絲中心」的名人文化運作。.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在對於「無所不在的鏡頭」感知下,所有人都成為了演員,表演自己想像中 合宜的形象和舉止,在鏡頭下為想像中的觀眾表演。de Zengotita(2006)舉「黛 妃之死」說明,黛安娜王妃的喪禮中,黛妃是名人本身,但是在喪禮中,最觸目 和生動的鏡頭是來自那些獻上鮮花、面露哀戚,甚至低聲啜泣的民眾,這些民眾 被納入了表演的一環,「傳達出旁觀者想在其中演出一角的渴望」(de Zengotita, 2006: 147)。民眾意識到鏡頭的存在,他們在名人的喪禮上、在事故的現場、在. sit. y. Nat. n. al. er. io. 體育競技場上,他們想像自己會成為焦點,因此他們或哀傷悲泣、或驚駭痛哭、 或者奮力、大聲的吶喊狂歡,並在事後,在報紙、電視上急於找尋自己的身影。. Ch. engchi. i n U. v. 這是一種「想要成為重要公眾人物的渴望」,粉絲雖然握有大權,但是長期 以來「名流與明星壟斷了最寶貴的資源──注意力」 ,這些隱性埋名的粉絲們越來 越不安份,他們想要成為鏡頭的焦點,「他們已經在表演自己的人生,而現在, 他們要成為『被認可』的表演者」 , 「對人類來說,被肯定的需求和食物需求幾乎 同樣基本」(de Zengotita, 2006: 115-116)。人們渴望被肯定,他們渴望到達、甚 至取代日日瞻仰的明星的位置與影響力,「虛擬革命」帶來了機會和轉機,網際 網路的出現,blog(部落格) 、Youtube,甚至是 Facebook 的出現,人們可以在這 些網路空間上自主的展現,文字、相片、影片等,個體成為了媒體。 在以粉絲為中心的名人文化運作下,名人、明星看似在聚光燈的中心,而媒 體握有資訊過濾、選擇、型塑的大權,但實際上,名人文化的中心卻轉移到「粉 絲」的身上。名人與媒體的最終目的,為吸引足夠的觀眾,他們將目標對準粉絲, 粉絲握有決定大權,決定誰起誰落、決定收看或轉台。而在「無所不在的鏡頭」 20.

(28) 感知下,粉絲成為了表演的一環,起先是成為表演不可或缺的元素,最終,粉絲 在名人文化中的角色有所轉變,他們也想變成、甚至取代明星的位置,取回他們 渴望的注意力並成為焦點。. 第二節 觀展表演與自我建構 一、觀展表演典範 Abercrombie 和 Longhurst (1998)提出的觀展表演典範(spectacle/ performance paradigm)主要有幾個重點:其一,他們提出一種對於觀眾的重新定 義,提出擴散閱聽人(diffused audience)的概念,他們認為長期以來,觀眾在「本 質上」和「作為觀眾經驗」上都有所改變,觀眾不再是觀眾,也同時是消費者和 生產者,受到商品化的過程影響。觀眾不僅被動地觀看,也主動的參與作為;觀 眾經驗不再是一個被特別區隔開的經驗,而是進入了日常生活當中。觀眾藉由認 同,在觀眾經驗中,逐漸達成一種自我的建構。.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第二,強調脈絡(context),必須從日常生活中去了解。借用了 Appadurai (1990)提出的媒體景觀(mediascape)概念來描繪觀展表演典範所存在的脈絡, 在媒體景觀下,媒體滲透、媒體消費成形。媒體散佈在生活中各處,是一種日常 生活的建構,也是一種生活習慣。. y. Nat. sit. 最後,融合觀視(spectacle)、表演(performance)、顧影自憐(narcissism). n. al. er. io. 和想像(imagination)四個概念,構成觀展表演典範討論的核心。. Ch. i n U. v. (一)擴散閱聽人的提出 Abercrombie & Longhurst(1998)先從不同形式的表演與不同類型的觀眾經 驗相連結,區別出直接閱聽人(simple audience)、大眾閱聽人(mass audience) 和擴散閱聽人三種概念,這三個概念並非彼此取代,而是可能同時並存的。. engchi. 所謂直接閱聽人,最直接的例子就是親自到球場內觀看球賽的觀眾,或到劇 場觀賞舞台劇的觀眾。從時間和空間上的特性來看,直接閱聽人產生於一個可明 確界定的「空間」當中,球場或劇院,這樣的空間是專門為此類的表演和比賽所 規劃的。在空間中,表演的舞台和觀眾席也被清楚的劃分,有明確的規範,觀眾 不可以隨意的進入舞台區域,具有在地感和空間距離感。而在時間上,表演與觀 賞的進行具有「同時性」,也具獨占性,觀眾親身參與表演或球賽的時間,需經 過刻意的安排和規劃,一旦進入球場或劇院,觀眾的注意力即被表演佔據,需要 高度的專注力(Abercrombie & Longhurst, 1998)。. 21.

(29) 大眾閱聽人的出現,伴隨著大眾傳播,如廣播、電視、唱片音樂、電影等而 成形。而從時間和空間上的特性來看,與直接閱聽人有所異同,在空間上,大眾 閱聽人沒有空間上的在地化,大眾傳播將表演帶入了家中的客廳、帶入了日常生 活。更多的時候,大眾閱聽人在私人而非公眾的地方接收表演,這樣的空間並非 專門規劃給表演進行使用的,「當大眾閱聽人將表演的空間移至『私人』時,他 們某個層面就脫離了『儀式』 、 『慶典』的特性。而變成了日常家庭生活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表演者和觀眾的社會和物理空間距離更加拉大了。而在時間特性上, 大眾傳播具有記錄和重複播送的功能,雖然也有像「直播」這樣具同時性的表演, 但更增加了「非同步性」的接收可能。同時,由於進入了日常生活中,閱聽眾可 能會產生家中勞務、轉台、聊天等行為,降低了專注力。但大眾閱聽人和直接閱 聽人在表演與觀賞、生產者與消費者間的界線仍是分明的(Abercrombie & Longhurst, 1998: 58-67)。. 政 治 大. 至於擴散閱聽人,Abercrombie & Longhurst(1998)指出,擴散閱聽人是一 種在社會、文化上的基礎改變,產生了不同的觀眾經驗。主要的特色為「界線的 模糊」,生產者與消費者、觀眾與表演者、公共與私人、時間與空間的界線都逐 漸模糊,媒體景觀、媒體滲透、媒體消費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是擴散閱聽人形成 的脈絡。. 立. ‧. ‧ 國. 學. 擴散閱聽人的形成有幾個特色,其一,不管在什麼場合,人們花越來越多的. sit. y. Nat. 時間進行媒體消費, 「這是一個媒體滲透的社會」 。其二,媒體建構了日常生活, 兩者無法被分割。例如電視的觀看,在日常生活家中的客廳進行,人們可能一邊. n. al. er. io. 做家事,一邊收看電視節目,或者收看電視已經成為了吃晚餐、做家事的一個預 設背景,人們習慣有電視的聲音,偶爾抬頭看電視的畫面;再者,電視所提供的 資訊,也可能成為聊天、社交的話題和來源,成為日常生活敘事的一部分。第三, 借用 Kershaw 提出的「表演的社會」,媒體滲透入日常生活中,人們意識到無形 鏡頭的存在,普通的日常生活事件轉變成為一場場的表演,民眾投入其中,將自 己視為表演的一環,成為一名表演者。例如,全球各地相異的文化生活都成為了 表演,包括國家的身份、文化的特性等,都成為觀眾凝視的對象,也成為身處其 中一份子所努力表演、想要「成為」的一部分,例如對於貧窮國的印象、美國與 中東緊張的國際關係等,都會影響身處於文化內部的成員。. Ch. engchi. i n U. v. 這樣的表演是一種無法被輕易察覺、清楚切割的經驗,「生活就是不斷的表 演,我們既是觀眾也是表演者;每個人在任何時候都是觀眾。表演並不是一個分 離的事件。」 (Abercrombie & Longhurst, 1998; de Zengotita, 2006)在這樣的概念 下,「界線的打破」是核心的概念,擴散閱聽人模糊了表演者與觀眾的界線,而 這樣的表演透過媒體的中介,可以是在地的、也可以是全球的,不被時間和空間 所限制,可以出現在公共場合,也可以是私人的。 22.

數據

表 3-1:熱門專頁粉絲數量統計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宣傳媒介 Youtube、 Facebook 粉絲圑、官方網站 宣傳方式 宣傳方式.. 宣傳方式 宣傳方式 將短片放置官網及

背景:一名小學生家長投訴學校在沒有通 知家長的情況下,向網絡程式供應商提供

中華人民共和國於 1949 年建立。建國初期,政府提出建設社會主義的目標,推 行不同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的規劃與建設;但在 1966 年至

本計劃的目的是透過 發展具校本特 色的語文課程,以加強學生在文學 和中華文化的學習。學校可善用課 程提供的「建議篇章」

KU 群至常奪透遊 性家希、過戲 的庭望甚學規 發以別至習則 展外人攻 -o 依擊漸 一由從性漸 這於他的變 時他們行成 期們的為使 的仍主出與 兒處意現別 童於行。人

背景:一名小學生家長投訴學校在沒有通 知家長的情況下,向網絡程式供應商提供

確定想通過此劇向觀眾表達哪些訊息方可下 筆。劇作者必須有道德操守和健康的人生價

至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