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社群網站的興起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2

紛紛成立個人的 Facebook 專頁,如此可見社群網站的影響力。網路社群網站加 入了名人文化、明星崇拜的一環,將使得整個媒介環境、名人文化的運作、粉絲 崇拜都有所不同。

社群網站的出現,對於透過媒體中介名人和粉絲兩端的關係帶來轉變,在社 群網站出現之前,從上述林書豪的例子可以看見,「媒體」決定了「誰」成為名 人,決定這個人怎麼被認識和呈現,也決定了閱聽眾可以得到多少消息。然而社 群網站出現後,提供了一個新的平台,媒體不再處於絕對中介的角色,如藝人五 月天,透過 Facebook 的經營,除了發佈表演相關訊息外,也分享日常生活的瑣 事,粉絲更直接透過 Facebook 與名人互動。如 2013 年 3 月網友在五月天阿信的 Facebook 上貼文,表示如果阿信願意祝他的同學生日快樂,他的同學願意穿內 褲跑操場,事後東森新聞台也將事件做成新聞「阿信祝生日快樂 高中生穿內褲 跑操場」1。名人可以決定如何呈現自己,粉絲也可以跳過媒體直接從名人的社 群網站獲得資訊,甚至產生互動,媒體不再握有絕對的權力,有的時候甚至淪為 名人社群資訊的傳聲筒。社群網站對名人文化帶來的影響,值得進一步的探討。

第二節 社群網站的興起

從 1990 年代末期開始,社群網站如雨後春筍般相繼推出,有些網站的目的 在維繫固有的社會人際網絡,有一些則是以幫助陌生人彼此相互連結、認識為目 的。學者 boyd 和 Ellsion(2007)曾為社群網站(SNS)下定義,他們認為所謂 的社群網站是一種以網路為基礎的服務提供,使個人得以(1)在一個有界線的 系統空間中,建構一個公共或半公開的個人檔案(profile)。例如建立自我的資 料分享等,但是這些資料分享是有權限的開放,只有某些特定的人可以獲得。同 時,可以(2)創造一個與其他人共同分享和相互連結的使用者名單(list),以 Facebook 為例就是「朋友列表」的功能。經由確認朋友關係,彼此形成連結,分 享檔案資訊。最後,(3)可以瀏覽或連繫系統中名單上的其他使用者,也就是可 以看到朋友名單中,其他與朋友互為好友的人,延伸建立關係的範圍。

boyd 和 Ellison 同時指出,他們選擇使用「Social Network Site」而非「Social Networking Site」的原因,主要是「Networking」強調一個「關係的開始」,通常 用於「陌生人」之間。而他們認為,像 Friendster、Facebook 這樣的社群網站,

其最大的特色和目的,就是讓使用者去重建現存的社交人際網絡。人們藉由社群 網路,不是去廣泛的認識陌生人,「更多的時候是在連結或強化已熟識朋友之間 的關係」(boyd & Ellison, 2007: 211),是一種將原有現實生活的社交網絡延伸至 線上網路的情形。

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jvOmHaWlTc。

一、從 SixDegree 到 Facebook

最早的社群網站為 1997 年創立的 SixDegree,包含個人檔案建立、朋友名單、

瀏覽等功能,標榜一種與朋友聯繫,扮演傳遞訊息的工具,是第一個結合個人檔 案(profile)和朋友列表(friends list)特色的網站。2002 年 Friendster 興起,是 一個以「約會」為目的的網站,設計的基礎是幫助朋友間的聚會,並基於假設朋 友與朋友的互動,比陌生人更容易轉變成為羅曼蒂克的伴侶關係,因此最初的設 計,限制使用者僅能瀏覽四級關係內的檔案(即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的朋友)。要 成為 Friendster 的會員,需要有來自現有會員發出的邀請,但後來出現了所謂的

「Fakester」,為了瀏覽更多的檔案,使用者開始去大量蒐集朋友,將陌生人加入 朋友名單中,甚至建立「虛構的人物」等現象(boyd, 2004; boyd & Ellison, 2007)。

直到 2003 年 MySpace 推出,社交網站才開始真正風行。Myspace 的特色在 提供使用者建立「個人化」頁面,會依照使用者的需求加入設計和功能。漸漸的,

也被做為迷群號召的工具(boyd, 2004; boyd & Ellison, 2007;尤芷芸,2010)。

例如,在洛杉磯地區一些獨立搖滾樂團紛紛設立 MySpace 的頁面,用來宣傳、

推銷知名音樂俱樂部的入會資訊,藉由擴展這種樂團和粉絲間的關係,MySpace 用戶快速成長,這些獨立樂團需要接觸粉絲的管道,而粉絲也希望能夠與喜歡的 樂團有所連結、取得資訊,形成互惠(boyd & Ellison, 2007: 217)。

2004 年,Facebook 由 Mark Zuckerberg 等哈佛學生創立,設計概念延伸自 2003 年 Zuckerberg 設計的 Facemash,Facemash 主要用途是將兩兩學生相片相比,

選出校園裡的人氣王。之後也結合 Friendster 的概念,推出 Facebook 的前身 TheFacebook.com(中譯為「名冊」),一開始僅供哈佛學生使用,要求加入的學 生必須有哈佛的學生信箱,後來陸續開放給每個人使用,並在 2005 年夏天,正 式改名為 Facebook。Nielsen 在 2009 年 3 月發布調查報告指出,「全世界的網路 使用者花在社交網站上的時間,首度超過他們花在電郵上的時間,一種新的通訊 交流形勢已成主流。」而 Facebook 成長的速度更為驚人,在一年之中,使用該 網站的時間成長了 566%(Kirkpartrick, 2010/李芳齡譯,2011)。

台灣直到 2009 年開始,使用 Facebook 人數才開始激增。根據 CheckFacebook 統計,截至 2013 年 1 月底,Facebook 全球使用人數達九億七千多萬人2,而在台 灣註冊 Facebook 帳號的人數超過一千兩百萬人。台灣 Facebook 使用年齡層主要 為 18 至 34 歲,佔全部使用人口比例超過 60%。另外,根據 Alexa 網路調查公司 資料顯示,過去一個月造訪和瀏覽網頁人數統計,Facebook 在全球瀏覽人次前 500 網站中,與 Google 分居第一、二名3;而在台灣僅落後 Yahoo!奇摩,居第二

2 數據來源,http://www.checkfacebook.com/about。

3 數據來源,http://www.alexa.com/topsites/global。(2013.03.23)

第一名。無論以全球或台灣的數據來看,Facebook 都是社群網站瀏覽人次的第 一位,十分受歡迎。

二、Facebook 功能簡介

社群平台多元,包括如 Plurk(噗浪)、Twitter(推特)、新浪微博等,Facebook 之所以能成為社交網站的龍頭有其特殊性,可以分別從 Facebook 強調「現實社 交網絡的延伸」和設計上的「人際互動機制擴展」特色有關。

(一)現實社交網絡的延伸

Facebook 創立之初衷,在「提供以真實校園人脈為基礎的線上社群服務」, 儘管後來開放給所有人申請使用,這種「為實際人際關係提供服務」的特色仍然 存在(許慈雅,2011:13)。Facebook 強調「實名制」(real name system),在「Facebook 社群守則」中明定「在 Facebook 上,大家都使用真實姓名與身份同他人聯繫與 分享。」6 Facebook 要求註冊帳號的使用者,都必須填寫真實的資料,包括姓名、

公司和學校等人口學基本資料,並且要求使用者用固定的名字與他人互動,並設 有審查機制。一旦發現一個帳號的名稱變更過於頻繁,或者姓名填寫不像真實的 姓名資料,帳號就會被限制使用或要求提出身份證明。每一個線上個人檔案專頁,

即代表一個真實線下身份,Facebook 的使用,在幫助使用者重新自我組織,重 整自我的線下人際網絡關係。

Facebook 創辦人 Zuckerberg 表示,創立這個網站的目的,不在打造新的社 群和建立新關係,「其實是在建構一個可以強化實體社群的線上名錄,讓它能夠 真實地反映現實生活狀況」(《數位時代》,2007;許慈雅,2011)。最早,Friendster 的設計基礎,也同樣是以連結現實人際網絡為目的,不過由於大量暴增的使用人 數,使得伺服器無法負荷,再加上 Fakester 偽身份的出現,因而產生了退用和對 線上身份不信任的情形(boyd, 2004)。

Facebook 的設計,不像以往可以在網路空間隨意的編造虛擬的個人資料,

而更貼近「真實」,提供了一個令人信賴的平台。Facebook 董事長 Peter Thiel 和 Zuckerberg 也提出 Facebook 和搜尋網站 Google 的不同,「Google 的事業模式是 以資訊為核心,認為收集與編輯全世界的資訊是重要的事。」「臉書的事業模式 明顯不同。……臉書公司的價值源於一個概念──人是最重要的,幫助世人自我 組織,這是最重要的事。」(Kirkpartrick, 2010/李芳齡譯,2011:308)

4 數據來源,http://www.alexa.com/topsites/countries/TW。(2013.03.23)

5 分別使用 Alexa 台灣區單日排名平均、comScore 和 Nielsen 的平均每月觸達人數、平均單次停 留時間、平約單月每人使用時間,共七個指標進行排名。

6 http://www.facebook.com/communitystandards。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5

(二)人際互動機制的擴展

Facebook 帳戶設立成功後,需要編輯個人檔案,上傳大頭照,填寫包括工 作經歷、學經歷、生日、居住地等資訊,並且進行「邀請朋友」的機制,透過兩 兩相互確認為朋友,建立分享資訊的基準(圖 1-1),即可以分享、瀏覽彼此 Facebook 的頁面資料。這樣的互動機制,正是 boyd 和 Ellison 所指涉的「有界線」

的空間領域,在非朋友的使用者介面上,用戶可以選擇性的封閉資訊的分享,適 當的保有隱私。

圖 1-1:臉書個人頁面

Facebook 的主要使用畫面分兩個區塊,一個是個人檔案,一個為「首頁」, 兩者的主體皆為「塗鴉牆」(the wall)。在個人檔案中,可以看見使用者自身的 動態(status)發文;而在「首頁」中,則可以看到所有在朋友名單中的使用者 的動態貼文。在 2006 年間,Facebook 推出「更新動態」(news feeds)的提醒功 能,誰與誰成了朋友、誰在誰的牆上留言等,只要朋友列表內的用戶,一舉一動 都會出現在互為朋友的用戶使用頁面的右側提醒列。

2012 年間,Facebook 更推出新的「動態時報」(Timeline)介面,將塗鴉牆 以新介面的形式呈現,Zuckerberg 表示,動態時報可以「訴說你的人生故事」,

以時間軸為主體,顯示過往的資料,營造出「雜誌」介面感(劉運,2012)。同 時,Zuckerberg 也指出「動態時報」將個人的資料從出生到現在用時序排列,「動 態時報是關於你的人生。它包含三個部分:你所有的故事、所有的應用程式,以 及一種呈現你是誰的新方式」(Zuckerberg, 2012,影音檔),van Dijck 則認為這 是一種近乎「自傳式的敘事」,用以呈現「一個生命如何成為現在這個樣子的故

有些也叫做「朋友」,boyd 和 Ellison(2007)認為這其實是一種誤導,因為單向 的關係建立,與實際認知的「朋友」概念不同,而只是一種連結成立的代表。

Facebook 重視線上身份的線下意涵,因此提供機制以避免這樣的混淆,除了互

Facebook 重視線上身份的線下意涵,因此提供機制以避免這樣的混淆,除了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