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四節 名詞解釋

第四節 名詞解釋

一、 空氣污染

根據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enters 的定義,空氣污染(Air Pollution)為空氣中存在 危害健康的有毒化學物質或化合物,包括生物來源的化學物質。

二、 PM2.5 (Suspended particulate)

即細懸浮微粒,係指該微粒的空氣動力學直徑小於 2.5 微米(μm,單位以 μg/m3 表示)。由於 PM2.5的直徑小(約只有人類頭髮的二十八分之一),更容易深入人體肺部,

倘若又附著其他污染物一起進入呼吸系統,將更加劇對健康的影響。

而 PM2.5的監測方法有「手動監測」及「自動監測」二種,因為監測方法有所不同,

兩者數據有系統性的差異,因此需要經過比對和統計分析後,轉換校正才能有一致性的 數據結果。依照行政院環保署的空氣品質標準規定,臺灣 PM2.5的監測數據係以「手動 監測」標準方法所量測數據為準(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空氣品質監測網),各類懸浮微 粒大小說明詳見表 3。

表 3 懸浮微粒之粒徑及大小說明

(資料來源:環保空氣品質管制 2015 年報告)

粒徑(μm) 粒徑大小說明

<100 稱為總懸浮微粒(TSP),如海灘沙粒,可懸浮於空氣中。

<10 稱為懸浮微粒(PM10) ,約沙子直徑的十分之一,容易通過人類鼻腔的 鼻毛與彎道,到達喉嚨。

2.5~10 稱為粗懸浮微粒(PM2.5–PM 10),約人類頭髮直徑的八分之一至二十分之 一,可以被吸入並且附著於人體呼吸系統。

<2.5 稱為細懸浮微粒(PM2.5),約人類頭髮直徑的二十八分之一,可以穿透肺 部氣泡,直接進入血管,隨著血液循環至全身。

10

三、 參觀者

展覽涵蓋四個階段其依序為:展出前規劃、設計、製作與展出後的評估。從博物館 的「資訊傳遞」功能角度而言,張嵩山(1993)表示:「博物館的展覽是基於某種目的將資 料、訊息傳達予參觀者的一個過程」(圖 2)。因此,本研究定義的參觀者為接受展覽訊 息傳達的參觀民眾。

圖 2 展覽規劃構成因素,引自張嵩山(1993)

四、 環境議題

即為人類在經濟開發與社會發展的過程間,而引發環境保護、環境保育的爭議性問 題,且經常造成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兩難困境,需要眾人透過討論與溝通獲得共識,

找出問題解決方法(楊淑慧,2016)。

博物館 展示目的

展出時間 展出內容 展出場地

參觀者 經費

展示方法

11

五、 環境知識

Marcinkowski(1988)認為,環境知識包含三項:第一項是「自然環境」,涵蓋生物學、

生態學的議題,例如生態系組成、生態系功能、物質與能量的流動、族群與群落,以及 人類對於生態系的影響。第二項是「環境問題」,包含自然資源與資源過度使用所造成 的環境問題。第三項是「環境行動策略」的知識。而本研究定義的環境知識範疇為環境 問題的知識與環境行動策略的知識。

六、 環境態度

張春興(1992)提到:態度是指個人對周圍的人、事、環境,所持有的一種具持久性 和一致性的傾向;Hines, Hungerford, & Tomera (1987) 認為環境態度是個人對於環境或 與其有關的事物上,抱持支持或反對、喜好與否的態度傾向;鐘龍治(2004)則認為環境 態度可視為是個人或團體基於他們對環境的認知,經由情感及動機等因素加入之後所表 現出來的行為過程。

綜合以上所述,本研究所探討的環境態度以環境問題的知識為討論範疇,並以參觀 者參觀展覽的情感及所表現出來的行為作為研究項目。

七、 行為

「行為」是心理學名詞,Watson 與 Skinner 將行為定義為「可以觀察測量的外顯反 應或活動」;Hull 和 Tolman 將行為的定義再擴大為「除了可觀察測量的外顯行為,也包 括內隱性的意識歷程」。另外,Piaget 和 Bruner 則將行為作為「心理表徵的歷程」,著重 於注意、概念化、訊息處理、記憶、問題探索以及語言獲得的複雜歷程。

綜合以上所述,行為涵蓋了內在心理與外顯行為、意識與潛意識的活動。本研究所 探討的行為,以參觀者的內在意識活動(行為選擇或行為意圖)與外顯活動(實際行為)

為主。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