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

第一章 緒論

本章節共有五小節,分別論述研究背景與動機、研究目的和研究問題、名詞解釋與 研究限制等,概分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

一、研究背景

1950 至 1960 年代,工業快速發展所產生的環境污染問題,至今累積與衍生為氣候 變遷衝擊。根據 2010 年出版的《遠東 60 週年白皮書—開創新猷 預約大未來》一書,

其中〈環境與能源〉篇章中的研究報告指出:「臺灣在單位土地面積上所承受的人口、

交通工具、工廠數量、畜牧業數量、能源消耗量等,以密度而言,幾乎皆居世界第一位,

且仍不斷上升中」。工業與經濟發展需要進行土地和環境開發,因此伴隨的環境負荷亦 日趨嚴重,所衍生的環境污染問題更是牽連複雜且難以解決。

1962 年,美國著名女性科學家瑞秋卡森所出版《寂靜的春天》,揭發殺蟲劑的濫用 造成公共衛生健康及生態環境的嚴重衝擊。許多環境運動、環境行動倡議也因此獲得啟 發而展開,甚至漸進促進 1970 年代美國潔淨空氣法和國家環境保護法等法規的訂定,

而環境污染議題亦成為全球關注焦點。

1987 年於聯合國第 42 屆大會中,發布了《我們共同的未來》報告,強調「永續發 展」的概念,即人類的需求達到基本滿足,也需要留給後代生存發展的機會,使經濟、

社會及環境領域能平衡發展。

聯合國的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也在 2013 年提出的第五次氣候變遷評估報告中表示:「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活 動已經明顯的影響全球自然環境,大量燃燒化石燃料的結果會造成空氣污染,除了釋放 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造成全球氣溫上升(圖 1),因燃燒而產生的有毒化學物質更 是會透過空氣的散播造成空氣污染」。

2

氣溫上升會促使空氣污染物如臭氧、懸浮微粒的生成。而根據「島嶼浮塵:PM2.5 視界」特展資料顯示,懸浮微粒的來源有自然界生成,如土壤揚塵、火山灰、海鹽飛沫 等,以及人為活動造成。其中,細懸浮微粒(PM2.5)更是含有有毒物質,可分為原生性污 染源與衍生性污染源等兩種。原生性污染源的來源如石化工廠、火力發電廠和一般工廠 等,因為燃燒不完全所產生環境污染物,包含戴奧辛與重金屬、多環芳香烴等。衍生性 污染源則是排放源所排放的氣體,再經過大氣中複雜的物理、化學變化後所形成的細懸 浮微粒,例如工廠與汽機車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在大 氣中經過化學反應後轉變為硫酸鹽、硝酸鹽及有機碳等。

然而,空氣污染也是影響公共衛生健康的環境風險之一,研究指出臭氧和細懸浮微 粒物質的增加與人類死亡相關 (Fang, Mauzerall, Horowitz, & Naik, 2013)。2014 年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亦指出「室內與室外空氣污染會對呼吸道造成危害,包含急性 呼吸道感染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且與心血 管疾病及癌症亦具有強烈相關性」。2018 年 5 月 2 日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新聞中寫道:「最 新研究數據顯示每 10 人中就有 9 人是呼吸含有高濃度污染物的空氣,而每年因戶外環 境空氣和家庭空氣污染造成的死亡人數更有 700 萬人,這 700 萬人死於空氣中的細懸浮 微粒,它會深入肺和心血管系統,導致疾病,包括中風、心臟病、肺癌、慢性阻塞性肺 病和肺炎在內的呼吸道感染」。近年關於 PM2.5的研究與關注訊息非常多,經濟發展和環 境開發會造成環境污染,尤其是影響空氣污染的固定污染源(燃煤電廠、工廠、石化產 業)與移動污染源(以汽油和柴油為動力來源的汽、機車)。

3

圖 1 1850-2012 年觀測到的全球平均陸地與海平面溫度差距變化

說明:黑線為預估溫度、橘線為觀測到的陸地溫度、藍線為觀測到的海平面溫度

(來源取自衛生福利部《因應氣候變遷之健康衝擊政策白皮書》,2018)

年平均

10 年平均

相對於1961-1990年的溫度差距( C)

4

二、研究動機

當環境教育朝向永續發展方向邁進,聯合國在 2015 年通過了 17 項永續發展目標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其中在第 3 項目標:「良好健康與福祉」,即在 2030 年以前,大幅減少死於危險化學物質、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以及其他污染 的死亡及疾病人數;第 11 項目標:「永續城市」,即在 2030 年以前,減少都市對環境的 有害影響,其中包括特別注意空氣品質與廢棄物管理;第 12 項目標:「責任消費與生產」, 即在 2030 年以前,確保每個地方的人都有永續發展的資訊與意識,以及與大自然和諧 共處的生活方式。這三項發展目標皆與空氣污染息息相關。

而環境教育的教育傳播途徑有二:一是經由正規教育(學校),二則以非正規教育

(學校以外的其他型式)的方式來進行推展工作。博物館則屬於非正規環境教育的範疇,

周儒(1992)提到博物館在非正規環境教育中扮演著資訊傳播、人員訓練與研究發展的角 色,並成為大眾進行終身學習的場域。

博物館的主要功能為典藏、研究、展示及教育,將長年典藏與累積的研究成果透過 展覽的展示和教育活動的方式向觀眾進行教育傳播是最普及的方法,能發揮博物館的社 會教育責任與義務。

綜合以上所述,瞭解永續發展目標所強調的意涵,與檢視空氣污染問題,研究者身 為具有行動能力的公民並且同時身為博物館教育工作者,理應發揮行動力與博物館教育 的影響力。因此本研究將以一檔探討空氣污染的環境議題展覽「島嶼浮塵:PM2.5 視界」

為例進行觀眾研究,特展的內容為諸多學者專家們長期研究的成果展現,將知識性資訊 透過藝術型態的展示設計加以轉化轉呈現關於臺灣空氣污染、PM2.5 危害問題,企圖透 過展示的方式增進參觀民眾能在此議題有所討論並試圖找出解決空氣污染方法。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