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節主要敘述本研究內容之重要名詞意義,茲陳述如下:

壹、 國中實習教師

依「師資培育法」之規定,修畢職前教育課程且經教師資格初檢合格取得國

中實習教師證書,得至教育實習機構進行一年教育實習者。本研究所指為九十四 學年度在明仁國中(化名)實習之國文科實習教師李瑋(化名)老師。

貳、 實習輔導教師

依據教育部「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稚園教師資格檢定及教育實習辦法」第 十七條規定,任教於教育實習機構(之國民中學),有三年以上教學及導師工作經 驗,有能力並有意願輔導實習教師,經由該機構遴選擔任實習輔導工作之合格教 師。本研究係指九十四學年度服務於明仁國中,合乎「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稚 園教師資格檢定及教育實習辦法」之規定的實習輔導教師簡老師(化名)。

參、 教學輔導

意指藉由教學觀察、評析討論與回饋的歷程,協助指導教師改善教學行為、

成長專業知能,提升教學品質、增進教學效能的作為。本研究所指教學輔導係指 實習教師於教學實習期間,經由實習輔導教師以「中學教師教學專業發展系統」, 協助實習教師改善教學,成長專業能力的相關作為。

肆、 中學教師教學專業發展系統

張德銳教授根據「發展性教學輔導系統」的理論,經過實作、修正所研發出的

「中學教師教學專業發展系統」(以下簡稱發展系統)。之所以名為「教學專業發展」, 即在彰顯教師於教學專業發展歷程中的主動性與動態觀。本研究即透過專業發展系 統的運作程序及觀察工具,蒐集實習教師具體的教學表現資料,以協助其改進教學 並成長專業。

伍、教學行為

教學行為係指教師為達成教學目標,所做的教學演示行為。本研究所指的教 學行為,是指發展系統規劃的五個教學領域行為,包括:一、掌握教學目標;二、

活用教學策略;三、增進有效溝通;四、營造學習環境;五、善用評量回饋等以 教室教學為範疇,其行為內容如下:

一、掌握教學目標-指教師在教學時,能掌握教材內容,設計教學方案及系統呈 現教材,達成教學目標。

二、活用教學策略-教師在教學時,能引起並維持學習的動機,採用多元教學方 法與媒體,善於發問啟發思考,有效運用教學策略。

三、增進有效溝通-教師在教學時,能運用良好的語文技巧,展現生動的肢體語 言,建立多向的互動溝通,以增進溝通效果。

四、營造學習環境-教師在教學時,能營造並維持有利學習的班級氣氛,建立教 室常規,掌握有效教學時間,以塑造優良的學習環境。

五、善用評量回饋-教師在教學時,能評估學習表現提供回饋與指導,達成預期 學習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