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 論

第五節 名詞釋義

第四節 研究限制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僅以臺中縣、彰化縣以及南投縣國小九所國小,共十四個班級合 計 356 位六年級學生為主要研究對象,考慮研究者的時間、人力及行政支援 之限制,無法親自至該班進行施測,委由該班任課教師進行施測,所以施測 過程的狀況不一,有可能會影響研究結果。

二、教材內容

本研究所使用之數學問題的範圍,主要是以教育部 92 年所頒訂的九年 一貫數學課程綱要中一年級至五年級的能力指標為主。如前所述,因為選取 樣本有其地域性限制,故推論的結果不宜過度解釋,研究結果若要推論至其 他地區的學生,需更謹慎。

第五節 名詞釋義

為使意義更為明確,避免混淆,便於討論,茲將本研究所涉及之相關特 定名詞的界定及說明如下:

一、傳統數學文字題

地位,通常是提供學生運用計算能力於各種情境的機會,用語文的 型態來描述的數學問題情境,本研究以「傳統問題」稱之。

二、有情境的數學文字題

以日常生活事件為材料,以一個故事為主軸,用語文的型態來描述 問題,讓學生理解情境後,進行文字題的運算,本研究以「情境問 題」稱之。

三、解題表現

傳統問題與情境問題的解題表現,每一題評分的標準皆參考唐淑華

(1995)改編 Putt(1978)及 Polya 解題四個步驟而來。評分標準如:

完全未作答或列式錯誤得 0 分,列式正確、答案不正確得 1 分,完 全正確得 2 分。

四、解題相關因素

本研究欲探討可能影響解題之相關因素為學生之閱讀能力、性別、

城鄉差距以及解情境問題的態度對「傳統問題」、「情境問題」的解 題表現是否有影響。

(一)學生的閱讀能力:

本研究以閱讀理解為範疇,使用柯華葳(1999)之「閱讀理解 困難篩選測驗—國民小學四、五、六年級」為本研究閱讀能力測驗 工具。測驗主要在測量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得分愈高,表示該學生 閱讀理解能力愈佳。

(二)城鄉差距:

本研究依據學校之總班級數進行城鄉分類,研究樣本中,班級 總數在 13 班(含)以上的學校所在位置均為都市或都市外圍,交通 較便利,資源較多,故歸類為城市學校;班級總數在 12 班(含)以 下的學校,較屬鄉村,資源較少,則歸類於鄉村學校。

(三)解有情境的數學文字題的態度:

本研究數學態度量表主要在測驗學生解數學故事文字題所抱持 的解題態度,本研究所使用的有情境的數學文字解題態度量表,係 由黃俊仁(2003)所編制,受試者在這測驗上所得的總分即代表整 個解有情境的數學文字解題態度的得分,得分愈高代表個人解有情 境的數學文字解題態度愈正向,反之,則愈消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