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四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使用四種研究資源與工具,分為三類,(一)數學解題評量工具

(一為傳統問題、一為情境問題)、(二)情境的數學文字題解題態度問卷(黃 俊仁,2003)、(三)「閱讀理解困難篩選測驗—國民小學四、五、六年級」

為本研究閱讀能力測驗工具(柯華葳,1999)共三類。

一、解題評量工具

為了了解六年級學童在數學文字題的解題表現,研究者採用兩份文字試 題,一為傳統數學文字題,另一為有情境的數學文字題,此兩份試題的題目 同構,學生解決此兩份試題所需要的能力相同,且均依據教育部(2003)國 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一至五年級的能力指標編製(表 3-4-1)。

(一)傳統數學文字題(簡稱傳統問題)

傳統問題,為學校課程中的應用問題,題目通常以第三人稱,簡短 問題敘述為主,例如:5瓶汽水賣 40 元,請問要買 20 瓶汽水,要多 少錢?並無與生活情境連結的故事情節陳述,本研究依據文獻中數學文 字題之相關理論,和國小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一至五年級的能力指標及數 學科相關教材進行編製。

(二)有情境的數學文字題(簡稱情境問題)

情境問題依據錨式情境學習理論,將所欲測量的概念,以一個與生 活情境相近的故事呈現,例如:…清明節到了,阿寶一家要掃墓必須準 備祭品,阿寶跟媽媽去市場採購,發現市場內正在大特價,包套祭品一 份賣150元,媽媽覺得很划算,立刻衝入人潮中搶購,…;題目:此次 清明掃墓,媽媽需要有五份祭品,請問媽媽需花多少錢買祭品?讓解題 者同主角,幫助主角解決生活上的問題,而不僅是一般數學練習。

本研究所使用的情境為「阿嬤的生日」,為研究者自行創作的情境,敘 述阿貴的阿嬤生日到了,媽媽要阿貴準時回家為阿嬤慶生,阿貴開始思考該 搭幾點的火車。研究者並依故事發展融入數學問題情境,並編製試題。此外,

研究者配合學生既有的經驗,特別注意問題的合理性與故事內容的相關性。

表 3-4-1 試題分析

試題編製完成後,先請五位教學年資均為 9 年以上的現職國小老師提供 意見,主要目的為確認問題是否符合教材內容範圍,試題是否合適,以及試 題中的用詞是否明確清楚,符合受試者的程度。依這五位現職老師針對試題 所提出的建議修改後,再經教育大學教授評估再以修正試題。

(三)第一次預試

第一次預試於2008年六月初進行,由於本研究中的六年級學生是指 接受過一至五年級教材且剛接觸六年級課程的學生,故以五年級下學期 末為時間點,以台中縣某國小五年級一班33名學生為樣本進行施測。目 的在於瞭解題意是否清楚,檢查題目是否有誤,預試時研究者親自監 測,並於施測後,在低、中、高分組學生中均隨機抽取兩名受試者進行 訪談,以了解問題敘述中是否有令學生產生誤解或是用詞不當的部份,

並進行修正。

第一次預試後,在「情境試題」中的第 18 題:「阿貴舅舅如果將 全部的鳳梨賣給水果商,他會少賺多少錢?」,原始的情境故事為:「舅 舅採收鳳梨後,一公斤只能算 15 元,但是如果辛苦一些自己賣,一公 斤可以賣 20 元,可以賺比較多。」學生反應問題資訊不完整,因此修 正為:「舅舅採收鳳梨後,一顆只能算 15 元,但是如果辛苦一些自己 賣,一顆可以賣 20 元,可以賺比較多。」;而傳統試題上並無學生反 應題意不清,因此僅做版面上的修正。

(四)第二次預試

2008 年六月中進行第二次預試,樣本為台中縣某國小共三班 98 名 五年級學生,透過試題「難易度」及「鑑別度」進行分析。試題評分的 標準參考唐淑華(1995)改編 Putt(1978)及 Polya 解題步驟的評分標 準,完全未作答或列式錯誤得 0 分,列式正確、答案不正確得 1 分,完 全正確得 2 分。

依受試者之得分,選取得分最前面的 27﹪為高分組,得分最末的

27﹪為低分組,運用難度指數公式:

= 求出每題的難度指數(item difficulty index coefficience)與 鑑別度指數(item discrimination index coefficience),其中UP表示高分組 受試者通過之人數,LP表示低分組受試者通過之人數,U代表高分組總

表 3-4-3 「情境試題」難度與鑑別度

其餘題目都達.32以上(如表 3-4-2)。「情境問題」難度指數除了第10 題未達.20,第5、17題超過.80,其餘題目均介於.25—.77之間;鑑別度

有70%的學生能正確計算出面積為4000平方公尺,且有五成的學生能將 4000平方公尺換算為40公畝,答題情形尚佳,故此題保留。

(五)信度檢驗:2008年六月底進行第三次預試,目的是求取兩份試題之再測 信度;而因學期即將結束,且此次預測中有某一班預試時間在結業式當 天,學生情緒皆很興奮,施測狀況不甚理想,施測結果影響「情境問題」

的再測信度,故「情境問題」再測信度為.78,略小於.80。此外,研究 者與一位現職國小教師共同評分,兩者評分之相關係數為.99,具良好的 評分者間信度,少數意見相左的問題則再以討論達成共識。

二、解有情境的數學文字題解題態度量

數學態度量表(黃俊仁,2003)共十七題,主要在測驗學生解數學故事 文字題所抱持的解題態度。分為三個分量表,第一部份為學生在情境數學文 字的解題信心,如:遇到有故事的應用題,我有信心我會答對及我無法在故 事中找到我要的答案或數字;第二部份為學生對於數學實用性的看法,如:

這樣子的測驗,對我解決問題有幫助及我覺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不太用得 到;第三部份為學生的解題動機,如:我覺得有故事情節的題目,我會更有 興趣去解決。量表採五點量表答法,受試者依自己的情形,從「非常同意」、

「同意」、「普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等空格中勾選一項自己覺得最 合適的答案。受試者在這測驗上所得的總分即代表整個解有情境的數學文字 解題態度的得分,得分愈高代表個人解有情境的數學文字解題態度愈正向,

反之,則愈消極。本量表 Cronbachα係數為.93,測驗題目間的一致性相當 理想。(如表 3-4-4)

表 3-4-4 有情境的數學文字解題態度量表 分量表名稱 因素層面 題次

正向題 反向題 題數 解 有 情 境 的 數 學

文字題的信心 對自己解題的看法 1、3、5 2、4、6 6 題 數學的有用性 對數學功用的看法 8、9、10 7、11 5 題 探究解題動機 對數學解題的動機 12、13、14、

15、16、17 6 題 資料來源:引自黃俊仁(2003)

三、閱讀能力測驗工具

本研究的目的之ㄧ為探討學童閱讀能力與學童數學解題表現。為了瞭解 學童的閱讀理解,取得原作者同意後,採柯華葳(1999)之「閱讀理解困難 篩選測驗—國民小學四、五、六年級」為本研究閱讀能力測驗工具。此測驗 的得分愈高,表示該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愈佳。本量表共兩部份二十題,國小 六年級學生應答對 13 題(含)才具備合格的閱讀能力(柯華威,1999),第 一部份為選擇題十三題,如:燕子、斑鳩請麻雀推烏鴉作代表,去請求喜鵲 教他們造巢的方法。最後誰去請喜鵲?(1)燕子(2)麻雀(3)烏鴉(4)

喜鵲。第二部份為閱讀測驗五大題七小題。本量表測驗經原作者因素分析內 部一致性考驗 Cronbachα係數在.80 和.84 之間,具良好的內部一致性。

研究者在徵求原作者同意時,原作者提醒研究者注意「天花板效應」(參 考附錄五),若使用擔心該問卷來施測一般生,可能會因為測驗題目過於簡 單,而使個體得分普遍偏高;經研究者評估受試者群的狀況,由於受試學生 分佈呈現常態,尚不會出現此種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