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為便於本研究對於相關變項之分析與討論,茲將本研究所探究的重要名詞,

分別界定如下:

一、脊髓損傷職業訓練學員

失而無法復原。脊髓由延腦沿伸至上腰部,位居脊柱所形成的管腔之中,脊髓約 每隔半公分,自左右兩側各分出一條脊髓神經到全身。脊髓的功能在於溝通腦部 與周圍神經,也就是說,它可以傳達腦部的訊息到四肢或內臟,也可傳達四肢或 內臟的感覺到腦部。造成脊髓外傷常見的原因有職業傷害、車禍、運動傷害等,

脊髓一旦損傷就會產生許多問題,包括:運動感覺機能障礙、排尿排便困難、呼 吸機能障礙、性功能障礙、皮膚併發病、自主神經功能異常等(王顏和,2006)。

許多脊髓損傷者在經過醫療復健及生活獨立訓練之後,就會面臨到是否要職業重 建的選擇,本研究對象係為參加北部地區96 年度職業訓練之脊髓損傷者。

二、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self-efficacy)係指個人對自己能否成功做出某種行為或是完成某 種任務的信念,是一種個人對自己熟悉或熟練精熟(mastery)狀態的事先預測。

而個人之所以願意達成特定行為或改變行為,乃是基於個人相信自己能完成某種 行為的一種能力判斷,這種能力判斷的知覺,隨其強度的大小而形成個人成功與 否的條件之一,因此自我效能感會影響個人的因應行為(coping behavior)與行 動的持續性(Bandura, 1977;1986)。一般人言,自我效能較低的人,傾向容易 逃避參與有發展潛能之活動、容易輕言放棄、未能採取因應行動的結果,因而容 易將能量聚焦於失敗與焦慮中,抱怨環境所帶來的壓力與困境。而高自我效能的 人,則傾向積極參與有任何有發展潛能之活動,較願意嘗試改變現況,注意力比 較會放在克服困難及解決問題上。而為了改善及提高自我效能,Bandura(1986)

提出可以藉由四個方面的資訊獲得來形成自我效能感,它們分別是實踐的成功經 驗(performance accomplishment)、替代性經驗(vicarious experience)、言語的勸 導(verbal persuasion),以及活動過程中生理情緒的喚醒程度(emotional

arousal)。本研究所運用之「自我效能」定義,係指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附 錄一)的得分,分數越高表示自我效能越高,分數越低表示自我效能越低。

三、求職自我效能

由於Bandura 所提出的自我效能起源於自我概念系統,並認為自我概念系統 會調整個人對事物的知覺與判斷行為,此引起許多學者的認同與關心,並更進一 步地闡述自我效能的概念。其中Sherer 與 Maddux(1982)認為個人會將過去種 類繁多的經驗,匯合成一個一般性的自我效能(general self-efficacy)。而相較於 一般性自我效能的則是特殊性自我效能(specific self-efficacy),所指的便是在特 定的情境之下,個人對自己是否能夠成功做出某種行為或是達成某種任務的判斷 和信念。由此可延伸出,所謂的求職自我效能(job-seeking self-efficacy),便是 運用自我效能理論於求職的相關領域。而Lang 與 Lee(2005)則進一步闡述,

認為求職自我效能是個人對自已求職行動能否獲得新工作的信心,也就是個人對 自己能夠成功完成在求職過程中所需的行為及作業的信心程度,此信心建立在個 人認為自已能夠利用所擁有的知識、技能和能力以找尋其它的就業機會上。本研 究所指之「求職自我效能」係指研究者經Julie Barlow 教授同意後,使用其於 2002 年時,與Chris Wright 和 Lesley Cullen 共同發表的「肢體障礙者求職自我效能量 表」(The job-seeking self-efficacy scale for people with physical disabilities)(附錄 二),為便於本研究之參與者答題,由研究者進行語言翻譯後所測得之「肢體障 礙者求職自我效能量表中文版」(附錄三)中「求職自我效能」與「肢體障礙面 試管理」分量表之得分,分數越高表示求職自我效能、面試管理效能越高,反之 則越低。

四、求職技巧輔導方案

「求職技巧輔導方案」係指研究者以自我效能理論為脈絡,參考國內外文獻 中所設計與身心障礙者之求職方案、或工作俱樂部(job club)所運用之主要活 動要素作為活動單元之參考,同時運用四大自我效能訊息來源之策略,以及在考 量研究對象之特性之後,由研究者初步設計之「求職技巧輔導方案」,其活動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