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結論

本研究的主要問題有二,一是「求職技巧輔導方案」對參加職業訓練的脊髓 損傷成員之一般自我效能與求職自我效能的影響效果?亦即瞭解「求職技巧輔導 方案」的成果績效;二是該方案是否具有相當程度的品質?亦即探討方案的品質 績效。本研究得到以下幾點結論:

一、「求職技巧輔導方案」的成果效益

根據統計分析的結果,本研究方案的能夠增強脊髓損傷參訓者之自我效能,

包括一般自我效能、求職自我效能與肢體障礙者面試管理效能三方面。整體而 言,實驗組成員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以及求職自我效能和肢體障礙者面試管理 量表的改變上皆達到極顯著的差異(Sig. = .00),此結果顯示本研究之實驗處 理對提昇脊髓損傷職業訓練成員之一般自我效能與求職自我效能有立即的影響 效果,且其效果至少能延續三個月之久。

實驗組在三個量表的前測與追蹤測驗得分的改變達到顯著水準,而其中又以 求職自我效能以及肢體障礙者面試管理效能的效果最為顯著,可能的原因在於本 方案的活動單元設計多以求職過程的具體元素相關,如完成求職登記表與履歷 表、面試、詢問無障礙環境與工作性質和環境,並有機會實際參與就業博覽會等,

在經過實際練習、觀察、適當的語言鼓勵,及對自己生理及情緒喚起的狀況更能 掌握的情況之下,因而提昇實驗組成員之效能。

除了量化分數的改變之外,從半開放性問卷中得知,在實驗結束三個月內已 經有8 位(53%)有具體的求職行動(N=15),其中有 7 位(47%)曾經獲得 工作機會,有6 位(40%)已經在工作,而尚未有求職行動者(N=7)有 86%

表示「想要自行創業」、57%為「個人健康」考量、43%因「交通因素」、有 29

%係因「沒有經濟壓力」以及14%分別為「想再進修」、「家庭因素」、「其他」,

沒有成員是因為「覺得找不到工作」之由而未採取求職行動,全體實驗組成員(N

=15)中,有 73%(11 位)表示未來會考慮去求職,2 位表示對於目前的生活 狀態還算滿意(沒有經濟壓力、健康因素),打算以創業、網拍或網頁工作室為 主要工作選擇,其他2 位則是因為擔心因為工作收入影響撫卹金,現階段未能決 定未來是否要去工作。

綜合量化與追蹤問卷的調查結果,本研究方案能夠提高實驗組成員的一般自 我效能、求職自我效能以及肢體障礙者面試管理效能,而當成員的求職效能越 高,越能積極求職,且能在求職過程中去分析、檢討求職結果結果的得失,較不 會歸咎於身心障礙者的不利角色,所以能夠有效的調節下次的求職行動。在求職 過程中將越能瞭解自身的優勢與限制,而隨著求職行動的品質與頻率的增加,將 越有機會達到想要的就業結果。

成員在一般自我效能提高後,將越願意嘗試具有發展潛能的任務、越有潛力 透過認知和行為技能等方式來改變環境中的不利因素、越有能力成為環境中的創 造者、越能擺脫犧牲者的角色,因而越有機會成為掌握自己命運的主人,為自身 倡導權益。

人生是一連串的選擇過程,而自我效能則為影響選擇之關鍵因素,當個人選 擇某種環境時,所選擇的環境亦會反過來影響個人的發展,故自我效能對人生旅 途的影響性不可輕忽。本研究結果與相關文獻皆顯示,自我效能越高者越有機會 實現自我目標,而以研究者觀點來看,增強自我效能實為賦權(empower)個人 的一種具體且有效的方式。而當身心障礙者因為主客觀的人力資源,導致所能獲 得的勞動條件與福利相對較差時,職業訓練或為提昇其人力資源的最佳方法之一

(王方,2002),若能於職業訓練過程當中,適時的搭配「求職技巧輔導方案」

以提昇參訓成員之自我效能,或為提昇職業訓練成效以及協助其達成參訓目的可 行策略之一。基於量化分析與成員的追蹤結果顯示,本研究對於國內的實務工作 與研究,應具有參考的價值。

二、「求職技巧輔導方案」實施過程中的品質績效

依據統計分析結果已經初步證實本實驗方案對於提昇成員之一般自我效 能、求職自我效能以及面試管理效能,並至少具有3 個月的效果延續性。而從實 驗組成員(N=15)的回饋結果來看,有 14 位(93%)成員認為研究者所設計 之實驗方案對於求職是有幫助的,且全部成員都會推薦其他傷友參加類似的方 案。成員認為對求職行動最有幫助的單元依序為「撰寫履歷表」、「面試角色扮 演」、「撰寫求職登記表」、「音樂冥想」、參加「就業博覽會」、「電話詢問潛在雇 主」的練習、「傷友分享」、「電話詢問工作性質」、「實際尋找工作機會」以及「勵 志歌曲」等。上述單元中除「音樂冥想」、「傷友分享」以及「勵志歌曲」主要為 增強一般自我效能之外,其他單元皆為與求職行動相關的內容。因此初步推測,

本方案的活動內容安排應為有效。

本方案之活動單元進行方式也針對研究對象的期待與特性進行作修正。由於 脊髓損傷好發於青年及成年男性,加上參訓者多以就業為目標,因此,與工作相 關的主題設定較符合成員期待,加上多數人都能認同求職行動是獲得工作的重要 手段之一,因此成員並不排斥參與求職技巧輔導方案。

考量成年男性對感性層面的分享較不適應,對大溫暖型的活動可能容易興趣 缺缺,因此以「成功案例分享」、以及播放「勵志歌曲」的方式來取代。在活動 型態則以能發揮成員口語優勢之對話、對談為主;相對於成員的肢體限制,盡量 排除需要移動或活動的方式,但在和求職密切相關的必須活動,例如「求職登記 表」、「履歷表」以及量表施測等一般以書寫進行的單元,則需要事先準備好電子 檔,可以在活動前一週或當下提供給成員,讓成員可以是先預習、準備。此安排 的主要目的在於避免因為肢體障礙的限制而造成單一任務的雙重困難,某種程度 上也暗示了打字速度比較慢的成員可以事先完成一些,有助於活動進行順暢,也

研究者也因為考量到成員障礙的限制,因此,並不採用一般團體方案結束都 會相關滿意度調查表,而由成員完成半開放性的追蹤表,由同質性成員所獲得的 資料或許能降低成員配合演出的效應。而在主題的引導部分,也多事先傾聽成員 的分享、回饋或建議的內容為主,此策略除能增強成員的自我效能之外,事實上,

也可能是成員比較感興趣的話題,領導者僅為引領活動進行者,趨於後衛角色較 多。最後,本方案能順利進行,Bandura 所提出的四大自我效能訊息來源功不可 沒。透過直接操作經驗和觀察,讓成員省視和熟悉求職行動的有效性並加以改善 或修正,此為求職自我效能之意涵,亦為賦予自我掌控權力的過程,學會分析任 務的困難度、分析努力的程度以及環境和自身條件,對個人面對生涯中壓力情境 相當重要。

在統計分析的結果中顯示,控制組在「求職自我效能分量表」的後測得分比 前測高出許多,且達顯著水準。研究者分析可能原因為:控制組成員在三個量表 的前測分數普遍高於實驗組,由於一般自我效能可以類推至其他特殊的情境,且 較高者傾向樂意接受新的任務或挑戰,控制組成員不認為求職是一件困難的事 情。再進一步檢視控制組在量表答題分數的變化發現,其在「求職自我效能分量 表」中第2 題(完成工作申請表)、第 4 題(面談技巧)、第 6 題(面試時的肢體 表達)的分數提高最多,研究者推測可能原因,一是研究者在實驗進行過程中,

邀請該中心同仁在旁協助及觀摩,並將使用之活動相關資料提供中心後續使用,

中心於是將相關訊息張貼於布告欄或將提供給成員練習使用,因而提昇該部分的 效能;二為該中心招收成員之同質性讓控制組成員感受到自己並非全天下最不幸 的人,加上中心內許多傷友都為正式、全職工作人員,加上成員在職訓期間長期 住宿與互動等種種因素,因而提昇了某些效能。倘若研究者的推測得以成立,則 或更能肯定實踐、替代經驗以及楷模的重要性,且同質性團體本身極可能為療效 因子之一。不過,從整體統計分析和追蹤結果來看,經過整體、有系統性規劃的 方案成效,遠大於零散的資訊提供,因此本實驗方案應具有某些程度的品質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