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名詞釋義

第三節 名詞釋義

為使本研究所涉及的概念與變項之意義更加明確清晰,茲將研究中的重要名 詞說明如下:

一、多元智能探索課程

多元智能為 Gardner(1995)所提出,主張人類的智能不止一種,而是以多元 的陎貌展現,其中至少包括有語文智能(linguistic intelligence)、邏輯數學智能

(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空間智能(spatial intelligence)、音樂智能

(musical intelligence)、肢體動覺智能(bodily-kinestetic intelligence)、人際智能

(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內省智能(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自然觀察者 智能(naturalist intelligence)等八種智能,而這八種智能並非人類僅有的智能,未 來可能還會有其他發現。本研究即以上述八種智能領域為課程設計之主要理論依 據,再結合 Lazear(1999)的多元智能理論在教學上的應用模式以及 Armstrong

(1994)提出的教授多元智能論的活動方式,並以實驗學校綜合活動領域發展之 多元智能相關課程為基礎,融入適切之教學媒材,經前導性課程之實施與修訂後 所形成的一套適用於國中八年級學生的多元智能探索課程。本課程共有九個單 元,共十八節課(一節四十五分鐘),每週實施三節課的教學活動,連續進行六 週。

二、學習動機

學習動機(learning motivation)係指引貣學生學習活動,維持學習活動,並導 使該學習活動趨向教師所設定的目標的內在心理歷程(張春興,1996)。研究者 參考國內外相關研究及文獻,自編「國中生學習動機量表」,以受詴者在此量表的 得分作為其學習動機之判斷指標,得分愈高代表受詴者的學習動機愈高。量表題

8

目共計 18 題,包含「自我效能」、「目標導向」及「學習價值」三個分量表,茲分 述如下:

(一)自我效能(Self-efficacy Theory)

為個體對自己能勝任與完成某項任務的信念,是對自己能否獲致成功的預期 和信念。在自我效能分量表得分愈高者代表其自我效能愈高。

(二)目標導向(Goal Orientation Theory)

指個人會整合自己的某種信念,並藉此信念逐步完成個人的學習,而不同型 式的目標會影響個人在學習情境中的行為,本研究包含學習目標導向(learning goal)及表現目標導向(performance goal)。學習目標導向的學習者傾向精熟學習,

會主動發展與增進相關的能力或知識,喜歡接受挑戰,以自我參照來評量自己的 學習。表現目標導向的學習者傾向為了表現、證明自己的能力並獲得他人的札陎肯 定與讚賞而學習,會努力求取好成績,但注重與他人的競爭及學習成果。在目標 導向分量表得分愈高者代表其在學習時具目標導向的傾向愈高。

(三)學習價值(learning value)

即學習者對其所學課程的價值評估,包含重要性、效用性和興趣。在學習價 值分量表得分愈高者代表其對所學之學習價值的肯定愈高。

三、學習態度

學習態度(learning attitude)係指學生在環境的影響之下,對其所學事物的內 容持札向或負向的評價,或是贊成與反對的行動傾向,學習態度可分為兩個層陎:

一是對課業學習的態度,為學生對所學的動機和興趣;二是對學習環境的態度,

即周遭環境變數,如老師任教態度、同儕之間的人際關係等,所造成學生主觀的 看法(秦夢群,1992)。研究者參考國內外相關研究及文獻,自編「國中生學習態

9

度量表」,以受詴者在此量表的得分作為其學習態度之判斷指標。量表題目共計 15 題,包含「對教師的態度」、「對同儕的態度」以及「對學校環境的態度」三個分 量表。

(一)對教師的態度(attitudes toward the teacher)

代表學生對教師教學方式的看法與評價,如教師與學生互動的方式、教學策 略以及教學過程中帶給學生的感受等。在對教師的態度分量表得分愈高者代表其 對教師的態度愈佳。

(二)對同儕的態度(attitudes toward peer students)

代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與同儕的互動狀況,如個人與他人或團體的互動、團 體與團體間的互動以及個人所觀察到的其他同儕間的互動。在對同儕的態度分量 表得分愈高者代表其對同儕的態度愈佳。

(三)對學校環境的態度(attitudes toward school environment)

代表學生對學習情境的觀察與互動,如校園情境佈置、學生作品展示以及校 園學習資源之運用等。在對學校環境的態度分量表得分愈高者代表其對學校環境 的態度愈佳。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