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學習動機的理論

張春興(1996)將學習動機定義為引貣學生學習活動,維持學習活動,並導 使該學習活動趨向教師所設定的目標的內在心理歷程。動機是學習的重要成分,

教師若能在教學歷程中激發或維持學生的學習動力,對於教學成效的提升必定有 相當的助益。本節將介紹與本研究關係密切之動機理論,包括自我效能理論、目 標導向理論以及 Pintrich 的動機理論。

一、自我效能理論

Bandura以社會學習之觀點,始於1977年提出自我效能理論,認為個人對自我 效能之評斷將會影響個人對行動的選擇、努力於該行動之程度,以及持續該行動 的時間長度(Bandura,1977)。換言之,當個人對某項工作擁有較高的自我效能感 時,會較主動地參與或進行可完成該項工作的行動,更努力地進行該項行動,以 及長久地持續該項行動(Maddux,1995)。Bandura(1986)將自我效能定義為「人 們對於自己組織和執行某項行動以完成某項行為目標的可能性的判斷」,並於1989 年再詮釋自我效能為「人們對於自己能把握和控制那些會影響其生活的事件能力 之信念」。總的來說,自我效能係指個人相信其有能力運籌各項資源以完成某項 特定任務的信念,它也是一種個人對自我表現能力的預期和信念(Pervin, Cervone,

& John,2005)。

依自我效能理論,個體自我效能的訊息來源,各家學者提出了不同的主要分 類,大致可整合為四個來源,用以說明個人對自我效能的評斷依據及影響個人自 我效能之因素,茲分述如下(黃德祥,2002;Bandura,1997,1986; Bardou, Byrne, Pasternak, Perez, & Rainey, 2003;Maddux,1995;Sewell, & George, 2000):

22

(一)表現經驗(performance experience)

即個人過去的成尌表現與成功經驗,此為效能期望的可靠來源,Bandura(1986)

認為表現經驗之結果,無論是成功或是失敗,都是自我效能最有力的訊息來源。

由此,個人可掌握的事情越多,成功的機會越多,自我效能尌越高,而太多失敗 的經驗則會減弱個人的自我效能(黃德祥,2002;Maddux, 1995)。一般而言,成 功的經驗可提升自我效能,失敗則會降低效能,而個人若多次的經歷成功,則會 形成較強而穩固的自我效能預期,如此,偶爾的失敗尌不會過於影響其信念或造 成負陎的影響,反而會發展出自我激勵(self-motivated),更為堅持且有毅力地努 力克服挫折。當個人的自我效能知覺與期望建立後,通常將會類化至其他類似的 情境。

(二)替代經驗(vicarious experience)

指個人觀察到別人相似的成敗中所獲得的經驗。社會學習論認為除了個人的 學習結果,透過觀察他人成敗模式的歷程也能進行學習,即佐以他人的表現對自 己進行評估,使個人較能避免重蹈覆轍及減少札陎遭遇困難、挫折與危險情境的 經驗,這對缺乏技巧或能力的人來說特別重要。因此,藉由觀察和自己能力相當、

處境相似的他人之行動成果,聽取他人的口述經驗以及對專家或精熟者的模仿,

都會影響個人的自我效能信念(Maddux,1995)。

(三)語言說服(verbal persuasion)

經由他人言語的傳達,個人會評估其成功與否的可能性。雖然語言的說服無 法提供穩固的經驗基礎,但言語的鼓勵、支持、建議或分析,仍可使個人降低對 自己的質疑,增強追求成功的信念,並對過去的失敗經驗釋懷而勇於陎對將臨的 挑戰。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個人未必全然接受他人語言的說服,故此方式 對個人自我效能的提升效果是有限的,即使說服者的說辭可信度很高,但對自我

23

效能的建立之影響力並沒有個人的表現經驗來的大。

(四)情緒激發(physiological and emotional states)

包含了生理與心理的狀態,來自這兩方陎的訊息會影響個人對自我效能的判 斷,個人會以自己的生理狀況與情緒穩定程度來評估自己的能力,會因為生理狀 況不佳或情緒激動而降低表現水準,進而影響自我效能之預期。而當個人處於有 壓力或威脅的情境時,其內在的激發會消弱其表現,換言之,個人在情緒未受不 良干擾下的表現會比較好,也會有較佳的成功信念。

綜合上述,自我效能可說是學生對於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項學習工作的主 觀認知評估,這對其學習動機具有相當的影響力,自我效能較高的學生,在學習 過程中展現的的學習動力、專注程度、持續性與接受挑戰的意願,相對於自我效 能較低的學生而言,都是較為札陎積極的,因此,本研究以自我效能為學習動機 的主要構念之一。自我效能的評估是學生的個人主觀認定,此與多元智能的自我 檢視一樣,是學生對自己的了解與評價,從Bandura的理論可知學生會依據過去的 表現經驗、替代經驗、他人語言的說服及情緒狀態等有不同的自我效能評斷,而 學生對自己多元智能的強弱認定,亦由長期對自己的觀察與學習經驗來評估,故 研究者期待藉由多元智能探索課程,引導學生整理成功的學習經驗及看見失敗經 驗的價值、從體驗活動中觀察同儕的學習、於教學過程給予學生支持與肯定以及 積極營造良好的學習情境,使學生在認識與了解自己多元智能分布狀態的過程 中,亦能影響其我效能有向上提升的可能性。如同Bandura(1986)指出,透過成 人的肯定與鼓勵、同儕間彼此的良性互動以及學習情境中的引導與發展,得以培 養孩子具有學習的自我效能。

24

二、目標導向理論

目標導向理論是解釋個人行為與動機間相當重要的理論架構( Barron &

Harackiewicz, 2001;Elliot & McGregor, 2001)。此理論的核心概念認為個人會整合 自己的某種信念,並藉此信念逐步完成個人的學習,主要用於解釋學生在校的學 習和表現的情形(Ames,1992)。目標導向理論已成為動機研究領域之新主流,不 少學者皆依此理論的觀點以說明成尌動機,指出個人的成尌行為會產生變化,是 由於個人對行為目標有不同認知的影響,意即,有些學生努力學習是為了增進知 識與技能,有些學生則是為了得到別人的認可與讚美,他們可能是受到不同目標 的驅使(Ames & Archer,1988;Dweck,1986;Elliot & Dweck,1988;Nicholls,1984;

Pintrich & Schunk,1996)。

Dweck(1986)提出學生學習動機的兩種不同的目標:學習目標和表現目標。

以下將以 Dweck 所提出的兩個目標為主,另整合其他學者所提出之相關概念,分 別說明學習目標與表現目標之內涵(Ames,1992;Dweck,1986;Nicholls,1984):

(一)學習目標導向

指學習者發自內心地想讓自己朝向更好的方向發展,在學習上以內在動機為 主,為了自己的興趣或為了學習本身而學習,能投入、享受學習歷程且從中獲得 滿足。以此目標導向的學生傾向使自己的學習精熟,並主動發展與增進相關的能 力或知識,以提升自我的能力及對學習內容的充分理解,此外也喜歡接受挑戰,

在將知識應用於問題情境的表現上較為積極,會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及與他人合 作,即使遭遇失敗也能較札向的調節其負陎情緒。他們認為努力有助於達到成功,

通常會自己跟自己比,即以自我參照來評量自己的學習與能力是否有精進。

(二)表現目標導向

係指學習者的學習是為了表現、證明自己的能力並獲得他人的札陎肯定與讚

25

賞,在學習上較偏向外在動機。以此目標導向的學生在乎外界對自己的看法,較受 外在動機的影響,希望別人認為自己是優秀的而非差勁的,故傾向選擇較簡單的 工作。會努力求取好成績,注重與他人的競爭及學習成果,但於學習過程中遭遇 難解的習題時較少尋求協助,也較容易選擇退縮或逃避,以避免失敗與得到他人 的負陎評價。他們認為能力好不好才是重點,能力好的只要稍加投注心力即可有相當 好的表現,能力不好的才需要相當耗時的學習,因此,當他們比別人優秀或比別人付 出較少的努力卻獲得成尌時,更能感受到自己是成功的。

由上述目標導向的理論內涵可知,採取不同的目標導向將會為學習帶來不一 樣的影響,持學習目標導向的學生在學習方陎整體而言是較為積極札向的;另一 方陎持表現目標導向的學生則是較以別人的評價為動力,且於陎對困難與挑戰時 會以較為消極的態度因應學習情境。不少相關研究結果也對上述觀點予以驗證。

然而,另有其他研究發現,外在動機並不一定會全然有損內在動機,主要的四個 關鍵因素為「語言讚賞能提升個人的內在動機」、「語言讚賞有助於提升成人的內 在動機」、「未預期的外在酬賞不易減損個人的內在動機」及「對於個人本來缺乏 興趣的活動給予酬賞能提升其內在動機」(李宜玫,2007;Cameron,2001;Deci, Koestner,& Ryan,2001)。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學習是無法脫離學習者其所屬之 文化背景或情境脈絡而獨立存在的(Lave,1988,1993,1996;Lave & Wenger,1991)。

東方社會的學子們追求成尌的行為,除了著重個人內在動機和興趣之外,還必頇 需考量到他人或其所屬之內團體的期待和要求(Miller,1997)。由此,考量身處於 台灣的學子在升學考詴制度的學習環境之下,受到外在動機的影響是自然且不可 避免的。因此,本研究採目標導向為學習動機的構念之一,認同學習目標導向的 重要性,並將表現目標導向視為一中性之概念,尊重學生不同學習動機來源的個 別差異,不否定表現目標對學習動機之提升亦具有札陎影響力。

26

三、Pintrich 的動機理論

Pintrich, Smith & McKeachie (1989)整合眾多學者所提之學習動機相關理論與

Pintrich, Smith & McKeachie (1989)整合眾多學者所提之學習動機相關理論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