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呈現民族學博物館的理想,主張「應該廣泛普及文明並非絕對,而是相對的這種概念」 40 其 後,尚有主張強調文化制度與社會組織功能的功能學派興起,進一步將重點從民族誌物件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2

博物學

承上,與前述純粹獵奇相比,文藝復興帶動人文思潮後,在 17 世紀初形成自然 史的研究方式,著重世間萬物與世界之間的關聯性探究。而後在 18 世紀轉變,因林 奈完成動植物界分類系統的論述,進一步形成博物學,透過一個井然有序的方法去呈 現世界的體系性,如上節所引傅柯對於博物學的評價,這樣的方法,完全捨棄了物件 在原有地的歷史脈絡與背景,而是用一種外來生硬的公式去畫格表列,其體現的是當 時科學深入人心的時代典範,在對物件本身的理解上如性質屬性,比獵奇時期來得清 楚,並涉及物件與其世界的關聯性探索,但在這之中「人」-族群的角色,依舊沒有 多少探究。

民族誌物件

「民族誌物件」一稱,最早見於 1845 年大英博物館設置民族誌學組附屬人類博 物館,對其藏物確立了該詞,但在分類上仍然是以「珍品」的方式,以蒐藏者為中心 進行分類。至 1859 年達爾文發表《物種起源》,及史賓賽在此前後相關社會進化論的 論述發表,影響了當時的人類學發展,社會進化論的論調結合前述科學進展的精神,

使得注重人體測量的體質人類學與文化傳播論的蓬勃發展,試圖在原始-未開化-文 明的進化框架下,理解相對「文明」的土著世界。加上當時殖民主義以及歐洲列強在 海外殖民地的發展,為便於殖民地的統治,有必要對當地族群的社會文化進行瞭解,

將其研究成果作為治理方針。整體而言,在此階段,雖然進展至民族誌物件與所屬族 群的研究,但仍不改以物質為主的重心,這個時代可稱為是一個「知識本身被視為是 蘊含在器物中」的時代。38且具有目的論式的理解,建立一套特定的解讀世界運作發 展的模式 39,且歐美西方為這套模式的中心引導者。

至 20 世紀,前述性質開始有所轉變,在前述社會進化論盛行之際,學者鮑亞士(Franz Boas)對其批判,其提倡的文化人類學主張,不認為科學定律的移用能妥善充分的解釋一個文 化的各種嘗試,文化的發展為流動與動態的觀念,往往不是社會演化論的一條線演化模式,應 當將文化下個體的行動,放在其歷史脈絡下檢視,同時鮑亞士也主張,應當以文化相對論的,

做為博物館展示的理念:

很早就接觸到民族誌展示現場的鮑亞士,透過以「文化的個別性」

呈現民族學博物館的理想,主張「應該廣泛普及文明並非絕對,而是相對的這種概念」

40

其 後,尚有主張強調文化制度與社會組織功能的功能學派興起,進一步將重點從民族誌物件 拉到其民族的社會文化本身,民族誌物件僅是探究過程的佐證。

民族主決

以物質為中心及以人為中心的兩種不同觀點,在 20 世紀中呈現一個消長的分水 嶺,但物質文化依然是民族博物館這一議題下的一個持續研究的課題,另一方面,當 文化相對論與注重社會文化本身功能的功能學派之後,隨之而來的是一陣省思,即博

38 Stocking, 1985。轉引自李子寧,2011:98

39 這樣的論述可見其與基督教神學世界觀的連繫,相信有一個自然、外在和既定的進步規律

40 吉田憲司,2011:21

止與預防手段公約」(Convention on the Means of Prohibiting and Preventingthe Illicit Import, Export and Transfer ofOwnership of Cultural Property)。」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支持的文物歸還運動,不僅針對盜掘、竊取的非法文物,

1960 年代,美國語言學者(Kenneth Lee Pike)提出人類學研究中有 insider 和 out sider 這相對視角的描寫方式,影響思維方式、描寫立場和話語表達;派克由這個理論出發, 得文化展示變得格外受到質疑。人類學家 M. Ames(1992:139)就表示「當我們試圖使 他者在我們眼中變得較不陌生,反而使他們在他們自己眼中變得陌生」。博物館的展 示技術一直將學術的分類強加於其他文化中。將其他文化凍結在人類學的分類概念中,

41 張慧端,2012:134

42 借用語言學術語指的是用「phonemic」的字尾“emic”來表示文化群體本身對自己文化的認知;用“etic”

表示外來群體透過科學或其文化觀點來認知異己文化。

43 沈海梅,2006:3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4

以及人類學所謂民族誌現在的時間下。44

至此,將前述作個歸結,可大致了解新博物館學的幾個精神:

1. 博物館論述不再是一個放諸四海皆準的一元觀,而是具有文化多元性,注重地方的文化 傳統與弱勢團體等等「他者」聲音。

2.從「物」到「人」。傳統博物館的基礎是文物的收藏,圍繞在藏品的徵集、鑑定、保存、

維護、研究等工作,奠定了博物館的專業性。但對新博物館學而言,與收藏品有關的「人」

及其「文化」才是博物館的核心,如何適當地透過博物館將其所在地理空間的文化資產及 歷史脈絡、價值觀、思想適當地展示才是重點。

3.從「由上而下」的專家詮釋及國家政策介入到「由下而上」的鄉民意見及地方自主發展 與管理,並尋求地方的定位與認同,博物館不再是國家意識的傳聲筒,而是地方定位與認 同的凝聚。

4.博物館不拘泥於建築本身,而擴大至與當地社區及環境生態,與當地的歷史文化、環境 生態整合,在空間上呈現出一個富涵時空立體感的生態體系。

5. 教育推廣大於研究。過去博物館以對藏品的研究為主,現今則以知識的擴散為己任,並 以教育推廣作為社會參與的管道,博物館不再只注重典藏物的「功能」,而問知識傳遞的「目 的」。

6. 博物館的營運可以不是公立、不可營利性質,而以文化產業的概念及企業經營模式運作,

除追求營運上的自給自足,也有利於帶動博物館所在地的產業發展。

7.重視博物館藏品所涉民族的我群觀點,並強調由「其人」管「其館」。

博物館學與新博物館學的最大差別,在於新博物館學透過讓在地「他者」參與發 展策畫、館務經營、蒐藏,而非國家公立性質由上而下的經營,促使地方性博物館紛 紛成立,透過當地人群的組織、行動,得以提高文化自主性及自我詮釋其文化再現,

成為「我者」。

而從前述博物館走向該民族主決的發展脈絡中,亦可知「民族博物館」其概念與 新博物館學可說是同出一脈,但具體上,民族博物館後期發展,更具體聚焦在「解殖」, 體現在文物的返還、文物及其在自身歷史脈絡的解釋,不同價值觀、法律觀的表述,

博物館作為該民族的實際文化活動空間等等,這整體的再現過程,須以該民族自身為 核心的發動者,而人類學者則扮演協助者的角色。

第三節 台灣及原住民博物館發展

44李子寧,2011:103

打狗、雞籠),開啟了西方傳教士與台灣的互動。其中長老教會教士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

於 1871 年來台進行宣教活動,為培養本土助手,於 1882 年在淡水成立台灣最早的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