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泰雅族為世人熟知的文化表徵即為紋面,紋面對於泰雅族人而言,是遵循 gaga 且足以 完成成年後所需承擔事務,方可擁有的象徵,而唯有紋面者,死後才能獲得祖靈的肯定,

tmubux)、收穫祭(smuus trakis)、豐年祭(smato)、獵頭祭(mgaga)數種 69,而烏來泰雅族所屬的 屈尺群則有播種祭(sm’atu’ tmubux)、摘穗祭(t’aring qmloh)、祖靈祭(smyus)70。除獵首祭 外,多數祭儀都是跟隨其傳統農作生態舉行。由於經濟生態、傳統社會組織、宗教信仰的 轉變,泰雅族目前剩下祖靈祭還如期舉行。傳統舉行祖靈祭的季節是小米收割以後(大約五

66 整理縮寫自張慧端,2000

67 江桂珍,2010:138-139

68 小島由道等,1996(1915):39。轉引自江桂珍,2010:46-47

69 李亦園,1963。轉引自比令.亞布,2006:13

70 江桂珍,2010,48-5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1

到七月),由頭目或長老開會商議時間,各戶派一名男子聚集在祭主家,在天未亮時,到達 祭場,每人手持樹枝(或竹棒),上面綁有結合酒糟(lepou)、小米(tarakeshi)、鹿肉(shino)的丸 子,祭主帶領眾人到祭場進行招靈(marawa ottohu),事畢返社。71

第二節

烏來泰雅族概述

族源與遷徙

烏來泰雅族屬於泰雅族賽考列克群(Seqoleq)中的馬立巴系統(Malepa),在清治時期被 稱為馬來八番,日治時代則稱作屈尺番,是泰雅族各支群中,在台灣分布最北端的一群。

17 世紀末至 19 世紀末,清治時期,泰雅族受到耕地不足、敵群侵擾、便於狩獵與交 換物品等因素之影響,展開族群大遷徙。72根據烏來泰雅族祖源傳說,祖先 Yawi Buna 從賓 斯博干(Pinsbukan,今南投縣仁愛鄉發祥村)向北遷徙,先來到大漢溪上流宜亨一帶駐足(Ihen,

今桃園縣復興鄉盛義一帶),1730 年代(雍正年間),部分族人越過插天山來到 Rimogan 一帶 (今烏來鄉福山村),最先在乍孔溪(Tsiyakan)建立 Tsiyakan 部落及大羅蘭溪(Taranan)建立 Taranan 部落,為烏來最早的兩個泰雅族部落。

至道光年間,在人口壓力下,逐漸向北沿著南勢溪兩岸建立部落,遷居於今烏來村、

忠治村一帶,甚或向北延伸至屈尺、乾溝一帶山區,乾隆年間至光緒年間,由於漢人開發 新店地區才又遷回忠治以南,雙方在屈尺一帶不斷對峙。在清治時期歷經數次遷徙與擴展,

泰雅族在烏來境內共建有九社:大羅蘭社(Taranan)、李茂岸社(Rimogan)、卡拉摩基社 (Karamotus)、拉號社(Rahao)、拉卡社 (Xaga)、烏來社(Ulai)、希魯幹社(Silagon)、加九寮社(Sokali) 及西波安社(Sitipoan),清代官方文獻則稱為馬來八蕃(以當時烏來社頭目 Marai bakka 其名統 稱)。同治年間,受 1874 年(同治 13 年)牡丹社事件影響,清廷治台政策從消極防亂轉為積 極治理,「開山撫蕃」成為來台官員施政重點,1885 年(光緒 11 年)台灣首任巡撫劉銘傳正 式招撫馬來八番,自此烏來泰雅族正式進入國家設治。至清末台灣割日前夕,一度呈現十 三個大小部落並存的盛況。

地理位置及政區沿革

烏來鄉地理位置參見《烏來鄉志》如下:

烏來鄉位處台北縣最南端,其地理位置介於雪山山脈於台北縣境內最西南一段主 脊的西北斜面與加里山脈之間,是台北盆地周圍地勢較高之處。就經緯度而言烏 來鄉約位於東經 121 度 33 分、北緯 24 度 52 分。東北以烘爐地山、羅宏山、大 桶山與坪林鄉、石碇鄉為界;北邊以大桶山、四明山與新店市為界;西北邊以卡 保山、樂配山、北插天山與三峽鎮為界;西南以北插天山、魯培山、拉拉山、塔 曼山、巴博庫魯山與桃園縣復興鄉為界;東南邊則以雪山山脈主脊上之巴博庫曼

71 同上註

72 同上註,p25

74文崇一、蕭新煌,1997:1、2

資料,僅分為 4 社:烏來(Ulai)、吶哮(Rahao)、拉卡(Xaga)、李茂岸(Rimogan)。

據記載,烏來泰雅族各社中除了拉卡社是單一血族團體構成,其他各社則是二個以上 的血族團體構成;而其中以 Limogan(李茂岸社)與 Ulai(烏來社),二社的人口數最多,血 族團體組成數也最多,所以是烏來地區最有勢力的部落。77

75廖守臣,1984:192

76 江桂珍,2010:56-57。張宜珍,2003:37

77 黃文新譯,森丑之助著,1917。轉引自江桂珍,20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