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同泰雅生活館並未有館舍前身,館舍建築是 1998 年左右,省府「一鄉一特色」政 策下的成果,位於鄉治所在地崙埤村,大同鄉綜合運動場旁,館外有自屬廣場,館舍本身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4

怎麼走的久,尤其文物館(本館)在原民會的館中不是正式的,它是屬於原民會文化園區 沒錯,但是不是一個科室所管,不像新北市就是原民局下屬單位,有一些是文化課,有 一些是圖書館,這邊就是圖書館兼管,鄉公所沒有課長,沒有館長,由圖書館館長兼代,

它不是一個正式的,基本上身分未明,那現在你的經費要去哪裡找,那你要用什麼合法 的程序去要到這個(經費),現在是用彩劵餘額的一些獎金來去維持,其他就沒有了,光 靠這個,可以嗎?

你一定要去配合周邊,這個館是公部門,但是你跟周邊部落的經營沒有去互動的話,

那你這個館,有你跟沒有你,沒什麼差別,沒什麼幫助,所以就是要帶動一些產業,比 如說你的遊客會問吃的在哪裡、住的在哪裡、玩的在哪裡,那這部分我們就是透過在地 的工藝老師,他的一些手工創意,讓他們進駐,純粹協助,公部門不收他半毛租金,像 一般其他的館,這個空間外包,一年收多少,但那個錢頂多一年十一、二萬,那十一、

二萬分給公部門,但是我這樣操作,我一個櫃是一個老師,我有六個櫃等於有六個老師 進駐,可以賣他們自己的文創還有當地的農特產品,我一年平均值可以賣到六、七十萬,

你看這個價值性,然後這些周邊的人員(部落族人),因為這個館而賺到了錢,會不會認 同這個機構,對不對。

3-14 大同館地方族人工藝老師駐館輪值表

目前就是穩定發展,你一個小館,如果真的讓它變成真正博物館的概念,不太可能,

經費、人員、空間、設備,不可能 29 個館都變成故宮那樣,有困難度,用文化產業、觀 光產業這樣的模式,讓遊客體驗、參觀。所以說這個就是,館是死的,經營的人概念是 活的,也不能完全都主動讓主管機關去操作,不一定他了解的會去我們多。

其發展策略主要是小館受限本身預算不足,但位於原鄉部落,即是種資源,於是將部 落資訊(偏重於旅遊)、工藝老師、地方產業拉進來博物館,透過經濟性的文化產業概念發 展,達成經濟性互惠來促成地方族人對博物館的認同,同時透過這些工藝老師的無給職參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5

與,也降低本館在人力與活動規劃的開支,達到雙贏。也透過將博物館往外走,結合部落 在地協會,合作推出套裝旅程及戶外導覽等內容。

圖 3-15 與在地協會合作套裝旅遊活動概算表

此外,報導人O亦提該館的困境,即青年人口外流問題,連帶影響從事文化工作的青 年甚少,有斷層之疑慮,因此而強調博物館本身的收費以及帶動地方產業的經濟考量是必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6

須的,才能永續的進行文化傳承:

我們時常在講傳承傳承,傳承還是有他的困難度,你要傳給下一代,那下一代又 是不一樣的生存環境,為了家庭生活,不得不去捨棄這一塊,一定要以生存為主,你 要養家活口,變成你要真正去了解跟探討傳統文化事物,生計的部分要兼顧,一定要 有些產業去做配套,就像漢人去拜神,一定會帶些供品,如果今天你連吃都吃不飽了,

哪來的供品。在原鄉,成長環境沒有什麼工作機會,所以不得不離鄉背井去尋找更好 的工作、待遇,這裡的工作機會總是比宜蘭羅東少,宜蘭羅東的工作機會總是比台北 少。像我是小孩子都大了,年紀也大了,需求性沒有那麼多,落葉歸根,在家裡就可 以慢慢做些自己的工作,當然基本上還是要有一定的收入,基本上我們也算是約僱人 員,還可以啦。

遊客一年大概 2 萬 5000 人,這邊主要是九寮溪步道,那是我們部落去建構的,最 主要就是說觀光產業,我小時候一年來到部落的外人不到 3000 人,一個人來到部落裡 面,不用多,花個 50 元,你一年就有 100 多萬,100 多萬說多不多,但也是可以做很 多事了。所以博物館還是要有收費,要有使用者付費的概念,免費就變成說你沒有那 樣的心態要來參觀。

南澳泰雅文化館(鄉級,公立博物館)

南澳泰雅文化館前身為南 澳 泰 雅 文 物 館,設 立 於 2001 年,雖 有 初 步 內 部 展 示 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