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哀悼與哀悼過程

他人之死,是客體世界裡遙不可及的事件,正是因為如此,他人之死才會那 麼痛苦而震撼,我可能會以無比的真誠喊道,我寧願自己一死,以換所愛者之生。

(Bauman;陳正國譯,1997)

本節將先探討哀悼的意涵,再探討哀悼過程以及持續內在連結的概念,最後 則是探討哀悼與儀式。

一、哀悼(mourning)

在說明人類失落經驗(loss experience)時,必須認識幾個名詞:悲傷(grief)

是一個人在面對失落經驗時的反應,來自於預期喪慟的發生或是喪慟的結果,包 含了思想與感受,以及生理、行為和精神方面的反應。哀悼(mourning)則是一種 社會性的情況,用來表達因喪慟而起的悲傷,從文化的層次來看經歷失落時的適 應過程;每個文化都有儀式來療傷止痛協助哀悼,以使身心重獲平衡。喪慟/喪親 之痛(berevement)則指親人死亡的客觀事實,其英文字根有「被剪除或被撕碎」

之意---如同某寶貴東西突然被一股破壞性的暴力所拔除(Neimeyer, 2012;黃雅文 等譯,2006;鄔佩麗,2005)。

二、哀悼過程(mourning process)

Klein(1940)認為哀悼重新喚起了早期客體喪失的罪惡與焦慮,需要去再度 補償(make reparation),Jones(2010)認為哀悼不是一個線性的過程,而是一個 辯證的過程(dialectical process)在這過程中,已經失去的客體可以持續的影響與 豐富現在的經驗。Segal(1952)認為象徵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透過象徵的形式再 度補償,能恢復與重新創造失落的客體;Segal 提到要到達昇華就只能透過哀悼的 過程跟象徵的形成,以此觀點,象徵的形成是因為失落,象徵是創造性的活動,

涉及了痛苦,是哀悼過程的關鍵(Colman, 2010)。

儘管悲傷是人類共同的情緒,但是這類生物反應又會深受文化因素的影響,

悲慟(bereavement)與哀悼(mourning)的分別在於悲慟是個體經歷失落的狀態,

取決於個人因素;哀悼是一個人適應失落的過程,主要受到社會文化的影響(王 舒慧,2007;張美惠譯,1996)。

Kennedy(2003)提出哀悼有以下七項工作(張淑美、吳慧敏譯,2003):

1.表達情緒

2.讓無法討價還價的苦痛深植於心,明瞭肉體上的分隔 3.從正面與負面回顧與死者的關係

4.辨認並療癒與死者的未盡事宜

5.探討各方面人際關係的改變(家人、朋友…等)

6.將所經歷的變化統整為自己全新的感覺,並採取健康的因應方式來面對 失去死者的新生活

7.與死者形成一個健康的內在關係,找出與死者連結的新方式

哀悼有兩個意思:一個是基於精神分析的理論而來,指因失落而產生的內在 心理歷程,包括意識與潛意識;另一個則是透過一些習俗與儀式來表達悲傷,是 一個受社會文化影響所產生的反應(李佩容,2001)。Rubin(1984)指出哀悼是 在意識與潛意識中涉及記憶、意象,以及與死者的關係之過程(Baker, 2001)。

佛洛伊德在 1917 年(Baker, 2001;Dozois, 2000)以驅力為基礎(drive-based)

的悲傷理論將哀悼的工作(work of mourning)的目標設定為:「與死者的依附解除 /疏離(detachment),撤回與死者的力比多聯繫(libidinal ties)與情感鈕帶(emotional bonds),並且投入/轉移到與另一個活生生的人的關係中。」佛洛伊德視抵禦將力 比多(libido)從死者身上撤回的劇烈疼痛為哀悼的特徵,憂鬱(melancholia)肇 因於力比多撤回後,卻沒有替換到其他客體,而與死者的持續連結更被視為未解 決的哀悼(unresolved mourning);但是 Baker(2001)從他的臨床工作與眾多文獻 中發現並非如此,他認為成功的哀悼是一種內心轉化的過程,與死者的依附轉化 成內在的持續連結,他將哀悼定義為「涉及生者對自我與死者意象的內在轉化歷 程」,此概念正與榮格學派的 Jaffé 提到:「個體化就是內心轉化(the inner transformation)的過程(Jung, 1971)。」這個說法不謀而合。

Baker(2001)感嘆儘管 Bowlby 對依附與失落的研究發現許多健康的人都會 感受到死者的存續感(a continuing sense),許多生者與死者有持續內在的關係(a continuing internal relationship),以及 Bowlby(1961)對「健康的哀悼」所下的定 義是:持久的,長期的,毫不掩飾的渴望和憤怒,努力想找回失去的對象(Thomas

& Siller, 1999)。但佛洛伊德早期對「健康的哀悼」所設定的基調:放棄與死者的

聯繫以及所有內在幻想(internal fantasies)卻被不適當地推廣與應用在所謂「健康 的哀悼與悲傷」範疇中,縱使佛洛伊德在四十歲時喪父,以及六十二歲時喪女,

六十五歲喪孫,七十四歲喪母後多次修改了他早期臨床觀察的觀點---事實上是完 全與他先前的理論相矛盾(Dozois, 2000;Shapiro, 1996;Stroebe & Schut, 2005),

並在七十一歲時紀念女兒冥誕的書信中提到:「死者是無法被取代的,生死的鴻溝 儘管被填平了,一切業已不再,唯一到達永恆的方式就是愛永不撤回」,這樣的言 論都沒能扭轉他早期為「健康的哀悼」所設立的基調---「與死者切斷聯繫」。

Dozois(2000)指出佛洛伊德自身的經驗正是否定了自己先前的主張,同時他 對女兒的哀悼過了九年依然難以置信的深刻,時間並沒有治療一切。Shapiro(1996)

認為親人的死亡深刻地影響佛洛伊德的理論,使他轉而強調成長維持

(growth-sustaining)與終生連結(lifelong bonds)是不斷的再創造(recreate),關 係並沒有因為死亡而切斷。

Klein(1935)認為哀悼是一個修補(reparation)的歷程,透過釋放無建設性 的幻想去重建與死者的積極內在關係,因為失去重要客體,將會再次啟動嬰兒期 的憂鬱形勢(depressive position),外在的失落會引發內在「好客體」的喪失,而

「壞客體」就主導了內在世界,這將引發激烈的原始情感,包括罪惡感、被迫害 感與被懲罰感,同時也會有被死者遺棄的仇恨,對 Klein 來說,哀悼是重建內在世 界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死者以及其他童年時期所愛的客體會在生者的「自我」(ego)

中恢復,成功的哀悼便在於「恢復已經得到的童年」(recovering what he had already attained in childhood),而哀悼的結果也不僅是恢復內在的平衡,更是豐富了人格,

深化了與其他內在客體的關係,有更大的愛與信任(Baker, 2001)。Klein 視成功的 哀悼為正向心靈的改變,她強調的不是與死者解除情緒聯繫(emotional ties),而

是去保存及恢復與內在客體的關係,同樣地,Lindemann(1944)也認為成功的哀 悼是一個正向的轉化的經驗(Charles & Charles, 2006)。

Pollock(1961)提到急性的哀悼與慢性的哀悼;急性的哀悼包括了五階段(1)

震驚(2)悲傷(3)痛苦(4)分離反應(5)對所喪失客體的「去慾力」(decathexis);

其中分離反應會伴隨著焦慮與憤怒,而慢性的哀悼---正如同佛洛伊德所說的哀悼 工作(mourning work),就是試圖整合失落的經驗到現實生活中,讓生命活動可以 繼續(Thomas & Siller, 1999)。

Volkan 與 Josephthal(1980)指出再次悲傷(re-grief therapy)與連結客體/死 者(linking objects)可以再創造(re-create)與再建立哀悼的歷程(Thomas & Siller, 1999),Lerner(1990)也認為透過創造一個失落者追尋與試圖找回的治療情境,

生者可以「象徵性尋回」(symbolically reclaim)在現實世界中失落的客體,比起對 於治療師有情感轉移的客體更新,這樣具體而直接的重新尋獲將能填補內在表徵

(internal/inner representation)失落的部分,也就是生者自我的一部份,這對人們 的充分哀悼是必要的,因為生者失去的不僅是死者,同時也會失去一部份的自己。

Klass(1996)提到內在表徵是生者透過內在記憶、情感與死者象徵性的連結

(Romanoff &Terenzio, 1998)。

三、持續內在連結(a continuing internal bonds)

Normand、Silverman,以及 Nickman(1996)指出四種與死者持續內在連結

(internal bonds)的類型:(1)死者是鬼,是可怕的、不可測的,以及超乎控制的。

(2)對死者僅剩單純的回憶,沒有溝通的情緒感受。(3)透過與死者交談、分享 感受與事件,或是為死者祈禱而與死者保持互動。(4)成為一個活的遺產,透過 內在的價值觀、目標或特有的行為持續保持連結(Baker, 2001)。

Siggins(1966)是極少數精神分析領域中描述正常、非病理的哀悼過程者,

他認為「哀悼」是指個人因應失落與悲傷的調適過程,以及嘗試將這些經驗整合 納入生活中(李佩怡,2000;Baker, 2001)。Baker(2001)提到健康哀悼的四個部 分:

(1) 回憶的量:生者被多少的死者內在表徵(inner representations)、意象與回憶 佔據,生者在最初的六至十二個月不該持續的被與死者有關的回憶或幻想

(fantasies)佔據,但也不能完全沒有與死者相關的內在的意象。過度的被 佔據將阻礙每日必要的生活能力,完全拒絕回憶也是不健康的。

(2) 處理記憶:回憶若被生者壓抑或刻意避開,而總是擾亂地從潛意識突然塞 入生者的意識,使生者感受到焦慮不安與威脅,可能意味著生者過度控制 與死者有關的回憶。

(3) 情感品質:內在意象與表徵的情感品質,包括對死者有正向與負向的情感,

這裡指得並不是要對死者有如日常實際生活複印本般的回憶或內在表徵,

任何的內在表徵都可能依生者與死者的情緒經驗被選擇與建構,所以對死 者的意象將不會只有完全正面被理想化的部分,或只有完全負面被貶低的 部分。

(4) 開放改變:健康的哀悼是對於有關死者的記憶被開放去改變,而不是被隔 離或僵化。因為正常的人格發展會隨著生命全程改變與適應,所以與死者 的內在關係也會隨時間改變(儘管死者的核心特質會被保留)。

由上可知,Baker 所認為的健康的哀悼,並不是「去依附」(detachment)、撤 回力比多/慾力(libido),而是一個「內在轉化的歷程」(the process of inner transformation),在內在意象與表徵中持續連結;健康的哀悼包括適度的回憶死者、

不壓抑記憶、接受自己對死者可能有的正向與負向情感反應,以及對於與死者的

內在聯繫保持彈性,包括了對死者的認知與情緒之改變與可能,都沒有因為死亡 凝結停滯,相反地,是持續流動,而這樣的流動也會持續影響反映到外在的人際 關係,與死者的內在聯繫與外在新的人際關係的建立是可以共存的。

內在聯繫保持彈性,包括了對死者的認知與情緒之改變與可能,都沒有因為死亡 凝結停滯,相反地,是持續流動,而這樣的流動也會持續影響反映到外在的人際 關係,與死者的內在聯繫與外在新的人際關係的建立是可以共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