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一、研究參與者之選取考量

本研究以立意取樣(purposeful sample)中的深度抽樣(intensity sampling)方 式選取研究參與者,立意取樣之目的在於選取資訊豐富之個案做深度的研究,以 回應研究所關注之問題;深度抽樣則可以找到典型或是具代表性之個案參與研究

(吳芝儀、李奉儒譯,2008)。本研究在選擇研究參與者的過程中,考量到敘說的 主題是有關悲傷,因此研究參與者敘說的意願與口語表達能力是最關心的考量,

同時,也希望研究參與者已經體驗過哀悼過程後一段時間,有了更多的生命經驗 與體會更能針對研究問題回答,也就是在哀悼過程之悲傷轉化經驗為何,以及與 死者關係之轉化、與自身關係之轉化為何;研究者希望透過這樣的抽樣方式,找 到經驗豐富的研究參與者,提供其經歷哀悼過程的轉化經驗,回答研究問題。

本研究之研究對象為經驗過哀悼過程的悲傷生者,共邀請五位研究參與者參 與本研究,以下說明研究參與者的選取標準,為符合研究目的,選擇範圍如下:

(一) 體驗過哀悼過程之悲傷生者,性別年齡不拘。

(二) 死者是生者的重要他人,且死者已過世一年以上。

(三) 研究者在充分瞭解研究目的與可能之風險後,願意開放分享其悲傷 故事,包括與死者之關係,以及透過哀悼過程所經驗到的內在轉化,並 願意配合研究過程之錄音、故事檢核、補充訪談等需要者。

二、研究參與者之基本介紹

本研究邀請五位研究參與者進入研究,五位研究參與者的來源有研究者在臺 北參加家族排列的讀書會中邀請到,也有研究者過去在花蓮任教時參加的成長團

體中的伙伴;在讀書會我邀請到了鳳來,在成長團體則邀請到其他四位研究參與

所有的研究參與者都有進行面對面的故事檢核討論,故事的檢核主要是針對 本研究第四章的故事做檢核,檢核的方式為研究者會在約定好的檢核訪談日期之 前一週以上,先將每位研究參與者的故事列印出來,並用限時掛號的方式,連同 檢核回饋表(請參考附件四)以紙本的方式寄送到研究參與者手中,並在約定時 間進行檢核訪談。

參與者的化名是在檢核訪談當時或日後由研究參與者命名,命名由來如下:

A. 鳳來:鳳來在檢核訪談時表示自己最近做了一個夢,夢中在土地上自己往下挖,

挖出了一個正方形形狀的區域,然後透明的好像是玻璃的可以看見裡面通通都 是滿滿的鳳梨,在夢中她覺得很有意思:「啊~都是鳳梨耶!」,所以她取名自 己叫做鳳來。我也分享了鳳來往潛意識看(往下挖)而得到的來自自性(四之 基元數字象徵自性)的收穫。

B. 竹の林:竹の林的命名是他自己取的,但是因為這個名字的由來可能會洩漏了 竹の林本人的身份,所以基於保密原則就不多說明。

C. 橙花:橙花是唯一沒有在檢核時給我命名的研究參與者,事後我去電詢問,橙 花還是沒有特別想到,並且要我自己命名,因為我知道橙花近日正在鑽研芳香 療法,所以我就問橙花她最喜歡的精油是什麼味道,她高興而認真的告訴我:

「橙花」,這就是「橙花」的由來。

D. 寶貝:「寶貝媽咪」是身邊的人常常對寶貝的稱呼,所以寶貝毫不遲疑的就告 訴我說她要叫「寶貝」,對寶貝而言,每個人都是上天的寶貝,她也是。

E. 蓮花:因為蓮花住在花蓮,而「花蓮」倒過來就是「蓮花」。

以上五位研究參與者都有經由哀悼過程與死者再連結的經驗,而死者都是研 究參與者的重要他人,包括父親、丈夫與二哥,鳳來的父親是肝癌過世,竹の林

的父親是老死,橙花的先生是肝癌去世,寶貝的父親是老死,蓮花的二哥是猝死,

本研究將透過五位研究參與者們的悲傷敘說,去理解與貼近悲傷生者的悲傷與哀 悼歷程,其中將特別著重在生者經由哀悼過程後與死者及自我關係之內在轉化,

也就是個體化的過程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