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品德教育之意涵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品德教育之意涵

本節主為分為兩個部份,首先瞭解專家學者對於品德教育意義之詮釋,再者 從品德教育之要素及核心價值兩方面探討品德教育之內涵,作為學校推動品德教 育之基礎知識。

一、 品德教育之意義

(一)道德、人格、品德

在探究品德育意義之前,先就「道德」、「人格」、「品德」作概念釐清,瞭解 三者之意義以及之間區別。

1.道德

在外文中,「道德」的語源是拉丁文 moralis,原義為風俗習慣(潘小慧,1997),

R.L.Mosher 和 P.Sullivan 認為道德是整體的心理結構,是在道德價值衝突的情境 中,決定應為或不應為的工具,而 D.Rogers 提出道德是由個人隸屬的文化與次 級文化價值所決定的是非標準(引自沈六,1994)。

在中文裡,「道」之原義,乃是人人可行之路,儒家亦指代代相傳,一定不 變的道理。「德」的本義,謂為人直心,公正平實,修養高尚而有得於心。在我 國古籍中,為最早提出「道德」一詞的是老子,在道德經中取「道生之,德畜之」

觀點,認為「無乎不在之謂道,自其所得之為德。道者人之共由,德者人之所自 得也」(伍振鷟,1997)。禮記亦云:「道德仁義,非禮不成。」可見「德」是內心 的;而「道」是外形的(沈六,1994)。

道德就社會制度而言,乃是許多規律所形成,這些規律當人們照著行事,對 人們便產生兩種特性:(1)人們覺得規律有強制性,並感覺必須有遵行的「義務」。

(2)人們依規定行事,也感覺到它的「可欲性」,感覺依規律而行,正是合於人們 的理想,正是「善」(伍振鷟,1997)。

道德在個人層面,是指人的行為,依某種價值判斷做出善的行為,並為人所 稱許(林吉基,2011)。另包含有兩種意義:其一屬於「知」的道德,即對是非善 惡事理的判斷;另一是屬於「行」的道德,即對道德理念的具體實際表現(張春 興,1991)。因此,由情、理、法三者合成的社會規範是為道德標準;合情、合 理、合法的行為是為道德行為(張春興、林清山,1989)。

2.人格

人格一詞來自拉丁文 persona(面具)。戲劇中演員所戴的特殊面具表現了 劇中人物的角色和身分。把面具指義為人格,實際上說明人既有表現于外給人印 象的特點,也有某些外部未必顯露的東西,這些穩定而又異於他人的特質模式,

使人的行為帶有一定的傾向,表現了一個由裡及表的、包括身與心在內的、真實 的個人。因此它在於個體之內的一套有組織、有結構的持久性心理傾向與特徵,

此種傾向與特徵與外在環境互動而決定個人的思考、慾望、情緒和行為等。人格 可定義為:「每個人獨特且一致的行為表現」。它包含兩層意義:1.一個人在不 同時間、不同情境下仍表現一樣的行為(一致性);以及 2.每個人在同一個情形 下的不同表現(特殊性)。但人格基本上是與生俱來的特質,雖經過後天學習,

有些部份人格可以有某程度改變,然而卻無法從後天「生出來」,具有限制性(劉 慈惠等人譯,2013)。

3.品德/品格

品德/品格一詞,源出自於希臘文「charakter」,本意是在蠟藥丸、玉石或金 屬表面上刻劃,意謂著「雕刻」,具有持久而不可磨滅特性的記號。是指個體在 對人對己及一切環境中事務適應時所顯示的異於別人的性格。個體的性格,係在 遺傳與環境交互作用下,由逐漸發展的心理特徵所構成;而其心理特徵表現於行 為時,則具有相當的統合性與持久性(張春興,1991),而最後形成自我價值觀,

一種將相互影響的歷程(蕭偉智,2009)。品德主要的內涵兼含個人「性格」和「德 行」,「性格」乃是個人與眾不同之特性的所有品質或特質,亦指強烈的個人品質,

如勇氣或毅力,「德行」則指合乎道德倫理規範的行為舉止(黃政傑,2008)。

Davidson 與 Lickona(2005)認為品格有兩大重要基礎,分別為成就品格與道德品 格,前者以追求卓越為導向,使個體在學校、職場及任何情況下,都得以發揮自 我潛能,追求超越自我的卓越表現;後者則以關係為導向,使個體營造成功的人 際關係及表現合乎德性的行為。

因此研究者認為,道德是為維持社會團體秩序,依據社會風俗及原則,符合 大眾期待下,所訂定之規則,個人所行皆需遵守,而人格是個體展現獨特行事風 格,品德則是扮演著將前二者協調的居中者,使個體人根據道德標準所彰顯出來 的行為、情感和思想的整體表現,呈現發自內心良善美德的特質,乃是個人品德 的展現。

(二)品德教育之定義

在國內,關於 character 與 moral 經翻譯有不同的名稱,出現品德教育、品格 教育或道德教育,對於「品格」與「品德」的用法,意見歧異,品格教育推展行 動聯盟,在發行書中,更是指正了以「品德」取代「品格」的用法,其理由為引 用美國相關文獻,應為「character」而非「character and moral」,主張「品格教育」

應涵蓋「品德教育」(著重是非善惡判斷)、「公民教育」(培養公民應有的民主素 養)及「品格發展」(個人態度和價值觀的發展)三方面(胡正文,2010)。國內研 究學者李琪明,曾提到他大都使用「品德教育」,因為「品格教育」通常比較會 跟人格連結,就容易變成是個人修養層次,但現在該關切的不是個人修養好壞,

而是每一個人的言行會與別人產生互動,會對社會產生影響,這個才是我們關注

的(何琦瑜、吳毓珍,2007);另外,他也提出德性取向的道德教育和一般「道德 教育」(moral education)應有所區隔,稱為品德教育(character education),其理 由有二:一當代論及道德教育多半從心理學角度出發,強調價值澄清或道德認知 發展,並以實徵性研究典範為主,與強調核心概念的品德教育不同;二希望凸顯

「品德」兩字的特點,因「品德」即多數「德行」累積之養成,故德性亦可說是 品德之中蘊含特質。

研究者認為,美國修改傳統 moral education 用詞,改以 character education 一詞,有其社會因素及其學理理由,富有展現新面貌之意味,反觀我國近代品德

教育部研訂的「品德教育促進方案」,亦可謂包含品格教育與道德教育,本研 究對象為推行該方案之深耕學校,故為探討學校如何將品德教育,透過整體方案 規劃,運用多元教學法落實於課程活動中,建立學生判斷是非準則,形成正確人 生價值觀,尤其培養學生從他律進化至自律,達知行合一之成效,使學生具備高 尚品德,邁向更臻理想的人生。

二、 品德教育之內涵

現代思潮正值自由開放與多元鉅變之際,但品德教育亙古不變擔任著教育基 礎磐石,影響著個人生活方向、態度,以及發展社會之願景,其教育內涵勢必符 應傳統文化轉化,統整既有與擷取國外文化精隨,建構新時代之價體系內涵,方 能使品德教育更加聚焦。以下分別從:(一)品德教育的要素;(二)品德教育的核 心價值兩方面,作為對品德教育之內涵探討。

(一)品德教育的要素

在美國推動新興品德教育時,Lickona(1993)界定良好的品德包含知善、愛善 及行善三個部份,皆須建立於遵守道德生活,實踐道德行為,故完備的品德教育 內涵,應當具備認知、情感及行動三項心理要素,品德教育從中逐一著手進行,

缺一不可,避免學生知易行難或知之而不行的窘困。以下針對道德認知、情感與 行動詳細描述其內容:

1.道德認知(moral knowing)

具備充足的道德認知,方能在生活情境中,當面臨關於道德兩難情況及問題 時,妥善運用解決方式處理難題,且當下仍可怡然自得,保有高尚的品德情操,

因此培養學生認知素養,為品德教育工作之首要任務。而道德認知內涵共有六 點。

(1)道德覺知(moral awareness):指在面對需要道德判斷的情境時,能利用自 己的智能仔細地判斷出正確的行動。

(2)瞭解道德價值(knowing moral values):指瞭解如何將道德價值(如負責、

誠實…等)表現在不同的情境中。

(3)角色取替(perspective-taking):角色取替是一種能以別人的觀點看事情,

能瞭解他人思考、感受與反應的能力。

(4)道德理由(moral reasoning):道德理由指的是除了要瞭解哪些是道德的行 為,更能依據本身所具備的知能去推知、瞭解為什麼它們是道德的,為尋 求規範及準則。

(5)做道德決定(decision making):面對道德情境時,作決定前個人能經歷有 系統且深思熟慮的思考歷程,引導學生覺知「我的選擇是什麼?這個決定 後的行動可能會產生什麼結果?」

(6)自我認識(self-knowledge):有道德的人,需要檢視自己的行為並自我評 量。他們瞭解自己品格上的優點與弱勢之處,並且會設法予以改善較不足 的部分,成為具備內省能力的品德人。

2.道德情感(moral feeling)

過度強調外在的規範,而往往忽略了人內在情感層,個體倘若不關心他人或 不在乎外在環境,一切憑直覺行,容易產生道德冷漠而表現不道德行為(但昭偉,

2002),由此得知道德情感之重要性與影響力,不容小覷,當我們在進行品德教 育時,需多加提升學生情意部分教學,以下為道德情感內涵。

(1)良知(conscience):良知有兩個面向,認知面向及情意面向。前者指的 是知道何者為對的事;而後者則是一種感覺應做「對的事」的義務感。倘 若一個人若明知為錯的行為,卻依然為之,表示缺乏義務之緣故。

(2)自尊(self-esteem):指自己覺得自己是一位有價值感、具重要感的人,

有自尊感的人,較容易接納自己、喜歡自己。

(3)同理心(empathy):指能設身處地地以當事人的立場去體會當事人心境 的一種能力。

(4)愛善(loving the good):品格的最高形式之一是愛善,而當人們喜歡「善」,

他們就會因為行「善」而感到愉快。

(5)自我控制(self-control):指個體能抑制自己的衝動、或克制暫時所獲得

慾望的滿足,從而尋求更遠大目標的心理歷程。

(6)謙遜(humility):謙遜是自我認識的情意層面,它同時是讓我們真誠地瞭 解事實外,也表示一種願意改正自己錯誤的心理活動,有助於我們克服傲

(6)謙遜(humility):謙遜是自我認識的情意層面,它同時是讓我們真誠地瞭 解事實外,也表示一種願意改正自己錯誤的心理活動,有助於我們克服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