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品德教育實施之探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品德教育實施之探究

品德教育涵蓋範圍廣泛,如何能在學校教育中,將品德教育有效落實在教育 現場,需具備全貌性完善規劃及執行,且非由單一人、事、物即可推展,仍需許 多人物力,相互支援配合,環環相扣之下,營造校園品德教育氣氛。因此,本節 探究品德教育實施原則、實施模式與策略,提供校園推動品德教育之參考方向。

一、 品德教育實施原則

Holamn 提到,有效的品德教育沒有一定的劇本,但仍有原則可遵循(引自 王金國,2010),可從分析不同學者所提出之見解,瞭解其端倪,以下試從美國 品德教育夥伴組織與我國教育部所訂定品德教育實施原則作探討。

美國品德教育伙伴組織(Character Education Partnership CEP,2010)提出「有 效品德教育的 11 條原則」,作為中小學推動品德教育之重要指標,整理如下:

(一)品德教育致力於促進其核心倫理價值、並以此為良好品德的基礎。

(二)品德教育從一個多元性的觀點來定義「品德」,包括有思考、情感與 行為三個方面。

(三)有效能的品德教育需要有全面性的、有意的及主動的在學校各層面來 進行品德發展。

(四)若想有效推動品德教育,學校需創造一個公平、關懷與正義的社群。

(五)學校需提供學生諸多實踐道德行為的機會。

(六)有效能的品德教育需涵蓋對所有學習者而言是有意義的、且富有挑 戰性的課程,尊重所有學生,並發展他們的品德以及協助他們獲得成 功經驗。

(七)學校需涵養學生發展對於表現好品德的自我動機(self-motivation)。 (八)學校所有教職員工形成具學習性之道德社群,藉共同參與及決定,彼 此分享並共同實踐核心價值。

(九)有效能的品德教育需要學校組織道德領導,並擬定長程發展計劃持續 推動。

(十)學校需與家庭與社區成為夥伴關係,共同為培養學生品德而努力。

(十一)學校定期評估其校園本身道德文化和氣候、品德教育實施成效及學 校教職員工和學生是否表現出良好的品德行為。

以上十一條原則,從學校推動品德教育的目標、理念、實施方式及內容,甚 至到成效評估之作法完整陳述,說明品德教育推動必須落實在學生生活當中每個 環節,不宜以片斷知識傳授模式授與,從營造校園氣氛、有效課程活動規劃到學 校教職同仁與家庭合作,皆為品德教育推動重要歷程。

我國教育部在品德教育促進方案中,根據我國文化背景及現今教育環境,擬 定出五項原則,作為國內學校推動品德教育之依據(教育部,2009)。

(一)創新品質

品德教育的內涵,並非復古與教條,亦非否定文化傳統與既有貢獻,目的在 於面臨諸多挑戰與多元價值之際,以創新品質原則,選擇、轉化與重整當代的品 德價值觀,並以新思維、新觀念、新行動,共同推動此國民素質紮根工程,以達 精緻、深耕、成效、永續的方案目標。

(二)民主過程

品德核心價值與行為準則的產生,宜考量各級學校/社區/縣市之不同性質與 特點,強調社群營造的自主動力,並藉由群體內核心價值的凝聚與形成歷程,體 驗並展現當代公民社會之精神。各校可將儒家思想價值、台灣傳統美德、校訓或 當今普世價值等加以反思與轉化,再依學校需求與特色、學生特性及既有資源,

透過由下而上的溝通與思辨過程,選擇品德核心價值並制訂具體行為準則。

(三)全面參與

品德教育的推動乃強調設立多方參與及理性論辯管道,包括廣闢學者專家、

學校成員(校長、行政團隊、教師、學生、家長)、社區、教育行政機關、民間 組織,以及媒體等的共同發聲與對話機會,且使每個參與者皆成為品德教育的實 踐主體,期使學校、家庭與社會形成教育夥伴關係,並齊力發揮言教、身教、制 教與境教之功效。經教育部及各縣市政府遴選出品德教育績優學校中,其共通點

為,學校都能以本位特色,另尋相關資源共同發展品德教育課程及活動(郭明雪,

2009)。

(四)統整融合

品德教育的實施,可在學校既有基礎與特色之上,融合學校正式課程、非正 式課程,以及校園文化或校風之中;並可結合政府各機關及民間團體資源,經由 一定機制程序共同參與。此外,亦可融入現行教育政策、課程教學或相關活動之 推動,結合現有青少年輔導、親職教育、媒體素養教育、社會或終身教育等政策 的推動,以強化家庭與社會品德教育之功能。

(五)分享激勵

品德教育的執行,乃以激發意願與鼓勵分享為主,鼓勵學校結合跨校或跨教 育階段的合作,或與學術單位、民間團體、家長團體及媒體網路成為合作夥伴,

共同推動品德教育,以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的正向發展。

歸納國內外學者所提出品德教育之原則,一致認同品德教育需經由全校所有 教職員工、家庭及社區共同參與,一同肩負教育職責,考量學校特色條件發展創 新推動方式,強調品德的多元內涵兼顧認知、情意與行為方面,將其融入各種課 程,亦透過實踐經驗強化內在動機,將核心價值落實於生活情境當中,重視執行 評鑑反思,考量品德教育永續發展之方案。

二、 品德教育實施模式與策略

Ryanm 於 美 國 波 士 頓 大 學 的 「 倫 理 與 品 德 促 進 中 心 」( the Center for Advancement of Ethics and Character)時,在檢討美國二次大戰後的品德教育方 法後,提供全方位品德教育實施方法,稱為「品德教育之 6E」,具體內涵如下(引 自李琪明,2004)。

(一)榜樣(example):品德教育應該重視身教示範,雖其並非聖人但仍應 審慎地處理其道德生活,成為學生學習榜樣,並在課堂中介紹歷史、文學

或現實社會裡值得學習的英雄或人物典範。

(二)解釋(explanation):不能靠灌輸,藉由對學生道德對話、真誠對話,

來解除學生的疑惑並啟發他們的品德認知。

(三)勸勉(exhortation):當學生遭受挫折或面對選擇出現徬徨之際,從情 意上激發學生的良善動機,鼓勵他們的品德勇氣。

(四)環境(Ethos or ethical environment):班級或學校皆可視為小型社會,

老師要形塑一個讓學生感受到彼此尊重與合作的民主環境。

(五)體驗(experience):「做中學」乃品德教育之有效途徑,安排校內外 勞動服務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讓他們有機會親身體驗自己對別人或 社會有所貢獻。

(六)追求卓越(Expectations of excellence):教師應引導學生不但在學業上 要追求卓越,在品德方面亦應設定優質之目標努力達成,讓學生知善、愛 善、行善。

李琪明(2004)彙整國內外文獻而歸納出的五種品德教育教學模式來探討,如 下:

(一)道德認知發展模式

此模式以認知發展層面為道德發展基礎,理論首先由 Dewey 提出,他曾說:

「教育的目的是知識與道德兩者之生長或發展,惟有次序的知識與階段聯接,能 夠保證這個目的的達到。」(引自沈六,1994),心理學家 Piaget 視認知發展為一 種歷程,道德發展則是經歷「無律」、「他律」至自律。後期美國心理學家 Kohlberg,

透過長期研究縱貫法及跨文化研究,於 1969 提出他「三期六段」道德發展理論,

理論內容簡述如下(引自伍振鷟,1997 ; 王金國,2010;李秀宜,2010):

1.道德成規前期:大約出現在學前幼稚園至小學學童低中級,兒童認定對錯 標準是行為後的獎勵或處罰。此時期分為「避罰服從取向」以及「相對功利取向」。 2.道德成規期: 大約出現在少數國小高年級的學生、國中學生及多數高中 學生,此時的孩子在道德判斷上更加關懷或考慮個人決定另一個人的衝擊。此時

期分為「尋求認可取向」及「法律與秩序取向」。

3.道德成規後期: 此為青少年末期至成人階段, 亦分為兩個階段,「法治 觀念取向」及「普遍性道德原則取向」, 道德判斷以個人的倫理觀念為基礎,不 受外在壓力而勉強自己。

在理論運用包括以道德判斷評量工具瞭解受試者(以團體為主)的道德發展 序階,或是以道德兩難困境之故事,使受教者在異質與多元討論中,得以提升其 道德認知階段。其核心概念(或價值)為正義,伍振鷟(1997)研究發現,這種教 學模式適用於進入自律階段的學生,或作自律型態的道德教學時採用。因為它是 一種較高層次的道德認知教學方法,著重道德理智的啟發,分析、批判、整合道 德原理、原則,並討論其所以然的道理。

(二)價值澄清與關懷模式

價值澄清法是由 Raths 和 Simon 兩人於 1970 年所提倡,目的在於讓每個學 生接觸自己的價值,並使其品德價值呈現出來,並加以反省,便於澄清他們自己 的主體價值(引自李高材,2010)。其具體教學方法,包括三個歷程、七個必備條 件(李琪明,2011):第一個歷程是「選擇」,包括 1.自由地選擇;2.從各種方案中 選擇;3.深思熟慮各種方案後果後之選擇;第二個策略是「珍視」,包括 4.珍愛 選擇並感高興;5.肯定並願意公開其選擇;第三個策略是「行動」,包括 6.為選 擇採取行動,以及 7.重複行動並形成一種生活型態。教師在進行價值澄清時,可 運用澄清反應或填寫價值單、未完成句子、價值排序或價值投票等進行教學活動。

Gilligan 對於 Kohlberg 以正義為基礎的道德決定,表示質疑,認為這是「男 性取向道德觀」,進而提出以「關懷」為基礎的「女性取向道德觀」(引自王金國,

2010)。然而關懷並非女性專利,而是普遍於人性中,因此關懷取向在教學活動 中,需要創造關懷與被關懷體驗與實踐,以增進人性中關懷理想之情意,例如:

藉由師生之間對話的過程,可以發展出溫馨的關係,並自然地引導學生互相理解 與關懷,以自發地、主動地關心他人。

(三)參與及行動模式

此模式強調「經驗教育」與「做中學」之觀點。所謂參與及行動可藉由多元

此模式強調「經驗教育」與「做中學」之觀點。所謂參與及行動可藉由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