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場域與研究對象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方法

第二節 研究場域與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一所國民中學學校為研究個案,因此在本節分為兩個部份,首先針 對研究個案之場域描述,第二個部份說明訪談對象選擇之理由。

一、研究場域

創立於民國57年的德德國中(化名),依傍著好山好水,位於著名觀光鄉鎮,

訂定研究主題

蒐集相關文獻資料

分析文獻資料

蒐集相關文獻 形成訪談大綱

準備階段

進入研究現場

搜集相關文件資料 進行訪談

行動階段資料分析

整理文件資料

資料整理、編碼及 組織資料

撰寫論文 歸納研究結果 呈現研究論文

當地民風純樸,居民大多以務農為主,造就當地學子樂天知命、勇於接受挑戰的 性格。學生由布農族、阿美族、客家及閩南族群組成,多元文化編織出豐富精彩 學校特色,校園寬擴優美,學生沉浸於綠意盎然學習環境中。全校共有7個班級,

學生人數為156人,教師為18人,屬小型規模學校,因而促使教師間關係連結緊 密,師生彼此互動親密,塑造校園和諧氣氛。然而,該校地處偏鄉,缺乏工作機 會,謀生不易,迫使許多家長遷至市區、他鄉另謀生路,忙於生計之故,往往忽 略了孩子的教養問題,使得學校教育缺乏了家庭教育的幫浦,學校教育無法完全 彰顯其成效,間接造成社區家長對該校辦學績效的質疑,將子女轉至市區及鄰近 國中就讀,逐年國小畢業生外流,導致學校人力遭縮減,更面臨裁併校危機,但 卻也將該校推至開創別樹一格校風之路。

在 A 校長帶領下,教職同仁共同努力及各處室相互積極支援下,以1.以人 為本,自愛愛人;2.多元智慧,成就多元;3.美感教育,創意生活;4.學習、成 長、服務,再學習、再成長、再服務,此四項學校願景作為學生發展品德教育的 基礎。學校團隊多年耕耘成果,獲得外界肯定,97 年榮獲教育部友善校園傑出 校長及卓越學校獎項;98 年度榮獲推動環境保護有功學校;98、100 年度賡續獲 選教育部推動閱讀績優學校(閱讀磐石獎),顯示個案學校對教育學生理念,擺 脫獨尊升學主義限制,更重視孕育出擁有「品味生活,怡然自得」態度的國家未 來主人翁,人才而無品其害甚於庸才,因此校內教師體認到,學生品德教養是刻 不容緩的工作,從 96 學年度開始,陸續將推動品德教育相關議題納入學校行事,

如最初推動的禮貌教育,從師生間問好行為、領獎時應有行為做起,培養學生謙 卑、感恩的態度,希冀提升品德教育效能,個案學校於 98 年向教育部申請「品 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99 學年度獲選品德教育深耕計畫補助學校,透 過教育部協助指導下,發展符合學校本位的品德教育,100 學年度獲得地方縣市 教育處頒發推動品德教育優良獎,推動工作受到肯定,而 3 年計劃進行至今,即 將邁入最後期程,回顧過往歷程,從最初構思理念訂定計劃,執行具體措施,到

計劃結束反省其成果,檢視推動經驗,作為下一階段進展目標依據,是個案學校 亟待完成工作,故本研究選擇該校作為研究場所,實屬合適。

二、訪談對象

本研究旨在探究品德教育在校園推動策略、推動情形及面臨的困境,需經由 蒐集各面向資料,方能拼湊出完整現象,因此,對象選擇,從領導者、規劃者、

執行者到旁觀者,皆列入其中,茲將訪談對象資料列於表3-1。

表 3- 1 訪談對象表

編碼

代號 職務 性別 年資 選樣理由

A 校長 35 主要領導德德國中推展品德教育,於 97 年度獲 選教育部友善校園有功人員。

B1 訓導主任 23 目前主要品德教育推展者,規劃品德教育活動。

B2 教務主任 17 過去曾擔任教導主任職務,擔任品德教育推展主 要領航者。

B3 總務主任 6 最初擬定品德教育深耕計畫者。

C1 導師 19 於班級推動品德教育,能從非行政立場瞭解品德 教育實際推動情形。

C2 導師 2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為探討德德國中品德教育策略與推動作法,藉由訪談學校主要領航者-校長,

以及各處室行政如教務主任、訓導主任、總務主任,分析德德國中對於品德教育 推動之規劃及其主要核心目標,運作一套屬於學校本位之推動模式。而在個案學 校推動品德教育其間,行政職務曾經歷更換,現任 B2 主任於推動之際,擔任教 導主任一職,對於個案學校起初策略擬定與推動,能分享其經驗;B3 主任曾擔 任訓育組長一職,最初品德教育計劃擬訂乃出於其手,實際投入策略擬定過程,

可提供個案學校推動歷程之反思。導師是落實推動品德教育重要推手,空有完美 的推動計劃,而苦無執行者一切皆為空談,因此,針對兩位導師進行訪談,獲得 實際執行情形與學生表現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