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品格課程之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品格課程之相關研究

近年來品格教育課程無論在國內或國外教育界均造成相當之迴響,因此相 關研究不少,研究者透過網際網路、學術網路及善用圖書館資源,整理出國內 外共十八篇品格教育和課程之相關研究,其以時間、研究對象、研究內容,而 研究結果也可讓後續研究者作為參考,茲將品格教育課程的相關研究整理陳述 如下:

Battersby, Corder, Demetry, Flood, Gansz, & Pacer ( 1995 ) 《透過品格教育來 提昇學生行為》 ;Ediger & Marlow ( 1998 ) 《基礎教育課程》 ;Hirschi ( 2002 )

《一所小學品格教育之個案研究》 ;Duer, Parisi & Valintis ( 2002 ) 《有效性的 品格教育》 ;吳寶珍 ( 2004 ) 《國民中學品格與道德教育的內涵與實施之研究》 ; 鄭嘉惠 ( 2004 ) 《九年一貫國中階段國文教科書「品格教育」之內容分析-以 關懷倫理學之關懷關係為分析架構》;李宣俞 ( 2005 ) 《國小品格教育融入綜 合活動學習領域成效之研究》 ;楊淑雅 ( 2005 ) 《幼兒品格教育課程實施之研 究~以一所幼兒園為例》;陳怡君 ( 2005 ) 《九年一貫國小社會領域教科書品格 教育之內容分析》;段豔琳 ( 2006 ) 《品格教育融入國中視覺藝術課程之行動 研究》;邱碧瑩 ( 2007 ) 《品格教育融入國小三年級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學成 效之探討》 ;翁鈴雅 ( 2007 ) 《以視覺藝術活動提昇國小學生品格之行動研究:

以「負責」與「尊重」品格核心為例 》 ;楊璦如 ( 2007 ) 《國小國語科教科 書品格教育之內容分析》 ;蔡詩欣 ( 2007 ) 《國小國語教科書中品格教育內涵 之研究-1975 至 2006》 ;呂殊美 ( 2008 ) 《品格教育融入國中英語閱讀教學之 效益—以「小小實踐家」有聲書系列為例 》 ;張育瑋 ( 2008 ) 《國小一至三 年級國語文教科書品格教育內容分析之研究》 ;黃惠英 ( 2008 ) 《教育戲劇策 略融入國小三年級學生品格教育之研究~從「尊重」與「關懷」出發 》 ;馮怡

65

菁 ( 2009 ) 《國小國語教科書品格教育研究》。

依品格課程內涵、各領域課程與國外品格課程,分為六大類如下所述:

壹、 品格課程內涵

Duer, Parisi & Valintis ( 2002 ) 以位於美國中西部近郊大都會區的國中和高 中學生為研究對象,並針對「尊重」和「責任」來推行品格教育。

吳寶珍 ( 2004 ) 主要探討國民中學品格與道德教育的內涵、實施原則與方 式,以及現況與成效。獲得四個因素:

一、 內外修為

內在行為包括勤奮、自我修養、自我磨練和自律自制;外在行為包括 孝順、服從、勤儉與整潔。

二、 待人接物

仁愛胸懷,寬廣的胸襟,接納瞭解他人,進而關懷合作,與人為善。

三、 正心誠意

自律、進取、反省、感恩與毅力。

四、 社會關懷

參與、服務、追求真善美、幽默感、忠勇、虔誠、公平、公正與接納。

鄭嘉惠 ( 2004 ) 針對康軒版、翰林版、南一版等三個版本七到九年級的國中 國文科教科書為研究對象,以關懷倫理學的關懷關係分類,結合九年一貫課程目標,

將品格教育分為個人修養、與人相處、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四大類目:

一、 個人修養

自律、自省、樂觀、進取、勇敢 、謙虛、氣節、負責。

66

二、 與人相處

與人分享、包容接納、信任他人、欣賞他人、關懷他人、孝順親人、

關懷家人、友愛他人、感念師恩、幫助他人。

三、 人與社會

尊重不同族群、關懷社會、遵守法治、團隊合作、服務人群、造福社 會、敬愛國家。

四、 人與自然

尊重生命、珍惜資源、愛護環境、欣賞自然。

李宣俞 ( 2005 ) 探討「品格教育方案」融入國小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之學習 成效。「品格教育方案」內涵如下: 值得信賴、尊重、責任、公平、關懷。

陳怡君 ( 2005 ) 探討九年一貫國小社會領域教科書有關「品格教育」的教 材內容,以六大品格內涵如下: 值得信賴、尊重、責任、公平、關懷、公民責 任。

楊淑雅 ( 2005 ) 針對幼兒品格六大領域課程活動之規劃,研究進行五個品 格內涵:責任、尊重、勇氣、關懷、耐心。

翁鈴雅 ( 2007 ) 以「負責」與「尊重」品格核心,透過繪本將教育戲劇策 略融入品格教育課程,藉此了解對三年級學生品格教育的影響。

楊璦如 ( 2007 ) 以值得信賴、尊重、責任、公平、關懷、公民責任等品格 核心,分析國小「國語科」之品格教育內容,以康軒版、翰林版、南一版此三 個版本皆涵蓋個人、自然、社會三個範疇。

67

蔡詩欣 ( 2007 ) 主要針對國小國語科課程綱要及教科書中品格教育內涵探 討四方面:

一、 人與自己

自制規範、儉樸知足、忠誠負責、善良體貼、樂觀積極、好學進取、

勇敢果決、堅毅忍耐、感恩圖報、仁愛關懷、自尊節操、實事求是。

二、 人與他人

孝敬親長、家庭情感、友愛他人、誠實可信、信守承諾、慷慨分享、

公正無私、尊重包容、謙恭有禮、欣賞接納。

三、 人與社會

團結合作、尊崇民主、關懷社會、愛好和平、敬愛國家、服從權威。

四、 人與自然

尊重生命、珍惜資源、愛護環境、欣賞自然、健康休閒。

張育瑋 ( 2008 ) 討論國小一至三年級國語教科書中品格教育內涵分析,將 品格教育分為「個人修養」、「與人相處」、「社會學習」三大類目:

一、 個人修養

自律、負責、樂觀積極、堅忍剛毅、有恆、勇敢、廉恥、勤奮、誠實。

二、 與人相處

尊重、仁慈善良、孝順、助人、謙恭、禮節、同理心、友愛、寬恕。

三、 社會學習

公平正義、社會關懷、團隊合作、公民責任、守法守時、忠誠、感恩。

黃惠英 ( 2008 ) 教育戲劇策略融入國小三年級學生品格教育之研究,從「尊 重」與「關懷」出發。

68

馮怡菁 ( 2009 ) 針對南一、康軒、翰林版國語教科書品格內容進行分析,

分為尊重關懷自己、尊重關懷他人、尊重關懷自然與尊重關懷社會文化四大面 向進行探討。

由以上相關研究可歸納出,課程內涵都圍繞著人與自己、人與他人、人與社會 三個主類目;而共同出現的主類目為責任、尊重、關懷。皆希望以教材為基礎持 續推動品格教育,其目的即在透過教育來塑造具有文明素養的現代公民,培養學 生在生活中有責任感、尊重個別差異及關懷社會之健全國民,也唯有願意承擔責 任、理性、尊重與關懷他人的公民,民主才能安全的運作。

貳、 語文領域品格課程研究

鄭嘉惠 ( 2004 ) 針對康軒版、翰林版、南一版等三個版本七到九年級的國中 國文科教科書為研究對象,以關懷倫理學的關懷關係分類,研究結果為:

一、 三個版本國中階段國文教科書皆含高比例的品格教育內涵。

二、 以個人修養、與人相處、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四大主類目分析,出現比 率最高的主類目為「與人相處」,其次為「個人修養」和「人與自然」,

「人與社會」所占篇幅明顯較少。

三、 次類目分析方面,出現最多的次類目依次為「欣賞自然」、「關懷家人」

及「氣節」。

四、 課文文本的描寫方面,品格內涵多以「個人修養」及「與人相處」的方 式呈現,以公共道德為主的「人與社會」主題描寫較少。

五、 以課文主題在次類目中的分布來看,康軒版課文主題在各項次類目的分 布上較為平均而多元。

六、 以品格教育的整體類目分布來看,康軒版的懸缺課程較少。

69

楊璦如 ( 2007 ) 以康軒版、翰林版、南一版,透過內容分析的方式,分析 國小「國語科」之品格教育內容,並藉以探究品格教育之核心內涵,研究結果 如下:

一、 國語科教科書之品格教育實踐內容整體安排上三個版本皆涵蓋個人、自然、

社會三個範疇,在個人範疇以康軒版最多,在自然範疇以南一版最多。

二、 國語科教科書之品格教育核心價值內容比重,以康軒版、南一版並重,翰 林版較低。

三、 國語科教科書中年級學習階段品格教育內容比重高於高年級學習階段。

四、 康軒版、翰林版、南一版品格教育核心價值主類目及所屬次類目均呈現 分布不均衡現象。

五、 康軒版、翰林版、南一版皆較重視「關懷」與「負責任」品格;皆較不 重視「可信賴」與「公平公正」品格。

六、 如單以國語科融入品格教育教學,會造成品格成為懸缺課程。

蔡詩欣 ( 2007 ) 主要針對1975-2006國小國語科課程綱要及教科書中品格教 育內涵進行探討,研究結論包括:

一、 現行( 2006 年 )國小國語教科書之品格教育內涵與異同 1. 根據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發展之品格類目,未完全受到重視。

2. 課文呈現不再以傳統論說為主,多以記敘、說明文或新詩等體裁呈 現,且三版本中以康軒版呈現題材最少。

二、 1975 年以來國小國語教科書中品格教育的內涵分析

1. 品格教育課文比率均占半數以上,以 1975 年統編版比率最高,隨 年代遞減,且均以低年級冊別所占比率最低。

2. 主類目出現比率以「人與自己」最高,「人與自然」隨年代演進愈

70

發受到重視。

3. 次類目出現比率相似,「愛鄉愛國」出現比率隨年代演進減少,「注 重休閒」則隨年代愈受重視。

4. 課文重複性高, 1993 年部編版與 2006 年民間版出現最多,且「人 與社會」、「人與自然」兩主類目呈現停留在認知與情意的關懷層 面。

5. 品格教育呈現循序漸進,由低至高層次,且逐漸以多元體裁呈現。

三、 1975 年以來國小國語課程標準(綱要)中品格教育的內涵及演變 1. 1975、1993 年課程標準中品格教育目標皆強調階段性與循序漸

進 。

2. 1993 年課程標準強調加強品德教育。

3. 各時期課程標準(綱要)均重視品格教育內涵,然呈現方式不同。

4. 早期課程標準較重視民族精神與愛國等品格概念。

5. 現今課程綱要較重視「人與自然」等品格概念。

四、 各時期國小國語教科書與課程標準(綱要)之聯結

1. 1993 年國語課程標準強調加強品德教育,然教科書中品格教育比 率卻較前一時期低。

2. 各時期課程標準(綱要)所重視之品格概念不同,但教科書中所呈 現最多之品格類目卻相同。

3. 教科書與課程標準(綱要)間品格教育內涵符應程度,以 1975 年 統編版最高,2006 年民間版次之,1993 年部編版最低。

呂殊美 ( 2008 ) 以台南市立某國中二年級兩個班級的六十六位學生為實驗 對象,閱讀四本「小小實踐家」的故事,並施以閱讀教學活動,主要發現如下:

呂殊美 ( 2008 ) 以台南市立某國中二年級兩個班級的六十六位學生為實驗 對象,閱讀四本「小小實踐家」的故事,並施以閱讀教學活動,主要發現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