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品牌建立與管理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同構成的,以下將分別介紹各意涵層的。

一、 品牌系統基本與延伸認同

基本認同是指一個品牌的本性,不會因為時間的消逝而消失;而延伸認同,

得以讓品牌的表達擴充,使品牌認同的意涵更為豐富與完整,如圖 2-6。

圖 2-6 品牌的基本與延伸認同(Aaker, 1995)

基本認同通常為抽象的概念,著重於精神與感受層面,由圖中可知,基本認 同就是品牌區別自己與競爭者間的差異化價值所在,其可以是一種想法、態度抑 或是核心競能。

延伸認同則是把抽象、概念性的基本認同作具體化的呈現,並且,延伸認同 不同於基本認同的不變性,其會隨著企業策略或是時間的演變而有所不同,只要 不影響其對基本認同描繪的功能。

二、 品牌認同四大概念

上述的品牌中心所在,會透過四大概念,將品牌視為產品、企業、人、符號,

而將品牌認同傳達更加完整。

(一) 將品牌視為產品

產品或服務視消費者最直接感受到的媒介,因此,一個品牌所欲傳達的感受 與印象皆是透過產品與消費者完成交流;其中,產品的品質、屬性、使用情境等,

精神、信仰、價值觀 與經營理念

更豐富內涵,

使表達更完 整清晰 基本認同

延伸認同

2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皆會對消費者產生影響,透過一次又一次的使用經驗累積,消費者對品牌的認同 即會漸漸建立起來。

(二) 將品牌視為企業組織

不同的企業組織會呈現不同的屬性,例如:創新、研發、品質要求、效率、

社會關懷等,這些屬性會經由企業文化、經營管理風格、員工特質、價值觀等內 部機制建立,同時形成消費者對品牌認同的要素之一。

(三) 將品牌視為個人

此概念即是把品牌擬人化視為一個「人」,因而擁有品牌「個性」,透過這樣 的方式,品牌所能呈現的意涵更加豐富與生動。Aaker 認為品牌個性可以提供象 徵以及自我表達的功能,也是建立品牌與消費者關係以及區隔的基礎;在品牌個 性的運作下,品牌即呈現出某種型態的人,而當消費者將品牌視為一個人對待,

即會產生與人際聯繫相同的互動,例如:喜愛、崇拜、討厭、冷漠等等,而從互 動方式則會進一步定義出品牌與消費者彼此的關係地位,例如:同伴、敵人、好 朋友、自我理想等,這些皆會使消費者與品牌間的情感連結更為緊密強大,同時,

越有突出的品牌個性,則容易建立起緊密的連結,而使消費者更容易受感性因素 的影響其品牌認同。

此外,一個品牌的品牌個性可能不僅有單一構面,而有橫跨多種構面的現象,

若是品牌個性能夠被消費者清楚的描述,或是能夠明確反映表達消費者的自我,

則消費者即會對此品牌有較正面的態度,甚至更有意願購買。下表則為 Aaker 所列舉出的品牌個性尺度。

3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表 2-2:品牌個性尺度(Aaker, 1995)

個性要素 個性面向 個性要素 個性面向

真誠 誠實面向 能力 可信賴面向

純樸面向 聰明面向

有益面向 成功面向

愉悅面向 高尚 迷人面向

刺激 有朝氣面向 階級面向

富想像力面向 粗獷 強韌面向

大膽面向 戶外面向

先鋒面向

資料來源:Aaker(1995)

(四) 將品牌視為符號

以特定的視覺標誌、圖像、符號,做為強化品牌的代表,並且能夠不斷重複 來強化提醒消費者,而當品牌能夠以圖像儲存在消費者心中或成為某種代名詞時,

企業在整合與強化品牌認同即會較為容易。

三、 品牌價值主張

品牌價值主張分成了三種面向:功能性益處、情感性益處及自我表達益處。

1. 功能性益處:指的是此品牌在產品或服務上,能夠帶給消費者理性上需 求的滿足,解決生理上的問題,例如:一部車子能夠帶著消費者至任何 她想去的地方,而滿足其對於行的需求。

2. 情感性益處:指的是此品牌在產品或服務上,能夠帶給消費者感性上需 求的滿足,帶來心理上較為深層的價值呈現,例如:一部良好工藝打造 的車子,具流線型與現代的外表,帶給消費者視覺與美感的心理滿足。

3. 自我表達益處:指的是此品牌能夠帶給消費者其他的價值,能讓消費者

3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透過產品向他人宣告社會地位、品味、經濟能力等,例如:消費者選擇 購買 BMW 的汽車,即是想向他人張顯自我的品味與社會地位。

四、 品牌-顧客關係

品牌如何經營自身與顧客間的關係,由上面的各種因素綜合而成,決定了消 費者看待與對待的方式,也決定了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角色定位,這將會影響品 牌在後續執行策略的方向,並且必須要能符合其角色定位,才不會使消費者產生 混淆。

3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