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問題引導學習的相關理論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問題引導學習的相關理論

從前一節論述得知,問題引導學習是教師以真實情境或擬真情境中的問題,

引導學生共同探究,探究過程著重學生與他人合作時建構出的知識與技能。因 此,研究者參考相關文獻,從實用主義、建構主義、情境理論和合作學習四理論 分別敘述與問題引導學習相關之學理。

壹、 實用主義(Pragmatism)

問題引導學習根源追溯自進步主義運用,尤其是杜威(John Dewey)的信 念:教師應引出學生探究與創造的自然本能(Delisle, 1997)。杜威深受達爾文

(Charles Darwin)物競天擇「演化論」影響,物種必須適應環境才能生存,其 背後預設的是一個動態的宇宙觀,什麼是可行的沒有固定答案,真理會隨時空改 變,故知識是驗證過的主張「warranted assertibility」(引自蘇永明,2015),是解 決問題的工具。而解決問題的方向就是其《思維術》一書(How we think)所提 出的反省思考五階段:

1. 面臨問題:個體在生活中面臨問題,促使人類想辦法解決,故知識是為了

2. 界定問題:找出問題的關鍵,排除最先情緒的反應,精確掌握問題的本質 所在。

3. 提出假設:找出可能的解決方法。

4. 推理:評估各種可能的解決方案,去想像各方案執行後可能有什麼後果,

而逐漸縮小範圍,找出確實可行之道。

5. 驗證:將思索出的最好方法付諸行動。如果問題解決,那麼就得到真理;

若無法解決問題,那它就不符合實用主義所界定的真理。

實用主義重視學生的經驗,他在學校所學的,與其他生活周遭所學的,不應 該有質的差異存在。隨著學習經驗的增加,學生不斷嘗試解決問題,運用其智慧 以解決問題,促使學生成長。

貳、 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

建構主義根植於皮亞傑(Jean Piaget)的研究。皮亞傑的知識發展論認為,

知識的產生是人與外在環境交互作用的歷程,個人透過認知結構(cognitive structure)或稱(基模 schema)來了解外界事物。他指出,認知發展受三種基本 歷程的影響,即同化、調適與平衡:「同化」是將新資料整合到既有的認知結 構;「調適」是認知結構對新情境的適應;「平衡」則是同化與調適不斷調整的歷 程(吳幸宜譯,1994)。建構主義學者 Ernst Von Glaserfeld 採用了皮亞傑的認知 發展觀點,主張知識或概念是由認知能力的個體主動建構,並且無法被動地接 受;認知是一個組織個人經驗世界的適應過程,而非去發現客觀存在的現實世界

(引自李咏吟,1998);在同化與調適的過程中,個體可能不依循傳統方式,而 是創造自己的邏輯規則。學習者在問題引導學習過程中,主動產生對問題的看法 與認知,並透過書籍、網路資訊,或是其他社會資源所產稱的主動掌控過程即屬 個人建構範圍。

社會建構主義 Vygotsky 則認為學習是在複雜的情境脈絡相關因素找到適性 的行動,學習者無法脫離已知者或重要他人,經由彼此語言的溝通而建立認知,

知識是個人與個人互動與磋商而形成共識,建構知識是在社會文化的環境下所建 構(引自張世忠,2000)。他尤其注重從語言與思考的關係來界定認知的發展,

認為語言不但是文化社會的產物,同時也是組織思想的工具,在個體學會使用語

言時,其心理便徹底的改變(引自詹志禹主編,2002),不僅學到人類社會文化 獨特的經驗與知識,且改變個體內在思維方式,使得思想和行動不再受到具體物 的限制,個體也藉語言符號,自動地調整了自己的認知,隨著個體語言能力和社 會經驗不斷的增加,其較高層次的邏輯思考能力也得以不斷地提升。

梁繼權(2008)將建構主義應用在教學方面歸納出九項原則:

1. 學習是學習者利用知覺主動認識、建構事物的過程。

2. 在學習的過程中學會如何去學。

3. 動手做是學習中重要的歷程,但還需 要經過思考,杜威稱為反思活動

(reflective activity)。

4. 學習與語言能力同樣重要。

5. 學習是一種社會活動,必須與師長、同儕等互動與協商,知識不僅是個人 意義,還有共同意義。

6. 學習和個人信念、既有觀念聯結,知識才有意義。

7. 學習是藉由舊知識去學習新事物,新知識是建構在舊的知識上。

8. 學習並非一蹴可成,需要花時間溫習、思考、嘗試。

9. 學習最重要的因素是動機。

建構主義雖重視學生,但教師在建構主義學習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包含設 計學習問題、監控學生探索歷程,指引學習方向與促進其他思考方式(引自梁繼 權編著,2008)。

參、 情境學習理論(situated learning)

情境學習首先由 Brown、Collins 及 Duguid(1989)在一篇名為〈情境認知 與學習文化〉(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的論文提出,它是 以建構主義知識為理論基礎發展,同樣主張知識是學習者與情境互動的產物,且 本質上深受活動、社會脈絡及文化的影響,知識只有在它所產生及應用的活動與 情境中去解釋才會產生意義(引自施文玲,2007)。情境學習重視教學活動的真 實性,強調知識的學習應建構於真實活動或情境中;唯有學習者在真實活動中運 用其習得的知識,他才能理解知識的意義,對知識產生認同,且視其為解決問題

常 見 的 情 境 學 習 理 論 教 學 模 式 約 有 兩 種 : 錨 式 教 學 法 ( anchored instruction)及認知學徒制(cognitive apprenticeship):

1. 錨式教學法:錨式教學法注重利用多媒體呈現一個真實、有趣的故事情境 來吸引學習者,將其帶入一個複雜的問題情境中。確定情境中的問題被比 喻為「定錨」,因為問題一旦被確定,整個教學內容和教學進程就被確定 下來,基於問題解決的情境學習活動圍繞「錨點」展開(劉義、高芳,

2010)。

2. 認知學徒制:認知學徒制的主要目的在教導學生學習專家處理複雜任務的 過程,經由專家的示範和講解,新手在旁觀察、主動學習,透過彼此社會 互動,讓新手主動建構知識,因此對知識性的教學,不以講述法,而是強 調這些知識在問題解決與任務執行時的使用情形。此外,認知學徒制焦點 在「認知」與「後設認知」技能與過程的學習,而非身體技能的學習,因 此認知學徒制提倡將內在歷程外在化(externalization),亦即教學歷程需 使沉默的歷程公開,讓學生可以在教師與其他同儕的協助之下觀察、演示 與練習它們(黃永和,2007)。

情境學習強調個體與情境互動過程,知識是個體與情境互動下的產物,故 學情情境愈真實,學生更能理解知識,獲得知識後懂得運用。從錨式教學法可知 學習活動是在問題解決的情境中,而認知學徒制是新手與專家彼此互動處理複雜 認務,新手不僅習得認知技能,更可培養後設認知技能,有助於學習者反思自己 如何學習。

肆、 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

合作學習是一種教學策略或方式,意指將個別的學生組成小組(group)或 團隊(team),鼓勵小組成員間互助合作,一起討論和澄清想法、探究、思考、

推理及解決問題,以達成特定的教學目標,教師則扮演主動的角色,在小組間巡 視並適時地給予協助和鼓勵,也提供良好的問題引發小組成員思考(黃政傑、吳 俊憲主編,2006)。

合作學習並不是將學生分組即為合作學習,而是組織合作小組,促進小組 的何作學習。真正的合作學習小組,小組成員必須是休戚與共,彼此相互依賴、

幫助,分享資源,相互助長學習。歸納合作學習有下列特質(黃政傑、林佩璇,

1996:

一、 異質分組

採取異質分組的原因,在於提供學生有更多的機會認識不同的學習對象,聽 取不同的看法、分享彼此的經驗,分組的方式有依學生學習能力、性別、種族及 社經背景等,讓學生從更多元的觀點結合學習經驗,以達成教師設定的學習目 標。

二、 個人績效

個人績效或稱為個人責任。合作學習中,小組成功是界定在組內每一個人的 成功,而不是以小組某一個成員的成功來代表小組,不顧其他成員的表現。教師 將學習任務或活動分配給小組中每位成員,為確保個人責任,小組人數不宜過 多,讓每一位學生能負較大責任。組內安排檢查員,負責檢查組內同學理解和推 理狀況,教師也可要求組內學生教導同組同學,並觀察、記錄學生學習情形。

三、 積極互賴

積極互賴是指學生知覺到自己的成功或失敗與小組成員有密切相關:自己的 成功有賴於整組的成功;小組若失敗,自己也就失敗了。積極互賴強調小組成功 需要每位成員的努力,因為每位成員學習資源和學習責任,對小組都會有獨特貢 獻,進而產生相互依賴關係。

四、 助長式互動

為了達成團體目標而激發學生主動協助他人的動機,同時也因為合作解決問 題的歷程促進學生思考能力的發展。教師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應鼓勵成員間有 效地相互幫助、相互鼓勵、交換使用資源與資訊,提供他人回饋,也接受別人的 回饋。

五、 團體歷程

小組學習效能有賴於每個小組能夠檢討其運作狀況和功能發揮程度。團體歷 程便是在分析小組目標達成程度,其實施方式可分為全班式、小組式兩種。全班 式團體歷程應該定期實施,教師可持正式觀察表,分析小組工作上的問題和困 難,給予每一組必要的回饋。若各組觀察員也有記錄資料,亦可和教師觀察所得 彙整起來進行分析。小組式團體歷程可以給予各組學習更多檢討的機會,教師可

關係,小組成員均能獲得關於參與情形的回饋,增強小組成員的積極正向行為。

實施問題引導學習時,學生間彼此相互學習並協同合作解決問題,進而建立

實施問題引導學習時,學生間彼此相互學習並協同合作解決問題,進而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