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本研究旨在探討運用問題引導學習於國中歷史科之歷程。本章旨說明研究之 動機,並據此擬訂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最後對本研究相關之重要名詞題出解 釋。全章共分四節,第一節說明研究動機,第二節探討研究目的及研究問題,第 三節為重要名詞釋義,第四節說明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

壹、 教學現場的困境─學生缺乏學習歷史的動機

研究者擔任代理教師時,曾聽校內同事描述一位退休的歷史老師很會教,

一枝粉筆就能把課本內容教完,他將歷史故事講得很精彩,所以學生很喜歡上歷 史課,更把學生該學習的重點融在故事中,學生聽了故事也學完這一課的重點。

這位退休老師的故事刺激未考上正式教師前的我立下一個目標:將故事與歷史知 識融合,不需要教科書,成為一枝粉筆、一張嘴就能上課的歷史老師,因為一位 具備說故事的能力的歷史科教師,能將教科書中平淡無奇的內容,以豐富生動的 故事呈現在課堂中,學生聽完故事也學到重要的知識與概念。

民國一百年,研究者考上正式教師,教育部宣布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強調活化教學;一些教師自發地翻轉教學,減少課堂中教師講述時間,多一點時 間給學生動手操作、開口表達。不論官方、民間,總強調「以學習者為中心」,

研究者不禁反思:教師在課堂中講得口沫橫飛,對學生真的有具體幫助嗎?甚至 有個學生曾對我說:「老師,故事很好聽,但是背課文內容很無趣。」當下的我 好震撼!原來只會說故事不一定能引發學生想學習的意願。

教育現場中,多數教師重視班級秩序,習慣以講述法將課程有系統的教給學 生,學生被動接收,反覆練習題目,但學生似乎成了考試機器,長久下來,學生 究竟培養了哪些能力?老師滔滔不絕,盡全力把所知道的知識傳遞出去,學生卻 漸漸地減少好奇,亦缺乏與同儕溝通表達與合作的機會;當他們不再主動探索、

發現問題,沒有好奇心,他們是否能解決遇到的難題、適應快速變動的未來呢?

身為一個教育工作者,面對知識爆炸時代,究竟應該教什麼給學生以成就每一個

孩子?透過教師教學,究竟可以培養學生具備什麼能力以厚植國家競爭力?

二十一世紀,這個訊息快速流通的時代,學生應成功掌握知識、具備技 能,除了學習學科知識,更要懂得獲取豐富的信息、媒體和技術,學習創新的技 能、生活和職業技能1。故學生重要的是需要自我學習技巧,以培養資訊使用及 溝通的能力、思考及問題解決的能力,以及與人相處的能力。美國小校運動的先 驅 Deborah Meier 認為與其一味將資訊塞給學生,不如教他們如何理解課堂上學 到的東西,如此學生才知道這些是怎麼來,並懂得加以運用。她認為,如何讓學 生成為有思考能力與解決問題能力的人,才是民主社會所需要的(丁惠民譯,

2015)。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總綱中,強調培養以人為本的「終身學習者」,分為三 大面向:「自主行動」、「溝通互動」、「社會參與」。三大面向再細分為九大項目: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符 號運用與溝通表達」、「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道德實 踐與公民意識」、「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如圖 1-1-1.)。

圖 1-1-1. 核心素養的內涵 資料來源:出自教育部(2014:3)

1 引自 P21 Partnership for 21st Century Learning。

不論國內、外,在科技發達、資訊爆炸的二十一世紀,懂得運用資訊終身 學習,會思考、會表達溝通、能解決問題,是學生該習得、帶的走的能力。

貳、 歷史教師的挑戰─歷史教育究竟要培養什麼能力?

強調能力的時代,歷史教育究竟可以培養學生何種能力?英國在一九六○

年代,受到實用主義與進步主義思潮的衝擊,中學歷史科成為家長、學生心目中

「無聊且無用的科目」,造成所謂「歷史科的危機」。危機感刺激歷史教師展開課 程改革,除了教學內容有所變化,更重要的是歷史教學方法論上的改變,為歷史 學習建立定義於教育目標上的理論基礎,七○年代產生新歷史(New History),

在歷史課程中給學生一些有價值的活動激勵他們思考(陳冠華,2001),史料被 引入課堂中,讓學生學習如何運用史料作為歷史證據。此外,英美各國的歷史教 育改革趨勢,要求學生學習歷史不但要學習史家所建構出來的知識,也要了解史 家用來建構歷史的方法(林慈淑,2001)。

呂世浩(2014)認為學習歷史的第一個功用就是「啟發智慧」。聰明如何提 煉成智慧?最好的方法是接近有智慧的人,但能否遇到、他是否願意與我們親 近,都是難以掌握的變數,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讀有智慧的書。但是死記書中的 內容、死記古代的歷史,並無法直接解決今日的問題。不是讀歷史沒有用,是因 為我們不是以「有用」的方法讀歷史,學習歷史的方法是思辨,要思辨前,應該 從問問題開始。學習任何事務應該從好的問題開始。吳翊君(2004)指出,歷史 教育之目的在於培養學生的瞭解、分析與反省的能力,最後建立對自身有意義的 歷史知識,使自己融入歷史的發展之中。單文經(2014)提出一位以教育家為理 想的歷史教師,應該以歷史教育家自我期許,以提昇學生的歷史素養為志業。作 為歷史教師,應能體察教學不應只是傳遞歷史事實,學生也不應該只是學習歷史 片段的記憶;以歷史事實知識作為基礎,教師對要教授的教材理解、轉化,並作 適當準備,最後在課堂中呈現,讓學生有機會學習歷史的時序思維、歷史的理解 與解釋,乃至史料的認識與運用等知識。

研究者認為,教師站在學生立場思考學生該具備哪些能力時,除講述法大

習目標與成效,讓學生擁有帶的走的能力,以因應瞬息萬變的世界。故研究者經 常在課堂中拋出問題給學生思考,但是,某個班級實際的狀況是:一、兩位學生 主動、勇敢表達自己的想法,多數學生是不開口回應,或許怕說錯、怕被嘲笑,

又或許沒有主見,師與生、生與生若能敞開心胸,針對問題拋出自己的見解,培 養學生尊重包容不同意見的氣度,更加深課堂之印象,彼此建構歷史知識體系;

不是只有教師「單傳獨授」,而是透過問題能讓他們想像過去人類遭遇的問題,

他們如何面對、解決,期待學生未來遇到類似情境可以冷靜應變,不會不知所 措;分析過去歷史發展脈絡是由於哪些因素導致,期待學生能引以為鑑。

參、 教學研究的突破─調整歷史教學以改善現況

研究者看見過去針對國中歷史教學作的研究,有資訊融入教學、數位遊戲 式學習、合作學習、概念構圖或課外輔助教材,目的是為了提升學習成效、建構 學生的歷史思維或學生的批判思考。

研究者就讀研究所期間,除了重新認識過去大學時代學過的教學方法,教 授課程安排下,研究者接觸了問題引導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問題引 導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 PBL)於 1950-60 年代開始興起於醫藥學 院。以呈現情境給學生,設計問題引導學生去解決;學生不僅是找一個正確答 案,因為這些問題通常不會只有單一個「對的」答案(Delisle, 1997)。在學習過 程中,學生對於問題情境的分析、探究問題的產生、研究活動的進行,以及最後 報告的提出,都有賴於探究社群(a community of inquiry)建立與孕育,社群成 員彼此尊重與傾聽,一起協同合作來尋找合理的結論(Barell,2007)。教師角色 退居第二線,成為學習者解決問題的夥伴,僅從旁給予必要的協助,培養學生終 身學習技能、問題解決能力、團隊合作的溝通技能、以及資訊管理與應用的能力

(張政亮主編,2008)。問題引導學習既符合研究者希望學生多思考討論之目 的,亦希望透過此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學習,培養團隊溝通與合作的能力。

然而,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中,搜尋「問題本位」、「問題導向」或「問 題引導」之研究論文約有二百多筆,多屬於醫學、數學、自然科學領域的研究,

人文學科的應用較少,歷史科應用「問題引導學習」進行研究僅有臺灣師範大學 歷史學系張瓊文(2010)的〈問題本位學習(PBL)在國中社會領域歷史教學的

應用〉,該研究以國中一年級日治時期為課程示範。但研究者認為,學生應該了 解世界過去與現在,掌握未來的脈動,並訓練、培養學生使用資訊學習的能力。

基於此,根據前人研究結果,研究者除了藉由問題引導學習教學模式,運用不同 範圍的課程進行教學,探討能培養學生哪些能力,更希望引導學生主動學習、進 行互助合作的有效學習,同時於實際教學中觀察、探究、歸納實施之困難處,反 省、思考問題解決之可行性,期望個人研究成果能提供後續教育工作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