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問題背景與研究動機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民中學階段資源班特殊教育教師對於學習障礙學 生轉銜服務的執行現況與困難,與資源班學習障礙學生家長對於轉銜服 務的需求。本章共分三節,茲就研究背景與動機、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名詞釋義等分述如下。

第一節 問題背景與研究動機

身心障礙學生的轉銜相關議題,一直是特殊教育努力耕耘的一塊田 地。身心障礙青少年在教育、就業及參與社會生活上所處的弱勢,也一 直是福利政策學者及教育工作者最大的關懷焦點。由於以往國內的身心 障礙福利政策,較少討論到由失能青少年過渡到成人世界所需的各種福 利措施,在政策面上也忽略了身心障礙者「生涯轉銜」的重要性,所以 身心障礙青少年在就學、就業,以及參與社會生活上,一直處於弱勢地 位。

由於社會對身心障礙者的刻板印象,造成身心障礙者在求職與生活 上的不便,因此亟需要福利服務整合,以幫助身心障礙青少年培養適當 的能力,使其步入社會後能發揮其社會功能。1997年修正的「特殊教育 法」裡即明文規定中學以上學校所實施的IEP中必須包含「個別化轉銜計 畫」(ITP)。因此青少年「轉銜政策」的重要性乃在於促使身心障礙學 生在中學階段的學習活動,能夠順利銜接上學習完成後的社區生活在未 來職場上,所需要的人力將需具備有良好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學科技能、

問題解決技巧、人際互動技巧以及從工作中學習的能力。也因此,國中 畢業後繼續升學成為多數身心障礙學生學習上述職業生涯發展能力的選 擇,藉以達到最佳的社會適應狀態,成為具有生產性的社會成員。

近幾十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政府、相關行政部門、殘障者

2

擁護團體、學界與輿論界對弱勢族群的權益日益重視,相關法令陸續修 正頒訂,身心障礙者於就醫、就學、就養及就業等各方面的權益與福利 都得到比以往更具人道的保障。即便是身心障礙學生,也因為社會的包 容與教育單位的協助,使得他們能有更多學習及發展的機會。國中升高 中職不僅對普通學生來說是人生中第一個生涯抉擇的重要里程碑,對身 心障礙學生來說亦是。身心障礙學生的生活,已不僅止於國中畢業後留 置家中,反而有更多的學生能夠憑藉著自己的才能或努力,往下一個人 生階段邁進---進入下一個教育階段學習,或是邁進社會開始自己的職業 生涯。

高中職的多元入學管道可由申請入學、甄選入學和登記分發入學等 進入高中職就讀,而身心障礙學生的升學管道更有著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依據特殊教育法第七條、第二十一條和完成國民教育身心障礙學生升學 輔導辦法,於九十學年度所提出的「身心障礙學生十二年就學安置」四 年實施計畫,輔導身心障礙學生升學,協助發展潛能,以確保身心障礙 學生受教的品質。身心障礙學生除可以教育會考超額比序之成績加總分 25%的方式參加各高級中等學校申請入學以外,政府更依據「身心障礙 學生十二年就學安置」四年實施計畫,在九十二年度開始擴大對於學習 障礙學生升學安置人數,顯示政府對於學習障礙學生之教育努力甚是用 心。

目前,我國實施「身心障礙學生十二年就學安置」已久,而陳麗如 (2004a)引述國外學者 Milligam 研究指出國中小的轉銜服務工作重點與高 中職的有所不同,在升學機會充足的情況之下,暫不需要做就業輔導與 安置的考量。但有效的轉銜計畫仍是不可或缺的,可避免學生在學校生 活上出現適應不良的情況,且能提供支持的銜接功能,協助順利完成學 校的學習課程。由此可知,學制間的順利轉銜,才能提升服務效能,使 身心障礙學生在自己的學習生涯中有著理想的教育成效。

國中三年的就學時光中,每一年的階段任務皆有不同,在國中九年

3

級時,最重要的目標就是未來的生涯規劃。是想升學或是就業?是想就讀 高中或高職?國中九年級的抉擇,可以說是人生中的第一個里程碑。跨教 育階段的轉銜服務在身心障礙者的教育歷程中,已成為很重要的環節之 一。過去大部分的教師和執行者多數認為轉銜工作是中學特殊教育教師 的責任。事實上,在轉銜的計畫與施行上,每一個成員都扮演著舉足輕 重的角色。現今的特殊教育服務模式是以跨專業模式為主,家長不再處 於被動的地位,而是主動的參與者。綜觀文獻探討,可了解父母與家庭 成員是轉銜歷程中的重要角色,家長參與程度與學生能否成功轉銜成正 相關。在不同的轉銜階段,身心障礙學生和家長是唯一不變的成員,而 家長也是與學生持續且穩定接觸的重要他人(吳慧英,1999;周玫君、林 宏熾,2004;張淑燕,1997)。

從法制層面而言,特殊教育及其相關子法階賦予身心障礙學生家長 參與特殊教育的權力,包含教育安置、個別化教育計畫的參與及擬定等,

明確規定家長參與特殊教育的權利及義務。美國特殊教育協會生涯發展 與轉銜部門(Division on Career Development and Transition,簡稱 DCDT) 曾指出身心障礙轉銜計畫所需的四大支柱分別是特殊教育、輔導活動、

社區組織與家長參與,足見家長在其障礙子女的轉銜計畫中,與學校教 師及特殊教育相關專業人員有著同等重要性的地位(陳蕙如,2005),而這 也正是研究者將九年級學生的教師與家長列為研究對象的重要原因。

臺灣師範大學心測中心從民國 100 年開始,連續五年抽樣調查全國 1500 位到 3800 位國中九年級學生,運用中學生考試壓力量表進行「生 理焦慮反應」、「認知及行為反應」、「社會期待及社會比較知覺」三 大面向分析,發現民國 103 年國中會考取代基測,考試計分和入學制度 改變加上志願序扣分,導致學生平均壓力指數達近五年來最高;進一步 分析學業成就不同的學生,發現成績處於中段的學生壓力指數反而高於 前段學生。前段學生的成績通常皆能表現地較為持平,但中段學生常會 覺得自己的成績不上不下,再加上對未來的不確定感,不知道該念什麼

4

學校,也不知道該走技職體系或是高中,壓力反而更大。

進行本研究的第一個動機是來自研究者在教學工作歷程中的發現 與體會。臺北市向來是身心障礙教育服務的首善之區,不僅每校普設不 分類身心障礙資源班來服務所有的障礙學生,師資及教學資源也都可說 是最豐沛的。而不分類身心障礙資源班中所服務的學習障礙學生,卻常 因自己先天的學習困難與特質,在我們的教育體制中成為中後段成績的 學生,因此九年級的學習障礙學生面對升學關卡的壓力自是不言可喻。

雖然高中職多元入學及十二年就學安置等升學管道立意良好,但在與家 長意見交流的過程中發現,在國中教育階段的學習障礙學生及家長,對 於未來的選擇經常充滿茫然與未知,是要繼續升學呢?適合高中、高職還 是五專呢?適合就讀什麼科系呢?現階段的升學管道如此多元,讓學生與 家長不知如何選擇,因此實際了解家長的想法、學生的需求,探討他們 對各種升學高中職轉銜服務項目的需求程度與學校提供程度,以期學校 所規劃的課程設計及相關升學轉銜的服務能夠更服膺當事人的需求。特 殊教育教師該為有心升學的學習障礙學生者提供什麼樣的服務內容,使 其順利升學「轉銜」至下一個教育階段。

再者,國內各階段的轉銜研究多是以特殊教育教師或身心障礙學生 家長為單一對象,個別針相關轉銜議題進行探討。因此,研究者想藉由 調查臺北市九年級學習障礙學生教師在升學轉銜服務的執行現況,與九 年級學習障礙學生家長在升學轉銜服務的需求程度,以推論在目前的教 育現場中,教師所提供的服務與家長的需求是否相符?而在教學現場的教 師是否還能有更進一步改善的空間?藉以作為日後教學改進和親師溝通 參考的依據,是本研究的動機之二。

台灣在 1997 年修正的「特殊教育法」與「身心障礙者保護法」中 同樣都強調轉銜服務的重要性,以及各專業領域結合的趨勢。但國內就 學階段的轉銜研究,以往多數以高職階段為主軸,對於新法令實施後,

國中的轉銜方案實施現況之研究較為少見,然而國中階段的轉銜重要性

5

更甚於高中職階段,所以本研究以國中階段的轉銜服務為主軸,期以補 充較少被討論的一環,是本研究的動機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