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以文學的形式書寫哲學,賈德的小說並非創舉,在哲學源起的希臘時期,哲 學經常具體的表現在文學作品中。像赫拉克里圖斯(Heraclitus)的格言、巴爾曼尼 德斯(Parmenides)的詩,柏拉圖(Plato)的《對話錄》等。兒童哲學的創始人美國的 李普曼(Lipman)教授的第一本實驗教材《Harry Stottlemeier's Discovery》即是由小 說的方式呈現。在臺灣由毛毛兒童哲學基金會的創辦人楊茂秀教授引進國內翻譯 為《哲學教室》。他師承李普曼的兒童哲學,有系統的翻譯與創作 IAPC40教材小 說、故事及培養國小師資,對臺灣的兒童思考教育貢獻良多。41

而中國哲學在先秦時期亦有許多將豐富的哲學內涵蘊於文學形式的作品,如

《老子》、《莊子》等,至於包涵了敏銳的哲學趣味的童話故事或小說,也經常受 到兒童和成人的歡迎,且有極佳的評價。如《綠野仙蹤》(The Wonderful Wizard of Oz)、《愛麗絲夢遊記》(Alice in Wonderland)、《小熊維尼》(Winnie the Pooh)等。

沈清松教授在《蘇菲的世界》的序中寫道:「用小說形式來寫哲學史,則使 讀者透過事件與情節有趣的發展,達到事上見理的效果。這也是中西聖哲常採用 的說理途徑。例如,耶穌每次講道理,都是在講一些故事或比喻。莊子喜用寓言、

重言、厄言。孔子亦謂:『能近取譬,則近道矣。』」不僅聖經上有許多耶穌的小 故事,中國也有不少的佛教故事蘊涵哲理。

其實中國自古就有文以載道的傳統。唐代古文運動確立儒家在中國文學上的 地位。「文以載道」最早由周敦頤提出,而由韓愈、柳宗元發揚光大。他們強調 文章應用來弘揚儒道,影響後世寫作文章以此為目的,重視文章對社會教化的作 用,實用性更強。在內容上,他們強調文章須有充實的內容,並且有教化民眾、

匡正風俗的作用;在形式上,不受格律形式的規限,以明白通暢的文字表達內心

40 全名為 The Institute For the Advancement of Philosophy for Children 是李普曼(Lipman)教授於一九 七四年在美國紐澤西洲蒙特萊爾洲立學院(Montclair State College)成立的兒童哲學促進中心。

41 劉仲容、林偉信、柯倩華編著。《兒童哲學》台北:空大。2003 年。

的感情。這是創作上的不二法門,影響了後世無數的作家。

韓愈《答尉遲生書》說:「夫所謂文者,必有諸其中,是故君子慎其實。實 之美惡,其發也不掩,本深而末茂,形大而聲宏,行峻而言厲,心醇而氣和,昭 晰者無疑,優游者有餘。體不備,不可以為成人,辭不足,不可以為成文。」42 文章最重要的就是它的實質內容。文章要寫得好,它所本的根源要深而到了末端 依舊茂盛,形體大而聲音宏亮。然而韓愈的古文理論,並不是純然重道而不重文,

他也強調文藝性的重要。他在〈答陳生書〉上說:「愈之志在古道,又甚好其言 辭。」好作品所需要的元素,無論中西應該差異不大。以兒童文學來說,要先是 文學,然後才能論說是不是屬於兒童的文學。古今中外好的文學作品都有其成功 的要素,不論是內涵、形式上都有可觀的地方。

至於談到哲學。哲學是一門歷史悠久、領域廣泛的學問,可以由不同的角度 分類。可以由地區分類為中國哲學或西方哲學、印度哲學等,由時代劃分成古希 臘哲學、中世紀哲學、近代哲學等或是以題材之別,分成形上學、知識論、倫理 學等不同的部門,而每個部門都有本身的哲學問題需要處理,隨著時代的更迭,

哲學的疆界也隨之縮減及拓展。醫學、物理學、心理學等逐漸從哲學獨立出來。

新的科目如政治哲學、法律哲學、宗教哲學、教育哲學等不同的部門又一直增加。

通常我們會將邏輯定為哲學的基礎部門,因為任何哲學主張都不能夠違反邏輯 律。在西方哲學的分類中,本體論,又叫存有論,是說明存有的根源。本體層次 包括兩方面宇宙論和形上學。宇宙論是研究我們生活的環境與說明宇宙的生成變 化,形上學研究的對象是經過抽象之後萬物最後的本體。例如唯心論、唯物論。

這些論都是形上學的主張。台大哲學系傅佩榮教授說─

所謂唯心論,就是認為宇宙最後的本體是心靈,而宇宙的一切只是心靈所顯現出 來的現象而已。唯物論認為宇宙的本體是物質,而其它的一切不過是物質的附帶 作用而已。因此所謂形上學,就是要研究宇宙人生的根本實體或真相是什麼。43

42 王忠林、邱變友、左松超、黃錦鋐、皮述民、傅錫任、金榮華、應裕康。《增訂中國文學史初 稿》。台北:福記文化。1998 年 10 月。P561。

43 傅佩榮。《我看哲學》。台北新店:名田文化。2004 年。P24。

牟宗三先生的《中國哲學十九講》44中提到孔子的「踐仁以知天」孟子之「盡 心知性知天」都提到天,天便是一超越意義的存有。這個天道是一個實體,如西 方之上帝。上帝創造萬物,天道則是創生萬物。從道德本心說,則道德是人心之 實事實理,不同於上帝創造。中國哲學特點在於其主體性、內在道德性,偏向生 命的實踐,故存有論亦不是西方所指的現象世界的存有論,牟宗三先生稱之為無 執的存有論。中國哲學對待客體存有,不是作為一個絕對外在於我的存在,而是 與我有關係的。其關係就是一實用性的關係,是一實踐的關係,道德的關係。故 中國哲學不能離開人之主體而確認一絕對客觀的存有,所以當論到存有時,也是 與人之道德主體有關。

西洋哲學史上的形上學義,源起於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的著作 metaphysics 意即物理學之後。是指在具體的事物對象之性質的研究之後,再追問一個事物之 所以存在的問題,這個問題在邏輯的高度上高於具體的物理學的層次,故曰物理 學之後。而中國哲學史中,易經中有言:「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故而中文中的形上學義,正為研究具體器物之上的器物之道的學問。道有多義,

形而上者亦可從多種角度以描述及研究之,故而形上學的內容亦有多種型態。總 之,形上學這門學問即是在研究事物之存在的終極基礎的問題,包括宇宙為何存 在?有何意義?如何存在?45

台大哲學系傅佩榮曾表示哲學就是「澄清概念、設定判準、建構系統。」46 澄清概念目的就是為了「設定判準」。設定判準又是為了什麼?為了哪一個目標 呢?以哪個標準為重呢?問題都在「建構系統」上。孔子說「吾道一以貫之」所 以我們說孔子是一個哲學家。儒家的一切系統,都是以人為中心的。所以儒家不 斷提到人與人該如何相處、君王該如何統治百姓這些問題。但道家與儒家最大的 不同之處就在於,道家不以人為中心。因此道家會說重要在於自己是否能與道結 合。就因為他們的目標不一樣,所以他們的系統建構的方式與標準自然就愈來愈

44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市:臺灣學生。1983 年。

45 傅佩榮。《我看哲學》。台北新店:名田文化。2004 年。P24。

46 傅佩榮。《究竟真實:傅佩榮談老子》。臺北市:天下遠見。2006 年。

不一樣。而道不同,不相為謀。對應到西方的情形也是如此。在國外,幾乎從小 就會進行哲學教育,哲學家們多的是自別的領域跨足而來,因為他們本來就知 道,哲學是一切科學的科學,每一門科目走到最後都是哲學。

至於哲學所提供的「了解」跟其他學科所提供的又有甚麼不同呢?筆者認為 哲學式的「了解」比其他學科所提供的「了解」更加基本。哲學家的其中一種主 要的工作就是反省及釐清視之為當然的概念和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