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三)儲蓄負債:台北市原住民以有負債的比率最高

在家庭經濟情況方面,原住民以有負債的比率最高,占 48.0%,有儲蓄者 僅佔 8.4%,但收支平衡者亦占了 43.3%,因此,顯見有近半數的原住民不致有 負債的情形(請參考表 3-18)。從有儲蓄的比率僅占 8.4%來看,尚需更深入分 析臺北市原住民經濟現況,究竟是因為收入偏低入不敷出,或是欠缺理財觀念,

在分析後,則可針對問題提供協助,使原住民能改善家庭經濟狀況。

表 3-18:台北市原住民家庭經濟情況表

家庭經濟情況 次 數 百分比 總 計 1222 100.0 有儲蓄 103 8.4 有負債 587 48.0 收支平衡 529 43.3 拒答 3 0.2 資料來源:民國 90 年台北市原住民統計年鑑

參、就業困境

社會福利學者李明政等(1998)指出台灣原住民的弱勢經濟地位是資本主 義全球化的結果,由早期原住民離鄉背井參與都市生產活動,到近期原住民的 勞力被外勞所排擠,原住民都處於次級勞力市場的劣勢地位。由於原住民本身 之特殊環境因素所造就之特質,往往會造成原住民在就業上面臨到許多就業困 境。原住民之就業問題主要來自於失業率偏高、工作不穩定、所得偏低、危險 性高且工作辛苦、待遇差,工作環境差、較少升遷機會、無成就感、雇主差別 待遇或歧視、技術不夠、缺乏資金、與同事關係不佳等(謝高橋,1991;張清 富,1993),究其主要原因可歸納為以下四項因素︰特殊原住民文化與主流文化 應對下之社會歧視、原住民人力提供與社會所期待之人力需求未能符合、外籍 勞工大舉入境排擠原住民工作機會,以及政府長期缺乏積極有效之就業政策。

一、特殊原住民文化與主流文化應對下之社會歧視

單位: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與待遇(巫銘昌,1998)。漢人對原住民勞工常有「散漫、無紀律、愛喝酒與常 換工作」之刻板印象(陳心怡,1993)。根據傅仰止(1994)與李庚霈(1997)

之研究,社會大眾對原住民族的刻板印象,不僅會直接傷害原住民之自尊,影 響其學習效果,也因此會限制其職業發展。再者,刻板印象也會導致原住民自 我設限,並妨礙原住民與漢人間之互動,而進一步增強非原住民既有的刻板印 象,使社會歧視更難以化解。梁秋紅(1996)之研究指出,原住民年輕一代所 感受的社會歧視,是原住民本身舊有的主觀自卑心態,並未隨社會逐漸趨於開 放而減少,社會大眾對原住民依舊貼有「酗酒、懶散」的標籤。除此之外,劉 毅(1989)亦指出,社會大眾對移居都市原住民所持有的偏見,阻礙了原住民 建立新的人際關係,甚而影響其謀職機會。而原住民多喜與族人集結生活、集 結工作、集結離去,此一群性生活觀,也常造成企業管理上之困擾(劉毅,1989;

李庚霈,1997)。

但實際上,上述對原住民之傳統刻板印象,主要乃是原住民社會較強調社 會價值觀所強化的結果。由於原住民的傳統部落及原鄉生活,形成原住民特殊 的文化,例如:與大自然共融的靈性意識(spiritual consciousness)、活在當下 的存有意識、強調社會集體遠勝個人集體行動等。但對於一般社會的主流價值 觀來說,原住民的文化所導出的行為易被解讀為迷信、及時行樂、忽略工作規 章等不適主流文化的負面形象,因此易造成工作穩定性不足(盧政春,2000)。

而原住民在工作時,通常較在意社會需求之滿足,而忽略成就需求與權力需求,

因此常常被認為較欠缺鬥志與競爭力,同時欠缺時間、數字、金錢觀念與積極 的生涯規劃。這些偏頗的刻版印象主要是由於特殊原住民文化與主流文化應對 下之社會歧視所產生的。如果用資本主義社會之工作理性衡量之,原住民工作 的效率及成就動機,顯然比一般社會中被廣泛接受的社會工作態度及工作模式 有一段明顯的落差;因此,原住民在目前社會中所產生之就業困境,最主要還 是來自於傳統原住民文化與主流文化之間的差距,若能改善這之間的差距問 題,或加以轉變為另一種模式的合作關係,相信對原住民之就業困境將會有很 大的改善效果。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二、原住民人力提供與社會所期待之人力需求未能符合

由於原住民之生活區域大多位處偏遠地區,人口密度稀少、交通不便、基 礎建設不足,又偏離於各大經濟活動中心,因此,經濟、文教、醫療、社會等 資源極度匱乏;加上政府過去並非十分重視原住民教育的情況下,導致原住民 教育程度普遍低落。原住民勞動人口學歷主要為國(初)中以下者居多,與市 場普遍期待的至少高中職的就業條件差距相當大,因而易形成就業障礙及填補 社會底層的勞力工作現象。

由於原住民教育程度低落,也較缺乏專業設計,同時參與勞動的機會成本 高於一般社會大眾,因此大部分只能從事非技術體力工作或低技術工作。而此 類工作又容易受到景氣循環、技術創新、結構變遷之影響,因而常常造成原住 民失業狀況,或處於工作不穩定狀態。又加上原住民所習慣之偏遠地區,其就 業資訊匱乏,常使原住民在失業之餘,難以重返就業市場。因此,縱使政府努 力透過職訓企求彌補原住民之人力投資,但在職訓類別與就業職種上仍常存在 落差,原住民之就業,終歸因於區位與人力投資之不足,不僅在結構上也在發 展上,處於雙重不利地位(傅仰止,1994;梁秋紅,1996;謝高橋,1997;陳 憶芬,1997)。

社會所需要的人力資源與勞工所能提供之勞力情況不符,常是造成失業的 主要原因;而在原住民的就業過程中,這種情況更加地顯而易見。由於原住民 之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同時,在獲得就業資訊上的弱勢,常使原住民處於失業 或工作不穩定的情況,如何加強原住民本身所能提供之勞動力水準,以符合社 會所需要的人力資源,是解決原住民就業困境中的一個最大挑戰。

三、外籍勞工大舉入境排擠原住民工作機會

民國 78 年之前,政府對外勞之引進多採禁止、反對的態度,但由於國內 欠缺低階勞工之情形日趨嚴重,為了加速推動公共建設的進度,促進經濟成長,

政府乃於民國 80 年 2 月允許中華工程專案引進首批泰勞,同年 10 月正式公布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放家庭幫傭、外籍船員等之引進。截至民國 92 年底止,外籍勞工在台之人數累 計已有 300,150 人,然而原住民十五歲以上之勞動人口累計至民國 92 年 3 月底 止僅有 316,926 人(請參考表 3-1),即將接近原住民人口的總數,其中還不包 括已經核准的外勞等待進入國內就業的人數,因此,外籍勞工引進後,大量剝 奪了原住民的工作機會。

由於外籍勞工平均工資較原住民勞工低廉,且普遍具有加班意願的情況 下,一遇經濟不景氣或經營危機,雇主往往在相對利益的考量之下,先解雇相 形之下工資較高、較乏加班意願的原住民勞工,因此,對原住民勞工之就業乃 形成排擠效應,而外籍勞工一旦成為製造業、服務業等產業主要勞動力來源時,

將對基層勞工,尤其是原住民形成強烈的排擠效應(黃逢明,1998);更由於低 階工資在外勞低薪水準的影響下,有向下壓縮的情況,致使原住民勞工在不願 接受薪資剝削的考量下屈就低薪,更增長了外勞排擠效應之幅度。

此外,在民國 70 年代,由於本國漁船船員老化現象嚴重,導致漁業勞動 市場產生結構變化。為吸引年輕人從事船員工作,船公司允許無行船經驗者上 船,原住民在求職不易或親友推薦下,逐漸加入漁業生產行列。然而,由於原 住民從事船員工作漸多,而船員幹部也漸由原住民取代,儼然成為我國漁業人 力的骨幹(江善泰,1992)。但是在船公司追求相對利益的情況下,逐漸開始雇 用外籍廉價船員,近來更轉換為雇用薪資更加低廉之中國大陸漁工,因此,原 住民船員漁工乃漸受排擠,而行船者至今只存船員幹部。

原住民由於本身之特殊文化,因此在就業過程中已經具有相當大的阻力,

但又因為外籍勞工之引進政策,促使原住民面臨工作機會銳減的生存危機。多 數原住民從過去每個月都有接不完工程的盛況,淪落到現在每個月只剩下十天 不到的工作量。無可置疑的,這將使原住民家計生活受到嚴重的影響。因此,

儘管目前勞委會的外勞政策,有要求雇主雇用外勞搭配原住民勞工之作法,但 是在與外勞相同的工作量、相同的工作性質要求下,薪資亦比照外勞給付,由 於薪資過低且缺乏誘因的情況下,搭配措施之政策對改善原住民就業困境並無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實益,許多的原住民並不願意從事相關的工作。

四、政府長期缺乏積極有效之就業政策

原住民就業問題日趨嚴重,除了上述因素影響外,另一方面也與政府長期 缺乏積極有效的就業政策有關。由於政府過去所提出的的相關政策,如:促進 原住民就業服務措施與草案、原住民青年輔導方案、發展與改進山胞教育五年 計畫綱要、山地鄉及山胞農業綜合發展計畫等,並無加以考慮原住民勞動過程 的特性,以及其他主流的產經政策對原住民突破現實生活狀況所造成的就業障 礙,因此,在解決原住民的就業問題中,實難以獲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