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四健會的發展

臺灣四健會是具有國際性組織連結與在地性發展脈絡的特色,本節將從四 健會在國際與臺灣的起源談起,而後著重在臺灣四健會隨時代發展的變遷,檢 視四健會發展中,其教育重心的變化與現況。

一、四健會的源起

四健會工作或四健運動,原始名稱為 4-H Club Work 或 4-H Movement,以

「身」(Health)、「心」(Heart)、「手」(Hand)、「腦」(Head)四個字的英文字 首簡稱,源起於美國(林晢翔,2009;陳錦文,1981)。十九世紀末期,美國農 村在地居民對於農村環境與青年教育的憂心,日漸增加,四健運動是在此情境 下,日漸發展出一種概念(林杰民,2012)。但開始之時,尚無四健名稱,至正 式定名為四健運動,則始於 1920 年左右(陳錦文,1981)。

四健運動並非從一個單獨的時間點開始,也不是從某一個地方開始,此概 念是由分散在美國各州關心青少年的人們所展開的教育運動,經過多年的努力 四健會才漸漸形成形成,並在 1914 年取得法律地位,Smith-Lever Act(史密斯

-雷佛爾法案)通過後,提供四健會穩定經費來源,把農村青年教育列入合作 農業推廣服務(Cooperative Agricultural Extension Service)的一環,四健教育就 成為農業推廣系統的一部分,奠定了美國四健會未來發展的基礎(呂學儀,

1996;劉清榕,1998)。

十九世紀末期,由於當時美國(農業)教育與農村脫節,學校教育無法滿 足農村青年生活所需,學無法應用於農村,因此農村青年向都市發展,所以為 了突破此狀況與提升農村生活品質,各地關心農村的有識之士希望能提供青少 年正規教育之外的學習機會,不約而同地展開各種運動,期望在正規教育以外 尋求解決方案,加強農村青年的生活技能,把學校教育與農村生活結合(林杰 民,2012;林晢翔,2009)。

臺灣的四健會是 1952 年由當時的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為目前行政院 農業委員會之前身機構,簡稱農復會)開始提倡,將美國四健會的組織與教育 方法介紹到臺灣,並且參考臺灣文化、社會背景及當時農業情形而開始籌組臺 灣自己的四健會(劉清榕,1997)。

1952 年,農復會將四健運動帶入臺灣,並將 4-H Club 的中文名稱定為「四 健會」(陳錦文,1981)。當時為什麼會將四健會引入臺灣?其緣由可由當時農 復會的主任委員蔣夢麟博士所寫〈臺灣農村青年的四健運動〉一文中就可看出 當時提倡辦理的原因,蔣夢麟博士提到:

農復會近年來在臺灣運用美援,配合國家政策,協助政府進行農 村復興工作。四年以來,在增加生產,安定農村,改善農民生活 等方面,頗收效果。但要使這種效果能夠長久保持並繼續增加,

那我們便不能靠外來的物資和技術的援助。必須我們自己的農村 能夠自立自助,自力更生。農村青年是下一代農村的幹部,為了 要使他們將來能夠擔當繁榮農村的責任,我們必須先加以適當的 訓練。因此農復會便把在美國和日本行之有效的這一運動介紹到 中國來,並把它正式定名為四健運動。(引自陳錦文,1981)

從上可知,當時我國農業發展依賴國外援助,因此期望從臺灣的農村培養出能 獨立自主的農村新生代青年,才引進四健運動之概念來籌設臺灣的四健會(林 哲翔,2009)。蔣夢麟(1955)提到「建設我國農村,…,必須以教育方法,組 織力量,來教育農村青年。使他們能夠自動自發,自立自強,成為農村幹部,

農村建設才有永久而深厚的基礎」,人力資源的培養,農村才能有自主發展、永 續經營的可能,因此四健會從引入臺灣即被定位為教育組織。

從四健會在美國的源起與臺灣引進的時機來看,四健會與農業、農村發展 有著緊密的關係,其教育理念亦和農業推廣教育息息相關,雖然隨著社會變 遷,四健會所提供的不僅限於農業知識,更涵蓋其他生活面的知識,服務對象 也不限於農村青少年,而是包含不同文化、經濟與社會背景的所有青少年,但 農業與農村對四健會而言仍然是重要的組成要素。

二、四健會與社會環境變遷

源起於農業與農村的四健會,在歷經時代的轉變,其教育理念與服務對 象,也隨之轉變,本小節將四健會在臺灣發展每十年分為一期,從 1950 年代至 2000 年代一共六大時期,跟著文獻的腳步一起來回顧四健會的變化。

(一)1950 年代(民國四十年代)-四健發韌期

1952 年,蔣夢麟博士在其農復會主委地任內,聽取農復會美國專家的 建議,籌組臺灣四健會,當初目的在訓練今日農村青年成為將來有科學知 識和技能的農民,並具備現代化科學精神與民主素養(劉清榕,1997)。

農復會先在 1952 年七至八月間訪問與調查嘉義、臺中、桃園、宜蘭、

民雄、后里、中壢等農校與新屋、霧峰、大林三鄉鎮的農村青年,作為推 行學校與農村四季會之準備(呂學儀,1996)。同年 9 月成立臺灣省四健會 輔導委員會,決定我國推行四健會工作的目的與步驟,以此為基礎後,第 一個學校四健會於同年 10 月 14 日在省立嘉義高級農業職業學校成立(呂

學儀,1996)。同年 10 月,嘉義民雄初級農校、臺中高農、后里初級農 校、桃園高農、中壢初級農校、宜蘭高農相繼成立四健會(沈伯勛,

1967)。

臺灣四健會起始之初,不僅與教育體系結合,亦從民間組織著力。臺 灣的農業推廣體系不只有地方與中央政府的農業推廣機構,還包含民間的 農民組織,因此除由臺灣省教育廳開始主辦學校四健會之外,農村四健會 則在農復會技術與經費協助下,在省農林廳主管下由省農會執行,當時希 望能與教育體系結合,因此縣級四健督導人員,均以學校借調知名義聘 僱,期望四健運動能確實扎根於教育體系,而且連結農村社區。第一個鄉 鎮四健會是在 1952 年 12 月於嘉義大林鄉成立,而隔年臺中霧峰、宜蘭頭 城、桃園新屋之四健會陸續成立,四健指導員也都經由該鄉鎮農會聘用,

並由農復會補助經費支付其薪資(呂學儀,1996;陳錦文,1981)。

此時期正值臺灣民生工業發展之初,因此國家政策鼓勵增加農業生產 提供加工,並將農產品與加工品出口賺取外匯,此時農業產值佔全國總產 值 50%以上,主要產業以農業為主(中華民國四健會協會,2002;鄭政 宗,2002)。同時也以「進口替代」為主要策略,鼓勵民間企業進口基本原 料、半成品與設備,製造消費品供應內需,後期積極拓展外銷。此時期適 逢戰後重建,需要彌補戰後國家耗損與穩定民生,因此推行農地改革,力 求糧食滿足與穩定,因此基礎教育較不普及(中華民國四健會協會,

2002;鄭政宗,2002)。

在此背景下,農業推廣體系以著重農業產量穩定與增產,因此四健會 在此脈絡下,透過學校與農會系統給於農村青少年農業生產知識、技能訓 練,並輔以公民教育、家政訓練與提倡農村正當休閒等學習,主要著重在 協助農村達到科學增產,推行經濟作物,扮演傳遞新知與政策宣傳的角 色;另一方面,也提供機會讓青年參與農村建設之社會服務,改善農業生

產與農村生活,培育未來農村與農業的接班人(中華民國四健會協會,

2002;鄭政宗,2002;楊克仁,2002)。

(二)1960 年代(民國五十年代)-四健推廣期

此階段國家發展政策開始轉向工業,除了延續穩定農業經濟基礎之 外,開始以農業支援工業,大力發展輕工業,1962 年工業總產值首度超過 農業產值,臺灣的工業時代自此開始(鄭政宗,2002)。農業生產也開始推 行機械化與現代化(中華民國四健會協會,2002)。

四健會延續 1950 年代的農業生產教育之目標,開始導入農場經營與機 械化等農業技術,並且納入環境概念,增加廢物利用、水土保持、營養保 健等延伸教育內容(中華民國四健會協會,2002)。

除此之外,配合工業發展與人口向都市擴張,協助青少年發展農業以 外的專長,推行職業技能訓練計畫,辦理珠算研習、汽車駕訓、農產加 工、機車修護、木車床、農機具修護、家電維修、竹工藝、雕刻、紡織、

縫紉等研習與訓練班(楊克仁,2002)。雖然國民義務教育開始大力推行,

但是農村家庭衛生教育與整體教育程度仍未提升,因此四健會亦持續協助 改善農村家庭與個人的生活衛生習慣(中華民國四健會協會,2002)。

整體而言,此時四健會配合社會發展所需,發展出兩種路線,第一為 延續農業接班人的農業生產教育,另一條路線則是配合都市化與工業化的 職業技能教育。

(三)1970 年代(民國六十年代)-四健成熟期

1970 年代工商業起飛,中小企業蓬勃發展,並且積極發展重工與化工 業,能源、材料、資訊與自動化為國家發展之重點,農業發展亦朝向現代 化與科技化為目標(鄭政宗,2002)。此外,國民教育雖普及,但是升學主 義當道,再加上,勞動力逐漸移往工商業,農業所得相較於工商業偏低,

導致農業從業人口逐年下降,農村出現老化與幼化現象,更加深農業機械 化的需求(鄭政宗,2002)。

四健會在此階段仍然著力在農業生產教育上,但是對象以不像 1950 年 代是全面四健會員皆實施,而是針對青年農民為主,還有遴選優秀四健會 員,結合正規教育將青年農民與優秀四健會員送至農校就讀(中華民國四 健會協會,2002)。並且推行農場經營企業化、農機訓練、農業創業等農業 專業訓練,亦搭配農村青年創業貸款等業務,積極培育具現代化經營管理 概念之優秀農村青年,此批青年成為現今農業生產的主力(中華民國四健

四健會在此階段仍然著力在農業生產教育上,但是對象以不像 1950 年 代是全面四健會員皆實施,而是針對青年農民為主,還有遴選優秀四健會 員,結合正規教育將青年農民與優秀四健會員送至農校就讀(中華民國四 健會協會,2002)。並且推行農場經營企業化、農機訓練、農業創業等農業 專業訓練,亦搭配農村青年創業貸款等業務,積極培育具現代化經營管理 概念之優秀農村青年,此批青年成為現今農業生產的主力(中華民國四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