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中生不同認知風格、後設認知能力與創造行為之差異的探討

第五章 討論

第一節 國中生不同認知風格、後設認知能力與創造行為之差異的探討

壹、不同認知風格在後設認知能力和創造行為得分呈現出部分差異

根據表 4-1 的結果發現,國中生的「場依」、「開放」、「沉思」的認知風格在 後設認知能力上存在顯著的差異,而「圖像」的認知風格則未達顯著;進一步來 看,「場地依賴型」的認知風格在後設認知能力上顯著高於認知風格為場地獨立型 的國中生;認知風格為「開放型」的在後設認知能力上顯著高於認知風格為聚斂 型的國中生;認知風格為「沉思型」的在後設認知能力上顯著高於認知風格為衝 動型的國中生,大致上可看出國中生認知風格的差異,會反應在後設認知的發展 上。因此本研究結果部分支持研究假設 1-1。

整體言之,對照先前研究成果有部分相符。「場依」一詞在文獻上有兩種用法:

一是缺乏像場獨者那樣的區辨力,二是指能夠察覺全局(林重岑、黃德祥,2007)。 大部分場地獨立性的測驗,都是偏向場獨者的學習狀況,然而有些情境下,學習

72

者必須能察覺背景活動,以及將資訊帶入關注並辨識之,所以「場依」仍有其正 向的層面(Witkin & Goodenough,1981);Kolb(1984)曾說明聚斂型的認知風 格偏好抽象概念與主動實驗,善於以親自實驗的方式獲得知識,長於解決問題、

作決策和將想法實際應用,聚斂型在具有單一標準答案的問題情境下表現最好,

而「開放型」則偏好具體經驗和反思觀察,想像力豐富,對意義與價值察覺性強,

喜歡自主開放的學習活動,在類似像「腦力激盪」偏好多種想法的情境下表現較 佳;另外 Palladino、Poli Masi and Marcheschi (1997)針對六到八年級的青少 年,亦發現認知風格為「沉思型」的在後設認知能力的自我監控上顯著較高。

根據表 4-2 的結果發現,國中生的「場依」、「聚開放」、「圖像」的認知風格 在創造行為上存在顯著的差異,而「沉思」的認知風格則未達顯著;進一步來看,

「場地依賴型」的認知風格在創造行為上顯著高於認知風格為場地獨立型的國中 生;認知風格為「開放型」的在創造行為上顯著高於認知風格為聚斂型的國中生;

認知風格為「圖像型」的在創造行為上顯著高於認知風格為文字型的國中生,可 看出國中生認知風格的差異,會反應在創造行為的發展上。因此本研究結果部分 支持研究假設 1-2。

整體言之,對照其他研究成果有部分不相符,陳宏漳(2007)以國小六年級 學童為對象,發現國小六年級學童之認知風格偏向場地依賴型;場地獨立型在科 學創造力表現上優於場地依賴型,費聿明(2011)研究對象為護理系大學一年級 學生,結果發現:高創造力者偏向場域獨立特質。場域獨立者的流暢力、獨創力、

精進力有較好的表現;完形心理學派對於創造力的理論,強調知覺的趨合現象,

包括視覺趨合與聽覺趨合(陳龍安,2002),可見圖像刺激對創造力的影響。

綜合以上,研究者根據上述文獻,相較於場獨的學習者,場依的學習者能夠 有技巧地觀察出整個環境中的變化,而複雜的真實社會情境,對於後設認知能力 中的自我監控,不啻為一個建設性的角色;開放型的認知風格擅長反思,且喜歡 自主開放,對問題的視野以全盤性的考量為主,這樣的思考特質對於後設認知能 力較有幫助;沉思型的國中生在自己的學習歷程中,傾向仔細考慮後再反應,下 決策時,偏好以推理分析、熟思緩慢地來理解事物,因此對自己的學習歷程會有 較佳的監控和糾正,對事情的分析和結構化能力較突顯;反之衝動型的決策傾向

73

於反射思考、快速下結論,無法對自己的學習歷程產生較佳的監控或修正,會影 響自我評價的準確性,導致其後設認知能力較低。

在創造行為的差異方面,認知風格為「場依型」的認知風格在後設認知能力 分數、創造行為分數中呈現出令人意外相反的結果,根據 Vygotsky 之觀點,人類 所有的心理歷程在開始時都是社會化的,認知控制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一種社會 化歷程,兒童是先看成人如何解決問題,然後才逐漸地由自己來解決問題,另外 Piaget 也認為,一個人要能自我調整,必須到形式運思期才有可能(張景媛,1994)。 換言之,在後設認知能力尚未發展完全時,後設認知是一種由「他人調整」後的 認知,國中階段學生被同儕、父母、師長影響較多,也容易從眾,很多的問題解 決都是經由成人協助、指導或更正的結果,對照本研究,對象以七年級的學生較 八、九年級多,依 Piaget 的認知發展理論,研究者推論受試者中,進入形式運思 期者較具體運思期者少,故呈現場依型認知風格在後設認知及創造行為量表分數 表現較優的結果。

貳、不同後設認知能力在創造行為得分呈現出差異

根據表 4-3 的結果發現,國中生的「目標設定」、「自我監控」、「自我評價」、

「自我修正」的在創造行為上存在顯著的差異;進一步來看,所有的後設認知能 力都是高分組在創造行為上顯著高於後設認知能力為低分組的國中生。可看出國 中生後設認知能力的差異,會反應在創造行為的發展上。因此本研究結果支持研 究假設二。

林幸台等人(民 83)研究國小學童創造力與後設認知的情況中發現高後設認知 學生具有較高的創造傾向,而這種傾向與其後設認知能力有密切關係,即高後設 認知者其創造傾向較高,所以後設認知能力與創造力有顯著的相關;張昇鵬(民 84)研究國小、國中學童後設認知能力與創造力之間的關係,結果發現國小學童 的後設認知能力越高,在創意方面的表現越明顯。

上述的研究結果,與本研究的結果頗為相符,研究者推論,許多創意產品的 發明,都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和批判思考、問題解決的行為有很大的關係,

Sternberg 與 Lubart(引自李乙明、李淑貞譯,2005)即認為個體應該追求新奇

74

或不受歡迎的觀點(買低),以增加產生創意產品的可能性(賣高)。在解決問題 的過程中,需不斷地在認知上呈現反思的能力,以增加問題被解決的可能性,因 此後設認知能力中的四個因素高者,自然對創造行為會較多助益,甚至經過後設 認知能力的專門訓練或是教學,將有助於問題解決能力和創造力所需能力的增 進。

75

第二節 國中生在不同認知風格、後設認知能力與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