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中音樂教師所具備美感教育之認知結果分析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國中音樂教師所具備美感教育之認知結果分析

本節呈現國中音樂教師對美感教育之教育價值與特質的觀點,以及不同背景 音樂教師在美感教育認知上是否有差異。其資料分析結果如下:

一、國中音樂教師對美感教育之教育價值的認同情形

此部分探究音樂教師對美感教育之教育價值的認同情形,共計14題,內容均 為正向題,採李克特式五點量表計分, 此部分整體平均數為4.24,高於4,傾向 同意值,各題平均分數介於3.91到4.46之間,顯示國中音樂教師對研究者彙整「美 感教育之教育價值」表示贊同。由表4-1-1得知,整體而言,達同意以上百分比 皆高於七成,呈現教師們在美感教育之教育價值多為正向的感受。

平均數前三高之題項,同時此題項的達同意以上百分比皆高於九成五,分別 為美感教育能「使學生透過經驗美,進而啟發其感受、欣賞美的事物,培養審美 的能力」(M=4.46)、「能提升學生的品味,豐富其人文知識與素養。」(M=4.44)

與「能培養學生陶冶心性與感情」(M=4.37)。

平均數最低之三個題項,同時此題項的達同意以上百分比皆低於八成,分別 為美感教育「能促進德、智、體、群四育的均衡發展」(M=4.05)、「有助於 學生有效與他人及環境的溝通互動」(M=3.99)與「能培養學生的道德心」

(M=3.91),其中平均數最低項目之標準差(SD=.85)顯示,在美感教育能培

養學生道德心部分,教師意見最為兩極化。其他題項,按平均分數高低依序排列,

然平均數相同者,再依達同意以上百分比高低排列之,如表4-1-1。

表4-1-1 音樂教師對美感教育之教育價值的認同結果

達同意以上百分比數據顯示,九成五以上國中音樂教師認為美感教育重要之 教育價值在於,使受教者藉由體驗美的人事物,啟發並提升其審美的品味與能力,

以豐富內在心性、情感及對人文美學的素養(題項1~3)。此觀點符應教育部(2013)

在《美感教育第一期五年計畫書》中所強調美感教育的重點,培養國民能具備發 覺美、探索美、感受美、認識美及實踐美的知能與習慣,並能從生活中感受美,

將美感展現在生活,進而成就全人發展、美善的社會與環境。

由問卷五點量表勾選之人數來看,當中唯一沒有教師勾選「不同意」或「非 常不同意」的題項指出,音樂教師對於美感教育是培養學生感性、理性和諧發展 之教育沒有異議(題項7),此結果顯示教師們皆不否認陳木金(1997)與教育 部(2013)所提出美感教育能培養學習者感性與理性和諧發展之觀念。然而,對 於美感教育是否能培養學生的道德心(題項14),三成教師持中立或反對態度,

從標準差(SD=.85)可看出,音樂教師在此概念上意見最為兩極化,此題亦是 平均數最低題項,此結果與蘇雅慧 (2009)指出在美的世界,善良具德性倫理之 念頭易滋生,及蔡元培所提出美感教育能培養道德心、陶治感情(聞笛、水如,

1989)的描述有相左。

平均數次低的兩個題項(題項12、13)顯示,音樂教師有21.9%對教育部(1970)

依據國民教育法精神所公佈「國民中小學加強美育教學實施要點」,強調美育功 能在促進德、智、體、群四育均衡發展不是全然贊同,意見,不認同五育當中「美」

是促進其他四育均衡發展的重要項目。另外,美感教育有助於學生溝通互動部分,

為教育部(2014)推行十二年國教核心素養三大面向「自主行動」、「溝通互動」、

「社會參與」重點之一,然結果顯示24.4%教師對此題持中立或反對態度,顯現

音樂教師對於新課綱強調藝術為重要「溝通互動」工具,且能提升國民生活美感 部分之內容理解仍有不足。

二、國中音樂教師對美感教育之特質的認同情形

此部分探究音樂教師對美感教育之特質的認同情形,共計8題,除題項8為反 向題,其他皆為正向題,內容採李克特式五點量表計分。此部分經反向題重新編 碼轉換後,整體平均數為4.32,高於4,傾向同意值,且各題平均分數介於3.68 到4.60之間,顯示國中音樂教師對研究者經文獻彙整出之「美感教育特質」表示 贊同。由表4-1-2達同意以上百分比可看出,整體而言,同意度皆高於九成,呈 現教師們對研究者所提出美感教育之特質多為正向的感受。

平均數得分前三高之題項,同時此題項的達同意以上百分比皆高於九成五,

分別為「美感教育之推動必須和家庭生活教育相連接,從學習者生活素養的培育 做起」(M=4.60)、「美感能力是逐漸發展的,需經由反覆體驗累積獲得,因 此美感教育需普及化」(M=4.54)與「美感的提昇應配合教學情境的營造」

(M=4.40)。

平均數最低之三個題項,分別為「美感教育的引導應選擇學生熟悉且感興趣 的教材,方能有效引起學生對美的共鳴」(M=4.30)、「美感教育要提昇應開 放師生對話的空間」(M=4.27)與「美感教育的範疇,僅指藝術相關領域的學 科」(M=3.69)。其他題項,按平均分數高低依序排列如表4-1-2。

表4-1-2 音樂教師對美感教育特質之認同情形

達同意以上百分比數據顯示,九成五以上國中音樂教師同意美感教育的推動 需普及化,並應與生活、家庭及各種教學情境之營造做連結,更要反覆體驗、循 序漸進發展才能培養出美感能力(題項1~3)。此結果顯示,多數音樂教師同意 學者們(Efland, 1992; Irvin, 2008; Sinner, 2006)及教育部(2010)所提出「藝術與 美感教育之推動必須和家庭生活教育相連接,從學習者生活素養的培育」的觀點,

方可以獲得良好的美感素養。

排除反向題,唯一未達同意度九成之題項(題項6)顯示,雖87.5%教師贊 同美感教育的引導應選用學生感興趣且熟悉的內容,但仍有部分音樂教師在此方 面持中立態度,對於陳藝苑(2007)與Raikou(2011)所提出選擇學生有興趣又熟 悉的教材,能引發他們對音樂學習更有共鳴之看法相左。

美感教育範疇界定相關部分(題項5、8,題項8為題項5之反向題),由數據 可看出,71.9%以上的音樂教師贊同美感教育不僅限於藝術教育,亦包含其他各 領域的教育活動。此結果如同曾志朗(2001)所述,人們常認為美的欣賞好像是 獨立事件,其實,美被視為獨立是因為被我們分割成為某個領域或科目,事實上,

美是很自然貫穿在各領域的。然而,從教育部(2015)實施「中等學校跨領域美 感教育實驗課程」開發計劃案中可看出,其目的是期望將美感教育融入各學科教 學,但仍在理念目標中清楚說明此計劃的範疇是以「藝術課程」為核心,指向藝 術學習是美感教育的重要取徑,其中引專家學者觀點提出若學科領域要進行跨領 域統整,最具複雜性與多元性的藝術教育是最合適且最具建構性,因此在兩場國 高中實驗課程成果展現中可發現,近乎所有美感教育跨領域課程皆被限制在與藝 術教育結合。因此從數據中不難理解,仍有音樂教師認為美感教育即藝術教育,

呈現部分教師將美感教育之大任仍繫於藝術領域的現象。

最後,平均數次低之項目(題項7),顯示91.2%的教師同意美感教育若欲提 昇,應開放師生對話的空間,呈現美感教育應透過師生開放的對話平台,使學生 能有機會表達在經驗中的自我覺察。

三、不同背景國中音樂教師在美感教育認知的差異

此部分探究不同背景之國中音樂教師在美感教育認知上是否有差異,共計

11 題。此部分在性別、學校行政區域、學校所屬地區類型(包含一般地區與偏 遠地區)、學校規模、教師任教年資、最高學歷、教育學程修畢學校類型、是否 擔任音樂性社團教師與現任職務等背景因素,對於音樂教師的美感認知在t/F值 上沒有顯著差異。但就各項背景於美感教育認知的平均數,可覺察些許差異,數 據分析結果如表4-1-3。

表4-1-3 不同背景國中音樂教師在美感教育認知的差異

背景變項(人數) 人數 平均數 標準差 t/F 值 性別 男 12 4.26 .34 .55

女 148 4.19 .43

學校行政區域 新北市 76 4.20 .43 1.31 高雄市 84 4.19 .42

學校所屬地區 一般學校 137 4.18 .42 -.9 偏遠學校 22 4.27 .42

學校規模 10 班以下 14 4.23 .44

1.27 11-30 班 46 4.10 .42

31-50 班 36 4.18 .43 51-70 班 30 4.35 .44 70 班以上 31 4.20 .43 任教年資 未滿1 年 4 4.26 .63

.20 1 年至未滿 5 年 24 4.18 .34

5 年至未滿 10 年 18 4.26 .41 10 年至未滿 15 年 48 4.16 .40 15 年至未滿 20 年 30 4.19 .49 20 年以上 34 4.22 .44

任教職務 專任教師 79 4.21 .44 .89 科任兼行政 39 4.12 .42

科任兼導師 34 4.25 .44 教師最高

學歷

學士 48 4.25 .44 1.09 碩士 112 4.17 .41

教育學程修畢 學校類型

一般大學 71 4.17 .43 -.59 師範大學 88 4.21 .42

是否擔任社團 指導教師

否 22 4.09 .46 -1.15 是 133 4.20 .41

三年內 美感教育 相關研習狀況

未參與 39 3.98 .42 5.32 參與1-2 場 84 4.17 .42

參與3-4 場 20 4.25 .34 參與5 場以上 17 4.39 .40

從平均數可看出,整體而言,不同背景音樂教師對美感教育認知題項的同意 程度,男性高於女性、新北市略高於高雄市、偏遠學校高於一般學校、規模51 至70班之學校高於其他、任教未滿一年及五年未滿十年者高於其他、科任兼導師 者高於專任及兼行政者、學士高於碩士、師範大學畢業者高於一般大學、擔任社 團教師者高於非社團教師、三年內參與越多美感相關研習場次者高於其他。

此結果顯示,不同背景音樂教師在其美感相關認知上仍有些許差異,雖然t/F 值沒有顯著差異,但從平均數中可覺察,其中較明顯呈現的部分是參與美感教育 相關研習之狀況,數據顯示,近三年參與美感教育相關研習次數越多者,在其美 感教育認知的平均數上也越高,顯示參與美感教育研習能幫助音樂教師在美感相 關認知方面的增能。另外,由調查結果亦可察覺,三年內僅參與2場內和未參與 任何美感教育相關研習的教師占了總母群體76.8%,呈現國中音樂教師在美感教 育相關研習的參與程度不高。

第二節 國中音樂教師實踐美感教育於音樂課堂之情形結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