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國中體育班現況

壹、升學方式

據2020年修正的《高級中等以下學校體育班設立辦法》顯示,國民中學體育班 設立目的是提供給國民小學階段運動績優學生繼續升學,施以專業體育及運動教 育,輔導其適性發展,培育運動專業人才。體育班課程自108學年度起,應依據《十 二年國民基本教育體育班課程實施規範》及《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體育班體育專業 領域課程綱要》實施。國中體育班以每校每年級設立一班、發展運動種類以三類為 限。學校設立體育班者,每校至少置專任運動教練一人,體育專業課程由學校合格 體育教師或專任運動教練擔任。國民中學開設體育專業課程,以六節至八節為限,

以上課日之第六節課以後實施為原則。部定及校訂課程所開設之體育專業課程,國 中每週合計8節為限。國中小階段體育班部定課程與校訂課程規劃如表2-1所示:

32

33

依據教育部體育署(2020)公布107學年度資料顯示,目前為止國中共有1,156 個體育班,每班平均有19.18人。各縣市核定之體育班共384校,占整體學校數約 40.29%,體育班人數共22,171人,其中男生15,644人,女生 6,527人。105學年到 107學年近三年各縣市開設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核定之體育班統計如表2-2所示。

表 2-2

105-107學年度各級學校體育班校數與人數統計

級別 105學年度 106學年度 107學年度 校數 人數 校數 人數 校數 人數 國小 193 7,837 205 7,788 204 7,784 國中 341 20,994 373 22,122 384 22,171 高中 142 9,850 147 10,526 147 10,208 合計 676 38,681 725 40,436 735 40,163 資料來源 :出自教育部體育署(2020)網站,研究者自行整理。

現行國中體育班的升學制度是依據2020年最新修正《中等以上學校運動成績 優良學生升學輔導辦法》辦理,以培育學生成為運動專業人才為目標,並提供不同 的入學管道,希望運動成績優良或具運動潛能的國中畢業生能適性升學。從教育部 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無日期)108課綱資訊網體育班升學網站得知,國中體育班畢業 生除透過一般管道升學外,亦可藉由運動專長之四種途徑升學。

一、體育班特色招生甄選入學

提供具備體育專長的學生,透過術科測驗或「以競賽表現入學」管道至高級中 等學校體育班,學校可以參考採計國中教育會考成績作為錄取門檻。特色招生不受 就學區限制,國中學生可以跨就學區報名參加各特色招生管道。學校可透過「單獨 招生」或「聯合數校招生」進行招生。術科測驗包括基礎體能、專項技術以及運動 成就表現等,由學校依體育班發展運動種類及特色課程內容,設計考科及計分方式。

二、運動績優甄審

以獲得國際性正式錦標賽成績作為報名門檻及分發依據,無須學科考試及術 科檢定,讓運動成績優良的學生,憑3年內獲得的運動成績,升學進入高中。

34

三、運動績優甄試

以獲得全國性賽事成績運動競賽成就為報名門檻,採計會考成績及術科檢定,

讓運動成績優良的學生憑2年內獲得的運動成績,升學進入高中。

四、運動績優單獨招生

招生高級中等學校可透過單獨招生,自行辦理招生作業,以各運動專長項目能 力測試或基本體能測驗為主,招收運動成績優良或具運動潛能之國中畢業學生,培 育運動人才,發展學校運動特色。茲整理國中學生升高中體育班管道如表2-3。

表 2-3

升高中體育班管道

成績採計 體育班特色招 生甄選入學

運動績優甄審 運動績優甄試 運動績優 單獨招生

採競爭表現 不需要 需要 需要 招生學校自訂

採會考成績 可為錄取門檻 不需要 需要 招生學校自訂

採術科成績 需要 不需要 需要 招生學校自訂

資料來源 :出自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無日期)108課綱資訊網。

綜合表2-3升高中體育班管道得知,國中生體育班學生畢業後如果希望進入高 中體育班就讀,其中採計會考成績管理僅有運動績優甄試;體育班特色招生甄選入 學與運動績優單獨招生兩種管道則不強迫採記會考成績;運動績優甄審則不需要 會考成績。

貳、體育班學生學習困境

事實上,文獻發現體育班學生在學習上存在部分問題,值得教育工作者關心。

羅書婷(2009)認為,受限於專長訓練課程的影響,學科教學時間不足,大多數教 師會簡化體育班學科的學習內容。加上體育班教練如果在未來升學方面給學生一 定有學校可讀的觀念,學生就會不重視學業,認為只要術科好即可。陳棟遠(2019)

研究發現,國中體育班學生七年級上學期3次全校定期評量成績表現不佳,平均成 績落在全體學生的後33%,學習表現不佳。王思佳(2018)研究指出,體育班學生 學業表現隨著年級越高,成績反而越差。這些因體育班在學科上的學習而衍生的問 題,更值得教學現場的任課教師深刻思考解決之道。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