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五節 國內外電影消費行為相關研究

一、電影消費行為相關研究

(一)美國

在美國,學者Austin 於 1979 年到 1989 年間進行一系列關於觀眾到電影院看 電影的動機和消費行為的研究。Austin(1979)針對 64 名高中學生電影消費行為 的調查結果顯示,約有二成七的學生一個月去電影院看電影 1 次,二成三的學生 一個月去看電影 2 次,一個月去看電影 3-5 次的學生合計近一成三,約三成七的 高中生平均一個月看電影不到 1 次。情節、朋友推薦、電影票房,以及男女主角 等是影響高中生看電影決定的重要因素。在Austin 另一項針對美國東北部的大學 生所做的觀影經驗調查也發現,電影情節與朋友的影響是大學生看電影最重要的 考量因素,而最近一次看電影關鍵決定因素則是口碑(Austin,1981)。

(二)加拿大

在加拿大,Chuu、Chang 和 Zaichkowsky(2009)針對 438 個電影觀眾所做的 藝術電影觀眾研究中,將電影觀眾分為商業電影、藝術電影、商業電影和藝術電影 觀眾三組。研究發現,普遍而言,藝術電影觀眾年紀較大,教育背景較高,比較喜 歡騎單車,也經常參與音樂會、博物館/圖書館等文化活動。商業電影觀眾則比較 多為男性,全職學生,有車,比較常參與運動活動。研究也顯示,藝術電影觀眾觀 影頻率比較高,當有自己想看的電影時,他們會自己前往觀影的意願也比較強烈。

而且藝術電影觀眾傾向認為藝術電影對於心靈和精神有重要價值,是一種藝術。

對商業電影觀眾而言,則比較傾向認為看電影是和朋友間的消遣,是一種娛樂,兩

25

者有明顯不同。這與美國 1982 年一項針對紐約藝術電影觀眾的調查顯示,藝術電 影的觀眾普遍具高教育水準,他們熱衷電影活動,希望從電影中獲得學習;30%的 人獨自去看電影,而且多數人去看電影前就決定好看那部電影(Austin,1984),

大致相符。此外,Chuu 等人的研究也發現,相較其他兩組,藝術電影觀眾比較不 在乎電影院設備而比較在乎影片本身,口碑是影響他們決定觀影的重要因素。而 商業電影觀眾則認為電影院座椅、音響效果等設備很重要,觀賞決定也比較受到 市場行銷活動的影響。

此外,Communications MDR(2014)針對加拿大的紀錄片觀眾進行的研究發 現,觀眾在各種平台上觀看紀錄片,有 95%的受訪者在家透過電視、光碟、和網路 下載觀看紀錄片,83%的人會在影展期間前往戲院觀看紀錄片。紀錄片觀眾具高等 教育背景,83%以上的受訪者每個月至少看兩部紀錄片,同時也參與文化活動。紀 錄片觀眾感興趣的紀錄片題材範圍寛廣,社會議題類的題材是他們最感興趣的,其 次是藝術和文化類。在影片資訊來源方面,大多數(80%)是來自文章或評論,其 次是口碑、預告片和網路瀏覽。絕大多數的受訪者(90%)曾與朋友、家人和同事 討論來分享觀賞紀錄片的經驗;其中 35 歲以下的年輕受訪者更樂意透過社交媒體 分享他們的觀影經驗。透過焦點團體座談,該研究也發現,多數人從社交媒體分享 及獲取影片資訊,其中親朋好友、報章雜誌或社交媒體網絡的推薦,都是受訪者知 道紀錄片並影響他們決定看那部紀錄片的重要因素,尤其是付費進電影院或至影 展看紀錄片,影評人扮演重要的角色。同時,預告片也具相當重要性。

(三)歐洲

在歐洲,Hardie(2008)在 2002 年至 2007 年間,陸續在英國、 荷蘭、 西 班牙和奧地利等地進行一系列的電影院紀錄片觀眾研究。該研究總共進行了 442

26

份問卷和 16 個焦點團體座談。研究發現,這些國家的紀錄片觀眾有共同的特徵,

他們很少看電視,教育程度高,對於他們有興趣的影片很有積極性。整體而言,觀 眾去看紀錄片的主要原因是影片的題材,他們喜愛從中學習新知,拓展視野。此 外,Hardie 於 2004 年在英國 Edinburgh 和 Glasgow 電影院所做的調查中發現,在 220 位受訪的紀錄片觀眾中,超過一半的觀眾是女性,年齡層以 25-34 歲,單身居 多。影片資訊的來源主要為電影院節目單及口碑,但在後來 2006 年做的調查中則 顯示,特別興趣群體(special interest group)的網路推薦,取代了電影院節目單成 為資訊的主要來源。2006 年的研究中也發現,大部分(46.4%)的紀錄片觀眾是事 先規劃到電影院看電影的,59.2%的觀眾會事先預覽或事後回顧影片資訊,大部分

(40%)的人是和朋友同伴前往的,有超過 78.4%的受訪者每月至少看一次電影,

大部份(48%)的受訪者經常參加映後座談。(引自Hardie,2008)

此外,在英國電影協會(UK Film Council ,UKFC)和英國電影學院(British Film Institute,BFI)委託 Northern Alliance 和 Ipsos Media CT(2011)進行的一項電影對 英國的文化貢獻的研究報告發現,大多數觀眾在家觀賞電影。86%的受訪者經由電 視觀賞影片每月至少一次,63%的人透過 DVD 或藍光光碟、30%的人會到電影院、

23%的人透過網際網路的影音串流或影片下載、11% 的人透過行動裝置,每月至少 觀賞影片一次。在觀影偏好方面,大約一半的觀眾最常看的是高製作預算、特效和 明星卡司的賣座鉅片,其中男性略高於女性,年紀在 55 歲以上者只有少數,最受 觀眾喜愛的電影類型依序是喜劇片、劇情片、動作/冒險片、懸疑/驚悚片和紀錄片。

在資訊來源方面,主要是透過親朋好友,其次是報章雜誌的文章或影評、電視廣播 上的影片評論或節目,以及網路上的文章或影評。這顯示傳統的傳播管道仍為影片 資訊來源的重要管道,其中又以口碑最具影響力。

27

(四)臺灣

在臺灣,有關電影消費者行為的研究不少,然目前為止尚無針對紀錄片觀眾的 消費行為所進行之研究。以下謹就針對國內以觀影動機及觀影行為為主之文獻探 討如下:

郭幼龍(1999)在其以臺北縣市 12 歲以上的民眾所做的研究中發現,大多數 的人是結伴去看電影,到電影院看電影的動機主要是休閒娛樂與放鬆心情。電視、

他人推薦(口碑)、報紙、電影院預告片及影評是觀眾最相信的電影資訊傳播管道。

12-29 歲的年輕族群是電影消費市場的主力,去電影院看電影對他們而言是一項重 要的休閒活動。他們對電影或電影相關訊息的興趣程度也比較高,其中,女性觀眾 的涉入程度顯著比男性高。此外,國片在各項動機因素上滿足民眾的程度都不高;

觀影動機越強,國片的滿意度就愈低,觀看外片的次數則越多。

蔡筱薇(2004)從人口統計變項、觀影動機、評估準則及消費行為等,探討藝 術電影觀賞者的消費行為。研究發現藝術電影的觀眾絶多數在 30 歲以下(92.7%), 女性觀眾略多於男性,學生族群為主,具有高教育水準;觀影者偏好獨自觀賞,並 高度參與電影相關活動。不同於一般商業電影觀眾的觀影動機主要是為了休閒娛 樂與放鬆心情,藝術電影觀眾去看藝術電影主要是追求知性與心靈上的滿足。多數 的消費者觀影頻率偏向高度參與,而且對電影高涉入程度。觀眾的評估準則主要為:

影片的視覺效果、詳細的電影簡介、影片本身的獨特性、得獎與參展紀錄、親友的 評價與口碑,和一般商業電影並不相同。獲取電影資訊的管道主要是網路,其次是 報紙、電影院海報及節目單及親友或師長推薦。

蔡旻峻(2011)針對臺北及高雄觀賞電影的觀眾及網路電影討論區的網友所做 的研究發現,臺灣電影觀眾族群以 19-29 歲、學生族群為主,男女性各占一半。觀 眾觀影動機主要為休閒娛樂,最常和朋友/同事/同學一起去看電影,也最容易受到

28

朋友/同事/同學的影響去看電影,最常看的影片類型依序是劇情片、動作片和喜劇 片。劇情是觀眾選擇電影最重視的因素,預告片是最容易吸引他們的行銷活動。在 獲得電影上映資訊管道方面,主要為電視、電影院預告片及入口網站,大部分觀眾 是從網路評論來蒐集影片細部資訊,顯示口碑的重要性。而且觀眾對電影有高涉入,

屬於認知型消費決策的觀眾,會主動深入瞭解電影資訊。此外,觀眾偏好在週休假 日下午和晚上去看電影,平均一年看國片 1.61 次,看非國片 7.38 次。較多數人認 為 150-200 元間是合理票價。電影院設備的條件會影響觀眾的消費意願。不去看電 影的主要原因依序為:沒有想看的電影、沒時間、沒人陪,以及票價太貴等。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於 2015 年委託臺灣經濟研究院進行「電影、電 視及廣播參與狀況調查」,其針對年滿 15 歲以上的臺灣消費者進行電影消費狀況 的調查顯示,42.18%的民眾一年中曾去電影院看電影,到電影院看首輪電影的觀眾 平均每年觀賞 5.03 部電影,中部、南部及東部地區觀眾平均觀看國片部數較北部 地區高(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2016)。而在次年的調查中結果顯示,即 使線上影音內容與行動裝置等娛樂選擇越來越多,但民眾還是比較喜歡前往電影 院觀賞電影,前往電影院看電影是屬於社交休閒活動的選擇之一。口碑來源主要是 網路相關口碑(包括網路滿意度評分,如IMDB、Yahoo 電影滿意度評分等,以及 網路社群的留言討論),其次是親友推薦(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2017)。

綜觀上述研究探討電影消費者行為面向大致包含:和誰去看電影、會受什麼影 響而去看電影、喜愛的電影類型、電影資訊管道來源、會受到何種行銷活動的吸引、

涉入程度、觀影頻率、觀影時間/時段偏好、觀影後反應(評價),以及合理的票價 等。本研究參考消費者理論及上述相關研究電影消費者行為面向,發展紀錄片觀眾

涉入程度、觀影頻率、觀影時間/時段偏好、觀影後反應(評價),以及合理的票價 等。本研究參考消費者理論及上述相關研究電影消費者行為面向,發展紀錄片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