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國外低碳社區介紹

全球已有多數國家,在臺灣發展低碳社區前即開始注意到全球暖化之影響,

透過社區力量來推動更可以發揮加乘效果。全球各地已成功推動了不少「低碳社 區」(或「碳中和社區」)。,並深化至生活的食衣住行育樂當中,本研究蒐集成 效較顯著或較具特色的社區做為參考,例如丹麥 Samsø 島、英國的貝丁頓

(Beddington)以及德國的弗班(Vauban),地區都有計畫地以低碳或永續的概念 來改變民眾的行為模式,以降低能源的消耗並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李永展,

2008)。

一、 丹麥 Samsø 島

位於丹麥地理中心,面積約 114 平方公里,主要產業為農業與旅遊業,

為有效推動建置再生能源島的發展計畫,Samso Island 在 1997 年成立了能 源環保辦公室,該組織主要工作團隊包含丹麥政府的能源機構、薩姆斯島的 各部會及商業組織等,引進各界專家學者投入計畫提供相關研究、教育及訓 練等機制,政府則提供相關法規及制度上協助,讓當地居民了解計畫內容以 及宣傳再生能源技術及知識,活動對象包括教育體系、本當地企業家及在地 居民,他們被邀請參加發展工作的規劃,透過會議的參與,讓民眾及在地企 業投入參與,並引進當地金融投資。

低碳目標:

(一) 溫室氣體:於 2020 年將溫室氣體減量至 2005 年再減 20%。

(二) 能源需求量:2011 年減量至 2006 年再減 2%;2020 年到 4%。

(三) 再生能源:2011 年須占全國總能源需求量的 20%。

Samsø 島成為世界知名 100%再生能源島,彙整其作法如表 2-3-1,而其 在推動再生能源島過程主要朝向:減少消費及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引進電

力和運輸的新能源技術(節約能源)、調整人們的行為,將低碳思維導入島民 的日常生活(低碳生活)、結合利用當地生質能資源,擴大集中供熱系統的開 發(資源循環)、開發再生能源,建造陸上和海上風力渦輪發電機,以取代目 前化石燃料的電力生產用太陽能供熱(再生能源)以及推廣低碳運輸,以清 淨能源(低碳能源),逐步取代汽油和石油等五方面著手進行。

表 2-3-1 丹麥 Samso 島成功要素

成功要素 作法

經濟利益方案  透過再生能源產業的開發,提

供了更多的投資機會,島民投 入在在風渦輪機的股份並從中 獲取利潤

 成功打造 Samsø 島成為「永續 能源島振興旅遊產業,產生更 多的就業機會

 熱能系統的開發,降低了加熱 能源的價格,使島民獲得更多 附加利潤

地方參與機制與模式  初期規劃發展計畫時,採取由 下而上的方式進行,讓島民們 參與加了發展計畫中在許多層 面及建構措施的討論

 透過參與討論讓島民意識到自 己的「所有權」,當地居民希望 更能掌控自己的生活品質

 Samsø 島整體的參與模式為此 項計畫奠定了成功的基礎,而 居民也確實看到他們的努力已 經為自己及其島嶼、國家、世 界帶來許多益處

利用現有的組織推廣  利用現有的社區系統(社區委 員會)推廣發展建構計畫

 藉由當地島民所熟悉的發起 人,進而提昇島民對發展計畫 之信賴度及可靠性

低碳意識及生活方式形成  低碳生活之發展模式,已成為

54

Samsø 的新理念

 低碳社會的實現,需要公眾此 理念之認知

 藉由低碳意識之逐漸形成,並 透過島民們生活方式相互滲 透,由個人行為擴大至群體社 會模式的改變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Samsø 島目前已成為,完全使用綠色能源海島,於 2003 年已做到「碳中 和」,提前達成丹麥政府於 1997 年指定 Samsø 島在 2008 年前成為「永續能源 島」目標,並吸引各國前往考查,與 1998 年相比,二氧化碳排放量也下降了 142%。

二、 英國 BedZED 社區

英國倫敦南方貝丁頓社區 BedZED (Beddington Zero Energy Development), 此處曾是荒蕪廢棄的污水處理廠遺址,卻誕生象徵未來低碳社會的生態社區,該 社區發展計畫獲得十幾個建築、永續、能源等設計獎項,成為英國甚至世界各地 零碳排放社區和生態建築發展的典範佳作。

貝丁頓社區為倫敦最大的房屋協會 Peabody Trust 所開發,完成時間是 2002 年 9 月,完成面積 3000m2,共 82 戶的商業/居住/工作空間單元。基本核心理念 是利用地球可再生資源,在不會犧牲現代化的生活模式,並且抗衡高房價的市場 預算下,便可輕易的提供一處永續生活模式的新型態住宅。

李麗雯(2010)以陽光、空氣、水來解析貝丁頓低碳建築:

(一)陽光:安裝太陽能板、朝南的建築格局、開窗採大面積的落地窗設計以達 到光與熱的舒適環境。在屋頂設置花園,除有助於防止冬天室內的熱量散失外,

在春夏搖身一變成為美麗花園焦點。

(二)空氣:安裝小型風力發電設備,利用風能與風對流的中央空調設計,營造

舒適的自然通風環境,可源源不斷地將新鮮空氣導入到每一個房間。

(三)水:一場雨過後,社區旁蓄滿雨水的生態池,是社區災防與涵養水源最佳 公共自然生態資源。而社區的每個家戶也都設置有雨水收集截留設備及中水循環 再利用的系統設計。充分的將水資源循環再利用,運到各種生活需求上,如沖馬 桶的水及花園灌溉用水等。

英國貝丁頓低碳社區推動措施有(環保署,國內外低碳城市建構分析報告

(2010.06);引自買逸倫,2014):

1.實施綠色交通計畫,提倡步行和搭乘大眾運輸。

2.聯合開發住宅和辦公空間。

3.建設良好公共交通網路,生態村步行到公車站不超過十分鐘。

4.成立汽車俱樂部,鼓勵居民租車外出,提倡共乘制。

5.雨水回收再利用。

6.建材取自 35 英哩範圍內的可再生及回收資源。

7.設置廢棄物收集設施。

8.電動及 LPG 油氣雙燃料車優先路權,停車場提供充電系統。

9.建物面南、使用三層玻璃及熱絕緣裝置。

10.使用基地內生產的可再生能源及樹木廢棄物的再生能源。

貝丁頓社區不論工作及及生活的都試圖以一種接近零碳排放的方式,使得這 項計畫的推動更有吸引力及經濟的成本效益,也滿足現代生活的品質。成功的利 用了一種可實踐、可複製的方法,為永續性的生活型態議題提供了許多解答,加 快了政府推動低碳社區的企圖心及讓主開發商以及建設參與者認為,擴大市場的 經營,邁向國際低碳社區、永續發展的境地不遠。而這項計畫之所以成功,主要 的關鍵是整個計畫團隊在過程中的奉獻、創新、堅定的信念、大量時間的投入等,

都足以展現令人刮目相看的各項成果,一個超乎期待的新型態低碳社區(李麗雯,

56

英國機械工程師協會的研究顯示,英國政府提出的願景在 2050 年減少 80%

的溫室氣體排放目標,理論上是應該無法完成的,除非英國能減少 50%的能源需 求,並到 2030 年仍然還另外需要 16 座核能發電廠站和 2.7 萬個風電機組。但是 英國在低碳社區的發展推動上,仍有許多卓越的表現,是值得台灣效法的(李麗 雯,2010)。

三、 德國-弗班區

德國-弗班區是全世界第一個做到「無車社區」的社區。弗萊堡位於德、法、

瑞邊境交界,至今有九百多年歷史,而弗班區則位於弗萊堡南方約 4 公里處,在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這裡曾經是法國軍隊駐紮的營區,東西德合併之後,為了抒解 人口壓力,弗萊堡市政府決定將這裡開發為住宅區。

1970 年代發生於弗萊堡的反核運動,使這裡很早就開始發展替代能源,2007 年時弗萊堡的太陽光電板鋪設面積已達 11000 平方公尺,同時運作可生產 7300 瓩電力,是全台灣的五倍(弗萊堡市的面積卻只有台灣島的 1/235)。大量推廣太 陽能及社區能源循環系統,讓弗班區每年可省下 7777.78 千瓦的電力,並且減少 2100 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約等於 21 萬棵大喬木的年去碳量。

弗萊堡市政府接手規劃時,就有將弗班發展成德國永續社區標竿的想法。為 了要達到這個目標,市政府決定嘗試以一種新形態的方式進行規劃--「學習型規 劃」(Planning that learns),這套結合民眾參與和共同治理的精神,讓市區規劃能 夠有最大的彈性,同時也讓市民能夠進入決策過程,奠定了弗班區後續成功發展 的基礎(引自台達環境電子報 2008 年 1 月號)。

「弗班區永續模式」計畫在節能減碳、減少交通、社會整合及創造永續鄰里 等方面都相當成功,例如:使用 80%木屑及 20%天然氣的高效率再生廠(CHP)

提供弗班區的暖氣系統,透過好的隔熱及有效的暖氣供應大約減少 60%的二氧 化碳排放。提倡「生活不須有車」(減少 35%車輛)的交通概念,並提供各種替

代的運輸方式(例如共乘及好的大眾運輸)。透過弗班論壇負責的社會工作,居 民進行更多的社區活動,例如創造合作社商店、農民市場及鄰里中心等(李永展,

2008)。

德國弗班區低碳社區推動措施有(環保署,國內外低碳城市建構分析報告

(2010.06);引自買逸倫,2014):

1. 建設 500 公里自行車步道,超過 5,000 個自行車停車位,高達 1/3 居民使 用自行車或公車做為通勤工具。

2. 成為全世界第一個無車社區。

3. 推動無車措施,套票採全年無限次數共乘接駁車及免費轉乘大眾運輸。

4. 社區內禁止汽車通行。(無車社區)

5. 將附車位的房屋蓋在較偏遠的區域,並且以高價出售車位。(零容忍停車 政策)

6. 社區採高密集度規劃。

7. 社區入口設大型停車場,停車場上方裝置太陽能板。

四、 小結

藉由德國弗班區、英國 BedZED 社區與丹麥 Samso Island 的案例可歸納 出:

(一) 發展條件及地理環境因素,因地制宜設置。

(二) 是否納入地區產業合作機制。

(三) 建置綠色運輸環境,將高碳排放的交通變為低碳運輸模式。

(三) 建置綠色運輸環境,將高碳排放的交通變為低碳運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