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對象低碳社區認知與實踐能力的相關分析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五節 研究對象低碳社區認知與實踐能力的相關分析

平均數 F值 顯著性

(p)

Scheffe 事後比較

註:***P<.001 **P<.01 *P<.05

第五節 研究對象低碳社區認知與實踐能力的相關分析

106

一、 研究對象基本資料變項、低碳社區認知與實踐能力之相關矩陣相關情形 透過皮爾森積差進行研究對象背景變項、對於低碳社區認知與實踐能力 相關係數(r 值)分析。見表 4-5-2 之結果,以性別來說,低碳社區認知與實 踐能力皆無顯著相關之狀況;以年齡來說,低碳社區認知與實踐能力呈現低 度正相關;以學歷來說,在低碳社區認知呈現微弱正相關,實踐能力呈現微 弱負相關;以職業來說,低碳社區認知與實踐能力皆無顯著相關之狀況;在 是否參加環保活動方面,低碳社區認知與實踐能力呈現低度正相關;以是否 知道所處社區為低碳社區來說,低碳社區認知呈現無顯著相關,實踐能力則 呈現低度正相關;以是否具有減碳經驗來說,低碳社區認知呈現低度負相關,

另在低碳社區實踐能力呈現微弱負相關;對政府減碳工作滿意度方面,低碳 社區認知呈現無顯著相關,低碳社區實踐能力呈現中度負相關,可得知滿意 度並不會影響低碳認知以及實踐能力的產生。

表 4-5-2 研究對象基本資料變項、低碳社區認知與實踐能力之相關矩陣

變項 低碳社區認知 低碳社區實踐能力

性別 0.057 0.039

年齡 0.159** 0.132**

學歷 0.099* -0.082

職業 -0.013 0.042

是否參加環保活動 0.183** 0.233**

是否知道所處社區為低碳社區 0.042 0.303**

減碳經驗 -0.173** -0.086 政府減碳工作滿意度 -0.039 -0.417 註:**P<.01 *P<.05

二、 研究對象低碳社區認知與實踐能力相關情形

表 4-5-3 低碳社區民眾認知與實踐能力 Pearson 相關係數 r=.112,可看出兩 者有低度正相關;若以表 4-5-4 可知認知與個別實踐能力相關情形,民眾低碳社 區認知與個人能力之 Pearson 相關係數 r=.159,表示兩者間有低度正相關,即民 眾低碳社區認知較好,對低碳社區的個人能力實踐能力越高;認知與基礎設施能 力之 Pearson 相關係數 r=.070,沒有顯著相關性;認知與組織能力之 Pearson 相 關係數 r=.058,沒有顯著相關性;認知與文化能力呈現低度正相關,即民眾低碳 社區認知較好,低碳社區的文化能力越佳;個人能力與基礎設施能力 Pearson 相 關係數 r=.710,呈現高度正相關,顯示個人能力越好,低碳社區之基礎設施能力 也會較好;個人能力與組織能力 Pearson 相關係數 r=.695,呈現中度正相關,可 見民眾個人能力越好,低碳社區之組織能力也會較好;個人能力與文化能力 Pearson 相關係數 r=.660,呈現中度正相關,顯示民眾個人能力越好,低碳社區 之文化能力也會較好;基礎設施能力與組織能力 Pearson 相關係數 r=.766,呈現 高度正相關,代表低碳社區基礎設施能力越好,也具有較佳的組織能力;基礎設 施能力與文化能力 Pearson 相關係數 r=.711,呈現高度正相關,代表低碳社區基 礎設施能力越好,也具有較佳的文化能力;組織能力與文化能力 Pearson 相關係 數 r=.721,呈現高度正相關,代表低碳社區組織能力越好,也具有較佳的文化能 力。

表 4-5-3 研究對象低碳社區認知與實踐能力之相關矩陣

低碳社區認知 低碳社區實踐能力

低碳社區認知 1 0.112*

低碳社區實踐能力 1

註:*P<.05

108

表 4-5-4 研究對象低碳社區認知與個別實踐能力之相關矩陣 低碳社區

認知

個人能力 基礎設施 能力

組織能力 文化能力

低碳社區 認知

1 0.159** 0.070 0.058 0.120**

個人能力 1 0.710** 0.695** 0.660**

基礎設施 能力

1 0.766** 0.711**

組織能力 1 0.721**

文化能力 1

註:**P<.01

由以上分析結果可知,當金門低碳社區民眾具備越正確的低碳社區認知時,

其面對低碳社區的實踐能力亦會趨向積極且正向,而個人能力越佳則對認知與對 低碳社區的實踐能力也越越趨於積極且正向。

綜合以上五節可得知,金門低碳社區民眾在低碳社區認知的表現為中上,在 低碳社區實踐能力表現是較佳的,偏正向趨勢。低碳社區認知表現受到執行減碳 作為經驗與參加環保活動經驗影響,達顯著差異;低碳社區實踐能力受到不同年 齡、學歷、職業、知道居住地區為低碳社區的背景變項、參加環保活動經驗及滿 意度影響,達顯著差異;在低碳社區認知與實踐能力相關分析方面,低碳社區認 知表現越好,個人實踐能力的表現越正向;個人能力表現越好,基礎設施能力、

組織能力及文化能力越正向。此結果與國內相關研究(黃淑靜,2009;劉芳束,

2014)結論相符。

三、 綜合討論 (一) 個人能力

此構面的意旨為參與社區的個人資源,社區成員不僅在個人層次,要保 持對環境資訊的敏感度及認知的持續成長,而且要能經由社區共同的理念,

互相分享與互為協調配合的意願,有效的交流、整合成員的資訊、知能以及 行動,這樣社區才能因應未來變化,並經由眾人的智慧來集思廣益,做出朝 向低碳社區發展的決策。

個人是讓社區轉變的關鍵,在永續發展與地區改變方面具有熱忱的社區 成員是一群願意且努力讓想法成真的人,在國外大部分成功的低碳社區,改 變大多是由這些熱心、堅定的人開始,如成功說服社區成員,讓他們知道低 碳是可以落實於平日生活中的,為因氣候變遷的危機刺激了個人去採取行動。

本研究調查低碳社區內個人對於永續及低碳議題的理解、技能、價值觀 及熱忱。在低碳社區能力四構面,以個人能力構面平均分數最高,題目包含 永續發展、消費行動、綠化、能(資)源使用、態度以及對當地環境議題的 感知等,推論調查對象其個人對於低碳社區內涵與行動已具有足夠實踐能力。

(二) 基礎設施能力

社區內的特定設施,如交通、能源、生態綠化等,促進低碳生活的達到,

目前國內外有許多實例,像是綠色建築、大眾運輸、自行車道、電動巴士、

太陽能板、風力發電等,這些經由政府、企業或社區提供的基礎設施以促進 永續生活的達成,「住」的部分,重新檢視建築之耗能設施、推廣更換節能 設備為主,讓民眾進行節能減碳的設備汰換及裝置,不僅協助社區節能減碳,

更減少公共區域用電費用;「行」藉由推動公部門綠能運具,來提高民眾的 採購或使用意願,提昇公共運輸工具或自行車租借的使用量取代私人汽機車,

110

基礎設施能力題目平均分數表現最低為「我居住的社區具有水資源回收 再利用的設施。」及「我居住的社區具備自行車道及人行步道。」,此二題 皆是低碳社區內的基礎設施能力之硬體方面的題目,可見得目前金門低碳社 區在水資源回收再利用與自行車步道之基礎設施尚須加強此部分之設施能 力。

(三) 組織能力

參加環保署「低碳永續家園認證評等推動計畫」須先籌組綠色團隊後簽 署「低碳永續宣言書」才進行註冊申請,等同社區組織(例如村里、社區發 展協會)對低碳的承諾,而社區組織對低碳原則的背書是社區改變制度化的 開始,它給了地方居民一個公共指令,朝向一個可以前進的方向,能刺激社 區朝向低碳生活的實務改變,進而形塑居民如何看待金門在地生活、公共事 務,組織的目標如受到社區成員支持,在推動低碳活動就能邀請更多人來認 可低碳社區的未來模樣。

在組織能力的提升需要積極尋求不同居民的看法,在社區會議上廣納正 反意見,經由協調溝通方能達到符合社區特性的低碳生活模式。

組織能力題目平均分數接近於「同意」,可推論民眾對於組織能力趨於 正向,低於平均分數題目為「我居住的社區內具備良好溝通管道作為與金門 縣政府政策與民眾間的橋梁」、「我居住的社區會針對節能減碳及氣候變遷 議題提供講習」,需加強社區組織之政策參與,改善由下而上的溝通管道;

社區可針對氣候變遷及在地環境議題(空氣、水資源)舉辦研習活動邀請專 家學者對社區授課,促使社區持續學習與成長。

(四) 文化能力

Lowie(1937)認為我們所了解的文化,是一個人從他的社會獲得的事 物之總和,這些事物包括信仰、風俗、藝術形式、食物習慣和手工業,這些 事物是由過去正式與非正式的教育所傳遞下來的(引自謝雅芳,2009)

Middlemiss(2010)對文化能力的解釋為社區的歷史與文化價值,能符 合永續發展的合理性與目標。

蔡慧敏(2003)在地方永續指標的探討中提到對金門當地居民而言,較 為貼切是維護金門的好風水,以利子孫的生長;永續發展是一個地方得以建 立自身的文化認同、傳承、發揚且創新傳統文化的過程。換句話說在低碳社 區內若能妥善運用文化能力,便可設定具有金門特色的低碳社區目標,亦可 讓金門居民對土地產生認同。

本研究文化能力面向題目:「我瞭解居住社區的歷史文化,有助於環保 行為的推動」、「我居住的社區聚落內仍保有傳統節約及簡樸生活方式」、

「我居住的社區有採取具體的行動保存或修復文化資產或傳統建築」與「我 認為瞭解社區歷史與人文背景,可以增進對居住環境的愛護」及「我認為社 區內宗族關係的向心力,以及爭取耆老認同,低碳行為便能影響更多人」選 擇「同意」與「非常同意」選項人數總和佔有 7 成人數,推論金門民眾文化 能力是正向積極的。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