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外檔案素養課程內容分析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國外檔案素養課程內容分析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9

第四節 國外檔案素養課程內容分析

一、中國

在 1989 年所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檔案管理辦法》中即以明訂有條件的高 等教育學校檔案機構應該開設檔案選修課,而早年囿於環境限制,真正全面開設 檔案公選課的學校並不多;然而隨著中國檔案訊息的社會需求增長、高等教育學 校內檔案機構的發展,再加上 2008 年所修訂的《高等學校檔案管理辦法》中,

進一步倡導開設高等教育學校檔案選修課程,自 2008 年後對於檔案公選課程開 設之討論已逐漸增多。

紀曉群、夏家懷早在 1995 年時便提出開設檔案基礎知識公共選修課之實施 計畫構想,依據檔案學兼具理論與實踐的特點,認為檔案基礎知識公選課的課程 體系可分為基礎理論課與應用技術課。基礎理論課程教授檔案基本知識與相關法 規,以認識檔案價值、強化檔案素養;應用技術課程則透過實例練習,培養檔案 利用的技能(紀曉群、夏家懷,1995)。而後人對檔案公選課之課程內容探討,

皆奠基於此。

吳晶(2008)認為基礎理論課應以「擴大知識層面」為基礎,並兼顧文書檔 案與科技檔案之內容,認為理論課應結合日常生活中實際案例,加強學生課堂印 象、亦能刺激學習性興趣。同時在檔案法規的部份,應以《檔案法》為根本,結 合《刑法》與《民法通則》中相關規定,加強對檔案法規的宣傳。至於過於專業 的內容如編排與描述,則仍是以教育學生如何應用判讀即可,不需深入講授;應 用技術課程方面,應與校內檔案館(室)合作,讓學生可親自實踐檔案應用之方 式,亦可讓學生進行檔案收集、整理、立案、歸檔、檢索與編排等相關作業。

汪小琴(2010)則進一步闡述檔案管理選修課之教學內容,在基礎理論課方 面,認為課程主題應涵蓋檔案與檔案工作基本知識與原理、檔案管理總體性與宏 觀性理論、檔案管理基本原則與方法等。並提出具體內容包含:檔案的起源與發

(Robyns, 2001)。

儘管 Yakel(2003)時已經提出了檔案知識(archival intelligence)的概念,

然而其在 2004 年仍提到當時的檔案研究依然忽略了對檔案館使用者的教育,

Yakel 提出了檔案研究者教育(archival orientation)的概念,並認為隨著一手資 料的資訊素養,逐漸受到關注、以及網路教學課程(online tutorial)逐漸弭平檔 案館參考館員與數位檔案館之間數量上的差異所導致的鴻溝等趨勢,檔案研究者 教育的研究價值也隨之提昇。前者例如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簡稱 UCLA)將檔案素養納入資訊素養概念的核心之 一;後者如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與耶魯大 學(Yale University)分別於 1998 年至 2002 年間與 2000 年建立的網路檔案教學 課程,儘管兩者分別隸屬於一般圖書館網站以及手稿與檔案(Manuscripts and Archives)網站之下,但其課程內容皆涵蓋了主要檔案概念的定義、主要檔案概

等主題(Yakel, 2004)。

北密西根大學(Northern Michigan University,簡稱 NMU)為了推動檔案利 用指引工作坊,在早期於學術資訊服務學群(Academic Information Services,簡 稱 AIS)之下開設「檔案資訊管理與使用(Management and Use of Archival Information)」課程,透過修課學生的反饋以檢視工作坊內容之成效(Robyns, 2001),最後再藉由該課程學生所提供的意見與回饋,該校檔案館將檔案館內一 手資料分析詮釋之批判性思考基本概念與技巧以及檔案與歷史研究之基本介紹 等內容製成工作坊課程,以簡報檔方式置於網路上供教師參考運用(Northern Michigan University, 2014b)。該課程主要是以歷史系輔修公共歷史的學生為主,

在該課程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夠瞭解在專業環境下檔案的實務與應用,並且學習 對一手資料進行批判性思考之研究方法。課程內容包含認識當地與學校檔案館、

檔案通則及實務的發展歷史與概述、基礎的文件保存維護與修復、檔案徵集與鑑 定、檔案編排與描述、檔案描述標準、檔案參考資源與檔案延伸服務、公共關係 與教育等幾個主題重點(Northern Michigan University, 2014a),其課程綱要如下 表 2.6:

資料來源:修改自 Northern Michigan University (2014a). AIS 330: management and use of archival information. Retrieved October 21, 2014, from http://www.nmu.edu/archives/node/23

Roff(2007)在 2005 年秋季首次紐約市立大學柏魯克分校(Baruch College, Th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開設了「檔案、文書與隱藏的歷史(Archives, Documents, And Hidden History)」課程,課程綱要見表 2.7。該課程是由該校圖 書館所推動,期望能藉由這類資訊素養相關的課程來達到社區內推廣資訊素養技

資料來源:Roff, Sandra. (2007). Archives, documents, and hidden history: a course to teach undergraduates the thrill of historical discovery real and virtual. Society for History Education, 40(4), 551-558.

Nimer 與 Danies(2012)則分別在 2010 與 2011 年於楊百福大學(Brigham Young University)開設「檔案與檔案研究(Archives and Archival Research)」課 程,課程綱要見表 2.8。此課程目標在於瞭解檔案在西方公民社會所扮演的歷史

資料來源:Nimer, C. L., & Daines III, J. (2012).Teaching undergraduates to think archivally. Journal of Archival Organization, 10(1), 4-44.

在上述美國的檔案素養課程規劃中,多半注重檔案與歷史的結合,以實際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7

則是期望學生獲得解決研究問題之資訊組織能力。

(二)學習檔案實務與檔案應用

此三門課皆期望學生能從課程中學習檔案實務與檔案應用相關概念,「檔案 與檔案研究」與「檔案、文書與隱藏的歷史」期望學生能將一手資料或檔案資料 應用於其研究之上,「檔案、文書與隱藏的歷史」更是期望學生能以檔案或一手 資料來輔助詮釋歷史事件,而「檔案資訊管理與使用」則是注重在專業環境下的 檔案應用。

(三)學習檔案知識

「檔案、文書與隱藏的歷史」與「檔案與檔案研究」都將檔案知識的理解列 入課程目標中,「檔案、文書與隱藏的歷史」著重在一手資料與二手資料的一同,

而「檔案與檔案研究」則是期望學生能瞭解檔案的基本知識與適用原則。

(四)學習運用檔案檢索工具

「檔案、文書與隱藏的歷史」與「檔案與檔案研究」都將學習運用檔案檢索 工具列入課程目標,「檔案與檔案研究」更進一步期望學生瞭解瞭解當地與國家 檔案館等機構之館藏資源。

(五)其他課程目標

「檔案與檔案研究」中又額外將檔案的歷史角色納入課程目標。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9

程則特別強調應讓學生熟悉當地與學校的檔案館館藏與服務,並將檔案參考資源 列為課程主題之一。

(二)檔案應用

「檔案、文書與隱藏的歷史」課程強調史料文獻的應用與重要性,也將不同 專業領域中一手資料的應用納入課程主題。

(三)檔案工作實務

「檔案與檔案研究」課程大綱中將檔案實務原則歸納為一個單獨主題,而「檔 案資訊管理與使用」則是分別指出檔案徵集與鑑定、檔案編排與描述、 檔案描 述標準以及基礎的文件保存維護與修復等檔案實務單元。

(四)檔案檢索

「檔案與檔案研究」課程大綱中將搜尋檔案資源羅列為課程主題。

(五)其他課程主題

「檔案資訊管理與使用」額外將檔案延伸服務、公共關係與教育等檔案推廣 內容作為課程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