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學檔案素養通識課程規劃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大學檔案素養通識課程規劃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1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碩士班 碩士學位論文 Master’s Thesis Graduate Institute of Library, Information and Archival Studies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學. ‧ 國. 治 政 大 大學檔案素養通識課程規劃之研究 立 A Study of Planning Archival Literacy Courses for University General Education. ‧. n. er. io. sit. y. Nat. al 指導老師:林巧敏. 博士 iv. n U Adviser: e Dr.nChiao-Min g c h i Lin. Ch. 研究生:陳在眉 Author: Tsai-Mei Chen. 中華民國一O六年一月 January, 2017.

(2) 謝. 辭. 猶記得初到政大那一日雀躍的心情,而一轉眼,終於也到了寫謝辭的時候了。 看著螢幕上大大的謝辭兩個字,內心感觸良多,回想起研究所與撰寫論文的日子 以來,要感謝的人實在太多了。. 首先,我要謝謝我的指導教授林巧敏老師,老師一直以來在學業上與生活上 給予的指導鼓勵與支持、包容與關懷,讓我不僅在學業上能有所得,也知道自己 要學的事還很多、要走的路也還很長,能成為老師的學生真的是非常幸運的一件. 治 政 大 王梅玲老師以及陳志銘老師,您們的諄諄教誨我永遠謹記在心。同時也要謝謝所 立 辦的傳萱助教與明雯助教,一直以來在諸多事務上提供了許多協助還有貼心提醒, 事情。謝謝所上所有指導過我的老師們,薛理桂老師、邵銘煌老師、蔡明月老師、. ‧ 國. 學. 讓我能順利完成學業。. ‧. 要謝謝我的口試委員,林奇秀老師和薛理桂老師,非常謝謝老師們給予了我. sit. y. Nat. 很多改善意見,儘管我有許多做不好的地方,老師們也都不吝指教,使我獲益良. io. er. 多。也感謝兩位老師在口試之餘對我也有諸多關心,儘管會遇到瓶頸,但老師們 的關懷是讓我繼續前進的動力。還要謝謝願意空出時間接受訪問的老師及同學們,. n. al. Ch. i n U. v. 以及非常努力在幫我介紹受試者的伃廷,也謝謝幫我做口試記錄的學弟妹。. engchi. 謝謝圖檔所的布丁學長、慧娉學姊、宇凡學長、玉佩學姊……等所有學長姐 們,在很多時後也受到了你們很多的照顧與指導;還有活潑乖巧的學弟妹,因為 有你們,我的研究所生涯才能如此多彩繽紛!謝謝若瑜、婥鈮、美智、楊婕、思 穎、虹竹、伃廷,美麗又善良的女孩兒們,跟你們在一起總是很開心;二洋、力 豪、立勛、科翰、宗霖、志偉、維均,帥氣的壯丁們總是在需要幫忙的時候義不 容辭地出馬,一直以來受到很多的照顧,真的非常感謝。最後,我最親愛的室友 佩珊,雖然常常笑妳天兵,但我一直都知道你有多麼認真和善良,謝謝你在寢室 裡的許多事情上諸多包容,你是最棒的室友!. i.

(3) 還要謝謝身邊的朋友,不僅付出關心,也常常當我的情緒垃圾桶聽我傾訴。 謝謝阿綿總是用可愛動物治癒我,謝謝璟毅總是陪我說很多垃圾話紓壓,同時在 找文獻的時候也幫了很大的忙,謝謝葉蛋聽了我說了很多的煩惱,也沒有被我煩 到封鎖我,謝謝出門在外還特地寄了明信片關心我的乃菉、玫臻和蘇豆芽。謝謝 曾經在我茫然、煩躁的時候伸出援手的每個人,讓我有勇氣繼續往下走。. 最後,我要謝謝我親愛的家人。謝謝你們的支持,謝謝你們的包容,不僅僅 是在研究所生涯,從小到大我總是有許多不完美的地方,你們總是無怨無尤地陪 著我、指導我。也許偶爾也有鬧不愉快的時候,但因為我們是一家人,你們總會 陪我度過所有難關。謝謝你們,我愛你們。. 立. 政 治 大. 陳在眉. 學. ‧ 國. 謹誌於. 中華民國 106 年 8 月.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i. i n U. v.

(4) 摘. 要. 檔案素養係指個人擁有對於檔案方面的基礎知識,能夠瞭解自身檔案需求, 以及具備有效率地查詢、分析、選擇、評估、利用及傳播檔案資訊的能力。但國 內對於檔案應用的概念相較於圖書館的圖書館利用仍較顯薄弱,換而言之,即是 檔案素養之概念較不普及。檔案界可效法圖書資訊界進行圖書館利用教育之經驗, 也投入檔案利用教育之推行,並結合國內通識教育之發展,開設檔案素養通識課 程,進一步培養大學生檔案素養能力。. 治 政 大 以及瞭解大學師生對於檔案素養通識課程內容規劃之意見與期許,並進一步提出 立 較完整的大學檔案素養通識課程主題綱要與後續發展建議。 本研究之目的,在於探討國內外檔案素養與資訊素養教育理念及其必要性,. ‧ 國. 學. 本研究參考國內外資訊素養與檔案素養相關課程綱要,整合檔案素養通識課. ‧. 程內容,分析歸納檔案素養通識教育所應具備的要點,並依此擬定一份檔案素養. sit. y. Nat. 通識課程主題單元規劃。後續再搭配深度訪談法,分別由大學教師與學生雙方觀. io. er. 點來評估該份課綱之適用性,並依據訪談結果進行課程主題單元之調整。綜合訪 談結果,本研究最終提出之檔案素養通識課程規劃有檔案知識、檔案實務工作、. n. al. Ch. i n U. v. 檔案檢索、檔案應用以及檔案倫理等五大主題,各主題之下共有 22 個概念單一. engchi. 之子單元,以供授課教師依其需求精確挑選欲與課程結合之內容。. 本研究建議後續檔案素養通識課程,可彈性結合本研究歸納出之檔案素養通 識課程主題綱要,建立符合教師需求之課程綱要;也可與資訊素養、文史相關通 識或圖書館利用教育結合;在課程內容方面,課程設計將理論與實務相結合,使 課程內容多元延伸。. 關鍵字:檔案素養、檔案素養通識課程、通識教育 iii.

(5)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v. i n U. v.

(6) Abstract Archival literacy means that someone has the basic knowledge of archives, realizes his needs of archives, and has the abilities of searching, analyzing, choosing, evaluating, using and broadcasting archival resources. However, the concept of archival public access is not as well-known as borrowing books in the library, which means that the concept of archival literacy is less popular than library instruction. To improve the notability of archival literacy, we can follow the example of library instruction to promote archives instruction, or follow the development of general. 政 治 大 ability of archival literacy of college students. 立. education in Taiwan to offer the archival literacy courses, which can cultivate the. ‧ 國. 學.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the necessity of archival literacy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o. ‧. realize the opinions and expectations of the plan of archival literacy courses from. Nat. sit. y. college students and teachers. Furthermore, to offer a much more complete syllabus of. n. al. er. io. archival literacy courses and to make some suggestions of follow-up development.. Ch. i n U. v. The study explores the syllabuses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archival literacy. engchi. course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integrates the contents of these courses to analyze and sum up some principles that should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while planning archival literacy courses. According to these principles, we’ll make a list of subjects and units as for the plan of archival literacy courses. The study also explores individual views and considerations by in-depth interviewing college students who had taken a course about archival literacy and teachers that are studying in the field of archives, had been working at the archives, or had lots of experience of archival accessing. From the result we adjust the syllabus to a more flexible module includes five subjects and 22 plain units. The five subjects are: (1) the knowledge of archives, (2) the practical work of archives, (3) archives retrieval, (4) archives access (5) ethic v.

(7) of archives. Teachers could choose any topics or units that exactly meet their demands to combine with their syllabuses.. The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archival literacy courses follow-up could choose some subjects or units from the syllabus that the study sorted out to make their syllabuses meet their demands; the archival literacy courses could be combined with historical course or library instruction. Finally, for the content of the curriculums, it should combine theory with practical works. Choose more units like visiting archives or accessing archives could excite the students’ interest and improve their wills to get into the class..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Key words: Archival literacy, Archival literacy courses, General education.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 i n U. v.

(8)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 .................................................................................................. 5 第四節 名詞解釋 .................................................................................................. 6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9. 政 治 大 第一節 通識教育的觀點與理念 .......................................................................... 9 立 第二節 檔案素養的定義與推廣 ........................................................................ 16. ‧ 國. 學. 第三節 臺灣資訊素養與檔案素養課程內容分析 ............................................ 22. ‧. 第四節 國外檔案素養課程內容分析 ................................................................ 29 第五節 小結 ........................................................................................................ 41. y. Nat. er. io. sit.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 43. al. 第一節 研究方法 ................................................................................................ 43. n. v i n Ch 第二節 研究架構 ................................................................................................ 48 engchi U 第三節 研究步驟 ................................................................................................ 49 第四節 資料分析與處理 .................................................................................... 53. 第四章 研究成果分析 ............................................................................................... 55 第一節 課程單元重點與教學目標規劃 ............................................................ 55 第二節 訪談結果分析 ........................................................................................ 62 第三節 綜合討論 ................................................................................................ 8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83 第一節 結論 ........................................................................................................ 83 vii.

(9) 第二節 建議 ........................................................................................................ 86 第三節 後續研究建議 ........................................................................................ 87 參考文獻...................................................................................................................... 89 附錄一:深度訪談大綱(大學教師版) ................................................................. 94 附錄二:深度訪談大綱(大學生版) ..................................................................... 96 附錄三:檔案素養通識課程單元重點與教學目標規畫 ......................................... 98.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ii. i n U. v.

(10) 表. 次. 表 2.1. 資訊素養課程主題與子單元列表 ............................................................... 22. 表 2.2. 高君琳之檔案素養標準 ............................................................................... 24. 表 2.3. 檔案與生活應用課程單元內容 ................................................................... 25. 表 2.4. 檔案素養通識課程主題單元初擬 ............................................................... 28. 表 2.5. 檔案知識素養教育課程教學內容 ............................................................... 31. 表 2.6. 「檔案資訊管理與使用」課程綱要 ........................................................... 33. 表 2.7. 「檔案、文書與隱藏的歷史」課程綱要 ................................................... 34. 表 2.8. 「檔案與檔案研究」課程綱要 ................................................................... 35. 表 2.9. 「檔案資訊管理與使用」、「檔案、文書與隱藏的歷史」以及「檔案與.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檔案研究」課程目標比較 ......................................................................... 38 「檔案資訊管理與使用」、「檔案、文書與隱藏的歷史」以及「檔案. ‧. 表 2.10. 與檔案研究」課程主題比較 ..................................................................... 40. y. Nat. 表 3.1. 深度訪談參與者列表 ................................................................................... 45. 表 4.1. 檔案素養通識課程單元重點與教學目標規畫 ........................................... 59. 表 4.2. 受訪者資料 ................................................................................................... 63. 表 5.1. 檔案素養通識課程主題綱要 ....................................................................... 85. n. al. er. sit. 檔案素養通識課程主題單元修正 ............................................................. 41. io. 表 2.11. Ch. engchi. ix. i n U. v.

(11) 圖. 次. 圖 3.1 研究架構圖 .................................................................................................... 48 圖 3.2 研究實施步驟流程圖 .................................................................................... 5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x. i n U. v.

(12)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檔案內容資訊不僅是史學家進行檔案研究的第一手資料,更是反映國家社會 發展的真實記錄。由於檔案的發展過程是自然產生,其內容具備真實性與權威性 之資訊特質,往往是歷史研究者解讀、分析、考證並描繪史實的重要資訊來源; 同時隨著檔案法的公佈與政府資訊公開法等法規的施行,檔案已經不再是僅供少. 政 治 大. 數人調閱使用的機密文件,而是社會大眾瞭解國家與社會發展脈絡的工具(林巧. 立. 敏,2012)。. ‧ 國. 學. 檔案館的功能除了蒐集、整理及典藏具有持續性保存價值的檔案外,提供民 眾及研究者所需之檔案相關資訊,也是檔案館重要的功能之一(陳碧珠,2002);. ‧. 而檔案館同時扮演了提供檔案資訊與教育使用者利用檔案館資源的角色,亦是社. er. io. sit. y. Nat. 會教育機構的一環(林巧敏,2012)。. 然而,儘管檔案館與圖書館、博物館同屬於典藏國家重要文化資產的單位,. n. al. Ch. i n U. v. 在這三者之中,檔案館是一般民眾最不熟悉的單位。有別於博物館、圖書館兩者. engchi. 在新聞媒體上高度曝光率,檔案館是一般民眾較少接觸的單位;又因檔案館館藏 性質的特殊性,和博物館藏品與圖書館藏書有很大的區別,更是導致民眾對檔案 館感到陌生的因素(薛理桂,2007)。. 這也因此造成了社會大眾對檔案的觀念模糊不清,由於未能對檔案概念建立 正確的理解,導致間接造成公私單位所設立之檔案機構典藏中的檔案無法得到有 效的運用,換而言之便是大眾普遍缺乏「檔案素養」的概念。而何謂檔案素養? 在這裡必須先提到資訊界與圖書館界常用的「素養」一詞,該詞彙是用來描述個 人是否具備該領域之基礎知識與技巧,如資訊素養、圖書館素養等;而延伸出來 的檔案素養概念,便是個人是否具有檔案相關的基礎知識與使用檔案的技巧。然 1.

(13) 而在由美國檔案人員學會(Society of American Archivists)於 2005 年出版的《檔 案與文書專有名詞詞典(A Glossary of Archival and Records Terminology)》中並 未能查檢到 Archival Literacy 或是 Archives Literacy 相關的詞彙(Pearce-Moses, 2005);而國內檔案管理局所出版之《檔案管理名詞彙編》一書與線上之電子檔 案線上百科中,亦無「檔案素養」一詞(檔案管理局,2002;國家發展委員會檔 案管理局,2014)。由此可知在早年「檔案素養」一詞並不普及,在歐美地區往 往是以「檔案認知」(Archives awareness)或依檔案的性質以「一手資料的資訊 素養」 (Information literacy for primary sources)稱之(Yakel, 2004) ;在中國則稱 為「社會檔案意識」或「檔案意識」等。而薛理桂在 2007 提出了檔案素養的概. 治 政 大 案館所舉辦的各種活動,能讓一般民眾瞭解各檔案館的典藏情況,並期許民眾能 立 夠進一步運用檔案館所典藏的檔案資料。林巧敏(2012)更是進一步闡釋檔案素 念,並提到培養一般社會大眾檔案素養之必要性,其認為藉由檔案專業學會或檔. ‧ 國. 學. 養是擴大檔案利用教育的範圍,將檔案價值與檔案館服務深入一般社會大眾的生 活之中,使民眾不僅能瞭解檔案的價值,更能使用適切的檔案檢索工具,進行有. ‧. 效率的檔案查詢、蒐集、組織、評估與利用。. sit. y. Nat. io. er. 而我國教育部於 2007 年起開始推動通識教育中程綱要計畫.主張重視基本 能力學習,並兼顧通識教育陶冶之策略,旨在加強培養學生之個人能力,期望能. n. al. Ch. i n U. v. 發展以能力導向為基礎的教學。大學通識教育是藉由建立大學生未來在社會上個. engchi. 人與團體生存發展所需具備之基本知識與涵養,培養其人文素養,以達到全人教 育的理想,其內容著重在人人必要的共同經驗與知識,如對生活環境的認識、歷 史經驗的覺醒、理性思考與道德批判能力(張如瑩,2010)。大學的通識教育有 別於各系所之專門教育,其教育目標著重於培養學生統合、分析與貫通各學科的 能力,並拓寬大學生關懷生命、自然與社會的視野與胸懷。通識教育並非是為了 建立大學生未來從事專門職業所具備的知識與解決問題之方法做準備,而是塑造 大學生的人格教育,從全人觀點教育出發,培養大學生諸如人文素養與倫理、系 統性思維與創造力、語文與資訊使用能力與溝通能力等各種技能(謝寶煖、魏令 芳,2002;王貴珠,2003)。. 2.

(14) 儘管國內不斷在推行檔案開放應用的觀念,但與圖書館的圖書利用相較之下, 國內對於檔案應用的概念仍較顯薄弱。有鑑於此,檔案界可效法圖書資訊界進行 圖書館利用教育之經驗,也投入檔案利用教育之推行,以培養檔案素養能力。圖 書館利用教育與資訊素養課程是推動檔案素養課程最好的借鏡,再加上前述提及 我國教育部於 2007 年起開始推動通識教育中程綱要計畫.國內開始積極推動通 識教育,期望能發展以能力導向為基礎的教學,檔案教育課程恰巧能藉由大學通 識教育的發展,以培養大學生檔案應用能力為旨,建構出完善的課程規劃,讓學 生可以循序漸進地增加對檔案的認知,再更進一步地建立利用檔案解決問題的能 力,以提升人文素養。. 政 治 大. 本研究將參考國內外資訊素養與檔案素養相關課程綱要,整合檔案素養通識. 立. 課程內容,分析歸納出良好的檔案素養通識教育所應具備的要點,並依此擬定一. ‧ 國. 學. 份檔案素養通識課程規劃,再搭配深度訪談法,分別由大學教師與學生雙方觀點 來評估該份課綱之適用性,藉由具有檔案實務工作經驗、檔案實際調閱經驗之大. ‧. 學教師分別由實務管理者與使用者的角度,提供對於檔案素養通識教育之建議;. sit. y. Nat. 藉由具有檔案專業背景與檔案專業教學經驗之大學教師,衡量檔案專業知識於檔. io. er. 案素養通識課程中的比重;最後則是透過曾修習過檔案素養相關課程之學生,了 解檔案素養通識課程對其所造成的影響等。綜合上述,本研究期望能夠由最初擬. n. al. Ch. i n U. v. 定之課程規劃,進一步建立出較完整的檔案素養通識課程綱要,供未來授課教師. engchi. 因應不同課程需求組合運用,以期達到藉此提升國內大學生檔案素養之目的。. 3.

(15)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藉由探討國內外資訊素養與檔案素養通識課程,深入了 解並歸納出檔案素養教育課程內容應具備之要素;再結合深度訪談法,試擬一份 較為適切且完整之檔案素養通識教育課程主題綱要,希望能提供未來授課教師因 應授課內容挑選合適主題,並藉由此課程內容來提升國內大學生之檔案素養與檔 案利用能力。. 本研究之研究目的分述如下:. 立. 政 治 大. 一、探討國內外檔案素養與資訊素養教育理念及其必要性。. ‧ 國. 學. 二、藉由深度訪談法,探討大學師生對於檔案素養通識課程內容規劃之意見與期. ‧. 許,進一步提出較完整之大學檔案素養通識課程主題綱要與後續發展建議。.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4. i n U. v.

(16) 第三節 研究問題. 依據研究動機,本研究之研究問題為:. 一、大學檔案素養通識課程之必要性為何? 二、大學師生對於檔案素養通識課程的看法為何?其對於課程內容的期許為何 三、大學通識教育開授檔案素養課程較合適的主題綱要為何?.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5. i n U. v.

(17) 第四節 名詞解釋. 本研究使用之名詞,詮釋適用範圍如下:. 一、檔案素養(Archival Literacy / Archives Literacy) 本研究延用薛理桂(2007)所提出之「檔案素養」一詞,參酌國內外定義, 將檔案素養定義為個人擁有對於檔案方面的基礎知識,包括個人使用檔案館的各 種能力,例如:申請檔案應用、使用檢索工具等,並且具備瞭解基礎檔案知識的. 政 治 大. 能力;亦即具有檔案素養者,便是具備有確認自身檔案應用需求,以及有效率地. 立. 查詢、分析、選擇、評估、利用及傳播檔案資訊的能力。. ‧ 國. 學. 二、檔案素養通識課程. ‧. 本研究所指稱之檔案素養通識課程,是基於通識教育基礎下,開設之一系統. sit. y. Nat. 化、結構化培養學生檔案檢索與詮釋檔案能力之課程,其開放對象為全校學生。. er. io. 此課程並非針對檔案專業系所學生、或未來有意從事檔案工作之學生,為其培養. al. 檔案專業知識之課程,因此中國部分學校為「文書秘書」專業所開設之檔案課程,. n. v i n Ch 亦非本研究所指稱之檔案素養通識課程。由於中國之課程分類與國內有所不同, engchi U 我國之通識課程在中國大陸係以公共選修課程稱之,在後續文獻分析時,中國的 公選課即是我國所稱之通識課程。. 6.

(18)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基於研究方法、研究期限、語言能力等因素考量,在研究進行之時囿 於下述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檔案素養課程內容分析之限制:由於國內較少開設檔案素養通識課程,且相 關文獻較為缺乏,故將國內發展較成熟之資訊素養課程內容納入參酌援引之範圍; 而國外課程網站多需以學生身分登錄才可獲取課程大綱,因此僅能以可直接取得 之課綱或課程主題之課程為主要分析對象,並輔以相關研究所提及之課程主題內 容加以分析。. 立. 政 治 大. ‧. ‧ 國. 獻為限。. 學. 二、研究語文與地區之限制:受限於研究者之語文能力,文獻分析以中、英文文. 三、深度訪談對象之限制:受限於研究時間與場域限制,本研究之訪談對象以北. y. Nat. sit. 部學校之大學教師與政治大學之大學生為主;而大學生受訪者主要是透過相關課. er. io. 程之上課名單來徵集,因此在沒上過相關課程卻具備檔案意識或檔案素養、或者. al. n. v i n Ch 課學生多屬人文學院,故較難以獲得理工科及其它領域學生之意見。 engchi U. 是對檔案素養通識課程議題有進一步瞭解的興趣之大學生受訪者較為缺乏。且修. 7.

(19)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8. i n U. v.

(2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通識教育的觀點與理念 一、通識教育的定義. 通識教育常被視為「通才教育」、「全人教育」與「博雅教育」,但徐秀菊與 黃秀雯(2004)認為以上三個名詞仍存在實質上的差異。其認為通才教育是指學 習專業科目以外的知識,較注重能力的養成,讓學生能夠觸類旁通、融合各門知. 政 治 大. 識並且整合學科之間的知識;全人教育則是以人為中心,重視人的均衡發展。相. 立. 較於技藝導向、追求學科之間整合的通才教育,全人教育的主體是「人」本身,. ‧ 國. 學. 著重人與社會、自然之間存在的意義與價值;而博雅教育則是透過各個領域知識 的學習來提昇個人心靈涵養,以促進人格的塑造,並培養具備人文素養之氣息與. ‧. 才識。. y. Nat. er. io. sit. (一)通才教育. al. v i n Ch 1998),期望在學科分立的時代中,自然學科與社會學科能夠相互溝通,使學生 engchi U n. 1981 年,當時的臺灣大學校長虞兆中提倡通才教育之辦學理念(趙天儀,. 在接觸專業外的學門時能夠拓展學習視野、整合運用學科之間的知識。郭為藩 (1992)指出通識教育的目的在於學科均衡,並非是讓學生學習各學科領域的皮 毛,而是透過系統性的教育課程設計,讓學生能夠從不同角度來瞭解問題與現象, 使其能夠拓廣視野、進行學科間的整合。. 而謝明村(2000)認為通才教育是培養學生的基本知識,使其面臨新知時有 再次學習的能力。趙金祁(2004)則指出通才教育是以培養通曉一切、並能適應 一切的個人為目的,其較重視學生個人能力的培養。. 9.

(21) (二)全人教育 梁家麟(1996)認為全人教育是指以人為本、並兼顧全面性發展的教育模式, 全人教育將人視為完整的個體,而教育應以陶冶理想人格作為整體規劃,而非單 純以教授知識、傳授技術為指標,每個教育目標與教學活動皆須以人的均衡成長 與需求為考量,使其發展不致於有所偏廢。. 黃俊傑(1999)認為通識教育即為全人教育,通識教育旨在建立人的主體性, 而全人教育勢將人的存在視為一個主體,並使人與所處的人文與自然環境建立互 為主體的對等關係。其於 2002 年以儒學觀點探討全人教育的意涵,提出全人教. 政 治 大. 育包含身心如一、成己成物不二、天人合一等互相滲透的面向,認為全人教育不. 立. 僅限於人的知、情、意的統合,更是讓人能與自然、文化世界融通為一體,而其. ‧ 國. 學. 教育目標是使受教者能達到身與心的統一。. ‧. 郭盛助(1999)認為通識教育目標在於培養全面應付環境的人才,也就是在 於人格的通盤養成;方蕙玲(2002)所認為的通識教育目的在培養學生具備獨立、. y. Nat. sit. 健全的人格,並能與社會、歷史、文化建立起和諧的關係。此二者所提出之通識. n. al. er. io. 教育目標與梁家麟(1996)黃俊傑(1999)所認為之全人教育不謀而合,皆將人. v. 視為整全的個體,並強調人與自然環境、社會文化之間的連結。. (三)博雅教育. Ch. engchi. i n U. 博雅教育源於希臘羅馬的自由人教育,其內容包含文法、修辭、邏輯、算數、 幾何、天文與音樂,統稱為七藝。博雅教育又稱為文雅教育,其教育重心在於提 升心智能力,並培養人格完善、智慧通達、文學嫻熟的文化人(郭為藩,1992)。. 我國教育部於 2007 年起推動通識教育中程綱要計畫.並於其施政計畫中特 別主張「重視基本能力學習,並兼顧通識教育陶冶之策略」。由上述主張來看, 我國教育部所謂通識教育應較為偏向通才教育之詮釋,旨在加強學生個人能力之 培養。 10.

(22) 二、通識教育的理論觀點 影響現代通識教育課程設計與推行的類型,大致上有美國的理想經常主義、 精義論、均衡論、進步論、我國學者黃俊傑所主張的多元文化論,以及徐秀菊與 黃秀雯所提出的多元素養關懷理念(徐秀菊、黃秀雯,2004;黃俊傑,1999;謝 青龍、鄒川雄、葉裕民、林明炤,2006)。. (一)理想經常主義. 理想經常主義的倡議者認為大學屬於非職業教育,其所扮演的角色在於提供. 政 治 大 藝術修養,以助學生建構見未來整全的生活,並認為過度分化的科系與過度專精 立. 博雅教育、培養有修養與見識的文化人。因此,大學通識教育應重視人文陶冶與. 化的知識會窄化人胸襟與見識。. ‧ 國. 學. (二)精義論. ‧ sit. y. Nat. 精議論主張大學通識課程具有一個主要的知識核心,儘管人類文明與時俱進,. io. er. 但在變遷的過程中仍有永恆不變的核心價值存在,而通識教育課程應以關懷這些 核心價值為主軸來設計,因此該理論的倡議者 Hutchins(1934)主張以研讀具有. n. al. Ch. 永恆普遍價值的經典以做為通識教育課程內容。. engchi. i n U. v. (三)均衡論 均衡論是將知識視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在這整體中的「部分」與「部分」 或是「部分」與「整體」間的關係密不可分,而通識教育則是扮演雙向溝通的橋 樑,因此應在各種知識領域中力求均衡,以統觀、兼顧知識的各個面向。透過該 理論建構的課程設計力圖藉由通識課程,替學生建構完整而全面的知識圖像。. (四)進步論 進步論強調通識教育之內容須與學生未來生活相結合,並對未來社會文明發 11.

(23) 展有所貢獻;意即通識教育應有前瞻的眼光,並考慮解決生活所遭遇的問題之實 際價值,幫助學生增進個人能力以面對未來生活的發展與進步,而非只是鑽研永 恆不變的經典。Dewey(1916)強調教育應該被視為生活經驗發展的歷程,作為 終生學習的動機,因此教育應該致力於關懷人類社會的發展,而非執著於形而上 的理想建構。. (五)多元文化論. 黃俊傑(1999)在探討了上述理論之內涵與所面臨的問題後,提出將多元文 化應用在通識教育的課程架構與教學內容之上,以擴展學生的視野與胸懷。儘管. 政 治 大. 與 Bary(1960)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所提倡推動通識教育之「多元文化論」名. 立. 詞相同,然而 Bary 所倡議之多元文化論是一種用來提升亞洲文化在美國高等教. ‧ 國. 學. 育地位的手段,黃俊傑所主張之多元文化論是將其視為推動通識教育的目的。意 即,前者是將亞洲文化經典引入通識課程中,與前述之精義論相似;而後者則是. ‧. 將思想體系、族群與社會階級作為文化主體,將文化中的單一主體從屬性質轉化 為多元主體並立性質,強調多元主體並立精神,而不囿於永恆不變之經典研讀。. sit. y. Nat. er. io. (六)多元素養的關懷理念. al. n. v i n Ch 除了上述通識教育理念,徐秀菊與黃秀雯(2004)針對大學通識教育,並根 engchi U 據教育革新的理論提出多元素養的人文關懷理念。其認為人的智力,包含語文、 數學邏輯、空間、肢體動覺、音樂、人際與內省等多元智慧並非單獨存在,而是 能整合轉化為具有多元素養的智力,作為解決問題與適應生存的能力。Eisner (1994)認為素養是人類的一項基本需求,是從經驗過程中獲得之有意義的能力, 而教育的主要目的便是在於發展多元形成的素養。. 三、通識教育的理念 黃俊傑(2001)曾具體提出關於通識教育主要目標之七點意見如下:. 12.

(24) (一)培養學生基本的能力,使其具有基本溝通、思考、批判以及進一步研 究學問所需的各種基本能力; (二)培養學生對各種主要知識領域的認識與瞭解; (三)培養學生對自身的瞭解,啟發人文素養、提升個人生活品質,並能對 人生的意義與價值建構完整的概念; (四)培養對社會的關懷,促使學生成為能夠積極參與並解決社會問題的現 代公民;. 治 政 大 其他的文化,並瞭解自身與他人、與宇宙之間的關聯; 立. (五)培養具有世界觀的公民,不僅了解自己生存的社會,更要包容、探索. ‧ 國. 學. (六)促進學生對人類過去歷史與文明的了解,進而能鑑往知來,學習各種 所需的知識與技能為未來做準備;. ‧. (七)強調對倫理與道德的思考,讓學生在面臨道德問題時能敏銳地判斷並. er. io. sit. y. Nat. 做好正確的選擇。. 儘管黃俊傑所提出之上述七點通識教育理念普遍獲得各大專院校教師的認. n. al. Ch. i n U. v. 同,然而在將此教育目標實際落實到通識課程設計的過程中,各大專院校又會因. engchi. 為各校的辦學理念與師資結構的不同,造成執行面上的差異(江文雄、林有土、 齊文輝,2005)。. 徐秀菊與黃秀雯(2004)則將國內通識教育理念整理分類為以下九項:. (一)拓展學生的視野 通識教育的目的在於拓展學生的知識領域,在國內推行之初即係為矯正學術 過於偏重專業化,而導致知識分隔、影響學生全面性的發展。通識教育旨在培養 對知識與人生的態度,使學生能夠自由思考、自我欣賞與發想創造,進而拓展學 生的視野,並開闊齊心胸與器識。 13.

(25) (二)彌補專業之缺失 為了防止學生在專才教育下,僅侷限於學習自己學科範圍的知識,造成對其 它領域一無所知,通識教育即是提供學生培養整合經驗與判斷能力的教育,讓其 能夠涉獵領域外的知識,彌補知識專業化的缺陷,並達到人文學科與自然科學領 域互補之效能。. (三)培養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識教育藉由促使學生由不同角度去了解問題與現象,使其在對於國家文化. 政 治 大 文學、藝術修養後,建立客觀分析的習慣與審辨時事的能力。也就是讓學生能以 立 歷史、科學發展、社會政治問題的基本知識與精神有所了解,以及結合在哲學、. 更多元、客觀的角度來分析與思考問題,以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 國. 學. (四)跨領域的知識統合. ‧ sit. y. Nat. 楊國樞(1987)認為通識教育需具備有感性與理性、價值與知識、理念與實. io. er. 用、人文與科學、個人與環境以及傳統與現代等六個層面的統合功能;而宣大衛 (1996)則指出通識教育需包含增加知識的廣度、融合知識產生智慧、解決人文. n. al. Ch. i n U. v. 與科技間的隔閡以及整合專業領域的能力。因此通識教育除了讓學生獲得各領域. engchi. 的知識外,更重要的是培養能夠多方整合與貫通各領域知識的能力。. (五)培養健全的人格. 由於專業教育大多著重於技藝的學習,較為忽略學生內在涵養的教育,因此 專業教育與通識教育之間最大的差異應該在於人格的培養。因此通識課程的目的 便在於提供完整的知識與方法,陶鑄獨立、健全人格,也就是人格的通盤養成。. (六)全人教育的理想 國內通識教育緣起於虞兆中在 1981 年擔任臺灣大學校長時,其闡述通識教 14.

(26) 育應涵括人格教育、專才教育與人格教育;人格教育是指品性與道德的提升,專 才教育是指專業知識的提升,而通才教育則是智慧的提升。這樣的辦學理念即為 一種全人教育(趙天儀,1998)。. (七)建立正確的人生觀 黃俊傑(1999)認為大學通識課程應從人本出發,以啟發學生心智、建立人 生觀與價值觀為目標,建立人的主體性,並提升內心涵養與氣質,進而達到人與 社會環境互重、共存的境界。. (八)學習基礎知識. 立. 政 治 大. 通識教育又被視為通才教育,虞兆中的教育理念便提及通才教育應能溝通人. ‧ 國. 學. 文學科與自然學科,拓展學習視野;培養基礎知識,建立面對未來新知仍能持續 學習的基本能力。. ‧. io. sit. y. Nat. (九)提升人文素養. n. al. er. 國內通識教育施行虞自然科學領域的專業人才,較缺乏人文相關涵養,故簡. i n U. v. 茂發(1995)將培養人文素養的能力列為通識教育的目標之一,辨識期望在基本. Ch. engchi. 知識的學習外,能夠加強培養人文素養,以促進心智與人格的養成。. 15.

(27) 第二節 檔案素養的定義與推廣. 一、檔案素養定義. 素養(Literacy)一詞在辭海中的解釋為「謂平日之修養也」 ,而在《韋氏新 世界辭典(Webster New World Dictionary)》與《牛津高階英語辭典(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中對素養的定義則是指「讀與寫的能力(Ability to Read and Write)」 。在《蘭登書屋英語辭典(The Random House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中,則是進一步將素養解釋為:. 立. 政 治 大. (一) 受教養的狀況或品質,特別是指讀與寫的能力;. ‧ 國. 學. (二) 教育的內涵;. ‧. (三) 個人具備某一特殊主題或學科的知識。. sit. y. Nat. io. er. 素養的定義可從個人最基本的讀寫能力,到某人擁有某種學科的知識。素養 又可分為傳統素養(Conventional Literacy)與功能性素養(Functional Literacy)。. n. al. Ch. i n U. v. 前者指的是識字的能力,及個人具備讀、寫、算等適應生活需求的基本能力;後. engchi. 者則是指個人擁有某些特定的技能,並依自己設定的目標以順應在家庭、工作、 社區等社會生活的角色扮演,也就是個人擁有某些特定的知識與能力,例如藝術 素養、語文素養、人文素養等。除此之外,功能性素養也可以定義為一個群體為 成員能達到其自我設定目標而所需的基本能力(林杏子,2002)。. 檔案素養一詞在國內為較新的名詞,由於圖書與檔案資源皆屬於資訊的範疇, 因此若要深究檔案素養的定義、內涵與標準,可由資訊素養開始著手,並參照其 他不同學門素養之定義、內涵與標準,制定出符合檔案素養之定義、內涵與評估 標準。. 16.

(28) 承前述對素養一詞的定義,資訊素養(Information Literacy)為表示個人使 用資訊的能力,或是擁有相關資訊的知識。資訊素養一詞最早是由美國圖書館與 資訊科學委員會會(National Commission on Libraries and Information Services, 簡稱 NCLIS)主席 Zurkouski 在 1974 年首次提出,建議美國應建立全國資訊素 養計畫,以培養民眾如何學習的能力、表達資訊需求的能力、表達資訊需求的能 力、解決問題的技巧以及評估資訊品質的能力,並藉此呼籲推動圖書館資訊素養 (賴忠勤,2000)。. 1977 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簡稱 NSF)科學 資訊部(Division of Science Information)主任 Burchinal 提出對資訊素養新的定. 政 治 大. 義,他認為資訊素養是指個人擁有一些新的技巧,包含能有效找到所需的資訊,. 立. 與能使用資訊來解決相關問題的能力(轉引自高君琳,2007)。. ‧ 國. 學. Rader(1995)認為資訊素養應該是數種資訊使用能力之結合,包含瞭解資. ‧. 訊價值、檢索資訊、詮釋、組織與綜合資訊以及運用與傳播資訊等能力。. y. Nat. sit. 美國圖書館學會(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簡稱 ALA)中之美國大學. er. io. 與研究圖書館學會(Association of College and Reference Libraries ,簡稱 ACRL). al. n. v i n Ch 養者熟悉知識組織的方式以及如何尋求與使用資訊,成為一個學習如何學習 engchi U. 部門則認為資訊素養應是包含查找、檢索、分析與使用資訊的能力,具備資訊素. (learn how to learn)的人且能具有終身學習的能力。簡而言之,美國圖書館學 會對於資訊素養的定義是指:「一個人具有察覺到何時需要資訊,且能有效地尋 得、評估與使用所需要的資訊之能力」(Association of College and Reference Libraries, 2014;高君琳,2007;涂曉晴,2008)。 吳美美(1996)則從內在能力與外顯能力兩個方面來解釋資訊素養。其認為 資訊素養的內在能力為能思考與釐清問題所在、分析資訊需求、正確解讀資訊、 組織對自己有用的資訊;外在能力則為知道資訊資源所在、知道如何獲取資訊、 能用適當的方式呈現理解後的資訊以及能利用資訊解決相關問題。. 17.

(29) 楊美華(1999)認為資訊素養是指一個人知道何時需要資訊,並具備找到資 訊、評估資訊與利用資訊等能力的人,並將資訊技能分為具有資訊服務與資訊的 認知、瞭解資訊的結構、具有分析資訊問題與需求的能力、瞭解資訊檢索方法、 具有評估資訊的能力、具備管理資訊能力以及對新的資訊做出貢獻等七個層次。. 涂曉晴(2008)在整合眾學者對資訊素養概念延伸後,認為檔案素養包括瞭 解檔案需求、掌握檔案資訊來源、找尋與蒐集檔案資訊、分析判斷檔案資訊、組 織與綜合檔案資訊、評估檔案資訊,以及詮釋與展現檔案資訊等能力。意即具備 檔案素養者,應能確認自身檔案應用需求,以及能有效率地查詢、分析、選擇、 評估、利用及傳播檔案資訊。其將檔案素養具體分為以下三個層面:. 立. (一) 觀念層面. 政 治 大. ‧ 國. 學. 具備檔案之理解與認知能力,即具有高度的檔案意識、瞭解自己的檔案應用. ‧. 需求並能有系統地陳述、能識別和確認所需檔案的內涵、瞭解檔案的功用、將檔 案與自身的需求及想法結合,吸收檔案資訊。. sit. y. Nat. n. al. er. io. (二) 技術層面. Ch. i n U. v. 具備資訊處理及快速有效地檢索及取得檔案資訊之能力,包括檢索途徑之選. engchi. 擇、擬定檢索方法及檢索策略、瞭解檢索用語、瞭解不同檔案載體之儲存方法與 特點,以及瞭解檔案組織之結構及規則,俾掌握重要檔案資訊來源。. (三) 內容層面. 具有檔案資訊分析、選擇、評估、利用及傳播之能力,能分析檔案與自身需 求之相關性,萃取重要檔案資訊,結合新知識與已知的知識,知道如何運用所學 去評價所獲得之檔案,並了解法律、資訊倫理等相關相關議題,避免迷失與濫用 迷失與濫用,並能有效應用檔案,創造檔案知識價值。. 而為了建構檔案素養定義,高君琳(2007)則於其研究論文中先由資訊素養、 18.

(30) 圖書資訊素養以及其他專業素養來談檔案素養之定義。其分析科學素養、科技素 養、資訊服務素養、圖書館素養、電腦素養、文化素養、家庭素養、人力素養、 媒體素養與網路素養後,並依據前述蘭登書屋英語辭典對「素養」一詞的解釋, 將檔案素養解釋為:「個人所擁有對於檔案學科方面的知識,包括個人使用檔案 館的各種能力,例如:申請檔案應用、使用檢索工具等,並且具備瞭解基礎檔案 知識的能力」。. 林巧敏(2012)認為檔案素養是將檔案應用教育的範圍擴大,將檔案價值與 檔案館服務深入到一般社會大眾的生活中,使一般民可以了解檔案價值,有能力 選擇適當的檔案檢索工具,進行有效率的檔案查詢、蒐集、組織、評估與利用。. 立. 二、檔案素養推廣. 政 治 大. ‧ 國. 學. 如前所述,資訊素養是由 1974 年美國國家圖書資訊科學委員會主席. ‧. Zurkouski 首次提出,主要在訓練民眾具備有使用圖書館資訊的能力。檔案所涵 蓋的資訊內涵豐富,亦需要被社會大眾普遍瞭解。高君琳(2007)認為檔案素養. y. Nat. sit. 是一種全民素養。檔案素養已不再只是檔案館讀者群的檔案館利用教育訓練,它. er. io. 必須擴大成為全體國民的一種基本的教育訓練,使得每位國民都有機會透過正式. al. n. v i n Ch 素養之普及,高君琳分別就研究層面與實務層面提出了以下建議: engchi U. 與非正式教育方式,接受檔案素養教育的陶冶。基於上述認知,亦為了促成檔案. 研究層面上,針對不同背景的使用者,檔案研究人員應重新分析使用者的資 訊需求與重視相關的研究。針對不同背景的使用者,檔案素養的內涵應該是什麼? 不同專業背景使用者對於檔案的資訊,其需求如何?該如何為這些不同族群的使 用者設計足以貫穿整個學習過程的推廣活動?這些問題都有待更進一步做有系 統的研究探索。. 實務面上,檔案館的服務必須與外在的大環境互相結合,形成新的資訊服務 與教育系統。各地區檔案館必須與教學活動互相配合,這些合作方式將會使檔案 館的服務方式,更落實與發揮教育的功能。此外,檔案素養必須重視相關的推廣 19.

(31) 活動,制定實施效果評鑑的指標。檔案的推廣活動包含:文宣活動、徵文活動、 展覽活動、檔案利用教育、研討會與講習會、懷古之旅、頒獎活動等。透過這些 活動才能夠建立檔案館與社會大眾之間的橋樑,提升民眾對於檔案的瞭解。最後, 檔案管理人員應重新反思與設計傳統檔案館服務的內涵與系統,特別要考慮到因 為網路系統的建立後,資訊在家庭、工作環境所能發揮的角色與功能。這種超越 檔案館地理的資訊服務,檔案館如何經由服務方式達到教育的目標。. 綜合上述,所謂檔案素養應包含檔案觀念、檔案檢索技巧與檔案內容應用能 力等三個方面之能力。即具備對於檔案定義、檔案種類、檔案價值與特點等相關 基礎知識,並且具有瞭解自己的檔案應用需求、掌握資訊來源等能力;能夠應用. 政 治 大. 檔案檢索系統查檢檔案資訊、利用不同檢索途徑與檢索策略獲取資訊、瞭解檔案. 立. 組織結構與規則之能力;將檔案資訊應用於生活中,如作為行政稽憑或法律信證. ‧ 國. 學. 之功用、能夠詮釋並評估檔案內容之能力等。. ‧. 考量檔案之性質,若要具備養良好的檔案素養,也必須掌握以下各種素養:. y. Nat. er. io. sit. (一)圖書館素養. al. 圖書館素養係指利用圖書館資源與服務的能力與知識。若學生要對於學習議. n. v i n Ch 題有全盤性的瞭解,則必須同時蒐集一手資料與二手資料,而也因此檔案館與圖 engchi U 書館之間的關係相輔相成,除了掌握檔案素養外,同時也必須對圖書館資源與服 務有所瞭解,才能夠善加運用於研究學習之上。. (二)電腦與網路素養. 所謂電腦素養係指使用電腦軟硬體的知識與能力,諸如文書處理軟體、資料 庫系統或者對於電腦基本結構與通訊介面等知識;而網路素養則是能透過網路進 行資源檢索的能力,與對網路資料利用倫理等相關的知識。由於圖書館與檔案館 的館藏都必須仰賴電腦檢索系統才能夠取得,因此學生必須具備使用電腦設備與 使用資料庫等基本能力。 20.

(32) (三)文化素養 文化素養係指能夠掌握自身民族文化或世界文化史,及重大的政治趨勢、哲 學理念、宗教知識、科技與社會時事等相關知識的能力。由於檔案即是歷史的載 體,故學生在利用檔案時,亦須具備相關的歷史文化知識,才能有效地判讀檔案。. 而依據高君琳(2007)對檔案素養的看法,檔案人員應釐清不同使用者的檔 案資訊需求,依其研究領域與背景的不同,建構不同的推廣活動,這些活動又需 配合效果評鑑指標,以檢視其推廣成效。此外,檔案館的服務需與時俱進、因地 制宜,隨著檔案數位化的發展,檔案人員不再只是被動地等待使用者進入檔案館,. 政 治 大. 而是能透過網路媒介,提供跨越地區限制的資訊服務與檔案教育。透過以上方式,. 立. 將檔案素養推及至全體人民,打破以往侷限於檔案館使用者的檔案館利用教育,. ‧. ‧ 國. 學. 以正式、非正式的教育途徑來普及檔案素養教育。.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21. i n U. v.

(33) 第三節 臺灣資訊素養與檔案素養課程內容分析. 資訊素養課程主要在培養學生資訊尋求與詮釋資訊的能力,在此學習過程中, 應透過有規則的課程設計來訓練學生思考,發揮知識管理的自主能力。大學校院 資訊素養教育目標相當多元,且學習模式多樣化,故資訊素養課程應發展一套教 學策略,遵循資訊素養能力標準來設計課程內容、規劃資訊素養教材,並輔以數 位教學活動,以加強教學的效果(張如瑩、楊美華,2010)。. 周倩等人(2009)根據教育部專案內容需求,以及多次專家訪談之結果進行. 政 治 大. 主題內容之研發與順序的安排,歸納出資訊素養教育課程教材主要可分為五大主. 立. 題:資訊素養、資訊識讀、資訊社會、資訊倫理與網路安全與行為。五大主題之. ‧ 國. 學. 下尚分為18個單元如下表2.1:. ‧. 表 2.1 資訊素養課程主題與子單元列表. 子單元名稱. sit. 1. 資訊素養的意涵與重要性. n. al. 2. 資訊素養與媒體識讀. er. io. 資訊素養. y. Nat. 主題名稱. 資訊識讀. Ch. i n U. v. 3. 資訊素養、知識經濟與數位學習. e n g4. c網路資訊資源利用 hi 5. 網路資訊評估與驗證 6. 個人與組織知識管理 7. 網路著作權 8. 資訊社會的意涵與特質. 資訊社會. 9. 資訊社會的網路知識社群 10. 資訊社會的未來發展 11. 資訊倫理的定義與範疇. 資訊倫理. 12. 資訊倫理決策新議題 13. 網路禮儀與社群規範 14. 網路言論自由 22. (續下頁).

(34) 15. 資訊隱私 16. 資訊安全 網路安全與行為. 17. 網路人際溝通與互動 18. 網路沈迷. 資料來源:周倩、吳歡鵲、陳茵嵐、王美鴻(2009) 。「資訊素養與倫理」大學通識教育課程- 理念、主題、教學策略與執行成效。大學圖書館,13(2),24-44。. 在檔案素養方面,儘管國內並無明訂之檔案素養評估標準,但高君琳曾於 2007 年進行「臺灣地區檔案素養評估指標」之研究。該研究以疊慧法歸納出三 個向度的檔案素養標準,而在這三個向度之下又能細分為眾多標準,其主要三個 向度敘述如下,細項標準詳見表 2.2:. 立. 一、覺知到檔案的特點與內涵. 政 治 大. ‧ 國. 學. 此面向包含瞭解檔案定義與釐清檔案特性,即具備判別檔案與圖書、文書異. ‧. 同以及瞭解私文書與公文書定義之能力。. io. sit. y. Nat. 二、檔案應用能力. n. al. er. 此面向包含運用檢索工具與檢索策略找到所需檔案資源、諮詢檔案人員檔案. Ch. i n U. v. 資訊、瞭解檔案調閱程序、瞭解自己的檔案需求並識別滿足需求之檔案等能力。. engchi. 三、 檔案資訊搜尋的能力 此面向包含對檔案典藏機構的瞭解,並能利用檔案目錄來查檢檔案典藏處所 之地理位置。. 23.

(35) 表 2.2 高君琳之檔案素養標準 向度. 細項 1. 具備瞭解檔案定義的能力. 覺知到檔案的特點與內涵. 2. 具備瞭解檔案與圖書之不同點的能力 3. 具備瞭解檔案與文書之不同點的能力 4. 瞭解私家文書與公務文書的定義 5. 能夠有效率且有效地運用線上檔案目錄查檢 到所需的檔案 6. 具備利用網際網路、電話以及傳真等途徑協尋 檔案的能力. 治 政 大 8. 具備獨立使用檔案資料完成某種用途的能力 7. 具備諮詢檔案管理者檔案相關資訊的能力. 立 9. 能夠決定自己需要哪些檔案. ‧ 國. 學. 10. 能夠判斷所檢索到的檔案是否為其所需要的 資料. 檔案應用能力. ‧. 11. 能夠合理且合法的取用檔案資訊. 13. 瞭解現場調閱檔案的程序及步驟. n. al. 14. 能夠評估所調閱之檔案與自身所需之主題相 關性. er. io. sit. y. Nat. 12. 能夠利用關鍵字/查詢用語/敘述語等檢索到 所需的檔案. i n U. v. C 15.h曾對於某個主題的檔案或手稿產生興趣 engchi 16. 瞭解目前有哪些主要的檔案典藏機構. 檔案資訊搜尋的能力. 17. 能夠利用檔案目錄找尋紙本或者電子檔案之 典藏處所. 資料來源:修改自高君琳(2007) 。臺灣地區檔案素養評估指標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 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臺北市。. 透過臺灣通識網(2014)以「檔案學」 、 「檔案素養」檢索相關課程,並無相 關課程內容,僅薛理桂在 99 學年度與 100 學年度上學期於政治大學所開設之「檔 案與生活應用」內容與檔案素養相關。. 該課程將檔案的概念、檔案學原理原則、國內外各種類型的檔案館與其館藏、 24.

(36) 檔案館業務介紹與檔案實際在日常生活上的實際運用等主題列為課程目標,其課 程內容綱要依薛理桂於 99 學年度上學期所開設之檔案與生活應用課程講義,共 有檔案的定義與範圍、檔案法與檔案發展歷史、檔案館類型與國際檔案館發展現 況……等十四個單元,其課程規劃主要著重於檔案與檔案館知識的建立,並輔以 機構參訪、實際申請檔案、應用檔案等方式,藉此加強檔案與日常生活之聯繫, 並能促使學生產生興趣。而部分課程內容如檔案編排與描述、檔案參考服務與檔 案維護等,雖性質較偏向檔案專業課程內容,但亦可採用深入淺出的教學方式, 作為另一種認識檔案的方式。根據高君琳所提出之檔案素養標準,將該課程單元 大致整理歸納如下表 2.3(薛理桂,檔案與生活應用課程講義,2010): 表 2.3 檔案與生活應用課程單元內容. 立. 課程單元名稱. 2. 檔案法與檔案發展史. 3. 參觀政治大學校史館與文書組. ‧. ‧ 國. 覺知到檔案的特點與內涵. 學. 1. 檔案定義與範圍. 4. 檔案編排與描述. Nat. n. al. 檔案應用能力. er. io. 6. 口述歷史與報告. sit. 5. 家庭檔案蒐集報告. y. 向度. 政 治 大. 7. 檔案素養與推廣. v i n C h 8. 檔案展覽之規劃與實施 e9.n 檔案參考服務 gchi U 10. 檔案維護 11. 規劃政治大學校史展覽 12. 檔案館類型與國際檔案館發展現況. 檔案資訊搜尋的能力. 13. 檔案館網路資源與運用及課堂報告 14. 參觀校外檔案館. 資料來源:修改自薛理桂(2010)。檔案與生活應用課程講義. 結合本節之文獻與前一節之檔案素養定義,檔案素養應包含檔案觀念、檔案 檢索技巧與檔案內容應用等能力,再參酌資訊素養課程主題之資訊倫理以及網路 安全與行為,排除未在檔案素養評估指標中、過於艱澀與專業之檔案管理實務, 25.

(37) 歸納出檔案素養通識課程所應具備之四大主題:「檔案知識」、「檔案檢索」、「檔 案應用」與「檔案倫理」。. 「檔案知識」主要整合高君琳之「覺知到檔案的特點與內涵」面向,並納入 薛理桂之檔案定義與範圍、檔案館類型、檔案法與發展歷史、檔案素養的意涵、 重要性與推廣等課程單元,分別建構四個子單元,介紹如下:. 一、檔案定義與檔案館基礎知識. 介紹檔案、文書、手稿、文獻等定義,釐清公、私文書之差異與內涵。闡述 檔案館的功能、任務與類型。. 二、檔案的特點與類型.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講述檔案的特質,包含唯一性、真實性、公平性、自然性與關連性,依據其. ‧. 特點比較圖書館、博物館與檔案館之間的異同。介紹不同類型的檔案,諸如政府. io. n. al. er. 的檔案資料,例如泥版、羊皮紙、漢簡、黃冊……等。. 三、檔案法與檔案發展史. sit. y. Nat. 單位之公文書,以及私文書之書信、日記、照片等;亦可介紹不同地區不同時期. Ch. engchi. i n U. v. 簡述各國檔案法規,與我國檔案法相互比較;在檔案發展史上則介紹中西方 檔案與檔案館發展歷史。. 四、檔案素養的意涵、重要性與推廣. 闡述檔案素養的意義,介紹使用者利用教育的方法與重要性以及檔案素養的 推廣方式。. 「檔案檢索」整合了高君琳「檔案應用能力」面向中,利用檢索策略與檢索 工具查檢檔案之能力,與「檔案資訊搜尋的能力」面向中之瞭解檔案典藏機構等 26.

(38) 能力,結合薛理桂之國際檔案館發展現況、檔案館的網路資源與運用以及檔案編 排描述等單元,分別建構下述兩個子單元:. 五、國內外檔案典藏機構介紹暨檔案機構參訪 介紹國內外檔案典藏機構,包含其沿革、組織架構、館藏特性等,並結合參 訪與導覽解說,瞭解檔案館館藏與檔案展覽內容。. 六、檔案編排與描述、檢索工具教學. 治 政 大 僅講述主要原則概念,瞭解檔案著錄要點,以加強關鍵字、查詢用語、敘述語等 立 檢索詞彙的運用。介紹國內外之檔案檢索工具,利用檔案館網路資源檢索各館之. 考量本課程規劃對象為非檔案專業之大學學生,因此在檔案編排與描述部分. ‧ 國. 學. 資料庫與跨平台整合系統。. ‧. 「檔案應用」則歸納高君琳「檔案應用能力」餘下能力指標,並結合薛理桂. y er. io. 七、檔案識讀. sit. Nat. 之檔案參考服務,分別建立以下三個子單元:. al. n. v i n Ch 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與批判性思考能力,釐清自己的檔案需求以及判斷檢得檔 engchi U 案之相關性。結合歷史事件與實體檔案,建立解讀檔案內容與評估檔案真實性之 能力。. 八、檔案調閱流程. 瞭解檔案現場以及網路申請調閱的相關規定與程序。 九、檔案參考服務與應用諮詢 介紹檔案參考服務之意涵與範圍、國內外檔案參考服務經驗與案例與圖書館. 27.

(39) 參考服務之相互比較介紹。. 「檔案倫理」則是參考周倩等人之資訊素養教育課程主題,考量到檔案應用 與檔案開放上時常會遇見之涉及個人隱私部分,為了能建立合理且合法的檔案資 訊取用觀念,建立子單元如下:. 十、檔案應用倫理 我國檔案法在檔案應用之使用限制上多有著墨,本單元介紹檔案開放應用之 限制、個人資料保護法對檔案應用之影響等,可搭配相關法規之介紹,如鼓勵檔. 政 治 大. 案公開應用的政府資訊公開法,與牽涉到檔案應用限制之個人資料保護法等以保. 立. 障公民權利的運用。. ‧ 國. 學. 綜合上述,根據國內資訊素養與檔案素養課程內容分析,並結合檔案素養之 標準,可歸納出檔案素養通識課程應具備以下四大主題與子單元,詳如下表 2.4。. ‧. 表 2.4. sit. y. Nat. 檔案素養通識課程主題單元初擬. 子單元名稱. io. 1. 檔案定義與檔案館基礎知識. n. al. er. 主題名稱. 檔案知識. Ch. i n U. v. 2. 檔案的特點與類型. e n g3.c檔案法與檔案發展史 hi 4. 檔案素養的意涵、重要性與推廣 5. 國內外檔案典藏機構介紹暨檔案機 構參訪. 檔案檢索. 6. 檔案編排與描述、檢索工具教學 7. 檔案識讀 檔案應用. 8. 檔案調閱流程 9. 檔案參考服務與應用諮詢. 檔案倫理. 10. 檔案應用倫理. 資料來源:本研究自行整理. 28.

(40) 第四節 國外檔案素養課程內容分析. 一、中國. 在 1989 年所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檔案管理辦法》中即以明訂有條件的高 等教育學校檔案機構應該開設檔案選修課,而早年囿於環境限制,真正全面開設 檔案公選課的學校並不多;然而隨著中國檔案訊息的社會需求增長、高等教育學 校內檔案機構的發展,再加上 2008 年所修訂的《高等學校檔案管理辦法》中, 進一步倡導開設高等教育學校檔案選修課程,自 2008 年後對於檔案公選課程開 設之討論已逐漸增多。.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紀曉群、夏家懷早在 1995 年時便提出開設檔案基礎知識公共選修課之實施 計畫構想,依據檔案學兼具理論與實踐的特點,認為檔案基礎知識公選課的課程. ‧. 體系可分為基礎理論課與應用技術課。基礎理論課程教授檔案基本知識與相關法 規,以認識檔案價值、強化檔案素養;應用技術課程則透過實例練習,培養檔案. y. Nat. er. io. 皆奠基於此。. sit. 利用的技能(紀曉群、夏家懷,1995)。而後人對檔案公選課之課程內容探討,. al. n. v i n Ch 吳晶(2008)認為基礎理論課應以「擴大知識層面」為基礎,並兼顧文書檔 engchi U 案與科技檔案之內容,認為理論課應結合日常生活中實際案例,加強學生課堂印 象、亦能刺激學習性興趣。同時在檔案法規的部份,應以《檔案法》為根本,結 合《刑法》與《民法通則》中相關規定,加強對檔案法規的宣傳。至於過於專業 的內容如編排與描述,則仍是以教育學生如何應用判讀即可,不需深入講授;應 用技術課程方面,應與校內檔案館(室)合作,讓學生可親自實踐檔案應用之方 式,亦可讓學生進行檔案收集、整理、立案、歸檔、檢索與編排等相關作業。. 汪小琴(2010)則進一步闡述檔案管理選修課之教學內容,在基礎理論課方 面,認為課程主題應涵蓋檔案與檔案工作基本知識與原理、檔案管理總體性與宏 觀性理論、檔案管理基本原則與方法等。並提出具體內容包含:檔案的起源與發 29.

(41) 展;檔案的概念、價值與地位;全宗、國家檔案全宗理論、原則;檔案分類、整 理基本原則、國家檔案全宗的分類;國內檔案事業體系結構、功能、檔案管理體 制、原則、方法、手段;國外檔案工作簡介;收集、整理、鑑定、保管編目、檢 索、提供利用、統計等檔案業務環節的原理、方法;文書及文書檔案方面的基礎 理論和知識;檔案現代化管理知識與電子檔案管理基本知識;學生檔案基本知識 與管理;科技檔案與其他專門檔案基本知識簡介等。在應用技術課方面,應向學 生展示檔案業務管理的內容、步驟以及檔案自動化、網路化管理模式,以觀摩與 實習的方式進行授課。其具體內容包含:參觀校內檔案館館舍,以了解檔案與檔 案工作概況;參觀其它檔案機構,瞭解檔案機構設置、布局及各時期各類檔案的. 治 政 大 程;參訪其它專門檔案管理機構等。 立. 管理;觀摩校內文書處理單位,並透過實際操作瞭解文件由文書到檔案的處理過. ‧ 國. 學. 儘管汪小琴所提及之課程內容較偏向檔案管理基礎課程,但其課程內容仍保 留了公選課的特性,以博而不深的方式進行規劃,在檔案素養通識課程內容規劃. ‧. 之上仍有可供參考之處。. y. Nat. io. sit. 陳傳華(2012)認為,檔案管理公選課之教學內容應體現知識、能力與素質. n. al. er. 目標三方面的要求,其服務單位──浙江水利水電專科學校所開設之課程共分為. i n U. v. 六個部分。第一部分包含檔案定義、檔案的屬性、檔案的種類、檔案的價值與作. Ch. engchi. 用;第二部分講述檔案管理業務知識,諸如檔案收集、整理、鑑定、保管、統計、 檢索、編排描述與利用等業務環節;第三部分則以文書、公文、文件的定義、公 文的特點、作用種類、體式、文書的處理程序為重點;第四部分涉及檔案歸檔範 圍、普通文書鑑定、案卷整理、分類方法、組卷原則、擬寫案卷標題等;第五部 分則是基礎建設檔案,是因應學校性質,提供基礎建設檔案收集、歸檔範圍、基 礎建設、設備、科學研究檔案整理、分類、組卷原則、歸檔編號、整理方法等。 最後一部分則是對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綜合測試。. 由浙江水利水電專科學校的課程內容可以得知,各校也可依據其性質、專業 而對檔案公選課程之內容有所調整,加強與專業相關之檔案知識,更能刺激學生. 30.

(42) 選修課程之動機。 戴晶晶、方燕平、劉環瓊(2012)則透過《高校檔案知識素質教育課程的開 設及內容研究》之研究計畫,針對桂林、福州地區的高校大學生進行檔案素養與 檔案知識需求之調查,並根據調查結果擬定出一較能滿足大學生檔案知識需求之 檔案知識素養教育課程教學內容,詳見表 2.5。該份課綱將檔案學概論、檔案管 理學的內容加以濃縮,並以專題形式結合調查結果,擇取與大學生關係最為密切 的相關檔案知識作為課綱核心。 表 2.5 檔案知識素養教育課程教學內容. ‧ 國. 學. 檔案工作基本原理. 檔案工作性質、內容. ‧. 檔案事業概貌. io. 自我雙重身分認同:產生 者與利用者. 歷史檔案. 古代特殊載體檔案、明清 檔案、民國檔案. Ch. engchi. y. 公民檔案權力與義務. n. al. 檔案事業系統介紹. sit. Nat 欣賞與利用篇. 檔案定義、種類及特點、 價值與作用. 檔案. 認識篇. i n U. 專門檔案. 具體檔案工作. 實踐篇. 主要內容. er. 立. 篇章. 政 治 大 主題. v. 人事檔案 學籍檔案 檔案整理、檔案修復等 自薦檔案──畢業生自我 累積檔案. 模擬建檔. 班級檔案 家庭檔案. 註:公民檔案權力與義務之主要內容為介紹學生同時身為檔案產生者與檔案利用者之角色,故原 文以「自我雙重身分認同」為內容介紹。修改自戴晶晶、方燕平、劉環瓊(2012) 。關於高校開 設檔案知識素質教育課程的探討。檔案與建設,12,9-12。. 31.

(43) 從上述文獻分析可得知,中國之檔案公選課課程內容以理論與實務並重,理 論部分含括檔案基礎知識如檔案的種類、檔案特質、檔案的價值與檔案法規等; 在檔案專業知識諸如檔案鑑定、檔案編排與描述等內容,則傾向於點到為止,考 量公選課學生來自不同科系之特質,僅讓學生對檔案專業知識有基礎的瞭解即可; 而文書檔案的處理流程則較被重視,該部分內容結合實務,從文書的產生一直到 歸檔都是課程所著重的內容。此外,其課程規劃多與學校檔案館結合,除了融入 各校校史檔案以外,亦藉由參訪與學生親自參與,使課程更有彈性與樂趣。. 二、美國. 政 治 大. 隨著美國國內教育學家逐漸體認到批判性思考的重要性,並將批判性思考技. 立. 巧融入課堂之中,在二十世紀末期的檔案人員開始反思自身的角色與定位。由於. ‧ 國. 學. 檔案館所典藏之一手資料本身的主觀性,因此使用者在研究過程中也必須具備批 判性思考的能力才能有效地利用這些資源;是故,檔案人員透過結合批判性思考. ‧. 技巧與檔案利用指引教學,紛紛開始以開設工作坊或課程的方式來協助學生對檔 案資源能有更進一步的瞭解、並使其能夠加強自身分析與詮釋一手資料的能力. y. Nat. er. io. sit. (Robyns, 2001)。. al. n. v i n Ch 年仍提到當時的檔案研究依然忽略了對檔案館使用者的教育, engchi U. 儘管 Yakel(2003)時已經提出了檔案知識(archival intelligence)的概念, 然而其在 2004. Yakel 提出了檔案研究者教育(archival orientation)的概念,並認為隨著一手資 料的資訊素養,逐漸受到關注、以及網路教學課程(online tutorial)逐漸弭平檔 案館參考館員與數位檔案館之間數量上的差異所導致的鴻溝等趨勢,檔案研究者 教育的研究價值也隨之提昇。前者例如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簡稱 UCLA)將檔案素養納入資訊素養概念的核心之 一;後者如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與耶魯大 學(Yale University)分別於 1998 年至 2002 年間與 2000 年建立的網路檔案教學 課程,儘管兩者分別隸屬於一般圖書館網站以及手稿與檔案(Manuscripts and Archives)網站之下,但其課程內容皆涵蓋了主要檔案概念的定義、主要檔案概. 32.

(44) 念的定義、館藏檔案指引、手稿研究策略以及在網站中找尋不同類別之一手資料 等主題(Yakel, 2004)。 北密西根大學(Northern Michigan University,簡稱 NMU)為了推動檔案利 用指引工作坊,在早期於學術資訊服務學群(Academic Information Services,簡 稱 AIS)之下開設「檔案資訊管理與使用(Management and Use of Archival Information)」課程,透過修課學生的反饋以檢視工作坊內容之成效(Robyns, 2001),最後再藉由該課程學生所提供的意見與回饋,該校檔案館將檔案館內一 手資料分析詮釋之批判性思考基本概念與技巧以及檔案與歷史研究之基本介紹 等內容製成工作坊課程,以簡報檔方式置於網路上供教師參考運用(Northern. 政 治 大. Michigan University, 2014b)。該課程主要是以歷史系輔修公共歷史的學生為主,. 立. 在該課程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夠瞭解在專業環境下檔案的實務與應用,並且學習. ‧ 國. 學. 對一手資料進行批判性思考之研究方法。課程內容包含認識當地與學校檔案館、 檔案通則及實務的發展歷史與概述、基礎的文件保存維護與修復、檔案徵集與鑑. ‧. 定、檔案編排與描述、檔案描述標準、檔案參考資源與檔案延伸服務、公共關係 與教育等幾個主題重點(Northern Michigan University, 2014a),其課程綱要如下. io. sit. y. Nat. 表 2.6:. n. al. 課程目標. er. 表 2.6 「檔案資訊管理與使用」課程綱要. v i n C h瞭解專業環境下檔案的實務與應用 engchi U. 學習對一手資料進行批判性思考之研究方法 認識當地與學校檔案館 檔案的通則及實務發展歷史與概述 基礎的文件保存維護與修復 檔案徵集與鑑定. 課程主題. 檔案編排與描述 檔案描述標準 檔案參考資源 檔案延伸服務、公共關係與教育. 33.

(45) 資料來源:修改自 Northern Michigan University (2014a). AIS 330: management and use of archival information. Retrieved October 21, 2014, from http://www.nmu.edu/archives/node/23. Roff(2007)在 2005 年秋季首次紐約市立大學柏魯克分校(Baruch College, Th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開設了「檔案、文書與隱藏的歷史(Archives, Documents, And Hidden History)」課程,課程綱要見表 2.7。該課程是由該校圖 書館所推動,期望能藉由這類資訊素養相關的課程來達到社區內推廣資訊素養技 能與促進學校課程與資訊素養結合之目的。該課程利用指定參考書、實際參訪、 書面與口頭報告等方式來進行,其目標在於教授學生一手資料與二手資料的差異、 鼓勵學生在研究中應用檔案與一手資料、教導學生使用檔案檢索工具,包含實體. 政 治 大 及培養學生解決研究問題所需要的組織能力等。詳細的課程內容規劃則包含認識 立 檢索工具與網路資料庫等、訓練學生利用檔案或一手資料來幫助闡釋歷史事件以. 檔案與了解檔案館與檔案人員如何組織資訊、定義檔案專業術語、介紹不同類型. ‧ 國. 學. 的檔案與檔案館、瞭解檔案館的重要性以及其與網路資源的差異、參訪特殊圖書. ‧. 館或檔案館、瞭解歷史研究中實體檔案如檔案、公告、印刷品等的重要性、探討 不同專業領域中一手資料的應用,該課程並與美國歷史與文化結合,不僅教授檔. y. Nat. sit. 案的專業知識,更是融入美國歷史課程做教學應用,讓學生實際接觸與歷史事件. n. al. er. io. 相關的檔案文件,建立其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以利其熟習分析、闡述未來研究上 所需的一手資料之能力。. Ch. engchi. 表 2.7 「檔案、文書與隱藏的歷史」課程綱要. i n U. v. 瞭解一手資料與二手資料的差異 瞭解檔案與一手資料在研究中的應用 課程目標. 學習檔案檢索工具的運用 學習利用檔案或一手資料來輔助歷史事件之 闡述 培養解決研究問題所需要的組織能力. 課程主題. 認識檔案 檔案館與檔案人員資訊組織 (續下頁) 3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可吸引未 來大學教 授注意,

A-1展現課程設計能力(教學檔案指標) A-2研擬適切的教學計畫(教學檔案指標) A-3精熟任教學科領域知識.. A-4清楚呈現教材內容

為符合政府資訊公開法及為使審議通過之排水 規劃 書圖文件 便於儲存與查詢, 經機關 審查通過之排水 規劃 書圖文件及應附

規準=自省的方向 觀課=互學的策略 檔案=教學的分享 社群=團隊的增能.. 1.教學前會談與共同備課的學習之路

上傳證明文件檔 (PDF、JPG、PNG)

• 系統此時除了檢查您的檔案與資料夾權限正確與否,並且也 檢查您的SERVER PHP版本、是否安裝了GD LIB與GD的版

七、 歸檔案件如有下列情形之一,檔案管理單位應退回承辦單位補

選取本地根資料夾Æ右 1Æ開新檔案Æ輸入檔案名稱( index.html),Enter 鍵Æ右 1Æ設成 首頁 Æ重複〝右 1〝 本地根資料夾〞 Æ開新檔案Æ輸入檔案名稱,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