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後續研究建議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7

第三節 後續研究建議

本研究僅擬訂出檔案素養通識課程主題綱要,並無實際配合教師授課以獲得 師生之反饋。而國內開設相關之相關課程較少,是故本研究所邀請之學生受訪者 的學科背景也有所侷限。考量本研究所受之限制,針對受訪者徵集與後續研究進 行提出以下建議:

一、配合教學法之研究,邀請檔案相關領域教師搭配完整課程主題綱要進行 行動研究。透過此方法,可進一步瞭解選課學生學科領域之分布,以提出檔案素 養通識教育對各學科之影響之較為穩固之論述,以彌補本研究之不足;此外,亦 能實際透過課程進行,即時獲得師生反饋,瞭解課程設計之優劣所在。

二、邀請不同通識領域授課教師,挑選其課程規劃上能夠配合使用之主題單 元,進行課程設計,針對檔案素養主題單元與不同領域通識課程之結合進行深入 研究,也可探討在不同領域中檔案素養對學生之重要性之議題,以為參考。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9

參考文獻

一、中文

王貴珠(2003)。通識教育有關資訊素養問題之探討。警學叢刊,34(2),269-287。

尹玫君(2001)。我國師範院校學生資訊倫理的認知與行為之研究。行政院國家 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NSC-90-2413-H-024-001)。臺北市:國家 科學委員會。

中華考試網(2014)。檔案學專業排名-2013-2014 中國大學本科分專業排行榜。

上網日期:2014 年 10 月 14 日,檢自:

http://www.examw.com/gaokao/zhiyuan/zyph/61624/

江文雄、林有土、齊文輝(2005)。大學人文。臺北市:水牛圖書。

汪小琴(2010)。高校檔案管理選修課教學研究。安徽工業大學學報,27(2),

164-165。

吳美美(1996)。資訊時代人人需要資訊素養。社教雙月刊,73,4-5。

吳晶(2008)。高校開設檔案公選課的思考。檔案管理,173,93。

李德竹(1994)。由圖書資訊服務規劃我國圖書資訊素養之培育方針與評量指標。

臺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林巧敏(2012)。檔案應用服務。臺北市:文華。

林杏子(2002)。資訊倫理。臺北市:華泰。

宣大衛(1996)。我國大學通識教育整體架構之策略規劃。通識教育季刊,3(3),

137-149。

周倩、吳歡鵲、陳茵嵐、王美鴻(2009)。「資訊素養與倫理」大學通識教育課 程-理念、主題、教學策略與執行成效。大學圖書館,13(2),24-44。

紀曉群、夏家懷(1995)。高校應開設檔案基礎知識公共選修課。中國檔案,5,

34。

高君琳(2007)。臺灣地區檔案素養評估指標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

涂曉晴(2008)。從資訊素養觀點談檔案應用服務之推廣。圖書與資訊學刊,66,

74-88。

http://wiki.archives.gov.tw/index.php/2009-07-20-10-56-23 郭為藩(1992)。人文主義的教學信念。臺北市:五南。 學刊,75,72-96。

楊國樞(1987)。評葉啟政「論通識教育的內涵及其可能面臨的一些問題」。載於 大學通識教育研討會論文集(46-69 頁)。新竹:清華大學。

http://get.aca.ntu.edu.tw/getcdb2/handle/getcdb/321119

趙天儀(1998)。通識教育的理想與實踐──通識教育課程的一些構想。靜宜人 文學報,10,41-49。

趙金祁(2004)。通識教育理念淺釋。南華通識教育研究,1,1-8。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賴忠勤(2000)。談公共圖書館人員的資訊素養。書苑,46,45-56。

檔案管理局(2002)。檔案管理名詞彙編。臺北市:檔案管理局。

謝青龍、鄒川雄、葉裕民、林明炤(2006)。以經典為核心的通識教育──南華 大學通識教育改進方案。南華通識教育研究,3(1),1-16。

薛理桂(2007)。美、加、英三國檔案週(月)與檔案認知月舉辦及檔案素養的 推廣。圖書與資訊學刊,63,64-74。

戴晶晶、方燕平、劉環瓊(2012)。關於高校開設檔案知識素質教育課程的探討。

檔案與建設,12,9-12。

謝寶煖、魏令芳(2002)。大學資訊素養通識教育之研究。通識教育, 9(2),49-90。

二、英文

Association of College and Reference Libraries (2014). Introduction to information

literacy. Retrieved November 21, 2014, from

http://www.ala.org/acrl/issues/infolit/overview/intro

Bary, W. T. (1960). Approaches to the oriental classics. New York: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and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Dewey, J. (1916).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New York: Macmillan.

Eisner, E. W. (1994). Cognition and curriculum reconsidered.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Frazee, B. & Rudniski, R. A. (1985). Integrated teaching methods: Theory, classroom

applications, and field-based connections. New York: Dalmar Publishers.

Hutchins, R. M. (1934). The higher learning in America. New He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Nimer, C. L., & Daines III, J. (2012).Teaching undergraduates to think archivally.

Journal of Archival Organization, 10(1), 4-44.

Northern Michigan University (2014a). AIS 330: management and use of archival

information. Retrieved October 21, 2014, from

http://www.nmu.edu/archives/node/23

Northern Michigan University (2014b), Workshop. Retrieved October 21, 2014, from http://www.nmu.edu/archives/node/28

Oliva, P. F.(1992). Developing the Curriculum (3rd. ed.). New York: HarperCollins.

Pearce-Moses, R. (2005). A glossary of archival and records terminology. Chicago:

SAA.

Rader, H. B. (1995).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the undergraduate curriculum. Library

Trends, 44(2), 270-78.

Robyns, Marcus C. (2001). The archivist as educator : integrating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into historical research methods instruction.

The American Archivist,64,363-384.

Roff, Sandra (2007). Archives, documents, and hidden history: a course to teach undergraduates the thrill of historical discovery real and virtual. Society for

History Education, 40(4), 551-558.

Shulman, L. (1992, September-October). Ways of seeing, ways of knowing, ways of teaching, ways of learning about teaching.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28, 393-396.

Society of American Archivists (2014). Directory of archival education. Retrieved September 19, 2014, from http://www2.archivists.org/dae

Yakel, E. (2003). AI: Intelligence and user expertise. The American Archivist, 66, 51-7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3

Yakel, E. (2004).Information literacy for primary sources: creating a new paradigm for archival researcher education. Archives and manuscripts, 20, 61-6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4

附錄一:深度訪談大綱(大學教師版)

「大學檔案素養通識課程規劃之研究」

訪談問題陳述與大綱

您好,為探究大學檔案素養通識課程之規劃,本研究擬先藉由文獻分析了解國內外 大學檔案素養相關通識課程之內容與主題,並藉由訪問包含具有檔案實務工作經驗、因 其研究背景而具有較多檔案調閱經驗、具有檔案專業與檔案專業教學經驗等背景之大學 教師及曾經學習過檔案素養通識課之大學學生之看法,探討大學檔案素養通識課程規劃 相關問題。透過您的專業與經驗所提供之寶貴意見,將有助於我們歸納整理出提出檔案 素養通識課程規劃之建議。

本訪談問題涵蓋檔案素養與檔案素養通識課程各面向問題,包括對檔案素養的基本 認知、對於檔案素養通識課程的認知、對於大學檔案素養通識課程內容綱要之意見與建 議以及對未來開設檔案素養通識課程之期許,請參考附件之檔案素養通識課程單元重點 與教學目標規畫,並根據您的了解程度表達意見。

以下訪談過程中,您有任何疑問可隨時提出;或對於問題牽扯到隱私、忌諱等,也 可提出不回答,希望訪談能在輕鬆愉快的模式下進行。所有訪談資料最終將彙整為整體 性分析,因此不會指明個人的訪談內容,請您放心。另外,為便於訪談文字稿的整理,

請同意我們採全程錄音,以便於事後資料之整理,感謝您的配合與協助。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6

附錄二:深度訪談大綱(大學生版)

「大學檔案素養通識課程規劃之研究」

訪談問題陳述與大綱

您好,為探究大學檔案素養通識課程之規劃,本研究擬先藉由文獻分析了解國內外 大學檔案素養相關通識課程之內容與主題,並藉由訪問包含具有檔案實務工作經驗、因 其研究背景而具有較多檔案調閱經驗、具有檔案專業與檔案專業教學經驗等背景之大學 教師及曾經學習過檔案素養通識課之大學學生之看法,探討大學檔案素養通識課程規劃 相關問題。透過您的專業與經驗所提供之寶貴意見,將有助於我們歸納整理出提出檔案 素養通識課程規劃之建議。

本訪談問題涵蓋檔案素養與檔案素養通識課程各面向問題,包括對檔案素養的基本 認知、對於檔案素養通識課程的認知、對於大學檔案素養通識課程內容綱要之意見與建 議以及對未來開設檔案素養通識課程之期許,請參考附件之檔案素養通識課程單元重點 與教學目標規畫,並根據您的了解程度表達意見。

以下訪談過程中,您有任何疑問可隨時提出;或對於問題牽扯到隱私、忌諱等,也 可提出不回答,希望訪談能在輕鬆愉快的模式下進行。所有訪談資料最終將彙整為整體 性分析,因此不會指明個人的訪談內容,請您放心。另外,為便於訪談文字稿的整理,

請同意我們採全程錄音,以便於事後資料之整理,感謝您的配合與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