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小學童生活適應之理論基礎與相關論述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國小學童生活適應之理論基礎與相關論述

研究者發現生活適應理論各學者的見解均有所出入,故以下分別從生 活適應的本質與概念、生活適應理論基礎及生活適應評量工具等三部分,

來對生活適應理論加以釐清與說明。

一、生活適應的本質與概念

黃金島(1988)、卓石能(2002)認為「適應」一詞即為「生活適應」。

而「適應」一詞根據教育部國語辭典定義(1998)則為:對不同的生活環 境、方式、時間、人、事、物能調整個體自己而生活愉快的狀態。追溯此

「適應」(adaptation)概念最早提出者,則為 1859 年達爾文(C. R. Darwin) 的生物進化論,其中提出優勝劣敗、適者生存的觀察現象後(吳耀明,

1998),此生物領域的的定義漸被引入心理學的範疇中,並引申為個體為 了與其生活環境保持和諧狀態,所表現的各種反應,或個體為了滿足自己 的需求所表現的一切態度、觀念等內在改變歷程(張春興,1990)。

Piaget 在 1980 年更提出同化(assimilation)與調適(accommodation)

兩項概念來形塑出人類適應的過程,當同化與調適暫時臻於平衡狀態時,

即稱作「適應」(張春興,1995)。爾後的心理學家更借此一概念,將適應 當作人類應付各項內外環境要求及壓力的心理過程,且進一步把適應一詞 adaptation 改為 adjustment。以下將提出各學者對於「生活適應」的看法,

並對其概念加以澄清:

(一)心理健康

就「適應」的引申涵義而言,近來已有取代「心理健康」的趨勢(吳 南軒,1973)。賈馥茗(1968)、黃堅厚(1999)等人也認為「調適」在 心理學上幾乎與「健康」成了同義字。而吳新華(1996b)的生活適應量

表所檢測的就是學童的心理健康的正、負兩因素,而本研究所採用的生活 適應量表即以此為概念發展出來的。

(二)個人與環境的交互作用

吳南軒(1973)指出適應是改變自己或改變環境以求兩者建立更好關 係的過程。賴保禎、簡仁育(1981)也認為,適應是指有機體想要滿足自 己的需要,而與環境發生調和作用的過程。楊國樞(1984)也認為從心理 學的觀點而言,人生可以說是一種適應的歷程,是生活適應連續歷程。而 國外學者Arkoff(1968)也認為適應應該是「個人與環境的交互作用」。

因為人會不斷的探求並滿足自身的需要,並同時承受著環境中的壓力,故 適應即為個人與環境雙方和諧的狀態。

(三)成功或適當的行為

Lazarus(1976)認為「適應」是一種成功或適當的因應行為,能幫助 個體達成環境的要求,並克服個人內在的壓力,使個體與本身之內在、外 在環境間維持和諧的關係。此概念並得到李坤崇(1995)、張進上(1995)

等學者援用。

(四)適應環境變遷的技能、行為與方法

Shaffer 於1956 年認為適應是個人克服困難及解決問題的行為表現;

Hollander於1967年認為適應是吾人以人類的經驗,適應社會變遷的品質或 技能; Calhoun、Acocella 於1978 年則認為適應是一種解決困擾問題的方 法(吳新華,1993);James、Charles(1971)還提出適應是一種允許我 們去滿足環境需求的行為,不僅是環境影響我們,同樣地我們也可以影響 環境(引自羅婉麗,2001)。故「適應」成了一種技能與行為、方法,而 且可以相互影響,且可依其人與環境互動交互作用的時間點,分成人與環

境互動的連續過程、互動後的結果、互動時採取的行為方式或技能三種層 面的互動(卓石能,2002)。

綜合以上學者所述,可將適應分成以下幾種概念與定義:「適應」就 是生活適應、心理健康、是個人與環境的交互作用、是成功或適當的行為、

亦是適應環境變遷的技能、行為與方法。簡言之,「適應」即在生活環境 中,個體為了適應其變遷影響的一種適當技能、行為與方法,並透過與環 境的交互作用下,達成個人與環境的和諧而此交互作用歷程是雙向、連續 的。

二、生活適應的內涵:

黃月美(1995)、黃玉臻(1997)、劉焜輝(1985)則認為生活適應 包括個人適應、家庭適應、學校適應及人際適應。其各層面的內涵分別為:

個人適應是對自我的接受與情緒的感受、表達;家庭適應是涵蓋對家庭的 歸屬感、家庭成員的接受及家中生活情形;學校適應則以學校生活為主、

包括對教師、教室常規及學習的適應;人際適應是以同儕、師生間的人際 關係為主、包括對同學、朋友及教師間的相處情形。

而依據陳小娥、蘇建文(1977)、路君約(1981)蔡玉瑟(1994)、

圖 2-5 適應模式示意圖(研究者整理)

環境

個體

【心理健康】 交互作用 交互作用

生 活

林清江(1983)的分類,可將生活適應分為個人適應、社會適應層面。

路君約(1981)對個人適應與社會適應這二個層面的內涵解釋,認為:

「個人適應」應包括自恃、個人價值意識、個人自由意識、相屬意識、退 縮傾向及神經症狀六部分;而「社會適應」應以社會安全感為中心,其中 包含社會標準、社會技能、反社會傾向、家庭關係、學校關係與社團關係

(羅婉麗,2001)。

吳新華(1996a)認為生活適應須涵蓋:個體靜態的身、心狀況與動態 的對自己、對他人、以及對生活環境的互動,也涵蓋了個體為滿足本身生 理的、心理的、社會的各項需求所展現的與所處環境互動的狀態。

綜上所述,生活適應包含個體本身的認知狀況、個體對所接觸的外界 的互動關係表現、身體與心理的表現狀況。而研究者發現吳新華(1996b)

的國小學童生活適應量表與本研究所關注的焦點方向一致,故我們將採用 其生活適應量表的各分量來檢測具有線上遊戲經驗的高年學童之生活適 應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