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國小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的理解

本節旨在利用問卷裡的資料,進行描述統計及內容分析,佐以訪談資料,

了解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教學策略的了解及看法,以下分成三個部分討論。

一是藉由國小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的定義描述,了解其對小組合作學習概念 的理解程度;二是國小教師在教學現場使用小組合作學習教學策略後,發現 其優點為何;三是國小教師在教學現場使用小組合作學習教學策略後,發現 其缺點為何,分述如下:

一、國小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的定義描述

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所下的定義表現出他們對合作學習瞭解的深淺程度,

並會進一步影響他們使用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的教學活動。本分析目的在藉 由填答者對小組合作學習定義的描述,調查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內涵的瞭 解。

以下針對小組合作學習的定義,將受訪者在問卷上第二部分的一題「您 認為甚麼是小組合作學習教學?」的答案與訪談大綱中,第一部分第一題「您 認為小組合作學習是甚麼?請扼要說明一下。」所得到的資料,依據文獻(引 自 Ellia,2007)中合作學習的六大特色:積極互相依賴、個別績效責任、面對 面互動、培養合作技巧、反思和分析的時刻、異質小組,進行分析。

(一) 合作學習定義的六大特色分析

在回收的教師問卷中,有 111 位受訪老師在教師問卷上寫出小組合 作學習的定義,對合作學習定義提及六大特色所的次數百分比,請見表 4-1。

表 4-1 國小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定義描述 (n=111)

項目 百分比

面對面互動 62.0 異質小組 59.4 積極互相依賴 52.2 個別績效責任 18.0 培養合作技巧 15.3 反思和分析的時刻 2.7

表 4-1 顯示國小教師合作學習的意義中,其中被提及最多的是「面 對面互動」(佔 62%),其次為「異質小組」(佔 59.4%)及「積極互相依 賴」(佔 52.2%);僅有 18%的教師在為合作學習下定義時提及「個別績 效責任」、15.3%的教師提到「培養合作技巧」;而「反思和分析的時刻」

只有 2.7%的教師提及。

將問卷(請看附錄一)中第二部分的第一題「您認為甚麼是小組合 作學習教學?」的填答答案如何歸納成六類:積極互相依賴、個別績效 責任、面對面互動、培養合作技巧、反思和分析的時刻、異質小組 六類,

分析與結果說明如下。

1.積極互相依賴

近半數的老師(52.2%),在回答合作學習意義時,提及的特質:設立 相同的學習目標或共同完成的任務、組員共享不同資源、小組角色分配、

適當的競爭,都歸類成「積極互相依賴」。 (1) 設立相同的學習目標或共同完成的任務

部分老師在合作學習的意義中提到,合作學習是為同一小組設立 相同的學習目標或共同完成的任務,學生利用這樣的過程進行學習。

其中有老師寫到:

「在教學現場中,將學習對象做分組,而其教學內涵之設計以提供組共 同完成之學習任務,需要同組學員共同參與,透過合作的學習方式以 達到教學目標的一種教學設計。」(問 13-2-1)

有位老師進一步的說出,讓小組擁有共同目標的方式:

「透過分組的形式,以小組方式共同討論、或共同作業、共同創作、共

同欣賞與評析等學習活動的教學。」(問 104-2-1)

綜合以上資料,研究者發現,教師認為合作學習的意義是,學 生的學習不以自己完成或學會為目標,而是小組透過討論、互相指導 方式共同完成老師給予的學習任務或學習目標。教師利用:完成共同 作業、共同創作、共同欣賞與評析等方式,使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積極 互相依賴。

(2)組員共享不同資源

除了訂定共同目標外,部分教師在合作學習的意義中提到了共 享資源的概念。某位受訪者在問卷上提到合作學習的意義如下:

「兩人以上成一組即可稱為小組,彼此分享資源,學習新知識 及新事物。」(問 16-2-1)

讓小組完成共同任務或目標所需的資源在不同組員的手中,或 需要每個組員都達成,為了完成共同目標或任務,每個人都需要分享 自己手中的資源。較常見的例子是「蒐集資料閱讀資料後,彼此分享 以拼湊完整的知識」(問 3-2-1),以達成小組該完成的事情;或是在 討論的時候,「教師指導學生以合作的方式學習,每個學生負責議題 的某一部分,分別交給同組組員,以完成一完整的學習。」(問 61-2-1)

教師在進行合作學習的教學設計時,讓小組不同成員擁有不同 的學習材料,小組一定要共享資源,小組內的每一個人都要貢獻自己 的心力。

(3)小組角色分配

教師利用不同的教學設計達到合作學習中積極互相依賴的特色。

除了利用共同目標及資源共享外,也有受訪者在合作學習的意義中提 到小組角色分配,小組成員有不同的任務,完成不同任務才能達成學 習目標。

「小組合作學習教學係透過班級分組後小組職務分配,如組長、

紀錄、報告者、秘書、環保員等,進行日常生活作息、作業分配管理、

及不同領域教學活動時,設立目標、朝向小組榮譽表現前進,組員間 互相鼓勵協助。」(問 29-2-1)

教師規定組內需要有不同角色,每個角色及其任務都要在活動 中「進行討論、分配在該組負責的工作,各司其職。」(問 51-2-1) 每個角色也不一定都是輪流分配,「在可能時依專長分配工作,藉由 小組間不同成員的不同能力、強項來相互協助、配合、教導、成長,

完成某項任務、學習、作業。」(問 89-2-1)

教師認為利用角色分配的方式,讓小組成員每個人都有特定功 能,完成任務缺一不可。

(4)互相幫助

有受訪者在描述合作學習的意義時提到遊戲或競賽中的互相幫 助。有老師說道:

「合作學習是在教學過程中,透過學生互相協助來學習,以遊 戲或競賽方式的方式確定每個人都學會。」(問 107-2-1)

而遊戲可以讓程度好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引導幫忙程度較不 好的」(問 20-2-1),「會的教不會的」(問 38-2-1)。

過去的研究顯示,建立小組的積極互賴需要教師的教學設計來 塑造,而教師可利用「凝聚團體向心力」、「塑造共同的目標」、「分 配不同的角色」、「將學習任務分工」、「給予共同的酬賞」、「提 供適當競爭」來增進小組的積極互相依賴(Jacobs, Power & Loh, 2002;

Johnson and Johnson,1998),與受訪教師提到「設立相同的學習目標 或共同完成的任務」、「組員共享不同資源」、「小組角色分配」、

「互相幫助」相符合。

2.個別績效責任

受訪者在描述合作學習意義時,會提到小組內的合作情況,需 要每個人都奉獻出自己的能力。

「學生異質分組,小組成員都有任務,小組合力完成工作,小 組工作時必須尊重他人的想法」(問 64-2-1)

文獻中指出,為降低社會性惰化及搭便車的現象,小組合作學 習必須讓個人的績效都做出展現,教師可利用:控制小組人數不要太 多、老師隨機抽取組員驗收所學、個別測驗、設立紀錄員及監察員、

分配角色、分配不同學習技能等方式,使各體意識到自己的績效責任

(Johnson and Johnson,1998)。

但在問卷合作學習的意義裡,受訪者只提到以下兩種確保學生 個別績效的方式,一是以訂定各人任務,務必使「小組中每個人都要 有負責的工作」 (問 63-2-1)或是「分配不同職務於小組中」(問 49-2-1)的方式,讓學生意識到個人績效責任;或是利用「每個學生 負責議題的某一部分,分別交給同組組員,以完成一完整的學習」(問 61-2-1),學生為了完成小組目標,一定要貢獻自己的力量。文獻資 料中提到的其他方式並未在教師填答裡見到。

3.面對面互動

有 62%的受訪者,在合作學習意義中提及有關同儕互動的概念,

問卷編號 9 和 10 的受訪者,在描述合作學習的意義時,都不約而 同提到同儕互動的字眼。

學生互助合作,同儕互動提升學習效果。(問 9-2-1)

利用異質分組,讓小組成員學習課堂知識並增加同儕的互動關 係,使學生在學習上獲得成效。(問 10-2-1)

受訪者在合作學習的意義中提到的互動模式,可歸納為以下 3 種類型。

(1)互相協助

以下是問卷填答中,在提及合作學習的意義時,提到互相協助 的例子。

「藉由小組間不同成員的不同能力、強項來相互協助、配合、

教導、成長,完成某項任務、學習、作業。」(問 89-2-1)

這些老師認為學生在合作學習的時,能發揮不同的專長,提供 自己的資源與努力,共同完成,互相幫助,或由會的教不會的,以 求全組均達成教師給予的小組目標。

(2)腦力激盪與討論

討論、溝通與腦力激盪,是合作學習的意義裡,被提及較多的 互動方式。舉例如下:

「以分組方式由小組成員共同分工學習討論,激發不同想法,

促進學習成效提升的教學。」(問 24-2-1)

「」學生藉由小組團隊的方式,透過分享、溝通、及互相扶持 的流程中,獲得知識,釐清概念的學習流程。」(問 68-2-1)

他們認為合作學習促使學生討論、溝通、腦力激盪,表達自己 的想法,以此與組內成員進行面對面互動。

(3)分享

部分受訪教師認為,小組合作學習是將小組成員將所得到的學 習材料或能掌握的技能與學習成果,與組內成員共享。下面是一個 典型的例子。

「以異質分組的方式,教師提供討論或學習的主題,學生透過 討論分享或合作完成指定工作,並在討論或工作結束後進行發表,

教師並提供評鑑與回饋。」(問 57-2-1)

綜合問卷中的填答,在面對面互動的部分,教師提到,利用小 組共同目標、討論、任務分配、學習材料分配、腦力激盪這些合作 學習的教學策略,設法讓學生能在小組中進行互動,透過同儕間協 助、討論、分享這些正面的互動,得到學習效果;與黃政傑、林佩 璇(1996)在書中所述,「為小組共同目標付出自己的努力」、「分享自

綜合問卷中的填答,在面對面互動的部分,教師提到,利用小 組共同目標、討論、任務分配、學習材料分配、腦力激盪這些合作 學習的教學策略,設法讓學生能在小組中進行互動,透過同儕間協 助、討論、分享這些正面的互動,得到學習效果;與黃政傑、林佩 璇(1996)在書中所述,「為小組共同目標付出自己的努力」、「分享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