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民小學教師背景變項在組織慣性知覺之比較分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第二節 國民小學教師背景變項在組織慣性知覺之比較分

本節主要在說明不同教師個人背景變項在組織慣性知覺上的差異情形,並進行 比較分析與結果討論。以下分別從性別、服務年資、最高學歷、擔任職務、學校所 在地區、學校規模、學校建校年齡與校長到任年數八個部分來探討,並據以回答研 究問題二。

壹、不同性別的教師在組織慣性知覺之差異比較

不同性別的教師在組織慣性層面上知覺的差異之平均數、標準差與 t 考驗 如表 4-3 所示,在「行政管理慣性」、「作業流程慣性」(P<.01)與「結構僵 化」(P<.05)層面上,有差異存在,而「組織保守文化」與「整體向度」層面 未達統計顯著水準。

因此,教師性別在組織慣性整體向度上是無差異存在的。在相關研究方 面,鄭燿男(2000)針對台南市不同性別教師進行差異情形的分析,其結果指 出教師組織慣性知覺與性別無關,與本研究結果相同。另外,彭彬(2001)對 於高雄縣國小教師進行性別差異的分析,結果指出女性教師知覺學校組織慣性 整體上普遍高於男性教師,此結果與本研究不同,因此教師的性別變項在組織 慣性上的差異情形尚未得到一致的結果。

另外,由表4-3 進一步比較發現,在差異的層面上,本研究教師性別在「組 織保守文化」上無差異存在,反而在其他層面達顯著水準。推究其原因可能是 因為女性教師心思較為細膩,對學校組織的運作,體會較男性教師深刻,以致 於平均的得分上,明顯高於男性教師。

表4-3 不同性別的教師在組織慣性知覺之差異分析 考驗如表 4-4 所示,在「行政管理慣性」(P<.001)、「整體向度」(P<.01)與

「結構僵化」(P<.05)上,達統計顯著水準。而在「組織保守文化」與「作業

表4-4 不同服務年資的教師在組織慣性知覺之差異分析 4571.02 4734.78

54.58 9929.65 10051.43

40.59 10699.23 10922.18

74.32 3242.51 3258.85

5.45

1627.52 68611.32 70238.84

542.51

層面上的平均數是最高的,表示其組織慣性知覺程度是最高的,並且於「行政 管理慣性」、「結構僵化」與「整體向度」層面上,顯著高於服務年資 21 年以 上的教師。彭彬(2001)認為教師服務 6-15 年的年資組織慣性知覺最高是因 為教師本身的態度較為積極,所以就會覺得學校在行政支援、業務管理等方 面,出現無法適應環境變遷的慣性狀態。本研究亦認為是因為服務 6-10 年的 教師,已經脫離初任教師階段,對於組織文化、學校行政運作和教學工作已有 相當程度的熟悉,基於擁有相當的服務經驗,對於追求教育的革新產生有較強 的動機。因此對於學校組織面對外在環境變化的因應,覺得學校進行變革的腳 步較為緩慢,與教師自身的認知有所差距,導致所知覺的慣性較高。

參、不同學歷的教師在組織慣性知覺之差異比較

不同學歷的教師在組織慣性層面上知覺的差異之平均數、標準差與 F 考 驗如表4-5 所示,在「行政管理慣性」(P<.05)有差異存在,其餘則未達統計 顯著水準。經事後考驗發現,在「行政管理慣性」層面上,無法進一步確認組 間的差異何在。

在相關研究方面,鄭燿男(2000)研究結果指出碩士學歷的慣性知覺最高,

師專學歷慣性知覺最低,而彭彬(2001)研究顯示出師院、師大此組學歷的組 織慣性知覺程度最高。再者,鍾邦友(2002)認為師專、師範學歷的教師慣性 知覺程度最高。由相關研究結果顯示,皆與本研究的結果不同。不過鄭燿男

(2000)的對象為台南市國小教師;彭彬(2001)的對象為高雄縣國小教師;

鍾邦友(2002)的對象為全國高職教師,而本研究的對象則為中部四縣市國小 教師,是否因對象差異而有差異,需要再進一步的深入研究來探討。然以本研 究來說,無論學歷為何,對於組織慣性知覺的程度是相當接近的。

表4-5 不同學歷的教師在組織慣性知覺之差異分析 4658.97 4734.78

25.27 10007.62 10051.43

14.60 10913.66 10922.18

2.84 3242.42 3258.85

5.48 70116.10 70238.84

40.91

132.05 .31

*p<.05 n.s.無顯著

肆、不同職務的教師在組織慣性知覺之差異比較

不同職務的教師在組織慣性層面上知覺的差異之平均數、標準差與 F 考 驗如表4-6 所示,在「行政管理慣性」、「結構僵化」、「作業流程慣性」與「整 體向度」(P<.001),有差異存在,只有「組織保守文化」未達統計顯著水準。

經事後考驗發現,在「行政管理慣性」、「結構僵化」與「整體向度」層面 上,級任教師與科任教師均高於教師兼組長或主任;而「作業流程慣性」層面 上,則是級任教師高於教師兼組長或主任導師。

在相關研究方面,鄭耀男(2000)的研究結果,導師知覺學校組織慣性程 度最高,而組長與主任則是最低的;彭彬(2002)的研究結果可看出,擔任不 同職務的國民小學教師在組織慣性上呈顯著差異,整體的組織慣性知覺上,級 任教師分別顯著大於科任教師、教師兼組長、教師兼主任;鍾邦友(2002)的 研究發現,導師的慣性知覺程度均高於組長、科主任或主任,這樣的結果皆與 本研究相符,亦即級任教師(導師)所知覺的組織慣性最高,組長及主任最低。

有的學者認為級任教師知覺學校的組織慣性最高是因為級任教師較少機 會參與學校行政決策或因為學校上下行政溝通不良,而導致級任教師產生學校 對其支援不足、慣性較大的知覺(彭彬,2002)。在許多研究上發現,擔任不 同職務的教師在教師參與行政決定上有差異,其中兼任行政職務之教師(主 任、組長)參與行政決定之程度高於級任教師或科任教師(辛俊德,2002;許 孝麟,2001;陳志成,2003;陳素蘭,2003;楊振昇,1991;羅云辰,2004)。

因此,一般而言,級任教師在教學上需要的較多的行政支援,因此對於學校行 政組織配合的程度較可能感到不滿,而兼任組長及主任的教師,則因為身在其 位,也可能會為了自己的工作職責做適當的辯護,因此形成這樣的結果。

表4-6 不同職務的教師在組織慣性知覺之差異分析

1524.77

126.30

文化」層面上市區與鄉鎮均高於偏遠;「結構僵化」、「作業流程慣性」與「整 4661.61 4734.78

36.59 9886.84 10051.43

82.30 10665.05 10922.18

128.565

20.047 6.41** 1> 2 3113.70 3258.85

72.58

2193.42 68045.42 70238.84

1096.71

127.91 8.57*** 1> 2

整體層面上,則是院轄市與省轄市高於西部一般縣市及東部一般縣市,顯示都 會區的組織慣性程度是較高的。

本研究的結果則是市區教師的組織慣性知覺比鄉鎮地區與偏遠地區較 高,此結果與彭彬(2001)及鍾邦友(2002)所得研究結果可說是相同,即都 會市區的慣性知覺較高,鄉鎮偏遠的慣性知覺較低。針對這點,彭彬(2001)

認為以現況而言,市區教師普遍為定居市區或定居學校附近,較缺乏主動推動 業務以獲取記功嘉獎做為未來遷調績分之動機,所以,相較於偏遠及特殊偏遠 學校教師必須記功嘉獎以做為未來遷調的準備,態度上就沒有來得積極主動,

因此,就呈現整體學校組織慣性較大的結果。其次,由於偏遠及特殊偏遠地區 的校長、教師都屬新任,而且學校規模普遍較小,所以,在學校行政工作與教 學活動的推動與溝通上,一方面較為積極,二方面溝通較為容易,因此,學校 組織慣性就明顯小於市區及鄉鎮的學校了。而鍾邦友(2002)認為是因為都會 區的辦學條件較佳,資源豐富,人力的編配也多較充足,在一般例行性的表現 上都較有制度,運作績效也較為良好,因此多數教師比較能安於現狀,但其他 地區則先天條件較差,對現狀不滿的情形也較有可能,故形成不同的慣性情況。

本研究則認為其原因,可能與教師在校年資有關係,因為市區學校教師流 動率較低,而鄉鎮偏遠地區教師的流動率較高,因而市區教師到校服務年資比 鄉鎮偏遠地區教師較長,當教師到校年資較長時,對於學校組織運作體認較為 深刻,因而感受到的組織慣性也較高。

陸、不同學校規模的教師在組織慣性知覺之差異比較

不同學校規模的教師在組織慣性層面上知覺的差異之平均數、標準差與F 考驗如表4-8 所示,在「行政管理慣性」(P<.05)、「組織保守文化」、「結構僵 化」、「作業流程慣性」與「整體向度」(P<.001)均有差異存在。

表4-8 不同學校規模的教師在組織慣性知覺之差異分析 4636.41 4734.78

32.79 9725.46 10051.43

108.66 10508.05 10922.18

138.04 3132.40 3258.85

42.15

3256.97 66981.87 70238.84

1085.66

126.14 8.61*** 3>1

在學校規模方面,本研究結果指出,由「整體向度」層面而言,25-48 班 與 49 班以上的學校比 12 班以下者之組織慣性知覺較高,另外,就整體向度 的平均數而言,顯示出隨著學校班級數的增加,教師組織慣性知覺有越高的趨 勢。意即是學校組織規模越大,組織慣性知覺程度越高。此亦和黃榮志(1998)、 彭彬(2001)的研究結果相同,亦符合 Hannan 與 Freeman(1977)、Ginsberg 與 Buchholtz(1990)及 Kelly 與 Amburgey(1991)所指出的,組織規模愈 大,組織慣性愈大的理論假定。

另外,鄭仁偉(1995)、王美玲(1997)、鄭耀男(2000)與鍾邦友(2002)

的研究均未支持組織慣性的理論說法,顯示無論在教育界或企業界組織的慣性 研究結果是頗為分歧的,因此組織慣性是否因為組織規模愈大而提高,或是相 反,其結果尚未獲得定論,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

柒、不同學校建校年齡的教師在組織慣性知覺之差異比較

不同學校成立時間的教師在組織慣性層面上知覺的差異之平均數、標準差 與F 考驗如表 4-9 所示,在「行政管理慣性」、「結構僵化」(P<.01)及「組織 保守文化」、「整體向度」(P<.001)均有差異存在。唯有「作業流程慣性」未 達顯著水準。

經事後考驗發現,在「行政管理慣性」與「組織保守文化」層面上,建校 年齡31-60 年和 61 年以上高於 30 年以下;「結構僵化」層面上則建校年齡 61 年以上高於31-60 年和 30 年以下;而「整體向度」方面則建校年齡 61 年以上 高於30 年以下。

在學校成立時間方面,本研究結果顯示,由「整體向度」層面而言,建校 年齡61 年以上之教師組織慣性知覺高於 30 年以下者。意即是學校組織建校年 齡越大,組織慣性知覺程度越高。此結果與鄭仁偉(1995)、黃榮志(1998)

及彭彬(2002)的研究結果相同,也能支持組織年齡愈大,組織慣性愈大的情 況。並也符合Hannan 與 Freeman(1977)、Ginsberg 與 Buchholtz(1990)及 Kelly 與 Amburgey(1991)所指出的,組織年齡愈大,組織慣性愈大的慣性 理論假定。 4632.72 4734.78

51.03 9717.60 10051.43

166.92 10724.52 10922.18

98.83 3247.20 3258.85

5.83

1785.00 68453.84 70238.84

892.50

128.67 6.94*** 3>1

**p<.01 ***p<.001

另外,在鄭耀男(2000)的研究則指出,學校成立年齡則在教師知覺學校 組織慣性程度上雖有差異,但 19-29 年的學校組織慣性高於 30-39 年、40-49